第666章 对倭之策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66章 对倭之策

这就是一个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世界,不显示出实力,就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法国殖民地扩张是在十六世纪开始的。早期曾经企图以巴西作为殖民地,并两次入侵里约热内卢及圣路易两地。

但由于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法国的戒备及阻止,使得法国在两地及北美佛罗里达的侵略均告失败。

直到法国在新斯科舍建立起皇家港开始,才揭开了法兰西第一殖民帝国的序幕。

其后,法国更把其势力扩展至圣劳伦斯河河谷一带。随著势力的扩展,法国都把这些新的疆土作为贸易之用。

由于法国在本土发展上有更大的野心,而对殖民地发展的兴趣则不大,后来加拿大的发展并不如英国在北美的发展。

但法国在北美的领土还是在不断的深入扩大,一直远至北美的路易斯安那及密西西比河。

到了十八世纪中期,殖民地冲突在法国及英国之间展开,最后险些造成法兰西殖民帝国的瓦解。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很多法国殖民地都被划为英国所有。特别是南美洲北岸的法属圭亚那,以及在西非塞内加尔所建立的贸易站。

如果中法结成联盟,大明就能借助法国殖民地,向非洲和北美进军,加入到世界列强争夺殖民地的行列中。

甚至于,在法兰西第一殖民帝国势弱和崩解时,大明还有可能接收其失去的殖民地。

“在北美,不仅是法国的势力会衰退,还有西班牙。如果那个时候,大明还有强大的实力,正是可以取而代之的好时机。”

黄立想到了西班牙在北美的殖民地,真是很大很大,包括后世的墨西哥、秘鲁、哥伦比亚、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维亚等地。

“胃口真是不小,但西班牙哪有相应的实力,哪配拥有如此广阔的土地?”

黄立微抿起嘴角,露出鄙夷的神情,以及淡淡的冷笑。

作为第一个创业的殖民国家,西班牙的底子厚的很。

可惜,殖民地的广大,并不代表西班牙的实力。

随着荷兰、英国、法国的崛起,曾经是世界双雄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沦为二流列强。

“再有十几二十年,希望大明能跻身一流列强,在世界各地都飘扬起大明的旗帜。”

黄立想到了征伐吕宋,击败西班牙人之后。以吕宋为根据,南下可至大洋洲;东进则可以占领关岛、威克岛、中途岛、夏威夷群岛,直抵北美洲。

“大明的势力进入北美,还会有美丽国吗?世界格局肯定会变,只是自己看不到最后的样子了。”

小柳弹的曲子已经变了,也是十大古曲之一,名为《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其中《流水》一曲,流传最广。

黄立的思绪随着琴音在继续发散,他想到了稳固占领地盘的关键,那就是人口问题。

虽然预料到了人口大爆炸,还能够提前发生,但黄立还是觉得慢,有些跟不上他要扩张的野心。

“或许,可以象西夷那样,搞奴隶贸易,用奴隶来耕种生产,用奴隶来冲锋打仗。”

只是一想到那漆黑的肤色,黄立又有些头痛。但这个思路打开,他又有所启发。

“亚洲就有现成的奴隶,倭人不就正好?只看历史上没有什么内部起义,农民还是挺老实的。武士嘛,正好当炮灰,为大明开疆拓土。”

黄立越发觉得可行,算算时间,明年北洋海军就能腾出手来,先帮琉球复国,再对倭国施压。

“德川幕府闭关锁国,统治体制又类似于诸侯封藩,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内部状况,都难以集中全力。”

“分化瓦解是代价最小的,应该有不少封藩对幕府不满,萨摩藩就是其中之一。居于幕后,拉拢或支持倒幕藩,削弱德川幕府的权威……”

黄立的思路越发清晰,琴音已停,他还沉浸在自己的设想之中。

“之前要直接灭了倭国,好象有些考虑不周。把倭人利用起来,成为劳力和兵员;或者使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战国时代,应该更为有利。”

黄立记忆中,近代的明治维新,其实就是倒幕行动。

几个强藩,发动武装“政变”,推翻了幕府,确立天皇的权威,也使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转变。

“好象有萨摩藩和长州藩,并在之后的日本掌握了陆军和海军的实权。”黄立记得不是很清楚。

但这不要紧,他可以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66章 对倭之策

去阅看情报,哪些封藩对幕府不满,是幕府统治下的“刺头”儿。

或打压,或拉拢,或者两者兼施,形成与幕府抗衡的力量。

当然,大明的立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幕府和反幕派之间,可以两面下注,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琴音停了下来,黄立似有所觉,望向有些无措的小柳。

“没反应,两首名曲对于皇帝来说,好象是对牛弹琴。嗯,不能这样想,皇帝是英明神武的,诗词歌赋是精通的。”

小柳垂下眼帘,心中忐忑,猜测是不是自己弹的太差,没达到曲中的意韵,才让皇帝象是充耳不闻的表现。

黄立自失地笑了笑,听了个寂寞,实在是伤人自尊。可这古曲,确实让人提不起兴趣。

“朕实在不是个雅人,这琴曲虽好,却也品不出意味。”黄立也不藏拙,缓缓说道:“西夷献了钢琴,你若有兴趣,可以试试。”

小柳有些好奇,问道:“万岁,您喜欢那个,那个钢琴?”

如果是皇帝喜欢,那她一定要好好学学。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很难学。

黄立犹豫了一下,淡淡地笑道:“也不是喜欢某种乐器,只是更愿意听新的曲子。”

闲下来时确实少了些娱乐,黄立也真的想听后世那些熟悉的歌曲。

想到这里,黄立倒是来了些兴致,提笔在手,在纸上写下了歌词。对于谱曲,他倒是不会。

“近前来。”黄立和颜招呼。

小柳不明所以,但还是走近御案,躬身看向皇帝推过来的纸。

“朕哼唱一遍,你用心记着,看能不能用琴演奏出来。”黄立微笑着说道:“朕期待着你为朕弹唱的时候。”

小柳赶忙凝神静心,倾听着皇帝哼唱出的曲调。

婉转动听,声色悠扬,也与中国古曲风韵相近,倒是真的不难。小柳听得认真仔细,等皇帝哼唱完毕,已经记得七七八八。

“唱一遍试试?”黄立笑着看着小柳,眼中带着鼓励和期待。

小柳有些害羞,轻咬了下嘴唇,才开口唱了起来。声音不高,更象是哼唱。

黄立只听过许冠杰和黄霑的《沧海一声笑》,那就一个豪情满怀,身在高处、心却坦然的强大气场扑面而来。

可小柳这吴侬软语唱起来,没有了那份大气豪迈,却更多了几分婉转,也是别有意韵。

“或许,只是单听古琴弹奏此曲,也能令人心情愉悦。或者,再加上笛子和三弦,就更妙了。”

黄立这样想着,听得却用心,等到小柳唱完,他又教了一遍,纠正了其中的错处,才放下心来。

“用古琴和笛子伴奏,配合你的嗓音,会更好听。”黄立赞扬道:“朕期待你下回的演奏,定然是惊艳的。”

小柳有些受宠若惊,躬身道:“奴婢定用心练习,让万岁满意。”

黄立笑着颌首,吩咐道:“去秘书处,让他们把倭国的资料汇总送过来。”

小柳领旨,躬身退下。

黄立之前看过倭国的形势资料,对于各藩有些印象。今天想起长州藩,就记起那好象是毛利家的。

本来,黄立是准备国战后便去抢石见银山的。

但根据资料,石见银山的产量已经大幅下降,现在每年也就五六十万两白银。

显然,石见银山已经接近枯竭。尽管还能从中开采铜矿,但对黄立来说,已经不是那么迫切。

时间不大,秘书处便把资料送了过来,让黄立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现在的倭国。

黄立果然没有记错,石见银山的主导权曾经是毛利家的。

但在这之前,大内家,尼子以及毛利元就为争夺银山主导权爆发多起战争,直到尼子家臣服于毛利元就,才以毛利家的胜利告终。

后来元就之孙毛利辉元臣服丰臣秀吉,银山成为毛利家与丰臣家各派家臣担任奉行共管,为秀吉后来侵略朝鲜时的主要资金来源。

在关原之战中,毛利辉元战败,被德川家康大幅减封,石见银山被幕府纳为直辖领,派驻银山奉行管理。

“果然,长州藩与幕府是有旧怨的。但萨摩藩似乎更容易被拉拢,主要是地理上的原因。”

萨摩藩在九州岛的最南端,倭国的最西面。离幕府统治中心,本州岛的江户离得最远,离心力最强。

“正因为萨摩藩有天高皇帝远的意思,幕府的打压也更加严重。施行朱印状,就是由幕府控制海贸,不给其他分藩发展的机会。”

萨摩藩侵略琉球,开始也是因为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66章 对倭之策

在幕府的打压下,财政窘迫,才要强占琉球的朝贡利益。

如果得到大明的扶持和帮助,萨摩藩能够得到海贸的利益,并用来发展实力,应该是不会拒绝的。

黄立有了更确定的设想,比原来沉重打击萨摩藩,帮助琉球摆脱其控制,更加的完善,也更加的阴险。

“江户幕府三百藩”只是个平均数,这些藩的面积差异很大,有的仅占一个村,有的则占据一两国。

而江户幕府直接控制了日本三分之一的土地,其武装力量号称“旗本八万骑”。虽然这一数字可能有所夸大,但确实能够轻易调动数万人马。

尽管这样的实力,也绝不是明军的对手。但黄立却不想采取直接作战的方式,兴师动众地对倭国用兵。

萨摩藩可能就是楔入倭国的第一根钉子,黄立也不打算直接派人或派兵进入,就在琉球常驻,先保持秘密的关系。

“可惜,这种阴谋诡计的外交关系,正统的官员肯定干不好。国安部那边,兴许能挑出合适的人才。”

黄立摸着下巴,思索了半晌,还真想到了一个人选,关键是这家伙在历史上都有名。

“杨起隆是个能忽悠,胆子也不小的家伙。不知道,他现在是什么职务,在北方做什么工作呢?”

黄立决定向国安部询问一下,多选几个,他考察一下再决定用哪个。

对于北洋海军,以及后备兵力的安排,黄立已经有了计划。辽东和山东的军队,都可动用。

而且,他还要派人与朝鲜商榷,或租借,或借用,在朝鲜沿海的港口或岛屿,为北洋海军建起停靠和补给的基地。

其中,现在还未扩建的釜山港是必须的,是北洋海军北上占领海参崴,并伺机进入黑龙江的关键基地。

有了对倭的计划,对马岛也进入了黄立的视线。

对马岛不大,但位于朝鲜海峡中部,是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踏脚石。

有琉球在南部直对九州岛的萨摩藩,再有对马岛直面本州岛的长州藩,夹击之势就能形成。

“不管怎样,大明都需要用武力给倭国一次震慑,然后才是施展谋略的时候。否则,倭国的态度不会改变。”

自唐宋时期起,倭国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向大宋纳贡称臣。

然而,在南宋被元朝灭亡后,倭国声称中华文化已经断绝,并自诩接过了中华文化的传承。

所以,对于之后建立的大明王朝,开始是敬畏的。因为明朝打败了蒙古人,而蒙古人进攻过倭国,倭国知道蒙古人的强大。

但随着明朝由盛而衰,倭国对明朝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

比如嘉靖朝时纵容倭寇在明国沿海抢掠作战,在万历朝时发动了侵朝作战,甚至有染指大明的野心。

其后,更有大明灭亡,南明有向倭国乞兵复国之举,更助长了倭国人的傲慢。

而德川幕府对华商宽容,也不过是想通过海贸获利,以维持经济上的优势,压制其他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