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开放的大明,论功行赏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55章 开放的大明,论功行赏
武将有武将的思量,文官有文官的考虑,百姓有百姓的打算,各人有各人的心思。
作为九五至尊的皇帝,大业已成,本可以躺平享受,但黄立也只是稍稍放松,对于政务,还有其它工作,并不懈怠。
“火帽枪已经造出两千枝,拔给南洋水师和印度洋水师各一千枝。先训练士兵,明年就能用上。”
兵工厂还在制造,明年将会有万余枝能够装备部队。
虽然是比燧发线膛枪更加高级,但雷汞制造是绝密,只要化学水平达不到,想仿制也是极难。
但黄立也不准备全军换装,至少北方部队只会有少量装备。在南洋和印度作战,因为雨水大且频繁,火帽枪更加适合。
“米尼弹的秘密早晚会被外人知道,只是思路问题,并没有多高的科技含量。但火帽枪和触发炮弹,却能继续保持优势。”
尽管他知道西夷大举进入亚洲,还是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后的事情。但相对于孱弱的土著,明军的对手还是西夷,早晚而已。
“法国的重点还是欧洲,想当欧洲陆地霸主,与大明的冲突,可能性最小。而且,英法争霸,或许可以牵制英国佬。”
黄立想到了明年派出使者出使法国的事情,两家现在没有利害冲突,把法国作为大明在欧洲的窗口,有利无害。
现在的法国是在路易十四统治之下,刚刚开始亲政,却是在位长达七十二年,自号太阳王,是确切记录在世界历史上在位最久的主权国家君主。
亲政后的路易十四是一个事必躬亲、亲力亲为的国王。
他一天工作八小时以上,以无比的热诚与精神治理国家,创立有史以来无与伦比的绝对君主制。
据黄立所得到的情报,法国似乎有与荷兰开战的迹象。
因为在遗产战争中,荷兰人叛变,与西班牙人结盟,令路易十四怨恨愤怒。
而通过遗产战争,法国占据了尼德兰的大部分地区,赢得了里尔等十二处地方,打开了通往荷兰的大门。
相对于荷兰这个海上强国,法国的陆军在实力上是强大的。
黄立估计,法国会破坏荷兰、英国、瑞典这个三角联盟,甚至与英国一起一,共同对付荷兰。
毕竟,英荷为争夺海上霸权,已经打过一仗,并且结下仇怨。
“朕虽然不是很了解欧洲历史,但从现在的地图上看,欧洲征战将是长时间。国家和版图也将有很大的变化。”
“勃兰登堡-普鲁士、洛林公国、帕拉蒂纳特公国都是什么东西?还有北欧霸主,竟然是瑞典?在欧洲地位举足轻重。”
回忆着传教士献上的欧洲国家的地图,黄立只能根据后世的印象,判断出欧洲要经过怎样的巨变,才会变成那个样子。
“打吧,使劲打,估计百年之内是不会消停的。只不过,离得太远,大明似乎插手不上。”
如果可能,黄立还真想插手英法战争,压制英国佬崛起的势头。
“什么日不落帝国,在亚洲却是不会让你们得逞。明年就讨伐印度,提前行动,让英国佬无路可走。”
黄立知道明军虽强,但在海军上却还差得很多。就说现在的主力军舰,照西夷的标准,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下。
更重要的还有海军的素质和战力,这不是光有理论就能成事的。需要丰富的航海经验,以及实战的积累。
“十年八年的不成,几十年下来,还打造不出强大的海军?”黄立可不信这个,估算着时间,也来得及。
现在在南洋开疆拓土,顶多对上象东印度公司这样级别的对手,黄立有着绝对的信心取胜。
等到海军强大起来,西夷远隔万里来作战,大明又占着主场优势,倒也用不着害怕。
至于全球争霸,黄立倒是也想,可毕竟有些遥远。饭要一口一口吃,先占亚洲并稳固经营,再想其它。
座钟当当地敲响,一共是两座,相差不过几秒钟。黄立看了一眼,放下文件,微微闭上有些酸痛的眼睛,休息片刻。
有关出使法国和征讨吕宋的奏疏和文件,他已经看过,比较满意。
当然,有些文件的内容,是他起草拟定的。毕竟,当时国与国的外交,并不正规。至少,在黄立看来是粗糙,且不够严谨的。
互派大使,互建领事馆,外交人员的刑事豁免权,还有一些其它的规章,是仿着后世来的。
黄立希望建立起一个典范,以后与各国都是如此打交道。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55章 开放的大明,论功行赏
远的利益。与法国建交是头一个,以后可能还有英国、葡萄牙、荷兰等等。
建交是建交,开战是开战,有了规则上的限制,才算是文明国家。
大明将是开放的国家,在科技上的领先,也将促进贸易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销售渠道。
发展工商是坚定不移的国策,如果不是依靠海贸,北伐不会只准备一年的时间。
而农耕社会想要养兵,想要粮饷充足,将耗费更多的时间,需要更多的人力。
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也是取长补短的过程。有好的,就拿过来用,这是黄立的拿来主义。
不仅要拿来,还要发扬光大,更进一步,再返销到西夷。
座钟就是一例,先是传教士带来,再让工匠拆解仿制。现在,皇家钟表工坊已经能够自制座钟,向国内销售。
而这,不过是第一步。黄立已经定下科研目标,钟表的小型化开始研制。等到怀表、手表研制出来,就能够领先西夷。
同样,如果西夷先搞出来,大明再拿来仿制也就是了。
不管是科学技术,还是哲学等知识,互相交流才能进步。大明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再来个闭关锁国,百年之后未尝不会重蹈近代屈辱的覆辙。
小柳犹豫了一下,想再上去按摩,却见张默抱着奏疏过来,又低眉顺眼,老实地侍立在旁。
黄立听到脚步声,抬起头,看着张默,问道:“有重要的?”
张默躬身道:“大都督议定了奖赏名单,上呈御览。还有崇明岛传来的消息,第一批南调军队,已经顺利抵达。”
黄立点了点头,示意张默把奏疏放到桌案上,又温和地开口说道:“张瑶儿带着孩子启程赴山东啦?”
刘享任山东提督,张瑶儿看孩子大了,也思夫心切,便离了郡王府,赶去全家团聚。
张默躬身道:“趁着运河未封,路上也顺畅安全。”
黄立笑了笑,说道:“怕是要等到迁都北上,你才能再看到外孙儿啦!”
张默倒是不以为意,笑道:“就算是儿子,也有顶门立户的一天,何况是闺女,这也不算远嫁,微臣没什么不放心的。”
黄立轻轻颌首,也不多说,张默便告退而去。
“即便担心大人和孩子,北上之期也要提前了。”黄立垂下眼帘,心中生出无奈,“只是留下应盈和小婴儿……”
虽然原计划是等到明天秋天,看秋收的情况再确定行止。
但从目前北方粮食的囤积情况,以及辽东巡抚全凤翔呈上的奏疏,明年北方的粮食问题,应该足够支撑。
除此是大灾,波及一省以上的,才可能造成粮食不足的情况。显然,这个可能性比较小。
“还是国事为重,明年夏末便北上为好。”黄立思虑已定,不得不硬起心肠。
守着老婆孩子,也只是安心而已,并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留下傅山等名医,再留下得用的宫人,也就是了。
拿过奏疏,黄立先阅看大都督府拟定的封赏章程。
北伐之前,该有的封爵已经有了,军衔制也实行起来。此番大获全胜,大都督府也没太过细致地按照作战次数来作依据。
所以,基本上是官升一级。无爵者赐爵,有爵者晋升。而爵位和军衔,按照一样的待遇处理。或升爵赐爵,或晋军衔一级。
黄立知道这样笼统的章程,是留给自己决定的空间。是赐爵,还是晋升军衔,由他二选一。
爵位太高,就升军衔,两者互补,都是恩典,不让皇帝为难。
黄立粗略看了一遍,觉得可以,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刘体纯等人,就没有升爵,也没有升军衔。
爵位上,郡王到头儿了,这是刘体纯等人的心思。以后皇子才能封亲王,也算是应有之意,他们不敢比肩。
黄立沉吟半晌,也让刘体纯等人安心,便提笔在手,给五位郡王加了大将军衔。
在军衔上,元帅到顶。现在不着急,以后还有加恩的空间。
党守素、塔天宝和马腾云,晋升郡王,军衔还是上将,和刘体纯等人差了一级。
李岳和刘享这边,黄立知道他们不想依靠父荫,要自己建功立业。之前已是伯爵,便晋封为侯。
黄立又想到了袁东宝,不禁犯起了思量。
这家伙本想跟着老爹在西北建功,可甘陕绿营反正,倒是没有什么战事,也没立什么功劳。
在爵位世袭这个问题上,黄立比较矛盾。如果后代不求上进,承袭爵位的就是个纨绔,甚至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55章 开放的大明,论功行赏
是废物,白拿朝廷俸禄,也是民脂民膏。
可要不世袭,也有问题,那就是让人不安心。特别是有历史污点的,可能会担心皇帝秋后算账。
有了李岳和刘享自己挣功劳的例子,黄立对于世袭的反感又多了几成。
“或者,可以世袭,但要降封,还要限制次数,还要考封。既是以军功封爵,那还是以军功论。子孙不从军,不能从军校毕业者,无袭爵的资格。”
黄立想到这里,觉得这第一代可能不难。但第二代第三代,就保不准家里没有从军之辈,这世袭也就到头了。
既然是降封,也就只剩下郡王、国公、国侯这三个爵位,伯爵都不行。
“顶多三代,也算是朕的态度,功臣勋将与朕善始善终。”黄立思虑已定,也就不再吝啬爵位。
说起来,将领们除了自己建功立业,还有儿孙的基业。哪怕只有一代承袭,也是好的。
这是开国,虽然还是号称大明,但黄立知道,这已经是改朝换代。
历史上有些相象的就是光武帝刘秀,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建立东汉,号称“光武中兴”,但实际上却是定鼎开国。
所以,刘秀的庙号才敢称祖,号世祖。
光武帝刘秀有云台二十八将,唐朝有凌烟阁,黄立抬举武人是一贯的,对于武将的封赏也准备放宽从厚。
“征战沙场几十年,实在是够久了,也该是享受安乐的时候。”黄立感慨着,特别是对刘体纯等人,知道他们实在是太不容易。
黄立修改了一遍,这也只是有爵和军衔在将官以上的名单,下面的倒不用他一一审核批准。
虽然不是马放南山,可本着自愿的原则,也将有一批将士光荣退役,回乡与家人团聚。
黄立已经让户部备好了资金,赏赐这些有功将士,使他们衣食无忧。
浴血奋战,驱除鞑虏,使华夏不染腥膻,再怎么酬功也不为过。
等到几十年过后,哪怕是参加过国战的老兵,都将是凤毛麟脚,要受到后辈的景仰。
将近一个时辰过去,黄立才放下奏疏,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若是不认真对待,就按照大都督府的拟定来论功行赏,也不是不行。但黄立觉得,这是对将士们的不尊重。
看了一眼另外的奏疏,或者就是通报的消息,黄立不着急了,端起茶杯慢慢喝着。
小柳在旁边看着皇帝专心认真地工作,也没敢打扰,只是不时偷眼去看。
“万岁勤政,倒是没有闲心吟诗作词。”小柳垂下眼帘,回忆着攻打南京时那慷慨激昂的诗句,心中钦佩,又有些惋惜。
“这样也好,皇帝勤政爱民,对于天下的臣民都是好事。如象宋徽宗那样,书画造诣再高,却是国破家亡,害了多少百姓。”
黄立喝着茶水,思绪又转到了秋闱上。这又是一件大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多少举子梦想着金榜题名,一举折桂。
这考题,也该拟出来,马上就要用到了。黄立想起自己前世的高考,不禁露出了淡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