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骑兵聚辽东,马市将开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12章 骑兵聚辽东,马市将开

如果说对北方的物资运输,还有运河可依靠。对辽东的补给,则要全靠海运。

大批的海船将粮弹物资从南方运往青岛或登州,再由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分别运到旅顺、三岔河、锦州湾和觉华岛。

当地的驻军,以及收拢动员的百姓,则把粮草物资运往宁远、锦州、金州、复州等地。

相比北方,辽南的恢复是比较快的,没有误了春耕。大量的军队参与其中,百姓也爆发出极大的热情,在金、复两州的耕种情况最好。

按照已耕种的田地面积,如果风调雨顺,秋收之后,能够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还能够保障将近十万军队的粮食。

因为种植数量最大的就是土豆,其次则是大豆、玉米,再加南运的粮食进行调剂,品种也算齐全。

但要大举向辽东移民,还需要再等上一年。或者,向辽东进行更大的投入。

而在黄立的计划中,如果能够重创,或者给予鞑虏歼灭性的打击,辽东驻军就只要五六万,就能保证安全。

这样的话,就能够向辽东适量移民,进行开发建设。然后,再根据辽东的重建情况,每年对移民的数量进行调整。

现在北方光复,由于战乱导致的人口减少,使得人地矛盾并不算突出。人口大量增长,大概还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但黄立不想等建那么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疆拓土,给大明子民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按照他的想法,就是各省的田地和人口要成比例,且要留出至少一代人的冗余空间。

毕竟,百姓不能总搬家,千里迁徙,对他们和官府,都是不小的负担。

而且,随着大牲畜的增加,人均耕种的田地数量,也会大大增加。也只有耕种的田地够多,才能从温饱迈向小康,甚至是发家致富。

当刘享率部推进到鞍山驿时,马宝、赵云、祁三升率领的三个骑兵团,终于赶了上来。

没办法,这个季节的内辽河套,也就是下辽河平原地区有一大片沼泽地带,被称为辽泽。

在历史上,辽泽河网沼泽众多,人烟稀少,车马难行。历史上,直到近代,随着闯关东人口大量涌入,自然环境被迅速开发,辽泽才最终消失。

而在明朝的时候,辽泽是隔绝北面蒙古人的天然屏障,被放在了辽东长城之外。

可真正的威胁却是鞑虏,努尔哈赤在占领辽阳后,又率军攻陷了广宁。

如果广宁在明朝手中,相当于守住了辽泽南部通道的西出口,鞑虏想进入辽西除非绕道蒙古。

但是广宁失陷,辽泽已经不再成为阻碍,关外的局势一下就不利于明朝了。

刘享和马宝等人也不敢涉足辽泽,只能从盘山沿着辽东长城走,到了牛庄驿,进军路线便与李岳所部一样了。

毕竟,沿途都有少量明军驻防,也有粮草物资的补充,行进更为快速。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马宝等人与刘享见礼已毕,便笑着说道:“我等能够行进如此快速,可要感谢刘将军一路上的安排布置。”

刘享笑着摆手,谦逊道:“皆是所留驻军的功劳,从沿海来回运输物资,着实辛苦。”

当时辽西沿海的港口还未开发建设,象后世的锦州港、盘锦港都没有。虽然也能通过小船靠岸运输,并且转为陆运,效率实在不高。

好在这个季节,沿途还有青草给战马吃,倒是节省了不少。骑兵也自带了些干粮,再加上沿途城镇的粮食,却也坚持了过来。

赵云笑着说道:“刘将军也是要率军参与辽沈大战嘛?”

刘享摇了摇头,说道:“好叫各位得知,辽阳已被我军占领。李将军率步骑已经过了太子河,向沈阳推进。”

“由于粮草物资所限,刘某不会率全军继续前进,只带两三千人,前往辽阳镇守。诸位则不同,直捣黄龙、建功立业,正在此时。”

尽管辽东战局基本上获得胜利已无疑问,但粮草物资的运输,依然要李岳和刘享等将领精打细算。

刘享把军队大部留下,甚至还要派他们回辽南,或者是沿海就食。他只带两三千人马赶往辽阳,以最大程度地节省物资。

而且,辽东就算光复,对于纵深地区,明军也只是点线的占领,再派出少量部队驻防。

在辽东收拢的人口,也将先在沿海和辽南地区安置,以缩短运粮的路程。由南到北,由沿海到内陆,这也是辽东开发经营的策略。

“辽阳已经光复?”祁三升咂舌,甚为惊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12章 骑兵聚辽东,马市将开

讶,“这么快呀?”

马宝和赵云也露出吃惊的神色,相互对视了一眼。

刘享微笑着解释道:“鞑虏眼见鞍山驿被火焚毁,自知辽阳城难守,便主动出城邀战,被我军击败,仓惶逃往沈阳。”

“据李将军传来的情报,辽东鞑虏已不足两万。当然,从关内返回的鞑虏,还没计算在内。”

马宝轻轻颌首,说道:“关内的八旗军队应该在三四万左右,就算全军折返,我军也占有优势。”

“有诸位所率大军相助,我军自然是胜券在握。”刘享笑道:“诸位可先到辽阳,休整一天,再赶去沈阳。按照步骑行军的速度,完全能赶得上进攻沈阳。”

马宝、赵云和祁三升相视而笑,终于是放下了心。千里迢迢地赴援,为的不就是军功?

北伐大战中,骑兵除了后期以外,真没什么亮眼的表现。现在已是最后的收尾之战,这机会可不能错过。

………………

蓟州。

李来亨已经暂时把指挥部设在了这里,作为京师的门户,蓟州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边墙重地,比如遵化、三屯营、张家口等处,已经派了军队驻守,都是经验丰富的精锐之师,并不用太多的兵力,防备蒙古人也绰绰有余。

即便如此,蓟镇的边境防卫,也占用了数万人马,使得李来亨手中的机动兵力,只剩下两万多。

要知道,蓟镇防戍范围是东起山海关,向西经永平、迁安、遵化、蓟州、顺义、昌平等州县境内的关口,到达居庸关南的镇边城.绵延二千华里。

而在两千华里的防线上,共有大小隘口一百九十余处,重要的关隘也有四十余处。

而历来兵家必争的险关要塞,就有东部的山海关,中部的喜峰口、潘家口,西部的古北口、居庸关。

整个明朝二百多年里,北边烽警年年皆有,尤其是北撤大宁弃开平,西弃哈密丢河套之后,几无安枕之日。

而几次重大事变和重要战争,除发生在宣府的土木之变外,几乎全部发生在蓟镇,可见蓟镇之戍牵动全局。

阅看着各地传来的军报,李来亨有松口气的感觉。

边境守好,各地也或归降或光复,北方基本上已经结束了战争,只剩下辽东的收尾。

“蓟州巡抚送来通报,请求派出军队,协助喜峰口马市和蓟州马市开放。”军中文书匆匆入内,呈上通报。

在明朝,东二边蓟镇马市,除京师会同馆贸易市场外,主要有蓟州和喜峰口两个市场。

喜峰口马市:嘉靖二十九年设置,地点在喜峰口黑峪关,贸易对象是兀良哈三卫,属于月市。

蓟州马市:嘉靖二十九年设置,地点在蓟镇三屯营,贸易对象是兀良哈三卫,属于月市。

李来亨看过通报,提笔写了回复,递还给文书,吩咐道:“送与陈大人,调兵一事我自会安排。”

恢复边墙防御,南方商货运到,开马市便是民政军务的第一要事。

骑兵需要大批的战马,耕种需要大批的马牛,甚至北方的肉食供应,也需要大批的牛羊。

而蒙古诸部生产力低下,除了马牛羊牲畜,以及其副产品,可以说啥都缺。

生活日用品如锅碗瓢盆、绸帛布匹、针头线脑,吃喝的粮食和茶叶等等,如果没有马市交易,估计要退化到原始社会。

这还真不是夸张,更不是有些迂腐的文人所猜的,蒙古人喝茶吃肉,没有茶叶助消化,就活不长。

蒙古人最缺的铁器,其次是绸帛布匹。

没有铁锅,被中原王朝封锁最厉害的时候,只能用皮袋蓄水煮肉;没有绸帛布匹,大夏天的你穿皮袄,太难受了吧!

正因为如此,对于汉人来说,边贸生意就是暴利的买卖。一口锅换两头羊,甚至更多,也不足为奇。

而且,越精巧的东西越值钱。比如缝衣针和丝线,在蒙古人眼中也是肯花大价钱购买的商品。

所以,大明依靠着科技的先进,经常卡蒙古诸部的脖子。

你不老实,不卖给你铁锅,不卖给你茶叶,不卖给你绸布,啥也不卖给你。

所以,在蒙古诸部犯边时,要抢的第一样东西就是铁锅。抢到后,顶在头上兴高采烈,那叫一个高兴。

这就是史书所载的“每次攻陷城,先行掳掠,以得锅为奇货”。

其实,马市交易是各得所需,互惠互利。蒙古人只是生活更方便一些,大明赚得却是更多。

北伐成功,驱除鞑虏。也意味着获利丰厚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12章 骑兵聚辽东,马市将开

的边贸重回大明手中,又有一批商人将应势而起。

这一回,得势的将是南方商人为主。而原来的北方商人,则将一蹶不振。如皇商八大家之流,则已经万劫不复。

“能尽快地补充战马,我军会更加强大。”李来亨对于马市交易也甚为期待,同时也感叹商人们行动之快。

李来亨的脸上露出微笑,“到底还是万岁的手段高明,引得商人趋之若鹜,既运粮,又贩货,还能兴复北方的工商业。”

北方缺粮,蒙古人缺日用品,全部从南方运输,运力上就难以兼顾。

黄立与官员反复商议,拿出了类似开中法的政策。

所谓开中法,是在明初实行的,针对边军缺粮,以盐、茶为中介,召募商人输纳军粮、马匹等物资的方法。

简单地说,就是盐商按照明政府的要求,把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区粮仓﹐向政府换取盐引﹔换取盐引后﹐再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守候支盐。

其后,盐商们因为长途运输粮食的耗费巨大﹐曾在各边雇佣劳动力开垦田地﹐生产粮食﹐就地入仓换取盐引﹐便于更多地获利。

因这种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经营的﹐故又称商屯。

明初商屯东到辽东﹐北到宣大﹐西到甘肃﹐南到交址﹐各处都有﹐其兴盛对边防军粮储备以及开发边疆地区起到了一定作用。

现在呢,南商向北贩货,一定要顺便运粮。根据所贩商货的价值,也规定一定数额的粮食。

贩粮也能赚钱获利,但有官府在平抑粮价,赚得要少一些。但运粮也是朝廷规定,商人必须遵守。

“郡王殿下,国安部来人,要向您汇报最新情报。”侍卫入内禀报,打断了李来亨的思虑。

“请他进来。”李来亨坐直了身体,恢复了肃容。

国安部派来的人看起来就精明强干,虽然看起来象个商人。

“卑职见过殿下。”冯发喜躬身施礼。

李来亨抬了抬手,说道:“不必多礼,坐下说情报吧!”

冯发喜依言在椅中坐下,略略躬身道:“卑职之前在察哈尔部,说动阿布鼐反叛清廷。之后…….”

察哈尔部叛清后,因为何春义等人的破坏,导致清廷所派的由旗奴包衣组成的平叛行动半途而废。

但先前所派的一千八旗精锐在张家口,还是阻止了察哈尔部冲入京畿。

察哈尔部的反叛行动并没有得到蒙古诸部的响应,只有喀尔喀公垂札布和奈曼旗郡王札木禅相助,这让阿布鼐也觉得势单力孤,暂时退往达禄。

之后清廷已经是疲于应付明军的进攻,以及安排族人出关返辽,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阿布鼐。

等到明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杀入京畿,基本控制北方,满清已是败亡结局时,阿布鼐又坐不住了。

几十年的怨气,使他不想轻易放过满清。同时,也觊觎出关满人所携带的金银财宝。

但实力不允许支撑他的野心,他便想到了明军,想借明军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