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北方凋弊超预期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03章 北方凋弊超预期
天津卫。
张煌言和张公诲带着从员下了船,在士兵的保护下,昂然走进飘扬大明旗帜的城内。
沧州一下,明军便分路前进,光复京畿地区的城镇,不再是沿运河行动。
张煌言等人则继续率领船队继续航行在运河,巡视运河沿岸城镇,安排官员治理。
海运和运河将是帝国南北运输的大动脉,特别是夏季台风季节,运河还将承担起主要的作用。
北方新复,要尽快恢复社会安定和秩序,粮食是第一位的。至少,今年和明军,以南补北的大势不会改变。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唐朝中叶以后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在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三岔河口一带设直沽寨,为天津最早的建置;
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并设立大直沽盐运使司,管理盐的产销。
永乐二年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明永乐四年,改青州右卫(一说青州左卫)为天津右卫。至此天津共设三卫,直隶于后军都督府。
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1652年),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三卫合并为天津卫,设立民政、盐运和税收、军事等建置。
现在,天津的地位再次提高,朝廷已经升天津卫为天津府,辖六县(天津、盐山、青县、庆云、南皮、静海)一州(沧州)。
在北直隶,包括京师在内的顺天府,和新升的天津府,将成为重点城市。天津更将大兴海运,预计今年开埠。
张煌言等人不顾疲累,先巡视了城池,才在衙门坐下歇息。
“城不算大,但地不少,很有扩展建设的空间。”张煌言接过茶水,喝了两口,笑着对第一任天津知府黄炳说道:“万岁极为看重天津,以南济北的关键港口啊!”
黄炳也是老资历,曾在十三家中担任监军一职。后来在广州帮着洪育鳌做事,对于港口建设和海贸管理,也算是比较熟悉。
“下官省得。”黄炳笑了笑,说道:“港口建设嘛,早有商贾踊跃集资,商馆住宅等自有他们。下官将把主要精力放在屯田上,尽快缓解朝廷财政。”
天津在明朝有两次大规模的屯田,第一次是抗倭援朝期间,为了就近解决粮草问题,在山东、辽东和天津展开。
第二次则是老奴叛明之后,大批辽民涌入关内,为了安置他们,天津地区迎来了第二次的土地开发。
至于以后,还有周传盛小站屯兵种水稻,辟稻田六万余亩,并使小站稻成为贡米,天下闻名。
其实,小站种稻是从明万历二十六年开始,农田水利专家汪应蛟、东阁大学士徐光启相继在津南围田种稻,为小站地区改良盐碱地积累了经验。
现在虽然有运河和海运,但运输成本相当高,本地的耕种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屯田是大事,北方各地都要作为第一要务。”张公诲笑着说道:“成效如何,关系到万岁何时迁都。”
迁都已经成为众臣的共识,既是传统上的“天子守国门”,也担心金粉之地腐蚀皇帝的心志。
黄立也是赞同迁都北京的,毕竟,击败鞑虏还不是终点,北方的大敌早晚要交锋。
只要北方的恢复重建令人满意,主要是粮食生产,不奢求短时间内能够自给自足,只要对于南方粮食的依赖降低到一定程度。
整个政府都搬过来,连官员带家眷,十来万人都是少的。而且,人还会越来越多。
全凤翔慢慢喝着茶水,并没有发表意见。他的职务已经确定,将赴任辽东巡抚。
同样,在辽东恢复农业生产,也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今明两年将是恢复期,主要依靠驻军和迁过去的山东绿营,然后便要大规模向辽东移民。
黄立给予了这些封疆大吏足够的空间来制定和调整政策,只要能激发军队和百姓的热情,完成任务就行。
“北方有运河,辽东也有水运,太子河、浑河可直达辽阳沈阳,就是结冰期长了些。”
全凤翔思虑着,又想到了旅顺港,到底还有一个不冻港,也能建设成对外贸易的商港。到朝鲜,到倭国,还是相当便捷。
“还有辽东的特产,目前也只有这些是内地没有,比较受欢迎的商品。”
“不知道辽东大战要打到什么程度,是彻底消灭鞑虏,还是留有边患,要牵扯很大的精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03章 北方凋弊超预期
力。”
“希望能从蒙古人那里交易到大量的牛马,不仅是耕种和运输需要,还能在辽东建立马场,卖到内地,也是一笔收入。”
“人口还是关键,可惜在恢复之前,大量移民所需要的粮食物资,不是朝廷能够供应的。”
正在思索着,张煌言已经转向了全凤翔,微笑着说道:“辽东开府,全大人身上的担子更重。万岁看重辽东,也会尽力支持。”
全凤翔赶忙躬身道:“阁老说得极是。幸好鞑虏已经败亡,短时间内不复为患。”
其实,这也是黄立要彻底把鞑虏打残打死的原因所在。一个频生战乱的地方,政策再好,又哪里能够吸引移民?
“鞑虏即便不能彻底灭亡,十几年内也难以恢复。”张公诲捋着胡须,很笃定地说道:“大军很快便会开进辽东,犁庭扫穴之下,难有遗类。”
张煌言点了点头,说道:“一鼓作气,灭此朝食。虽然财政紧张些,也在所不惜。”
仗打到现在这个程度,距离完全的胜利只差一步。从上到下都是要彻底解决满清的呼声,哪怕因此而加赋增税,也不会有大的反对。
当然,黄立还是尽量不用这招。财政虽然紧张些,但还能支撑,就用不着给百姓增加负担。
“阁老休息一天再去往京师也不迟,下官这便去安排宿处。”黄炳拱了拱手,起身说道。
张煌言摆了摆手,说道:“宿处就不必了,吃过饭,本官就登船出发。京师要稳定,粮食最重要,赶紧运去为好。”
全凤翔微笑着说道:“下官就在天津等船,直接前往辽东。不能观看京师风貌,皇宫壮观,多少有些遗憾。”
“以后入京述职,还怕没有机会?”张公诲笑道:“听说在鞑虏手中,京师脏乱差是出名的。待整治完毕,才敢开门迎客,也敢夸京师风貌。”
在座的这些人几乎都没去过京城,毕竟,他们连进京应试的机会都没有。但现在公务在身,只是调侃一下,却也不敢因私废公。
张公诲身为顺天府尹,相当于北京市市长,看似官不大,但却非万岁心腹不能任此职。
张煌言则是先以阁臣之尊坐镇京师,总抓北方的重建恢复。至于军事方面,则有几个郡王分区指挥。
黄炳赶忙下去安排,作为东道主,还是要尽量周到。
“天津刚刚光复,海船来得还是要晚一些。”张煌言沉吟着,缓缓说道:“又临夏季,台风季将至。保障运河运输,至为重要。”
全凤翔说道:“去年也有台风季,节级运输还是很有成效。如今沿海全部光复,应该更加方便。”
“总还是要受到影响。”张公诲说道:“但漕运早晚是要取消的,这是万岁的意思。”
漕运改海运,这是大方向。尽管运河还会有船只航行,但不再是主要的运输手段。
全凤翔倒也知道一些,否则,运河两岸靠漕运为生的百姓,也不会被迁走那么多。
海运速度更快,海船也能造得更大,从经济上考虑,比漕运强得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漕运也有结冰期。海运在冬天也能够运行,除了夏天的台风季节会造成些许的影响。
正在此时,有人送来了朝廷的急报。
张煌言伸手取过,检查了蜡封后,才打开阅看。半晌,他放下急报,微笑着说道:“朝廷要在天津建铸币印钞厂,相关人员已经启程北上。”
银币、纸钞,已经建立起信用,在北方推行也是应有之意。只铸币税一项,又能赚不少。
而在天津建船坞、兵工厂,已经开始实施。先生产弹药,以满足军队驻防和作战的长期需求。
黄炳正走进来,听到了这个好消息,不禁满脸笑容。
皇帝对天津的重视可见一斑,如同开埠的上海,天津将迎来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
作为北方最大最重要的港口,天津还肩负着护卫京师的作用,将常驻重兵。
简单吃过午饭,张煌言等人便出了衙门,准备登船出发。从天津到北京,已经很近,第一批船只紧随军队之后,应该已经抵达通州。
张煌言所率的船队在天津卸下了一批粮食物资,能够暂时缓解民间的缺粮之困。
官府的办事效率很高,粥锅已经支起,土豆杂粮粥煮起,大批穷苦的百姓开始聚集,在士兵的指挥下,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鞑虏残苛,北方之凋弊可见一斑。”张公诲感慨万千,说道:“南方光复时,好象没有这般凄惨的景象。”
张煌言面色严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603章 北方凋弊超预期
肃,沉声说道:“南方光复的速度很快,自云南反正后,便如摧枯拉朽,鞑虏还来不及搜刮抢掠。”
“为北伐准备了一年,鞑虏负隅顽抗,可谓是穷凶极恶,全然不管百姓死活。现在看来,北方情况甚为严峻,今明两年将甚为艰难。”
北方只有一季收成,严重影响到了恢复重建的速度。
今年就算抢耕抢种,收获也很有限。明年风调雨顺的话,秋季能大丰收,才有可能彻底缓解。
黄立想得挺好,认为清廷肯定会组织春耕,以缓解漕运断绝的粮食缺口。明军打过去,秋季就能有收获。
可他不知道缺粮如此厉害,很多种子粮都被百姓吃了,导致北方的耕种情况远不如预期。
几次攻城围歼战,倒是有些收获。绿营的大规模反正归降,也能得到些存粮。
但北方那么多的百姓,这些缴获只能是救急,却难以长期支撑。
如果从这方面来看,明军的北伐真是救民于水火。
清廷为了维持军队,可不会管老百姓的死活。饥荒已经显现,他们也根本不在乎。
没办法,说到底就是这三个字。漕运被断,等于掐断了北方的命脉,根本没有预案。
“万岁会有办法的。”张公诲故作轻松地笑了笑,说道:“况且,大战结束,大批军队会回到南方就食。还应该有大批百姓迁徙,办法总比困难多。”
张煌言轻轻颌首,说道:“粮食肯定能买到,只是运输压力很大。北方又是这般情况,有钱也没用,顶不上一碗救命的饭。”
此时,米粥的香味飘了起来,引得排队的百姓一阵骚动。
士兵们荷枪实弹,大声喝斥着,才使秩序又安定下来。
“走吧!”张煌言轻轻叹了口气,钻进了船舱。
……………….
京城。
随着马宝、祁三升所部的骑兵赶到,以及何春义率领的义军入城维持,京城的秩序更加安定下来。
但这也是暂时的,满人撤退出关,几乎搜刮了全部的存粮,京城百姓也陷入到缺粮挨饿的困境。
好在李来亨所部陆续赶到,运河打通,一批本来是供应军队的粮草物资运到了通州,暂时缓解了问题。
李来亨所部现在已经是人强马壮,经过沧州和保定两次作战,又缴获了数千匹战马,步兵更是达到了七万多。
没有多余的时间休整,马宝、祁三升和赵云这三支骑兵团,每团限额八千人、一万匹战马,携带干粮,向山海关进发,出关增援辽东友军。
李来亨又整编出一万两三千的骑兵,分为三部,各与两万步兵合编,分路向遵化、张家口、山海关挺进。
袁宗第和党守素的两路大军,则停止向京城推进,分别返回甘陕和豫晋,占领大同、、宣府、等边防城镇,重建“九边”防线。
恢复边境防卫很重要,分至各地就食,同时也减轻京畿地区粮草物资的供应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