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勉强支撑岂长久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58章 勉强支撑岂长久
当武器装备不断提升,使军队的战力不再限于士兵的武技悍勇时,地域上的差别便能够降到次要的位置。
倒不是说性情软弱的士兵也是合格,而是在身体素质上的要求,不再是那么高。
在中国的历史上,通常是北兵强于南兵,这与气候地域水土,乃至富庶贫穷的程度有关。
但朱太祖能够北伐成功,嗯,好象靠的是江淮劲卒,也不算是很南方。
黄立则是更进一步,以江南之兵伐窃据中原的满清。原因无他,装备优势足以弥补身体和意志上的差距。
要说差距,确实是有的。北人比较高大,南人稍显瘦小;北人豪爽,南人细腻。
正因为如此,才有某地出劲卒的说法流传。但归根结底,当兵吃粮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没有钱粮,哪里的兵也不好使。明军也一样,尽管黄立想改变,但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但对于清军,黄立相信,没有粮饷是肯定不行的。历史上,因粮饷而兵乱哗变的事情可是不少。
三藩之乱时,王辅臣在甘陕能够掀起激变,就很说明问题。
一是因粮饷不足而对清廷不满,其次则是在吴三桂的招降攻势下,人心思乱,反满的民族情绪高涨。
说起来,满汉之间的隔阂终归是难以消除。绿营官兵与清廷的离心力,在某种诱因的催化下,便会猛然增大。
所以,明军的北伐在开始后,并没有太祖时那么声势浩大,高歌猛进。
但明军的突破点却有数个,不象太祖北伐时只是一路猛进。因此,只要有一点突破,就可能造成清军土崩瓦解。
而要说人心所向,在黄立看来,满清从来没有得到过,只是用屠刀和鲜血镇压着。即便如此,也还有前仆后继的反抗。
现在的满清,辽东、山东、江淮、中原、西北,各处都有压力。察哈尔部的起事,力量虽然不大,影响却很深远。
蒙古诸部最早臣服于满清,并视之为高为汉人的亲密盟友。如今察哈尔部的反叛,似乎在揭开离心离德的序幕。
张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皇帝、炎帝、蚩尤就是在张家口“战于涿鹿之野”。
自春秋战国时,就为北方边陲重镇,素有“京师门户”之称,清朝设察哈尔部和宣化府。
清军大部集中在与明军对峙的防线上,北部边墙驻军很少。察哈尔部虽然兵力不多,但却已经对京师构成了威胁。
当然,京畿地区有数万八旗,也不虑察哈尔部能够打过来。
甚至,清廷已经准备调动一万八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叛乱。
“叛乱不大,但影响极恶,万不可使其蔓延。”鳌拜沉吟了一下,但转而说道:“要调京畿八旗前往平乱,却还是要谨慎。”
对于京畿八旗,鳌拜是根本不想调动的。相比察哈尔部的叛乱,他更关注于明军占领觉华岛的行动。
只是占岛袭扰吗?鳌拜不敢确定,也有些警惕。特别是山东登莱的失陷,有了他更大的忧虑。
如果明军继续在辽东增兵,把辽东作为主战场,而现在的徐州、中原、西安只是牵制,怎么办?
兵力是如此紧张,连甘肃都要放弃,就是要腾出手来,为撤出关外作准备。
当然,只是准备。具体的操作,还是要看徐州坚守的结果。那是风向标,是决战的预演。
但在大规模撤退之前,鳌拜认为还要加强辽东的军力。而现在,也只有京畿驻军可以调动。
所以,他不同意调八旗去张家口平叛。哪怕是去,也不会对察哈尔部穷追猛打,进入草原深处。
苏克萨哈犹豫了一下,说道:“张家口乃是京师门户,不可有失。八旗兵将勇猛,必能一战胜敌,震慑宵小。而且,不会耽误太长的时间。”
遏必隆不敢直接顶撞鳌拜,缓缓说道:“如果有其他军队可平叛,不调动京畿八旗自是最好。”
历史上,察哈尔叛乱是在三藩之乱时。当时是阿布鼐的儿子,承袭亲王位的布尔尼所发动,趁着八旗兵将南下作战,京畿空虚之际。
康熙帝命多罗信郡王鄂札为抚远大将军,图海为副将军,召集了京师满州蒙古八旗所有家奴,共数万人,讨伐布尔尼。
不是后世影视剧中所描述的清军军纪严明、战斗力旺盛,才能够击败察尔部,真相远比这残酷血腥。
清军在开往张家口的路途中,每到州县村堡,即大肆抢掠一番。快到察哈尔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58章 勉强支撑岂长久
境内时,又以察哈尔部珠宝不可胜数来诱惑,鼓舞清军士气。
说白了,在这场平叛战争中,是无数百姓家破人亡换来的。在关键时候,就暴露出满人的凶狠暴戾,根本不把汉人当人看。
鳌拜既然有想法,自然也有应对的办法。他沉声说道:“京中满蒙王公的家奴甚众,武装起来也有数万之众。便由他们编军出战,只需少量八旗精锐,便可平定叛乱。”
苏克萨哈想了想,说道:“鳌公此议可行,但粮饷如何解决?数万人马,耗费甚大。”
遏必隆看了鳌拜一眼,心中有所猜测,但却没有说话。
鳌拜眯了下眼睛,射出冷酷的光,淡淡地说道:“战事紧急,哪里有时间筹措粮饷?谁有这能力,就由谁领军,加官晋爵,重赏酬功。”
抓军队是一点也不放松,鳌拜希望是自己的亲信率领这支杂牌军队,粮饷的问题也想好了,一路抢掠。
在自家的统治区抢掠烧杀,或许也只有清军能做得出。为了度过最危险的时刻,满清已经不择手段,不顾后果。
这对于异族统治者来说,可能也是正常。那些汉人,终归不是同族,怀有异心,也是最合适的牺牲品。
遏必隆和苏克萨哈互相对视,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还不清楚鳌拜的真实心思,也不知道有没有干才能够自筹粮饷,率军出征。
如果不费朝廷粮饷,就能组建出一支平叛军队,京畿驻军还不用调动,自然是最好的。
鳌拜暗自松了口气,开口说道:“明军占领觉华岛,你们觉得该采取何应对之策?”
遏必隆并没有意识到严重性,说道:“不过是袭扰牵制的伎俩,好象不用加以理会。”
苏克萨哈倒是有不同的看法,说道:“无法判断这支明军是来自金州,还是来自山东,抑或是江南,敌人的目的也就不好确定。”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但应有的警惕还是必不可少,再向宁远调些人马,更加稳妥。”
鳌拜点了点头,说道:“此乃老成之言,某家赞同。”
遏必隆笑了笑,说道:“某附议。”
调兵能够确定,商议过后定为五千。这是不多不少的兵力,不太影响京畿的安全。
这也是一个矛盾的决定,在目前敏感的时期,既不敢多调,也不敢少调。既要给清军维持军心的支撑,又要给战败预留后路。
鳌拜等人的心情都是沉重的,他们对于前途的黯淡,也是无奈无力的。
即便此次击退了明军的北伐,但要彻底击败明军却是不太可能的。而拖延了灭亡,钱粮财政依旧没有改善的希望。
继续支撑又能有多长时间?再坚持一两年,粮饷都发不出来,还用明军来打吗?
有强大的水师,明军就能稳守长江,进可攻,退可守。清军呢,能消灭十几万明军,再推到长江也只能望洋兴叹。
这就是推演的结果,也是鳌拜等人悲观的根源。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在这拖延的时间里,明廷内部生乱,明军再无进取之心。
东补西拼,鳌拜等人努力维持着已经四下透风的满清江山,已经感觉到了徒劳和无力,可还要继续撑下去。
而整个战局的发展,却是谁也想不到的,尽管最终的结果可能都一样。
清廷紧盯着徐州,东路明军的主力也兵临城下,开始清除外围,进行攻城的准备。
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明军的突破却是在中原,准确地说,是在河南南阳首先达成。
南阳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
地处鄂豫陕交界,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位置,因是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故乡和发迹之地,又有“南都”、“帝乡”之称。
清军在长江防线崩溃后,便退过汉水,坚守南阳,以扼明军进取洛阳,突入河南的企图。
北伐于今年春天开始,东路明军沿运河北进,中路明军也同时行动,渡过汉水,向南阳进攻。
坚守南阳的是前锋统领硕岱,以及护军统领额司泰所率领的四万余清军。从开始便采取的坚守策略,一直就没有改变。
因为兵力的原因,坚守城池也不失为可取之道。至少在清廷看来,这里不是主要战场,只要顶住,或者说是牵制住明军即可。
明军从中路突破亦有两条线,一为从南阳至洛阳,另一条是信阳、许昌、郑州,或是信阳、许昌、开封。
而明军最终是采取了从南阳突破,信阳坚守牵制,一攻一守的策略。
南阳古城,即古宛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58章 勉强支撑岂长久
城\/建国前的南阳城。古宛城为夏,周、秦历朝兴建,两汉时代盛极一时。
西汉时南阳为天下五大都会之一,东汉时南阳曾作为陪都,为中国第二大城市,汉末时期一跃为天下第一大城市。
在明代洪武年间,又经重修和兴建,为著名古城。
南阳城有两重,即外城和内城。
外城即郡城,也称“廓城”,城周十八千米,当为生产区、生活区和工商贸易区;内城即小城,位于大城西南隅,应是封建官吏的宫殿区。
南阳城有四门,东门名延曦,南门名淯阳,西门名永安,北门名博望。
此时,明军经过二十余日的奋战,已经三面围城,只余北门博望。
城外的壕沟已经填平大半,那是清军挖掘的。但又有新的壕沟曲折而进,环绕在城外。
护城河已经填塞出通路,明军三面攻城的准备,已经全部完成。
说是奋战,其实伤亡并不大,只是工程不小,颇为耗时费力。
但主帅党守素和马腾云并不着急,只是稳稳地推进,稳稳地堵塞城门,再稳稳地围三阙一。
轰,轰,轰……城下不时响起火枪的轰鸣,仿佛总攻的前奏,却不时给城上的清军带来伤亡。
掘壕迫近,再以火枪狙击城上之敌,这不是什么新战术。晋王李定国在攻打肇庆时,便曾用过。
只不过,换装了线膛枪米尼弹的明军,再次使用时,威力倍增,压制得城上守军,几乎不敢露头。
护军统领额司泰在持盾亲兵的保护下,小心翼翼地走在城墙上,却不敢离垛口太近,更不敢露头张望。
“真他娘的憋屈。”额司泰心中骂着,脸上却还要表现得镇静。
在城上巡守,也是稳定军心之举。在明军的火枪打击下,清军的士气甚是低落。
不光是火枪的抵近狙击,还有火炮的轰击。在爆燃弹的轰击下,三座城门楼已经尽被烧毁倒塌,成为令人丧气胆寒的废墟。
额司泰谨慎地贴近城墙,只露出眼睛,通过射击孔向外瞭望。
远处是明军的营寨,密密麻麻的帐篷,迎风招展的旌旗,往来走动的人影,尽收眼底。
城下是纵横的壕沟,如一道道铁索,牢牢地捆住了这座古城,令人有种窒息的感觉。
“大人小心。”亲兵队长见主将呆的时间有点长,赶忙提醒道:“还是远离城墙更安全。”
护军统领额司泰黑红的脸上闪过不悦的神情,但也很快消失,他还不至于好赖不分,尽管这样做有些显得胆怯怕死。
对于现在的形势,额司泰已经不作它想,唯有死战到底,与城共存亡。这是朝廷的严旨,也是现实的需要。
望着远处明军堆起的炮垒,额司泰微眯了下眼睛,心中更加沉重起来。
虽然明军还没有猛攻城池,但与明军的交锋,还是明显地暴露了火力的差距。城上架设的火炮与明军对轰,并没有占到便宜,反倒是被击毁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