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剖肝沥胆,权力争斗的防范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69章 剖肝沥胆,权力争斗的防范
北方的百姓还处在饥饿的边缘,为生存而苦苦挣扎。南方的民众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温饱,向更好的小康努力迈进。
差异在所难免,但改变也正在发生,或者是很快就会出现。
在苦痛中期盼着被拯救,希望鞑虏的统治早点结束;在光复后看到希望,并期盼王师得胜,不再重入苦海。
这就是人心向背,每到历史转折,或是王朝末日时,便表现无遗。
比如明末时百姓对于改朝换代的冷漠,哪怕是异族统治,也无动于衷。没有对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痛恨,只希望没有战乱的太平日子。
不能只看到胜利的光芒,而忽略了所遮盖的问题。如果不能在思想根源上得到改变,类似的悲剧还会再次发生。
而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享受到帝国安定繁荣的红利,才能从心中生出归属感和责任感。
最基本的就是吃饱穿暖,然后是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好的社会环境。绝对的公平不会有,但法理上的公平公正还是要保证。
“以民为本”,当皇帝提出这四个字的为政宗旨时,虽然并不新鲜,可在施行的过程中,却会越来越让百姓体会到关系自身的得利。
黄立其实也在学习,怎样做一个好皇帝,怎样把政策对百姓的激励关联起来,以便能更好地施行。
比如丁税,原先的想法是全部豁除,但随着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融入,更能从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才把其与普及教育挂起钩来。
老百姓对于自家孩子读书识字并不是太过热情,毕竟,这是比较虚的东西,不好说以后会有多大的益处。
但与丁税挂钩,则是眼见的好处,而且是能持续几十年的受益。
为此,他们自然希望家中的孩子不成为经济上的负担。包括自身在内,成年人也有着这样的期望。
而小学毕业考试,在难度上也适当地倾斜。儿童和少年要严一些,成人则相对简单。
这也与官府的需求有关,年轻的识文断字,就业面很广;成年人,已经基本确定了职业,会写自己的名字,能看懂官府告示,也就达到标准了。
降低成年人的标准,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弄得挺难的,自然也就没有了热情。
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光复不过一年多,改变已经无处不在。最深的感触,自然是来自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即便国战还在继续,鞑虏还在顽抗挣扎,可必胜的信念,已经弥漫在光复区的军民心里。
虽然军队没有再大幅地扩充,但对于百姓的军训,却推出了相关的政策。
适龄百姓,从十八到四十,身体健康者,在农忙和农闲季节,每月要集中训练两三天,掌握火枪的装填和射击,学习简单的军事技能。
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都适行于新章程。如果不能参加,则要缴纳一定金额的钱财。
交钱代役,主要是为了照顾工商业者,他们或者比较忙碌,或者是流动性强,不好管理。
新政策推出后,并没有全面铺开,还处于征求意见,商议研究的阶段。但还是要求各省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准备,并在两三个月后进行试行。
训练百姓,武装民众,再到义务兵役制,甚至是全民皆兵。
皇帝的思路已经确定,但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以后的推行和演变,还以为是在为国战作准备。
黄立也没有对臣子们说清讲明,毕竟,在传统的治理思维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相同的理论,武装百姓对于江山的稳固,会造成很大的威胁。对社会治安的维持,也相当不利。
为了避免提前的阻力,黄立打着国战的名义,先建起框架,以后再逐渐完善。木已成舟,臣子们再反对,也不会太过激烈。
只不过,虽然训练民兵的事情得以通过,哪怕还没有正式施行。但刘玄初突然剖肝沥胆的建议,却让黄立陷入了深思。
“万岁应恢复司礼监,使其重掌批红、掌印之权,以固皇权……”刘玄初的建议很突然,但接下来的讲述,却是明朝中后期的权力之争。
太祖朱元璋“罢丞相,革中书省”后,将相权的大部分并入皇权,其余分散到六部,使皇权在大明王朝中一家独大。
朱元璋对此相当满意,他和他的后继之君们终于不用再担心权臣的出现,甚至是皇位的不稳。
但文官集团追求的目标是“圣天子垂拱而治”,所以,在追求恢复相权的同时,还想要吞并皇权,由此形成了一第列权力斗争。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69章 剖肝沥胆,权力争斗的防范
永乐朝内阁设立,洪熙朝内阁获得了票拟之权,内阁大学士可以兼任六部尚书,内阁大学士便拥有了成为丞相的基础。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后,宦官被打上了欺君误国的标签,武将勋贵损失殆尽,两大绊脚石基本被搬开。
景泰朝时,以于谦废除三大营、组建十二团营、将宦官势力踢出京营为标志,京营、内阁、六部、都察院都是文官说了算,以巡抚转隶都察院为标志,文官成为了各地的最高军政长官。
景泰八年,夺门之变发生,武将勋贵的残余势力和宦官势力联合起来,又给了文官集团一次沉重的打击。
天顺时期,明英宗扶持以石亨为代表的武将勋贵势力,还曹吉祥为代表的宦官势力,意图在朝廷上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
但一场曹石之乱令明英宗的计划落空,之后直到成化和嘉靖朝,文官集团同皇权的斗争陷入了拉锯战。
成化时期,明宪宗朱见深废除十二团营,建立十团营,将文官集团势力挤出了京营。
正德时期,明武宗先是扶持刘瑾同文官集团争斗,接着又授意刘瑾提出了召回各地巡抚的计划。然后,刘瑾因被文官集团指责谋反而被处决。
太监不行,明武宗又通过京营边军对调,以及宠信武将江彬和钱宁等方式,意图扶持武将勋贵势力,结果明武宗在一次意外落水后离奇驾崩,江彬、钱宁因谋反而被处决。
嘉靖时期,庚戌之变的发生,使得文官彻底掌控了京营、巡抚和总督成为了朝廷正式官职,文官集团终于又离目标更进了一步。
隆庆六年,明穆宗驾崩,继位的明神宗只有十岁,正是主少国疑的关键时期。
隆庆帝的托孤重臣高拱,却决定向李太后、明神宗这对孤儿寡母施加压力,目的是强迫他们同意将司礼监的批红、掌印之权交给内阁。
批红、掌印之权是皇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司礼监只是代管,高拱的决定并没有得到文官集团的认可,却激怒了李太后和明神宗。
于是,内阁次辅张居正联合司礼监太监冯保捅翻了高拱,张居正由此成为内阁首辅,大明迎来了张居正时代。
张居正得到李太后、冯保的充分信任和支持,推行改革,一步步在事实上建立了内阁、六部和都察院之间的隶属关系,权力空前高涨。
可惜,这些本是达到文官集团的最终目标,但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文官,却开始对张居正群起而攻之。
张居正去世,万历借着文官集团的反攻倒算,打倒了老张,也削弱了内阁,使其倒退到永乐朝时的状态。
文官集团被万历利用,自然不会甘心。在万历朝中后期,同皇权的斗争空前激烈。
什么国本之争,什么扶持李如松、麻贵等武将勋贵,什么矿监税使,其实都是万历与文官集团的较量。
而文官集团则以结朋党为主要手段,只要朋党成员掌控内阁、六部、都察院,朋党首领就能象张居正那样架空皇帝。
党争由此愈演愈烈,什么东林党,什么齐楚浙三党,有各自的利益,但也都想统一文官集团。
吼,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黄立听得入神,对刘玄初所上的历史课,简直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万岁,现在国战未息,武将勋贵势力正盛,倒不虞其它。但以后呢,未雨绸缪,当是英明之举。”
刘玄初深深地叩首下去,真挚之情令人感动。
黄立起身,走上几步,亲手扶起刘玄初,微笑着说道:“先生之言,洞悉明彻,发人深醒。朕岂不知先生苦心,然情况不同,朕有考虑,也有相对的办法。”
刘玄初提出建议的前提,是武将勋贵的末落,以及皇帝的不设内官。
在他看来,光复中华之后,这些历史上有问题,或是有污迹的高级将领,即便不遭到清算,也会被打压,从而势弱。
皇帝不设内官,也就根本没有司礼监,还对内阁放权,这些都是刘玄初担忧的原因。
而他,要说是文官也能算,但更是皇帝的智囊,皇帝的秘书。对于文官集团对于皇权的威胁,不得不提前言之,提前防范。
黄立也听明白,听清楚了。但对于刘玄初的建议,却并准备接受。
废除太监,这是不可动摇的政策,而司礼监,也不过是代管者,皇帝的奴才。既然皇帝能够直接管理,又何必添置这么个机构?
至于武将勋贵,黄立也没有清算打压的心思。所谓的以文制武,也不会再得到实施。
文官管政务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69章 剖肝沥胆,权力争斗的防范
,武将管军事,文武并重,这是黄立的宗旨。如果非要来个三权制衡,也是在内阁,而不是非搞一个外部势力。
文官可以入阁,武将也能。这已经是黄立形成思路的模式,有点仿效小本子二战时期的重臣会议,或者称之为五相决议。
重臣会议采用“评议”制,核心不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说服”所有人达成统一意见。
若有一方或几方坚持拒绝,始终无法达成一致,那就不会有决议。此时首相若想强行通过议案,只有“帏幄上奏”把倭皇搬出来。
黄立准备先设立七位阁臣,暂且可以称为首席大臣、财政大臣、外交大臣、人事大臣、监察大臣、国防大臣和国安大臣。
不管几位阁臣,不管达成什么决议,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于皇帝。而阁臣的任免,也由皇帝决定。
这就把权力牢牢地握在手中,黄立也就不担心自己被架空的危险。
黄立其实不是很明白明朝的那几位皇帝,明明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怎么还会被文官集团搞得欲仙欲死。
是名声所累,还是本身的才能不够,非要既打压又利用?
谁不听话就滚蛋,这一点做不到吗?没有臭鸡蛋,还做不了槽子糕?
想当官儿的有的是人,一茬不行就换一茬,怎么就得捏着鼻子受气,连自己的继承人都决定不了。
黄立虽然不会亲历亲为,也暂时放权给了内阁,但他还能随时收回,更不担心被架空。
其实,他与封建皇帝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皇权的认定。适当地削弱皇权,他是同意的,并且是主动进行的。
正如刘玄初是未雨绸缪,是为将来早作防范。黄立也是立足长远,为自己之后的大明帝国考虑。
因人而兴,因人而衰。通常就发生在皇帝权力过大,没有制衡的情况下。明君还好,昏君就会导致国家的衰落,百姓的苦难。
集体智慧未必就是绝对正确的,但相对于乾纲独断,可能也不会是最糟糕的决策。
“文武并重,是朕一直以来禀承的宗旨。现在的将领,都是光复大明的有功之臣,朕不会苛待,只会尊重和激赏。”
“朕自认是英明神武的,这一点不遑多让。但朕的子孙,却未必是贤明之君。如果唯我独尊,对大明帝国,并非是福。”
“对于文官集团和武将勋贵,掌握这其中的平衡,朕心中有数,绝不会使某一方独大。其实,文官武将是各行其职,也都是帝国柱石,不存在哪方压制哪方的事情。”
对于军人地位的提高,黄立已经做了好几年。
而且,因为历史原因,武将权重已经是事实,并不存在被文官压制的现象,文官反倒要仰武将鼻息。
当然,刘玄初着眼的是将来,是功高震主的激流勇退,是鸟尽弓藏的封建思想。
但要说他是杞人忧天,倒也不是。至少黄立从他的讲史中,获益匪浅,学到了很多知识,了解了很多历史的真相。
要不,怎么说多读书有好处,特别是史书呢!特别是刘玄初的角度,更能理解古人的思维,以及深藏于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