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无题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35章 无题
水泥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眼见的,便有铺路和建灯塔的需要。
铺路就不用说了,在沿海岛屿上建灯塔,有水泥的话,不仅坚固,而且耐用,对于海运取代漕运,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而且,还有水利设施的修建,如果能用上水泥,效果也将不是一般的好。
尽管如此,黄立也知道要研制成功,要建起水泥厂并大量生产,又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其实,这也是他有所疏忽的原因所在。北伐才是重中之重的大事,他投入了大部分的精力,并调动了尽可能多的资金人力,其他事情,确实力有未逮。
黄立有些无奈,暗自叹了口气,又注目于街道上。看着不时行过的车辆行人,眼神有些闪烁不定。
沥青砂石路面,比水泥也不差,且施工简单方便快速。只是石油,要从海外运来的,成本不小。
缅甸的石油倒是走云南,运进来了一些,并开始进行提炼。但要铺路的话,数量还远远不够,主要是运输费用难以降低。
黄立决定在缅甸成立炼油厂,对石油进行粗加工,火油运往各兵工厂;沥青嘛,就主要运到内地,或者从云南开始,铺设柏油路面。
现在的希望,就在于打造出专用的运油船,从婆罗洲,也就是文莱和巴厘巴板向国内运输石油。
同时,石油的精炼加工,也要开始实验研究。煤油能够用于照明,火油能用于军事,沥青则铺路。
“没有五六年时间,这些设想难以实现。至少五六年,没准还要十来年呢!”黄立估算了一下时间,露出淡淡的苦笑。
对于身边世界的改变,黄立确实有些心急。但他也知道,科技是需要积累的。
光是他一个人去搞发明创造,一是精力不允许,二来也是拔苗助长,对于大明的发展,并非有利。
只有建立起科研团体,对各个项目进行攻关研发,基础才打得牢固,也才能培养起相关的人才,不断地推动科技进步。
而且,很多东西黄立也能搞出来,但同样需要很多的实验,才能验证其作用和效能。
毕竟,理论和实践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制造出理论上的东西,是否具有实用性,还在两可之间。
“一步一步慢慢来吧,等那批初中生学成毕业,或许能够加快实现自己的计划。或者,那些青年学子们能出现些有悟性,对科技热衷的人才。”
黄立的思绪又平静下来,脸上浮起淡淡的微笑,举杯向刘玄初和洪无其示意了一下,轻拒了一口小酒。
老呆在皇宫里也气闷无聊,在外面走走看看,换换心情也挺好。可惜,黄立没遇到了流氓恶霸,也没碰到过什么不平之事。
这也正常,流氓恶霸早就全家流放,到海外之地重新做人去了。至于打抱不平,又哪有那么巧,能让黄立遇到?
“嗯?那好象是薇儿。”黄立眯了下眼睛,看着对面街上走过的一个女孩。
应薇背着书包,显然是刚放学的样子。身旁是老爹应炤,父女俩有说有笑地走着,还看着经过的小贩和商铺。
应炤续弦再娶,倒也象是个老实本分的妇人,对应薇儿也挺好。不管是碍着应盈的面子,还是本性如此,也让人放心。
就算以后和应炤又有了儿女,应薇也长大了,有姐姐撑腰,倒也不太可能遭到后母的苛待。
看着父女二人走过去,黄立脸上闪过羡慕的神情。
如果能象普通人那样随便出游闲逛,再带上妃子,有说有笑,或吃喝,或购物,感觉有多惬意。
可惜,自己出来一趟已是难得,妃子们恐怕是难上加难。
“南京如此安定,准许她们出宫,怕是也没什么问题。正在提高妇女地位,自己也要作出表率。闷在皇宫里,如同笼养的金丝鸟,她们也期待着自由一些吧?”
黄立以己度人,倒是觉得有些愧疚。尽管他也受到了种种限制,想如普通人那般,已是奢望。
地位、身份的不同,自然会有不一样的生活。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只不过是象围城一样,城内看着城外好,城外又觉得城内棒。
丝竹之声突然从外面传来,打断了黄立的思绪。
几辆用板车装饰的花车,缓缓行来,上面坐着吹拉弹唱的几名女子。车边围着横幅,竟然是为歌舞表演作宣传。
黄立虽然下旨废除了人口买卖,对青楼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却并没有完全禁止。
其实,除了禁而不止,存在即道理等原因外,黄立对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35章 无题
于合法化是赞成的,在后世也是一样的想法。
而取消宵禁,对于娱乐行业的发展则是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安定,人们生活水平的稳定和提高,这方面的需求自然会旺盛起来。
戏楼、茶馆说书、歌舞杂耍等等,当然也包括男欢女爱,夜生活逐渐丰富起来。
当然,还比不上宋朝的勾栏瓦舍,但光复不到一年,已经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势头。
特别是戏剧表演,继元杂剧之后,在明朝又有发展。
而明代戏曲包括传奇戏曲和杂剧,分别在宋元南戏和金元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衍化而来,各自走着不同的发展道路。
嘉靖、万历年间,传奇创作进入高潮,形式也更加丰富,著名的作品有高濂的《玉簪记》、周朝俊的《红梅记》等。
而吴江的沈璟、临川的汤显祖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
同样,嘉靖以后的杂剧创作也发展很快。
如杨慎的《太和记》,李开先的《园林午梦》,徐渭的《四声猿》,梁辰鱼的《红线女》、《红绡》,王衡的《郁轮袍》,许潮的《兰亭会》、《赤壁游》等等。
总体来说,戏曲和杂剧呈现出南曲北剧的发展态势。
南戏流行于江南各省,唱腔因地域不同而不同。
弋阳腔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余姚腔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海盐腔者,嘉、湖、温、台用之。惟昆山腔止行于吴中。
嘉靖以后,昆腔,流播愈广,明代剧坛便形成了以昆腔为主的局面。
对于戏曲,黄立没什么爱好,但也能勉强欣赏。毕竟,见识过特效酷炫的电影电视剧,对于慢节奏的舞台剧,也就没了多少兴趣。
可在古代,这已经是娱乐和表演方面的顶峰之作,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和欢迎。
黄立不太感兴趣,但却知道宫中的妃嫔肯定喜欢,也希望让她们多些散心欢乐的机会。
而且,作为一种宣传的手段,黄立认为戏剧还是很有作用的。不说什么主旋律吧,给将士们表演一下,也是不错的放松方式,或是弘扬下正能量。
“辽东将士过年,应该会比较枯躁,不知道能不能让某个戏团去那边劳军?”黄立有了这个想法,却并不确定。
过年,皇家似乎也应该请人搭台唱戏。既让宫内人开心,也示与民同乐之意。
听着丝竹乐声,走过酒楼的应炤父女也停下脚步,饶有兴致地注目观瞧。
“是唱戏呀!”应薇轻易地读懂了横幅上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的样子。
应炤笑着说道:“想看嘛,咱们全家都可以去的。”
应薇这个年纪,已经知晓了很多事情,对继母也没有太多的抵触情绪。只是有些想姐姐。
虽然有了入宫的牌子,但也不好去得太勤。一个月去个两三回就成,这还是应盈嘱咐她的。
嗯,这好象叫什么“恃宠而骄”。
“爹,你和姨娘去听戏吧!”应薇并不是太热情,但脸上还带着笑,“她好象很少出门,也挺寂寞的吧?”
听女儿还是叫姨娘,应炤也挺无奈。
但在家里,女儿也没刁蛮任性,与自己的新夫人相处还算融洽。一个称呼而已,他也不用太过在意。
应炤也生怕自己的续弦对女儿不好,但现在看来,还没有这样的迹象。这也使得他对深居简出的新夫人,有了些愧疚。
偏心是自然的,五根手指头还不一般长呢!女人和夫人,不是亲生,难免让他夹在中间,不得不照顾周全。
“爹,你们去听戏,我去宫里看阿姐。”应薇笑着说道:“这样的话,你们也不用担心我自己在家里了。”
应炤想了想,说道:“听戏的事情,再说。家里有佣人,为父也不是太过担心。其实——”
应薇自然知道父亲想说的是什么,不是怕坏人,而是怕自己乱跑胡闹。那几个佣人,自然管不住她。
心中有些不乐意,应薇儿噘了下小嘴,也不想多说什么。一股香味飘来,她的小鼻子不由自主地抽了抽。
应炤对自己女儿那是太过了解,也想到小时候的生活不是那么宽裕,对她简直是有求必应。
况且,也不过是些吃食而已。对他现在的俸禄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
要知道,应炤的官职不算低,在夔东的时候,就有将军的头衔,尽管手下没有多少兵。
但作为资历最老的一批官兵,他现在已经是少将军衔,并且享受一等津贴。
现在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35章 无题
的津贴暂时分为三等,以服役年限和职衔来进行衡量。大致的划分,就以光复云南为一个界限,另一个则是在光复江南。
说白了,夔东出身的将士,郑家的兵将,达到将级军官,便拿一等津贴;原来吴部官将,则拿第二等……
而且,应炤还没有退役,在讲武堂的炮兵科担任教官。既没有危险,不用冲锋陷阵,工作还不算累,过得是相当轻松惬意。
至于应盈入宫,应炤倒是没有得到什么晋爵升职。毕竟,只是四妃之一,若是皇后,那他才是国丈,至少要封个伯爵。
军衔和爵位一同施行,爵位比军衔更难得到。因为,黄立并不希望有太多世袭的爵禄,军衔则没有这个弊端。
看着父亲都不用提醒,便给了自己几张钞票,应薇儿笑得咧开了小嘴,向着旁边的商铺小跑了过去。
不管是父亲,还是姐姐,都少不了给她零花钱。可虽然自己也有钱,可她不怎么舍得花。
看着女儿的背影,应炤的脸上露出了欢欣的笑容。
几年时间过去,女儿们都长大了,也不再是穷乡僻壤的窘迫生活。最关键的是大明兴复,他们这些人再也不是没有盼头儿的苦捱坚持。
“盈儿在宫里,应该也不会受气。毕竟,万岁是个念旧的人。对老将士如此,对身边人也差不了。”
应炤也想大女儿,入宫虽然让他惊喜,可也有一种空落的感觉。一入侯门深似海,何况是深宫内院?
别说数月一年见不到面儿,就是数年,在封建社会也不算奇怪。
所以,应炤也只有通过小女儿,才能知道些应盈在宫内的情形。听说过得挺好,他也多少能放心。
时间不大,应薇手里拿着吃食回来,笑嘻嘻地递给父亲一些。
应炤笑着接过,和女儿吃着,走着,闲聊着,说笑着,向家中行去。
皇宫内,菜园里,应盈正在观察着草莓的长势。好半晌,才直起腰,笑着点了点头。
并不是嘴馋,而是一种成就感。皇爷喜欢吃宫内种的蔬菜,其他姐妹也时常夸赞,这让应盈感到愉悦和满足。
“算时间,小妹又该进宫来看自己了。”应盈接过宫人递上的毛巾,擦了擦脸,有些想念。
宫中寂寞是不可避免的,看不到市井的人来人往,听不到买卖吆喝。天天是一样的景色,一样的人。
虽然不愁吃喝,不用劳作,可时间长了,难免会觉得枯躁无味,仿佛一天总是在循环不断。
走到菜园的小屋内,应盈坐了下来,喝着宫人奉上的茶水,开口问道:“听说万岁今天出宫去了?”
宫人有些不知如何回答,或者也不知道详情,只好躬身道:“回娘娘,奴婢也不知道。”
应盈嗯了一声,也不再深问,只是眼神有些游移,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尽管有些枯躁,但应盈也没有太多的失落和埋怨。毕竟,她接受的也是传统教育,也没有那么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