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双赢互利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23章 双赢互利
各有所需,双赢互利。
朝廷得到了预售的资金,付出的不过是光复后所没收的伪产敌资。商人则着眼长远,提前布局,扩大商贸范围。
至于缙绅,对于土地的渴望,朝廷也将给予一定的满足。他们有钱,有生产资料,耕种的效率更高。
这也意味着黄立的思路在发生改变,对土地的政策在进行调整。
土地的公有化和私有化将并行,土地兼并的抑制也将减少。意味着将会出现更多的大地主,也将不断有农民失去土地,沦为佃户或流民。
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土地总量的增长,将给佃户和流民重新拥有土地,自耕自种的机会。
只不过,他们将会移民,在新的地方垦荒耕种,安家落户。
如果没有倒逼的手段,黄立觉得要移民开发东北,以及向西域、南洋扩张,效果不会太好。
当然,如果你愿意当佃户、流民,也不去它乡创业,贫穷也就怨不得别人。
至于国有的田地,要安置退伍和伤残军人。如果不够,便在它地给予更优惠的政策。
比如十年二十年不收赋税,这样的条件,足够吸引力了。
谈论愈发热烈,黄立对于商贾缙绅的爱国热情,给予了褒奖和赞赏。但在预售的价格上,却也给予了相当大的优惠。
互惠互利,才能长远。
黄立之所以不用捐输,就是要树立朝廷的形象。你赚的钱是正路,朝廷就不会强取豪夺,也不会要人白白付出。
“预售的章程可以初步确定,还有口外的商贸,也要商议出规章制度。”黄立沉吟着说道:“前朝的乱象,不能够再重演,这是根本原则。”
殿内的气氛为之一肃,大家都知道皇帝要兴利除弊,也要严惩依附满清的卖国商人。由此留下的空白,谁不想弥补?
“皇商八大家为首的卖国奸商,在大同、宣府、张家口等地的房屋、商铺、田地,也在预售之列。有意从事边境贸易者,可提出建议和意见,与朝廷一起制定出准入制度。”
黄立的声音在殿内回荡,书记官在旁刷刷地记录着,将登载于邸报,传于天下。
这可能是对皇商八大家的正式定性,卖国奸商,这个帽子足够大,能够使这些汉奸商人永世难以翻身,遗臭万年。
至于边贸的准入制,与海贸出口比较类似,相关政策也有据可循。制定出来并不太耗时费力,不过是商人与朝廷在利益上的分润多少罢了。
其实,这些话题都不是重点,定下什么样的章程,黄立也不是很在意,反正朝廷亏不了。
“朕之前封民爵时,便说过,要诸位身在民间,胸怀天下。”黄立终于说到了正题,众人都侧耳恭听。
心怀天下,这个定义可大可小,皇帝现在要准确定下内容。这关系到民爵们的身后荣辱,谁敢不认真?
黄立扫视着众人,缓缓说道:“胸怀天下,兼济苍生。朕今天把话说全,意思也讲透……”
一个人要胸怀广阔,关心天下大事的同时,也要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就是所谓的“民间疾苦”。
不是说非要你出钱出力去帮助他们,但要反映他们的状态。不管是好是坏,是朝廷的责任,还是环境的因素。
“朕给你们上书的权力,你们要珍惜,要善于使用。并不是非要什么大事,而是看到的、听到的,都可以让朕知晓。”
“比如地方的物价涨跌,雨水多少,有无自然灾害。再比如官府审判案件,百姓有何反响?政策推出,民间反应如何?”
“朕已经成立了专门机构,隶属于皇家机要处,专门接受上书。你们的上书,全程密封,走公文驿传,由通政司直接转由此机构受理,呈报给朕。”
规章制度明确下来,上书者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直接上达天听,还是全程密封,不虞泄露出去。
这个办法有些类似于清朝的密折制度,黄立对于臣子也将推行。
密折制度确实有可取之处,一来可以减少欺上瞒下,使皇帝耳聪目明;其次则能相互监督,激励官员的忠诚度;再者,保护了隐私,使臣子能够畅所欲言。
当然,密奏不是告密,而是一种与皇帝联系沟通的手段。
黄立微笑着鼓励道:“朕希望每个有上书权者,每月至少要上书一封,多者不限。不管大事小事,朕都愿意看,喜欢听。诸卿,能做到否?”
众人赶忙躬身拱手,并不齐整地纷纷表态。
黄立待声音稍息,连连点头,表示赞赏和欣慰。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第523章 双赢互利
民爵现在还是有些少了,还没有形成群体力量。空头衔而已,黄立准备再选有功者,给予赐封。
特别是退伍军人,也将是黄立扶植的主要对象。虽然由兵为民,也要他们在社会上体现出应有价值,继续为帝国的强盛出力。
“就是没有事情,随便说些家长里短,问候一下朕,朕也是高兴的。”黄立象是开玩笑的话语,使得殿内的气氛再次松缓下来,人们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事实上,并没有因为黄立的平易和熙,而有损他的皇权和威严。
没有人会蹬鼻子上脸,谁都不会忘记,皇帝是九五至尊,大明主宰,生杀皆操于其手,一言可决人生死。
但黄立的这种亲民姿态,也并不象是在装。从被称为殿下开始,到现在,似乎是一贯为之,本性使然。
而所谓的仁君,也没有哪个是臣子敢欺的。
在这位名为中兴、实为定鼎的大明皇帝心中,似乎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奉公守法。
只要做到这一点,皇帝就是仁厚;反过来,杀个人头滚滚也在所不惜。
没人能忘记这也是位马上皇帝,亲自率军征战,光复半壁江山的作战中,多有其威武的身影。
向称悍勇的八旗劲旅又如何,光是死在黄立亲自指挥下的作战,就有数万人之多。
满人的高官名将有穆里玛、图海、傅喀禅、杜敏等等,象李国英、董学礼等辈,就更是数不胜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