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招抚之望,北上之难(中秋快乐)
索额图笑了起来,说道:“好啊,今晚有肉吃了。图哈齐不错,这弓箭功夫还没撂下。”
图哈齐是索额图的亲信奴才,虽然已是四十多的年纪,在骑射上,还是能拿得出手。
一路上荒山野岭、狼虫虎豹的,没有些武力高的人保驾,也确实让人放心不下。
苦中作乐也好,顺其自然也罢,这些人出了牢笼,倒也能享受一下自由的空气。
消息传得很快,赶路的满人们仿佛打了强心剂,沉闷的气氛减弱下去,开始有说有笑,谈论着晚上改善伙食。
赫舍里氏坐在车上,只有两个随身侍女相伴。车上颠簸,让她有些恶心欲呕。
正好听到喧嚣之声,她便趁机下了车,慢慢行走,舒缓着发僵发硬的腿脚。
“皇后千岁,是打到了狍子和山鸡,晚上宿营有肉吃了。”一个侍女,准确地说更象个仆妇,带着笑禀报。
赫舍里氏笑着点头,说道:“一路上都很辛苦,能吃上野味,正好恢复下体力。”
山珍海味,食不厌精,似乎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远到赫舍里氏都想不起,或是不愿去想。
粗茶淡饭也能下咽,能吃到荤腥,赫舍里氏也觉得口中生津。
放眼望去,一条还有少量积雪覆盖的大路逶迤地伸向远方,拐弯处被山林遮挡,看不到更远。
山林中也有些许的绿色,提醒着人们,现在已经是春天。
呼吸着清冷的空气,夹杂着泥土和潮湿的气味。
赫舍里氏走得不快,时而抬头瞭望,时而脸色平静,不知在想些什么。
“已经走了过半的路程,离宁古塔是越来越近了。”赫舍里氏想起了依然被囚禁的祖母,心中有些酸楚。
从她的角度,自然是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哪怕是生活苦一些,亲人能团聚在一起,也是好的。
但她不知道皇帝的选择,好不容易从明廷那里要了个官职,也是虚衔。虽能保证衣食无忧,可谁知道皇帝会不会接受呢?
毕竟,亡国之君也是君,很可能将明廷的授官反倒当作羞辱而恼怒。
不给是羞辱,给也是羞辱,难道还能让你继续称帝?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赫舍里氏暗自叹了口气,安慰着自己,“只想好的吧,兴许看在祖母和族人的份上,能够低头受抚呢?”
索额图走了过来,施礼后,落后半步,边走边说道:“皇后千岁放心,路程过半,并未损伤一人。到达宁古塔,最多只需半月时间。”
赫舍里氏轻轻颌首,说道:“一路上,叔父辛苦了。”
索额图谦逊道:“护卫皇后千岁一路平安,乃是奴才的本分。”
“叔父,事到如今,这些称呼可以变一下啦!”赫舍里氏苦笑着说道:“国亡家破,哪还有什么皇后?徒惹人耻笑。”
索额图摇了摇头,说道:“现下却不好改,礼不可废,若让万岁知道,我等岂不是不忠不义?”
还谈什么忠义呢,又有多少人会忠随皇帝,宁死不屈?
赫舍里氏腹诽着,却也不再强求。
索额图也没多说什么,之前已经分析利害,再说就是絮叼。
招抚能否成功,关系到大批满人的未来。如果是被明军消灭,那所有被俘的满人都将是当一辈子奴隶的下场。
不仅仅是几大姓的满人,所有的都是。这是明廷给的最后机会,并不是和谈,而是类似于最后的通牒。
“相比较于罗刹人,现在的满人,已经不被明军视作大威胁。除了路途遥远,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碍明军前进的脚步。”
赫舍里氏看了索额图一眼,淡淡地说道:“我明白。明军早晚会打过去,临阵而降和主动归附,自然是大不相同的。”
索额图苦笑了一下,说道:“明军即便需要一两年的准备,罗刹人也不会止步不前。宁古塔已经是孤立无援,难以长期抵挡。”
“是啊,没有援军,没有物资,抵挡不住火器犀利的罗刹人。”赫舍里氏的回答有些敷衍,显然是不想再说这个老话题。
索额图知趣地转移了话题,说道:“奴才让人晚上炖鸡,给皇后补补身体。这些日子,您可清减了。”
“谢谢叔父关心。”赫舍里氏微露出笑容,说道:“这数月时间,大家都不轻松。若是野物好打,多改善一下伙食。”
索额图笑着说道:“奴才已经安排了精于弓箭武技的人手,一路上少不了野物吃食。”
赫舍里氏点着头,说道:“让他们多注意安全,别贪多冒险。”
“您放心,奴才已经叮嘱过他们。”索额图停顿了一下
,有些低沉地说道:“实在是已经损失不起啦!”
赫舍里氏沉默下来,眼见着大路稍微平坦,她便借口劳乏,又坐回了车里。
满人确实已经是山穷水尽,亡国已经是确定无疑,灭种倒还在两可之间。
赫舍里氏垂下眼帘,也希望皇帝能珍惜机会,接受招抚。这是关系到几十万满人的前途,不只是一个人的脸面。
“继续拖延下去,又有什么好处?顶着个皇帝的名号,却呆在苦寒之地,自欺欺人罢了。前有罗刹人,后有明军,苟延残喘能到几时?”
赫舍里氏叹了口气,这个道理连她都明白,皇帝难道就非要执迷不悟?
…………….
吉林船厂。
大量的房屋和工棚已经建起,成千上万的百姓已经安家落户,沉寂了上百年的地方,又重新喧嚣起来。
有了朝廷的全力支持,钱粮充足有了保证,全凤翔终于能够施展手脚,既支持军队,也开发辽东。
从沈阳到吉林船厂,沿途建起了村屯,并迁来了移民居住。
移民有外省的,也有朝鲜的外来务工人员。按照他们的自愿,都划分了相应的土地,并由军队出人出马,帮着开垦出来。
有了村屯,也建了驿站,钱粮也不用担心,军队终于能够驻防吉林船厂,并招募工匠,开始打造船只。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传出去很远,正在巡视的李岳却并不觉喧杂,仿佛在听着悦耳的音乐。
“朝鲜给予了人员的支持,虽然是招募来的,两千多工匠,千余户劳务输出人员,也使北进的计划能够尽快地实施。”
年轻的官吏姓陈,从容镇定,给李岳做着介绍,态度不卑不亢。
李岳轻轻颌首,不掩赞赏,说道:“感谢巡抚全大人,还有诸位的辛苦工作,使得我军能够尽快实现北进计划。”
陈姓官员淡淡一笑,说道:“都是朝廷的全力支持,有充裕的钱粮,才能顺利展开工作。”
停顿了一下,他又问道:“李将军,如果按照目前的进度,数月之后,便能拥有一支规模不小的船队。可要载上万官兵,以及粮弹物资,恐怕还是不够。”
李岳微笑着说道:“是的,水路进击,数月之后还是难以成行。但我军另有计划,最迟也将在秋天行动。”
沿松花江进入黑龙江,并在黑龙江建立巡航舰队,是着眼于长远。
但要率领上万人马远征宁古塔,却还是要走陆路。从朝鲜借道,已经是确定的事情。
现在,主要是屯积粮弹物资,尽量往前建立后勤物资的中继站,以备大军行动。
至于说到秋天,李岳认为那是较迟的时间。说不得,两三个月后,便已经准备完毕,可以行动了。
鞑虏残余已经不是主要威胁,可也是要尽快解决。
如果明军进抵宁古塔,也不能马上对沙俄侵略者开战,并拔掉其主要的前进基地——雅克萨。
要知道,与沙俄侵略者作战,武器装备上,明军占据很大的优势。兵力上也不用多,一千精兵,再携以火炮,便足以毁城灭敌。
而沙俄侵略者的主要基地是尼布楚和雅克萨,从宁古塔进攻雅克萨和尼布楚,最大的困难便是路途遥远,补给困难。
尽管满清曾建立了爱珲新城,但并未派兵驻防。宁古塔距离爱珲,还有将近两千里的路程。
而从爱珲到雅克萨城,还有一千三百余里。
如果走陆路,还是人迹罕至,中途没有驿堡粮站的话,三千多里的路程对于大军来说,是极为艰难的。
所以,要消灭沙俄侵略者,光有陆军还不行,这就是建立黑龙江舰队的重要所在。
从吉林船厂乘船启航,沿亦失哈北巡奴儿干都司的路线,进入黑龙江。
再沿黑龙江而上,便可到达瑷珲,再向北航行,就是位于黑龙江上游左岸的雅克萨城。
攻下雅克萨城也不是明军的最终目的,还有尼布楚需要收复。甚至,会不断向北推进,占领更多更广的地盘。
但即便有水路之利,占领宁古塔之后,也要建驿站粮仓,不断地向前巩固,向前推进。
“争取今年收复宁古塔,明后年便向雅克萨用兵。而且,还要开发经营宁古塔地区,使其成为继续北进的后勤基地。”
“以后还要在瑷珲和呼玛尔两地建城永戍,耕种自给,使其成为下一个宁古塔之后的另一个前进基地。”
李岳想得很远,也早就认识到在东北和外东北开拓进取的艰难程度,以及所要耗费的时间。
但万岁对此的关注程度超乎寻常,更给了全力的支持援助。
作为臣子,李岳便只能尽心尽力地做好。
其实,在他看来,最大的困难还是恶劣的环境,以及人口的稀少。
没有人口,就不能耕种生产,就不能步步为营地向北推进。光靠军队是不成的,尽管军屯也能解决部分的粮草。
“万岁也是有虑于此,才对鞑虏残余进行招抚。应该是希望他们能够就地安居,生产耕种。”
“毕竟,他们对于寒冷环境的适应程度,要远高于内地迁徙来的百姓。辽东还有那么多土地,不用强制手段,也不会有多少移民愿意去更苦寒的地方。”
李岳觉得也不能就此便对满人放心,哪怕是招抚成功,也要分而治之。
曾经的哈达、呼拉、叶赫等部,再强行扶持起来,也没有了实际意义。
“不知道万岁是已经有了定策,还是正在研究。按照时间算,最多一个月,也应该有答案了。”
李岳对此倒并不太担心,尽管如何安置满人,巡抚全凤翔肯定会和他商议。
宁古塔的部分满人将加入明军,他们了解黑龙江流域的情况,熟悉地形,会成为打击侵略者的助力。
大部分的满人,还是要成为平民百姓,给地耕种,自食其力。
陈姓官员并不知道李岳的所思所想,陪在旁边,不时作着介绍。
“根据气候条件,今年主要种植土豆、荞麦、莜麦、大麦,小面积试种小麦、大豆、高粱、玉米。”
“蔬菜的话,辣椒、圆葱、胡萝卜和大白菜是大面积种植的。生长期短,倒是比粮食作物要随便很多。”
按照从南到北的分布,辽东种植的作物也有不同。象辽南,小麦的种植面积就很大,主要是温度相对较高。
“全大人安排得极好,本将深为钦佩。”李岳恭维了一句,说道:“军屯和地方稍有不同,黑豆种植得多一些,主要是战马所需。”
陈姓官员点着头,说道:“黑豆也属于耐寒作物,与大豆相比较,现在还不好分优劣。可从百姓角度,大豆的用途更多。”
“去年在辽南便进行了各种作物试验性的种植,今年才有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再加上今年种植面积的大幅增长,秋收后保证自给自足,还是大有希望的。”
李岳看着陈姓官员年轻却并不稚嫩的脸庞,出口称赞,心中更生好感。
说到底,军事行动需要粮草物资的供应,地方上经营得如何,会造成直接的影响。
陈姓官员谦虚地笑着,说道:“等到内河通航,粮食物资可直接运抵辽沈,乃至本溪。”
在古代,水路是最经济,成本耗费最低的运输方式。之前因为雪冻冰封,靠陆路运粮,使得官府都不敢向北移民太多。
好在辽北有大批军队驻扎,开春后的军屯极有成果。等到水路恢复,物资充足,便会安排大量的移民北上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