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塔天宝来援

  应盈无奈地摇了摇头,对妹子的无赖甚是无语。自从黄先生走后,这小丫头是越来越想念,嘴里念叨个不停。

  “黄先生还会回来的,是吧?”薇儿看着院中的田垄,自我安慰着,“他要种的辣椒和土豆都在这,肯定会回来收的。”

  薇儿突然捂着小嘴嘻嘻笑了起来,在姐姐不解的目光中,她才笑着说道:“黄先生是馋猫,爱吃好的,肉啊鱼啊……”说着,她下意识地舔了下嘴唇。

  应盈被逗笑了,但很快觉得不妥,赶忙收起笑容,正色道:“黄先生身份尊贵,可不能这样在背后议论,很无礼,很不敬。”

  哦,薇儿闭上了小嘴,微微嘟起,眨巴着大眼睛,望着姐姐的一脸严肃。

  应盈摸了摸小妹的头,语气放缓了一些,说道:“黄先生是三太子派来的使者,那是相当于钦差。他说的话,就代表三太子,你明白吗?”

  “明白,明白。”薇儿的小脑袋点得欢快,咧开小嘴笑道:“戏里面说的,如朕亲临。”

  应盈抿嘴笑了起来,说道:“嗯,意思差不多。”

  “可我听别人说,黄先生就是三太子。”薇儿缓缓眨着眼睛,说道:“什么使者,是骗外人的。”

  应盈也听到了议论,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个,应该是谣言吧?”

  薇儿象小大人儿似的摇摇头,说道:“我看他就是三太子。那么有学问,什么都懂,对人也和气。”

  应盈抿嘴微笑,说道:“不管他是使者,还是三太子,反正咱们都得非常尊敬。不能因为他对人和气,便忘了身份差别,上下尊卑。”

  “可爹爹也是将军呢!”薇儿有些不服气地皱起小眉头,说道:“咱们可不是普通老百姓,是将门之女。”

  应盈虽然没这么自大,但还是笑着点头,哄着妹妹高兴。

  要知道,在明军中,有将军这样名衔的军官,可是很多,并不能与军队的数量相匹配。

  这就造成了很多将军并没有多少权力,甚至在生活上,也并不比普通士兵和百姓高得太多。

  历史上,在清军围攻的强大压力下,很多明军叛逃,也有长期在穷乡僻壤,生活艰苦的因素。

  ………………

  当塔天宝率领六千兵将赶到黄龙山时,大队人马已经在昨日启程出发,向夷陵推进,只有李来亨在此地等他。

  在党守素、塔天宝、马腾云三人之中,党守素是智商最高的,塔天宝则是情商最高的,马腾云则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正因为如此,前去刘体纯处打探虚实,观察形势的是党守素,而率军赶来助战的则是塔天宝。

  毕竟,在爵位上,党守素等人是矮了一头。在原顺军的地位,也是一样。既然硬气不起来,让能左右逢源的塔天宝前来,就顺理成章了。

  “我等已向皖国公约定了会师之期,大军怎地不能再等一日。”塔天宝听到消息,胖脸上显出惋惜遗憾,稍有些抱怨地说道:“我部也是按时赶到,没误日期。”

  李来亨笑着说道:“兵贵神速,形势危急之下,更不敢延误。你们能按期赶到,足见高义。先休息一下,明日再出发,作为大军的后翼。”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也正是考虑到这三位侯爵派来的部队远道而来,需要休整,袁宗第和郝摇旗才决定提前出发。否则,又要耽误将近两天的时间。

  塔天宝拱手道:“多谢国公体谅。我部便略作休整,明日启程,定以最快的速度与大军会合。”

  致谢完毕,塔天宝眨巴着眼睛,试探地问道:“不知黄先生是在前军,还是随中军行动?”

  李来亨用奇怪的目光看着塔天宝,反问道:“黄先生身份贵重,就应该随中军行动,宜都侯因何有此一问?”

  塔天宝干笑了两声,说道:“这不是急着想见到黄先生,一睹其风采,并想早些聆听他带来的三太子的指示嘛!”

  “指示,倒是说得。”李来亨点了点头,说道:“黄先生知识渊博,每有发人深醒、令人眼前一亮的精僻之论。宜都侯迫切之心,本公理解。”

  塔天宝心中暗自叹了口气,虽然是按期赶到,但之前的迟缓反应,终于还是惹得众国公不满,并不肯以实言相告。

  而且,大军提前出发,似乎也在表明一种态度。那就是别拿自己当盘菜,没你们这六千人马,照样会展开反击作战,攻打夷陵。

  看来,包括自己在内的三位侯爵,已经在黄先生那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国公们都以最积极的行动作出支持或拥戴的表示,你们还拿把儿,最后才勉强赶来,是瞧不起谁呀?

  不比不知道,有了对照,黄先生肯定会心存芥蒂,这可不是好事。

  塔天宝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不停眨巴着眼睛,胡思乱想着,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李来亨还真的没埋怨的意思,只是简单地陈述事实,没想到竟然会让塔天宝瞎联想了一通。

  来了就好,李来亨设宴款待了塔天宝及其将领,并拔出了粮草肉酒,算是犒劳远道而来的援军。

  在闲聊等待开宴的空当,李来亨取出一本小册子,交给塔天宝,说道:“皇家秘藏的《武穆遗书》,黄先生凭记忆写出了部分,某读之甚有感悟。”

  “皇家秘藏?!”塔天宝赶忙郑重接过,展开观瞧。

  印刷得很粗糙,纸张也不是很好,但塔天宝却不在意这些,而是被“皇家秘藏”这四个字所吸引。

  其实,黄立并未写得很多,也不是很详细。毕竟宋朝与明朝,已经有了巨大的代沟,在兵器和战法上已经不太适用。

  所以,他专注于理论,和《孙子兵法》一样,微言大义,或说是含含糊糊,才显得神秘莫测,能够适用于各个时代。

  “原来是岳王爷的兵法,用来打鞑子是再合适不过。某定会仔细研读,不负黄先生的苦心。”塔天宝只是略微翻阅了一下,便珍而重之地收起。

  岳爷爷打的是女真人,满洲八旗也是女真人。黄立在编书时,倒也有这方面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