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颜欢晓云

第七百三十七章 军情有变

此时崆山,左翼。

萧瑾率两万兵,又守着制高点,终于将梁军尽灭,余兵一万二。

正待他欲整兵前往虎洞时,参将忽至近前,“萧将,中翼传来军令,命吾等守在观景台,随时准备接应中翼谢将两万兵卒。”

三翼传递军令以信号弹为准,不同颜色不同数量的信号弹,代表不同意义。

萧瑾震住,“中翼军为何要来左翼?”

参将摇头,“末将不知,好似中翼遇到强敌。”

萧瑾亦没多想,既是谢承军令,他遵从便是。

偏这时,一士卒上前,“萧将军,军情有变!”

听到这句话,萧瑾心头一颤。

这是他与裴之衍约定的暗语,一旦裴之衍有密信相传,便差人说出这句话!

旁边参将不知内情,“何变?”

“你先下去清点兵卒待命!”

参将得令,离开。

萧瑾则看向过来禀报的兵卒,那兵卒前上一步,将手里密信交给萧瑾。

萧瑾展平。

‘即刻行兵虎洞,攻邺城。’

看清密件内容,萧瑾整个人都不好了。

谢承刚下军令要他支援中翼,裴之衍却叫他即刻行兵,怎么回事?

听谁的!

“萧将军,王爷说此战意在邺城,攻下邺城者,大功。”那兵卒显然不是军中兵将。

萧瑾陷入两难,反复权衡利弊。

他固然要巴结谢承,可真正让他东山再起的人是裴之衍,无论剿匪还是此战,都是裴之衍的安排。

另,谢承对他有所隐瞒。

他已经在左翼打到这个时辰都不见姜禹出兵,可依谢承战前豪言,今晚戌时必要拿下邺城,算起来,姜禹大军该入崆山了!

如今谢承要带兵来左翼,说明中翼出了问题,右翼呢?

他为何不去右翼!

只有一种可能,右翼是他为姜禹开的道!

算起来,楚晏在右翼,必随姜禹攻城。

那功劳,可就是楚晏的!

思及此处,萧瑾当即叫来参将,“传军令,急速赶往虎洞!”

参将愕然,“将军,谢将的军令……”

“没有谢将的军令,只有我的军令!”

见萧瑾如此,参将不得已传令,却在传令之后被尚未死透的‘梁兵’一箭封喉……

阳城,客栈。

临窗的方桌旁边,黑衣人不断抓住飞回来的信鸽,又不断放出。

作战图上的红色标记反复更改。

“王爷,谢承当真去左翼与萧瑾汇合了!”

裴之衍接过黑衣人递来的字条,深邃黑目露出冰冷寒光,“你猜他会不会想到,这是条死路?”

“萧瑾也已行兵离开观景台。”黑衣人看向作战图,“吴信大军紧追谢承,观景台若无援兵,谢承会不会败回阳城?”

“不管姜禹了?”

“崆山梁兵十万,邺城无兵……”

听黑衣人这么说,裴之衍笑了,“你啊!终究不明白攻城略地的意义,

莫说邺城有没有余兵他不敢估算,就算邺城无兵,周围皆是梁国郡县,最近者一个时辰便可派兵增援,倘若谢承不将吴信麾下四万兵耗死在崆山,姜禹很有可能遭遇腹背受敌的困境,甚者他跟楚晏的六万兵会被耗死在邺城,那此战,他们输的彻底,谢承宁死都不会背负这样的恶果。”

黑衣人了然,“他会与吴信周旋?”

“自然。”

裴之衍落目作战图时黑衣人又道,“属下怕姜禹攻下邺城后,会派兵折返崆山接应谢承。”

呵!

“他等不到了。”

裴之衍手中朱笔划过,在观景台往邺城方向的落鹰坡,勾出一道红色标记。

谢承,必亡于此……

相比左中两翼,姜禹跟楚晏率六万兵卒已出崆山,直奔邺城!

如他二人所料,邺城外确有营帐,但留守在营帐的兵卒不足一千,面对六万齐兵,那一千兵早就吓破了胆。

一阵厮杀,齐兵踏破营帐!

咻—

忽有寒光乍现,姜禹转身之际,暗箭已至面门!

生死之际,一股磅礴剑气忽冲过来,暗箭被剑气冲袭,偏移数寸,姜禹虽抵住剑气,身形亦退。

暗箭掠肩,擦耳疾射!

幸有剑气逼袭,姜禹躲过致命暗箭。

惊惧之下,他朝剑气袭来的方向看过去,却见楚晏目光落在东南。

他回身,见云鹏。

云鹏心慌之际,手中利剑狠刺向早就被他提在手里的梁兵,“姜帅,好险!”

姜禹虽有迟疑,然攻城在即,他未多想,执剑冲杀。

云鹏见状暗暗松了一口气,却见楚晏目光正死死盯着他。

他心虚甩开手里梁兵,纵身而往。

楚晏虽未见全貌,可那暗箭无论力道跟方向,都不像是从梁兵手里射出去的!

梁兵营帐被踏,姜禹下令全军出击,势要攻下邺城……

而此时,谢承率中翼两万兵已至观景台。

看着满地死尸的观景台,谢承黑目陡寒,“萧瑾何在!”

参将急忙上前,“回将军,萧将他……他已率兵攻向虎洞。”

消息来自受了重伤的士卒,绝对无错。

听到禀报,谢承勃然大怒,“你没传军令?”

“末将传了军令,且收到左翼鸣镝,三色齐发的信号弹,他们必是收到军令了!”这种锅,参将可不敢背。

“那人呢!人在哪里!”谢承怒喝。

吴信四万大军急追,他麾下两万,若加上萧瑾一万兵,尚可周旋,如今他与敌军数量相差一倍,根本无力对战!

“谢将,我们现在怎么办?”参将着急道。

谢承暗自稳住心神,“你带一万五千兵,朝虎洞方向与萧瑾汇合。”

参将不解,“将军何去?”

“我带五千兵走落鹰坡。”

谢承沉住气,“吴信若不想丢邺城,势必要阻止姜禹大军后续应援,他定会追你,我带五千兵蛰伏落鹰坡,待你与萧瑾在虎洞汇合,与吴信交兵时我再包抄。”

参将了然,“是!”

“给萧瑾发信号,让他停兵虎洞!”

参将得令,随即当着谢承的面发出信号,半盏茶的功夫,对面传回信号。

看到信号,谢承当即点兵五千,直奔落鹰坡。

参将则率领余下一万五兵卒直追萧瑾。

半个时辰后,吴信领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