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民舆四起

聚众闹事的人们,虽然被李讲一句话赶走了。

但是,这场突然掀起的风波,却显然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平息的。

“这些女人是疯了吗?在家里横行霸道也就罢了,居然还打算插足官场?!”

所有人都惊呆了,在此之前,哪来想过会横生这样的变故。

连圣人世家的成员都懵了,根本就坐不住。

短短一日的功夫,成百上千封书信,如同雪花般纷纷飞入李讲的府邸。

数不胜数的人,直接询问李讲这道消息是不是真的,有没有打算让女子也参与到科举之中。

不过,李讲早早便对外宣称要进行闭关,思考与完善科举的事宜。

所以,无论是谁,哪怕是圣人,发出的传书结果都是石沉大海,不见回信。

这样置之不理的态度,显然不能平息天下男人的不安。

于是,外界吵得更凶了。

“女人除了感情用事,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算计内宅里的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还能做成什么?”

“就是,让她们当官,朝廷将乌烟瘴气,百姓将民不聊生!”

“自古以来,女子在家相夫教子,男子在外奋斗打拼,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难不成今儿个的女子,要反了天不成?”

“我张某话就撂在这了,哪个女子若是敢在我面前说什么科举,当官,休怪笔下无情!”

男人们的声音铺天盖地,充斥于耳边。

在这段时间,所有的主流报社。

除了《长安报》保持着沉默,几乎所有的报社都像是疯了一般,不断地刊登相关的报道,旗帜鲜明的反对女子科举。

当然,效果很显着。

这些报纸,全都卖爆了,供不应求。

凭借着这种煽动情绪的文章,这些报社在销量上前所未有的超过了《长安报》。

虽然只是险胜,但这也无疑让某些无良的商人,嗅到了商机。

于是,在他们的大手一挥之下,类似的文章,更多了,层出不穷,将人们的视野全面占据。

不过,男人的抵抗虽然相当激烈,但女人的反击也丝毫不让。

“笑话,你们在诋毁我们女子,只会算计内宅的一亩三分地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若不是我们女子不能当官,造福百姓,谁又愿意将此身,永远的束缚在那清冷的院子里?”

“传统?休要与我们提传统!真要论传统的话,更早的时候,还是你们男人在家带孩子呢!”

“男人为什么不肯让我们女子参与科举?是怕在考场上考不过我们吗?”

对于女子而言,科举,是近在咫尺,而且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旦错过,谁也不知道需要等多少年以后,才能够出现类似的契机。

所以,如果说男人们是拼了命的,试图保护这条底线的时候。

女人们,则是彻彻底底的疯了。

轰轰烈烈的骂战,一触即发。

起初,只是部分的读书人参与其中,但伴随着形势越来越紧张。

慢慢地,连一些盛名在外的读书人、官员也加入了进去。

民间,众人激烈的讨论女子科举的利与弊。

反对派,坚定的表示,从古至今,就没有女子参政当官的先例,一旦实行,必定祸乱朝纲。

而赞同派,则言之凿凿的反驳,没有试过怎么就知道不行?既然女子连封圣都做得到,凭什么不能当官?

难道,当官要比封圣要难?

“我同意女子参加科举!”

这一天,有人突然发表这样的言论,并且还在下方陈列了诸多女子科举的好处。

比如,可以增强男子的危机感,更加勤奋的用功,导致官场上的可用之才更多。

又比如,女子中也存在绝世的奇才,真要好好培养,圣人的数量将会得到激增。

老实说,这样的声音没什么奇怪。

这段时间已经出现太多了,人们都已经看疲倦了。

但问题在于,发话人的身份,竟然是许平秋!

且不说许平秋如今的身份,乃是兰州文院的院长,掌管着一州教化大事。

这样的人物表态,本身就容易掀起惊涛骇浪。

更别说,他本人与李讲还存在一定的私交了。

谁不知道他升迁的时候,李讲亲自提笔,赠了一首诗?

其中,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流传至今。

这样的人物,公开支持女子科举,叫一群男人心都乱了,头皮发麻。

“不会吧?难道文王真的要执意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许多人心颤,虽然两者之间,不能直接划上等号。

可是,依旧有不少人难免浮想联翩,层出不穷的生出猜测。

这下,人们再也忍不了了,民间出现大量关于李讲的负面言论。

多日的沉默不发声,人们已经默认,李讲是支持女子科举的赞同派!

“听说紫微书院的圣女,乃是万里挑一的美人?我看某人是魂魄都被勾引过去,所以才枉顾大量男子的权利!”

“你倒是一步一脚印,过上好日子,可转身就将我们卖了,成何居心?”

“某人到底是男是女?胯下难道不长鸟?居然这般谄媚女子,男子的威风都被败坏了,令人作呕!”

大量的骂名,就像是一场狂风暴雨。

世安侯府外,不再是香气四溢的鲜花了,而是各种腐坏恶臭的瓜果蔬菜。

男人们扔了就跑,胆大的还会骂上两句。

但是,女人们得到消息之后,风一般的赶来,不仅清理掉所有的垃圾,而且还自发轮番的守护在这里。

许多极端的男子见状,气疯了,咬牙切齿的。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则消息传出,轰动了八方。

“本圣认为,女子科举,功在千秋,乃是必行之道,文王确实可以酌情考虑一番。”

柔和的声音,宛若一缕春风,内里却透露出一份不屈不挠的坚韧。

“是姜圣!她发话了!”

所有人皆震惊,各方的势力反应更是剧烈。

这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要知道,这位姜圣,那可是与韩沉同处于一个时代的圣人!

她的年纪,最起码也要超过三百岁了,平日里追寻圣道,几乎已经不露面。

然而,在今天,却突然公开发声!

这是第一位在骂战中发话的圣人,而且支持的还是女子。

对于反对派而言,这无疑相当于一记迎头痛击,感觉眼前的世界都灰暗了,没有光彩。

可对于赞同派,就像是过年了一般,四面八方,轰然涌现一片欢腾之声。

而在姜圣发声后不久,便又有一道重磅消息传出。

文王李讲,已经结束闭关,十日后,将应兰州文院邀请,前往兰州,观摩推倒重建的岳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