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三人讨论盖房

湍急的河水在河道间欢畅地奔流着,溅起层层洁白的浪花,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肖峰站在岸边,目光望向远方,随后缓缓转过身,一字一句、郑重其事地说出了自己心中酝酿已久的计划。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秦默涵和老群原本正随意地站在一旁,听到肖峰的话后,瞬间瞪大了眼睛,脸上的表情仿佛被定格了一般。

秦默涵原本灵动的双眼此刻满是惊愕,嘴巴微微张开,却一时说不出话来;

老群则像是被施了定身咒,整个人呆立在那里,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

这两个向来以智慧著称的人,此刻的神态很明显地告诉肖峰,他们对他所说的计划感到无比吃惊。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疑惑、震惊,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好奇。

肖峰看着他们这副模样,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的这个计划在上一世推行的时候,已经是九十年代末、两千年代初了。

在那个时代,这个计划虽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最终还是得以实施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可要是放在这一世,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要发生也是在二十年后。

让面前的这两位好友,跨越二十年的漫长光景,凭空接受这个在他们认知范围之外、看似遥不可及的计划,他们不吃惊才怪呢。

肖峰暗自思忖着,觉得他们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很快,肖峰就发现自己之前的判断错了。

只见秦默涵原本惊愕的表情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和思索的神情。

他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随后低下头,手指在地上快速地比划着,嘴里还念念有词,似乎在进行着某种复杂的计算。

过了一会儿,秦默涵抬起头,眼中满是笃定。

他看向肖峰,嘴角微微上扬,说道:“肖峰,你这个计划虽然听起来有些超前,但从我的算法来看,它并不是毫无可行之处。”

肖峰微微一愣,心中涌起一股惊喜。

他没想到秦默涵竟然这么快就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并且还能通过自己的算法对计划进行分析。

秦默涵接着说道:“我根据你所说的各项数据和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推演。

“虽然要实现这个计划会面临很多困难,比如技术上工具上的困难、资金上的短缺,还有社会接受度的问题。

“但从长远来看,它的潜在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而且,如果我们能够提前布局,在一些关键领域进行突破,说不定可以大大缩短这个计划实现的时间。”

肖峰听着秦默涵的分析,心中不禁暗暗赞叹。

秦默涵果然不愧是有着敏锐洞察力和强大计算能力的人,这么快就抓住了计划的关键要点。

老群在一旁也渐渐回过神来,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肖峰,刚开始我确实被你这个计划吓了一跳,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但听老秦这么一说,好像也不是完全没可能。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能想出这么大胆的计划?”

肖峰笑了笑,藏下内心的真实复制情况,一副认真表情说道:

“其实我也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分析,才慢慢有了这个想法。现在既然你们也觉得有一定的可行性,那我们不妨一起探讨探讨,看看怎么把这个计划变成现实。”

于是,三个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照着他们充满热情和希望的脸庞,仿佛预示着这个看似遥远的计划,正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秦默涵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兴奋与笃定,他轻轻抿了抿嘴唇,然后缓缓说道:

“肖峰,我刚刚仔仔细细地算了好几遍,经过反复地推敲和验证,我发现你这个计划真的具备在柳坝村实施的可能性。

“而且啊,如果清苑县其他的村子也有这个意愿,同样可以推行下去。”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在脑海中勾勒着整个计划的蓝图,接着说道:

“我太了解当下的情况了,现在政策方面那可是大力鼓励贷款的,同时也积极倡导大家创业。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就是为了给有想法、有干劲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让大家能够放开手脚去闯一闯。”

说到这儿,秦默涵轻轻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神情,继续说道:

“可是呢,现实情况却有些不尽如人意。

“当下,大多数的农民还是热衷于传统的种地方式,他们一步一步地按部就班,喜欢那种稳赚不赔的营生。哪怕是收益甚微。

“毕竟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在他们看来,种地虽然辛苦,但至少能有口饭吃,心里踏实。”

秦默涵微微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感慨,又说道:

“毕竟大家都还不知道怎样去开拓新的赚钱渠道,对于很多新鲜的事物和商业模式,他们心里没底,也不敢轻易尝试。

“所以啊,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种经济作物赚钱就成了当下农民比较现实的一条出路。”

秦默涵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肖峰身上,语气变得坚定起来:

“但是,这个出路只有在柳坝村能够率先实施开来。

“为什么呢?因为柳坝村的经济作物种植有你的引导啊。

“你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知道什么样的作物适合在这里种植,也知道怎么去打开市场销路。

“在你的带领下,柳坝村农民所种的作物,基本上都能顺利地换成钱,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这样一来,大家才会更有信心,更愿意跟着你一起干。而且柳坝村农民因为有了成功的经验,他也就比较胆子大,有魄力。”

秦默涵话锋一转,语气中多了几分忧虑:

“可是,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其他地方的农民,还处在那种种地仅仅是为了解决温饱的思维里。

“他们觉得只要把地种好,能填饱肚子就行了,根本没有意识到经济作物种植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商机。

“他们缺乏这种创新的意识和勇气,也缺乏像你这样的引路人。

“所以,要把这个计划推广到其他地方,还需要时间和做大量的工作,去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看到新的希望。”

秦默涵是把肖峰的计划放眼到更多的地方了,所以他这样说,秦默涵的眼光让肖峰很是欣赏。

秦默涵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闪烁着笃定的光芒,他轻轻抿了抿嘴唇,接着说道:

“所以啊,其他地方的农民目前还没办法接受你这个计划。

“但柳坝村就不一样了,按照柳坝村现在的赚钱速度,那形势可是一片大好啊。

“去年一年的收入,我估摸着村里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完全有能力凭借自己的积蓄去盖新房。

“这些农户啊,他们这一年里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参与村里的产业项目,收入那是相当可观。

“他们手里有了钱,心里就踏实,盖新房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儿。

“还有那三分之二的农户呢,他们虽然目前积蓄可能还不够,但完全可以通过贷款来盖新房。

“你想啊,现在政策鼓励贷款,银行也有相关的扶持项目。

“这三分之二的农户,他们只要向银行申请贷款,按照柳坝村现在的发展势头,他们还上贷款,也不过就是两到三年的时间。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很轻松的事情,而且也不会给银行造成负担。

“银行把钱贷给他们,看到他们有这么好的发展前景,心里也放心啊。等他们住进了新房,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

老群听了秦默涵的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轻轻挠了挠头,说道:

“我觉得也不一定像你算的这么保守。你还记得去年柳坝村的实际发展吗?

“去年的柳坝村可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慌慌张张中就模仿肖峰家,在肖峰家作坊的帮助下,一下子就有那么多人暴富了。

“那时候大家都没想到跟着肖峰种地,做生意,给肖峰作坊干活,会有这么好的收入,都像是做梦一样。

“今年可不一样啦,经过去年的摸索和实践,大家都有了经验,也知道了怎么去赚钱。

“我觉得他们赚钱的法子肯定会更多,收入也会更好。说不定啊,今年出去,柳坝村的人就都可以盖新房了。

“你看现在村里大家那股子干劲儿,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想要把日子过好。

“大家互相交流种植经验,一起探讨新的赚钱门路,这种氛围多好啊。

“所以啊,我觉得柳坝村今年实现全村盖新房也不是没可能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