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聊起故乡尽是乡愁

肖建军见家里的大小事情都已一一交代清楚,便端起那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轻轻吹了吹,随后大口喝了一口。

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他长叹了一口气,眼神里带着几分感慨,缓缓说道:

“哎,这世上的事情啊,就是一家欢喜一家悲,喜忧参半,难以预料。

“这次我回老家,村里可真是发生了件大事情,你们啊,都还不知道呢。”

张二花一听这话,立刻放下手中的筷子,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急切地问道:

“村里的路不是已经铺得平平整整的了么?还有啥事能比这更大?

“新学校虽然因为冬天冷停工了,但不是说等过了年,天气暖和了就继续建设么?再还能有啥大事发生?”

肖建军轻轻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

“你这个老太婆,一天天光知道记着这些村里光荣的事情,怎么就不关心关心那些过得不容易的人家呢?

“你们是不知道啊,咱们村的邓家,就是住在村头的那户邓家,那个外来户,你们还记得么?

“他们家啊,真是发生大事了。那邓老头,平时看着身子骨还挺硬朗的,结果突然一场大病,就把他给撂倒了,现在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邓家的日子本来就过得紧巴巴的,这一病,更是雪上加霜,家里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真是造孽啊。”

肖峰听着父亲肖建军的话,心里琢磨着,父亲这话头开得蹊跷,生病对于寻常人家来说,虽是不幸,但也算不上什么特别的大事,毕竟人生在世,谁还没个头疼脑热的。

可父亲特意提起这邓家老头生病,想必背后还有别的文章。

于是,他静静地坐着,眼神里满是探究,默默听着父亲接下来会说些什么。

果然,肖建军说完生病的事,话语一转,语气里带着几分沉重,说道:

“邓家老头子生病还不算大事,大事是他们家起火了,那火势猛得很,把老头子都给烧了。”

肖建军的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屋里掀起了轩然大波。饭桌上的几人都愣住了,齐刷刷地看着肖建军,眼神里满是震惊和不解。

肖峰率先反应过来,他眉头紧锁,急切地问道:“爸,怎么就起火了?是电路问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张二花和薛梅也是一脸焦急,两人几乎同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

“就是,怎么好好地就起火了?发生危险了没有?人现在怎么样?有没有事?什么叫把人给烧了?”

肖建军叹了口气,眼神里闪过一丝痛惜,缓缓说道:“据说是他们家晚上用火炕取暖,那天晚上掏空了火炕,加满了一炕洞柴火。

“结果晚上炕缝子溜丝烟,把人给熏过去了,然后又因为是新煨的火炕,半夜又起了火,人也不知道,就整个烧完了,邓老汉烧成一把骨头了,屋子烧的就剩下四面墙了。

“好在儿子媳妇在另一头的小屋子睡,不然真是危险的很。”

说完,屋里一片沉寂,每个人都沉浸在邓家不幸的遭遇中,心情异常沉重。

肖建军的话语如同一阵清风,轻轻吹过肖峰的心田,却不经意间撩动起他记忆深处关于农村生活的细腻画卷——

毛坯房,墙壁斑驳,裸露着泥土的本色,屋顶或许还挂着几缕干草,透着一股质朴而又略显粗犷的气息;

还有土炕,宽大而温暖,是冬日里家人围坐、共享天伦之乐的地方。

自己这重生一世,刚在家里那毛坯房中住了没几天,便迫不及待地着手盖起了新房。

新房里的火炕,可是他亲自设计的,每一处细节都考虑得周全至极,确保既保暖又安全。

绝不像那些年代久远、破败不堪的老火炕,它们如同隐藏在家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危险。

肖峰的思绪在回忆中穿梭,却又猛地被拉回现实。

他分明记得,这些年里,生产队集体搞农业种植,家家户户都忙着在地里耕耘收获,而每到特定的时节,村里的土炕也都会迎来一年一度的“大变身”。

是的,每家的土炕都是要年年拆换的,这是村里不成文的规矩,也是大家对生活安全的一份坚守。被拆的老土炕要用作肥料上到地里。

邓家的土炕,按理说也应该在这年复一年的更迭中换上了新颜,但凡是换过的土炕,即便是坐落在旧屋子里,也仿佛被赋予了新生的力量,安全而可靠。

想到这里,肖峰的眉头不禁皱得更紧了,心中的疑惑如同潮水般涌来:

“怎么就邓家的土炕出了危险呢?不是年年都拆炕上地,年年换新的吗?

“怎么还会有这样的隐患存在?咱们村里人盘炕的手艺,那可是代代相传,精细得很,怎么就会……”

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不解,几分焦急,眼神里闪烁着对真相的渴求。

肖建军无奈地摇了摇头,缓缓说道:“邓家人丁不旺,那堂屋的火炕上,孤零零的就只有邓老头一个人睡。

“所以啊,他们家的火炕没有像别家那样一年一换炕土,而是烧了两三年才换一回。

“这不,时间一长,火炕就出了问题,漏烟漏得厉害,炕皮也因为年久失修,变得脆弱易起火。”

肖建军的话,如同一股清风,将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缘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吹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屋子里的人听了,都不由自主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气声中,既有对邓家不幸的同情,也有对火炕安全隐患的担忧。

这时,肖峰沉声说道:“我设计的那种新式土炕,以后村里改建房屋时,一定要大力推广。

“原来的土炕,实在是太危险了,要是不及时改建,说不定哪天又会出事,那可就麻烦了。”

肖建军闻言,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接着又问道:

“这次村长也让我特意来问问你,咱们村里有些人家,劳力壮实,一年到头辛辛苦苦,都能攒下钱来盖新房子了。

“可是你之前说过,要建设一个新的柳坝村,所以村长就让他们先别着急建,等着新村子的规划。你这新村子,到底啥时候能开始建设啊?”

肖峰沉思片刻,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说道:

“新村子的建设,我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动工。

“到时候,咱们柳坝村一定会焕然一新,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理想家园。

“当然,这事情不能急,得等我回去之后,仔仔细细地考察一下咱们村子里的整体收入情况,再做决定。”

肖峰一边摩挲着下巴,一边沉思着说道:

“咱们现在砖瓦厂和陶瓷厂都生产着建材,盖房子嘛,自然就应该盖得漂亮些,住得也舒心。

“不过,我知道有些人家可能还没有能力盖新房,这我得回去之后和村里一起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想个办法。”

肖建军听了,眉头微微一皱,有些不理解的说道:

“可是,盖房子这是私人的事情,你这样参与进来,会不会影响到那些本来就想先盖房子的人家啊?他们可能有自己的打算呢。”

肖峰闻言,笑了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自信:

“咱们往后稍微拖一拖,其实也不是坏事。这样一来,大家就不会急着去盖那些土坯房了。你想啊,费同样的力气,花同样的钱,为什么不盖更好的砖瓦房呢?

“再说,现在的砖也不贵,咱们柳坝村的人,只要再干上半年,省吃俭用一点,是绝对盖得起的。

“咱们得动员大家,一起把房子盖得漂漂亮亮的,让咱们柳坝村焕然一新!这不是更好么?提醒大家花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是我的责任。”

肖峰说的响当当的,肖建军即便不理解,也觉得莫名的安慰,儿子是个有担当的,把柳坝村放在心上,这样他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