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终破连环案!!!
终于找到了这个连环案凶手的大约藏身地点。
与此同时,专案组在4月4日这天根据受害人——来自f台区油嘴油泵厂工人齐某某以及f台3.14案的受害人王某某提供的对犯罪分子外貌特征描述。
刘勇立即邀请了市局刑科所的模拟画像专家前来绘制了犯罪嫌疑人的模拟画像,然后火速印上案情通报全市张贴,搜集嫌疑人的线索。
然后,根据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和活动规律,专案组组长刘勇最终制定了两套抓捕方案。
方案一:组织f台分局刑警大队全体女侦查员伪装成招租的单身年轻女性在《手递手》上刊登合租广告,等待犯罪分子主动联络,之后在见面看房的时候伺机抓捕。
但由于这个方案因女侦查员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而被市局领导否决。
这个方案被否决,刘勇与专案组的同志们没有泄气。
很快又上报了第二个方案,那就是先会同市局刑警总队重案大队的侦查员们化装对北苑路仰山村的地形进行实地勘查。
将犯罪分子最为频繁使用的那两部ic卡电话机的具体位置和周围的地形绘制成图,以方便确定埋伏地点。
从4月6日开始组织二十名侦查员分成五个蹲守小组进行轮流蹲守。
同时让齐某某和王某某在侦查员的保护下在几部重点ic卡电话机附近进行秘密辨认。
这套方案最终得到市局领导的批准。
刘勇先是让组里的同志做通了齐某王某两位受害者的工作。
齐某与王某两位受害者也对凶手是恨之入骨,咬牙切齿地想帮助警察抓住犯罪分子。
一切部署完毕,专案组严阵以待,只待目标现身。
4月6日这天上午8时50分,在北苑路仰山路口,一部ic卡电话机前,一名形迹可疑的年轻男子正欲拨打电话。
此时,正在附近协助警方执行秘密辨认任务的受害人王某某瞳孔猛地收缩——
她一眼就认出,眼前这个男子正是那个曾将她勒晕并实施强……抢劫的恶魔。
那天的恐怖场景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的双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就是他!绝对是他!”王某某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眼中闪烁着愤怒与恐惧交织的光芒。
组长刘勇眉头微蹙,低声提醒:“再仔细确认一下,绝对不能认错人。一旦打草惊蛇,这个连环作案的凶手很可能会销声匿迹,再想抓捕就难上加难了。”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紧紧盯着不远处的目标,同时示意组员们做好抓捕准备。
“就是他,就算他化成灰,我也认得!”王某某恨声道。
“那好!各单位注意,开始行动!”组长刘勇一声令下。
随即负责蹲守的四名侦查员在接收到组长刘勇“行动”的指令后一拥而上将该名男青年当街摁倒在地并铐上手铐。
侦查员们当场从他身上搜出《手递手》报一张,卡oxx的ic电话卡一张以及两部手机。
其中一部经被害人王某某辨认就是她的被抢手机,而另一部手机则经过核实经过核实系丰台3.22案的死者宋某的手机。
成功抓获连环案犯罪凶手,专案组很是兴奋,没想到这名凶残狡猾的犯罪分子,这么快就落网了。
刘勇迅速将犯罪嫌疑人押送至市局大案队,一场紧张而有序的审讯随即展开。
“姓名!”审讯员厉声问道,目光如炬。
“你们难道不会自己查?”对方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屑。
“我劝你最好端正态度,积极配合!姓名?”审讯员经验丰富,面对这样的挑衅早已习以为常,他冷静自若,继续按照审讯流程步步推进。
“于晨!”嫌疑人最终不情不愿地吐出了两个字,声音中透着一丝不甘。
“年龄!”审讯员步步紧逼,语气不容置疑。
于晨低垂着头,像被抽干了力气般,含糊不清地吐出一个数字:“32!”
“大点声!”审讯员猛然提高了音量,声音在狭小的审讯室里回荡。
“32!”于晨猛地抬起头,声音中带着一丝压抑的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户籍地是哪里?”
“黑江省安北市林业局兴林二委外……”
“……”
“说说吧,2月21号那天你在哪里?”审讯员目光锐利,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不知道!时间太久,我记不清了!”于晨眼神闪烁,声音里透着一丝慌乱。
“才一个月而已,你就忘了?”审讯员微微眯起眼,嘴角挂着一丝冷笑,继续逼问。
“我这个人打小脑子就不灵光,记性差!”于晨显然在撒谎,语气中带着几分心虚。
“那好,3月14号、3月22号、3月31号这几天你在哪里?这才没过多久,你总该记得吧?”审讯员步步紧逼,语气愈发严厉。
“……”于晨心中一沉,意识到警方已经掌握了不利于自己的证据,他低下头,决定以沉默应对。
“你以为你不开口,我们就治不了你的罪是吧?”审讯员冷笑一声。
“……”于晨继续耷拉着脑袋,被问急了就在纸上乱写乱画,情绪激动。
第一次对犯罪分子的审讯,只好中断。
后来,几次审讯情况同样如此。
犯罪分子于晨在面对审讯的时候,此人除了声称自己叫于晨,今年32岁,户籍在黑江省安北市林业局兴林二委外,拒绝回答其他任何其他问题。
面对预审员的审讯,连环案凶手于晨始终缄默不语。
被问急了也不说话,只是在纸上写下“只求速死”、“要把案子都带进棺材,给你们留个悬念”、“有种你们就把我给打死”之类的挑衅性语言。
面对如此顽固的凶手,审讯工作陷于了停顿。
这几年,开始文明执法,部里就明文规定不准使用“大记忆恢复术”来获取口供了,所以“大记忆恢复术”至少在明面上是不能再用了。
为了撬开于臣的嘴,刘勇组织刑警队和预审队组成的突审小组开会对于晨的情况进行分析。
专案组组长,刘勇总结了同志们分析的情况后认为:
一是,这名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残忍,有相当强的反侦查和反审讯能力。
而且其对执法机关有毫不掩饰的仇恨心态,说明之前可能犯过事受过执法部门的处理。
二是,这名犯罪分子在作案时虽然有劫财的动机;但每次只拿走钱包和手机,从不在现场进行翻动搜寻钱财;并且专门选择年轻女性作案,将人勒死/勒昏后再行……,充分体现其扭曲的变态心理。
“组长,您说得太对了!我也觉得于晨这个人心理扭曲,甚至有些变态!”预审员王征率先附和,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慨。
“嗯……”其他人纷纷点头,脸上露出赞同的神情,会议室内一时间充满了凝重的气氛。
“既然于晨对我们公安系统如此敌视,是不是应该深入调查一下他之前是否有过犯罪记录?”副组长黄海波也提议道。
“没错,确实应该全面调查。不仅要查他的犯罪记录,还要追溯他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看看是否有不为人知的隐情。”组长刘勇神情严肃,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沉重的责任。
基于这两条分析,突审小组决定从两方面入手寻找突破口,其一和于晨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联络,了解于臣的家庭背景和主要生活经历;
其二对于晨在燕京的社会关系进行排摸,了解于晨在燕京的生活状态,寻找突破口。
专案组迅速展开行动,深入摸排于晨的社会关系,案件侦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4月6日晚九时许,经过连日侦查,办案人员终于锁定了于晨女友卢某某的住所。
“咚咚咚!”清脆的敲门声在寂静的楼道里回荡。“谁呀?”屋内传来卢某某警觉的声音。
这几天独居的她显然保持着高度警惕,见有人敲门并没有立即开门。
“卢女士,请别担心,我们是派出所的民警,有件事想请您协助调查。可以开下门吗?”随行的派出所女民警用温和而专业的语气安抚道。
也许是听到女警的声音,卢某某的戒备心稍稍放松。
她小心翼翼地将门开启一条缝,透过缝隙向外张望。
当看到门外确实站着身着制服的民警时,这才放心地开启了门:“抱歉让您们久等了,警察同志!”她的语气中带着歉意,也透露出些许紧张。
没事,别紧张!你是一个人住吗?”女民警一边说着,一边环视了一下房间,目光细致而温和。
“嗯,平时就我一个人。我男朋友偶尔会过来,不过最近他比较忙,就没过来。”卢某某心下有些忐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她心里满是疑惑,不明白警察为何突然造访。
“你男朋友是不是叫于晨?”女民警直截了当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紧迫。
卢某某的心猛地一沉,仿佛有什么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是,他叫于晨。警察同志,我男朋友……他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的声音变得急促,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衣角,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卢女士,请您先别害怕。您的男友于晨涉及多起案件,目前正在调查中,具体细节暂时不便透露。”女民警语气温和但坚定地向卢某某解释道。
“我们需要对你们的住所进行搜查,希望您能理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她继续补充道,眼神中透露出关切与专业。
卢某某听闻此言,仿佛被晴天霹雳击中,整个人瞬间陷入了茫然与无措之中。她的脑海中一片混乱,无法相信这突如其来的讯息。
“卢女士,卢女士?”女民警轻声呼唤,试图将她从恍惚中拉回现实。
“好,好,你们搜吧……”卢某某哽咽着回应,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怎么会这样?于哥他人挺好的呀,我不相信他会做出这种事……”她的声音颤抖着,充满了难以置信与深深的痛苦。
结果,刑侦人员对卢某某的住所进行了全面搜查,然而却未能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卢某某情绪有些激动,泪眼婆娑地向警方表达自己的疑惑:“警察同志,你们是不是弄错了?
于哥他一直对我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他在外也总是待人友善,从未与人发生争执。
我实在无法相信,他会是你们所说的那种人……”她坚信男友不可能是那个恶魔,认为这一定是警方的误会。
面对卢某某的质疑,女警以坚定而专业的口吻回应道:“卢女士,我们警方办案向来以证据为准绳,既不会冤枉无辜之人,也绝不会让任何一个罪犯逍遥法外。”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卢女士,你男朋友还有别的住处吗?”女民警继续询问道。
“呜呜呜……有,我可以带你们去!”卢某某抽泣着道。
“那好,谢谢您的配合!”女警拍了拍卢某某的胳膊赞许道。
就这样在卢某某的指认下,刑侦人员又找到了于臣在京的暂住地——cy区洼里乡仰山村南队6-2号。
并申请搜查令对该处进行仔细搜查,总共搜出一rm币现金800元,bp机3部、6米长的白色尼龙绳2根,手机充电器2个。
将这些证据带回专案组后,专案组立即对于晨的女友卢某某进行了详细询问。
“卢女士,您与于晨交往期间,是否察觉到他有任何异常行为?”专案组警员开门见山地问道。
“还真没有,他对我一直很好,我们的相处也很平常,无非就是逛街、吃饭、散步这些日常活动……”卢某某稍作思考后,轻轻地摇了摇头。
“能跟我们说说,您和于晨是怎么认识的吗?”专案组的女警官点点头,随即换了个话题。
“当然可以。我们是在一次认识的……他这个人其实挺浪漫的,经常给我送花,还会买衣服给我……”卢某某回忆着与于晨相处的点点滴滴,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甜蜜。
“……”
“好的,今天的询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配合,卢女士。
如果有需要,我们会再联络您。”女警官站起身来,准备结束此次询问。
“好的,警察同志!我一定会全力配合!”卢某某也起身,准备离开。
“今天天色已晚,我送您回去吧!”女警官主动提出送卢某某回家。“好的,非常感谢您!”卢某某感激地回应道。
根据卢某某反映:她自从和于晨确立恋爱关系后,于晨一直对她十分体贴,感情非常好,没有任何异常。
与此同时,安北市通北林业局公安处也穿过来反馈。
于晨这人大小比较性格偏执,系通北林业局子弟,其父母早亡,系爷爷奶奶带大。
他曾在十年前因犯lm罪被当地执法机关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因此其人对执法机关怀有刻骨仇恨。
根据这一情况,组长刘勇又组织突审小组的干将重新制定了审讯计划。
要对犯罪嫌疑人于晨进行政策教育和感化教育,逐步减轻和消除于晨对执法机关的敌对情绪。
用其女友卢某某作为审讯的突破口,引导于晨为澄清女友而供认犯罪事实。
再提取于晨的指纹、足印以及dna样本送检,彻底坐实物证。
好讯息很快传来!到了4月8日这天,比对结果很快出来了。
犯罪嫌疑人于晨的指纹、足印以及dna样本和发生被f台、t州、hd、dx、yq等五个区发生的十起入室抢劫、q……、杀人案现场提取到的指纹、足印和jydna样本可以作同一认定。
到了4月10日0时,于晨面对铁证如山,哪怕零口供都能定他罪的强大压力下心理防线终于全面崩溃。
于晨不但供认了那十起入室抢劫、q……、杀人案是自己所为外,同时还供认自己在去年9月至12月期间在x城区和cw区对单身居住的女青年实施的四起抢劫……的犯罪事实。
让刘勇等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眼前这平淡无奇的于晨,竟然如此丧心病狂。
凶手于晨专挑年轻女性下手,在这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这个恶魔疯狂连续作案十几起,受害者多达十四人。
这是刘勇从警以来碰上的第一个如此心里变态的恶魔。
这是刘勇从警生涯中首次遭遇如此心理扭曲的罪犯。
审讯室内,凶手于晨详细描述作案经过时,其冷血、变态与残忍令在场的年轻警员们怒火中烧。
若不是警队有严格的纪律在,他们几乎按捺不住内心冲动,想要当场教训这个毫无人性的畜牲。
至此,这起曾经让燕京市的“北漂”女青年人心惶惶的连环……抢劫杀人案终于彻底告破。
虽然案件最终告破,但作为案件的主办人,刘勇的内心却愈发沉重。
此前“330“案件的未解之谜已让他焦虑不堪,如今又遇到一件人性扭曲到极致的案件,这无疑给他的精神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在葛叔平局长的办公室里,葛局看着前来汇报工作的刘勇,关切地说:“刘勇同志,局里经过考虑,决定给你几天假期,让你好好放松一下。”
刘勇一听这话,立即摇头拒绝:“葛局,我现在的状态很好,不需要休息。
您看,队里还有一大堆案件等着我处理呢!”他的语气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对工作的执着与责任感。
“合着,大案队离了你就玩不转了是吧?”葛叔平一瞪眼不瞒地道。
“我不是这意思,我……”
“服从命令听指挥!”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