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村里的头变化小学
第219章 村里的头变化—小学
“嚯!没想到【京西稻】这么精贵。哎呀!那咱们交公粮就不能用这米了,这样可太吃亏了!”大伯闻言惊讶地道,忍不住有些惋惜地道。
三大爷沉吟了一下,说道:“没关系,只要咱们顺利完成了公粮任务,至于交什么粮食,那就看我们怎么灵活处理了。”
大伯闻言点点头,“说的也是,咱还有别的细粮嘛!”
三大爷接着对刘之野说道:“之野,咱们村的小学建好了,要不要去嘍一眼?”
刘竟斋听到这话,非常感兴趣,当即应道:“走,瞧瞧去!”刘之野见状,也笑着点头表示赞同。
刘家村小学位于村子最东头,曾是刘氏私塾,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
它现在是mtg区一所直属小学,起源于满清乾隆年间的“刘氏私塾”,这里不仅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更是传承了百年的文化底蕴。
小学的南面和北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玉米和高粱地,东面则是永定河,远远望去,小学给人一种风雨中独立、落叶飘零的感觉。
每当秋天,当玉米怀抱金灿灿的玉米棒,高粱头顶火红的红穗头时,小学生们在放学路上就打了拐,悄悄溜进玉米和高粱地的深处,将玉米或高粱掐头去尾,直取中间三五节,连啃加嚼,吸其精华,吐其糟粕。
此时正值上课时间,一行人悄无声息地走进一处教室,透过明亮的玻璃窗向内窥视。
教室内的情景映入眼帘,学生们正专心听讲,书声琅琅。他们默默观察,心中不禁感慨学校生活的平凡与美好。
“爷爷七岁去讨饭,”
刘家庄小学现在可是公社唯二的小学,区级重点小学之一,有区级骨干教师俩人,校级骨干教师六人,三级教师十人,普通教职工十二人。
“《公社送我上学堂》”
……
“今年我也七岁了,”
学校大门前,是一条不算窄的沙石路,两边白墙上写着的红色标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清晰可见。
而现在的刘家村小学,却大变了模样。
学校的设施齐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的教师队伍也非常强大,他们都是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的教育工作者,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由于下半年新校投入使用晚了一段时间,学习进度受到影响,此时小学生周末也需要上课,以追赶学习进度。
老师教完把黑板上的字擦去,学生也用小布块把石板上的字擦去。
刘之野曾在此地就读私塾数年,后随父迁至京城,继续小学教育。他对此地充满美好回忆,那是他纯真童年的宝贵记忆。
虽然秸杆青翠、饱含汁液,但玉米秸软不拉耷,有股淡淡的尿臊味;而高粱秸则甜丝丝的,还夹杂着一股淡淡的、清新的田野味道。
可小孩家谁耐烦用布块擦?都是用小手或袖子一抹。
“公社送我上学堂。”
有的教室,老师在黑板上教什么字,学生就跟着用石笔写在石板上。用石笔写出的字发白,很清晰。
新建的学校占地面积广,建筑面积也相当可观。小学拥有25个教学班,小学生数量多达1000多人,都是刘家庄以及附近村子的学生。校属幼儿园也有将近两百名在园儿童,都是刘家庄的小孩子们。
这位大爷见是书记刘元海带人前来,便热情地为他们开了门。
栅栏式大铁门平时紧闭,看门大爷是自己村的一个孤寡老人,村里为了照顾他,便给他安排了一个看大门的生计。
“爸爸七岁去逃荒。”
石板经常被摔得裂纹裂缝,只要不破碎散架,就可反复写。练习时用石笔、石板,等学会了,练好了,再用铅笔抄在作业本上。
这时候书包里没什么辅导书、课外读物、习题集,但书包外就沉了,要再背一块黑石板。
黑石板并不是纯黑色,偏灰一些,四周有木条镶边,长大约30厘米,宽25厘米,厚0.5厘米。铅笔盒里还有几块细条长方的滑石石笔。
在某个教室中,正进行着一节音乐课。
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用粉笔一笔一划地写下了一首儿歌。然后用手中的教鞭指着,一句句的交给小朋友们。
孩子们跟着老师的节奏,欢快地唱了起来:“喜鹊叫喳喳,小狗汪汪叫,鸡子飞上墙,猫儿房齐斌跳,街上传来隆隆响,一街两巷闹吵吵。村子里出了什么事,来开门儿往外跑,大娘大嫂快来看,拖拉机进村了。”
这首儿歌描绘了村子里热闹的场景,从喜鹊到小狗,再到鸡子和猫儿,最后是街上隆隆响的拖拉机,生动有趣。孩子们看到拖
拉机进村了,纷纷跑出门外,好奇地围观。
这位年轻老师的教学方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跟着老师的节奏,欢快地唱着这首儿歌,感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
刘竟斋一路走来,心中感慨万分。他欣喜地说:“真是太好了!没想到咱们村子里的娃娃们也有这么一天。
他们坐在宽敞明亮地教室里读书识字儿,与城市里的孩子们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闻讯赶来的周校长热情地与刘竟斋等人握手,说道:“刘老师,咱们学校能有今天,要感谢你们父子的努力付出。”周老师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刘竟斋谦虚地回应道:“周校长,我们都是刘家庄的一员,为家乡教育尽一份力是理所应当的。更何况,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的话语中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教育的执着,让人感到敬佩。
周校长颇为自豪地说道:“咱们刘家庄小学,能在全区挂上号是有原因的;不说别的,就这教学条件,就是区里的大多数学校是比不上的。更可况与其他的农村小学比了,绝对是蝎子粑粑—独一份的存在”。
他这话不假,五六十年代的农村小学校大部分校舍是石窑洞,有部分是砖木结构平房,还有的是利用过去旧庙宇改建而成。
一般都是土炕,上面铺有苇席,学生自带炕桌,习炕而坐,非常简陋,個别好的学校配备一些课桌和凳子。
这时侯大部分村里没有通电,晚上学生上课和教师备课都是用的煤油灯,后来用上了带罩的灯具,人称“洋灯”,照明条件得到初步改善。
这个年代农村小学校,虽校舍简陋,生活条件差,但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扎根山区教书育人,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值得敬佩。
农村里的小学教育风清气正,尊师重教在农村蔚然成风。这时村校关系、家长和老师关系、学生和老师关系十分融洽,亲如一家。
学校有困难,村里来帮忙,村里有事情,老师主动来。逢年过节,村民经常请老师到家作客。
村民写对联、娶儿聘妇、给孩子起名子都要请老师帮忙,老师在老百姓当中是最受尊重的人。
老师们视学生为亲人,教的认真,百教不厌,生怕教不会,教师和学生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友情关系。
刘之野笑着问:“周校长,咱们学校的师生住宿问题、吃饭问题都安排得如何?”
周校长笑着说:“我们的教职工都有宿舍,有单人宿舍,也有带家属的宿舍,住宿条件相当不错。吃饭的话,学校有食堂,提供一日三餐。”
“另外,还要感谢村里的大力支持,我们学校的吃食上还挺丰富,这比城里的一些学校吃的好多了。”
刘之野点点头,在这方面也有他的一些功劳。
之前他就定期向小学提供一些海产品,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个月总能让小孩子们尝到一两回的海鲜。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每个月能吃到海鲜,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这学校,可都是他的子侄后辈,也是他未来的子弟兵,刘家庄的未来。
在刘之野有能力的情况下,他当然会选择去照顾这些孩子们。更何况,他穷得只剩下钱了,而且也是一个善良和慷慨的人。
一旁的刘竟斋是越听越欢喜,眼前展现的正是他向往的教学环境。
这里有着勤敏向学的悠悠学子,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
也有青山绿水的壮丽风景环绕四周,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还有淳朴可亲的父老乡亲,他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让他随时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
闲暇时,他可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晚来时,他可以读书品茶,享受宁静的夜晚,与书香为伴,与茶韵为友。
他心想若是回乡度过余生,那他此生足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