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善后事宜!!!
第495章 善后事宜!!!
那此刻被家人以及亲朋好友们时刻牵挂、心心念念的刘之野,究竟身处何方呢
说实话,尽管反击作战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如今的刘之野却并未能轻松下来。
他依旧身负重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考验。
这仗打完了,不代表刘之野身上的担子就轻松了。
无论是战后总结、善后、重新布防、评功受奖等等一切事宜,都需要他的参入。
两个月前,夏军部队全部撤回自家境内,对“白眼狼”的自卫反击战宣告结束。
纵观这一次自卫反击战当中,最惨烈的当属l山战役。
当时战役结束后,山坡上、公路边,全部都是牺牲的……,让人不忍目睹。
对于这些为了保家卫国牺牲在异国他乡的烈士。
夏军始终秉承一个原则,那就是他们的遗体必须得到妥善的处理。
尽量将烈士的骨灰带回家乡,否则不能安慰他们的在天之灵,也无法向他们的家属交代。
事后,根据当时在战场负责善后的工作人员回忆。
他们在打扫战场的时候,为了不破坏烈士的遗体,通常都是直接徒手上阵,不使用任何工具。
在将遗体清洗干净后,就要火化处理。
如何火化这个问题让很多没有经验的年轻士兵犯了难。
经过反复研究,他们决定把木柴、芦草混合摆放两层,下层用木柴堆成底座,将……平放排好,然后用树枝和芦草点燃。
可是这个方法的结果并不如人愿。
火焰熄灭后,……被烧焦了,却没能变成骨灰。
最终,战士们又想了个法子。
他们从军车的油箱里抽了一部分汽油出来,然后用油做燃料,终于将……燃烧成了骨灰。
可是由于手法不专业,骨灰里还是混杂了很多粗大的难以烧化的骨骼。
这些骨灰被带回来后,有一些被烈士的家属直接领走,魂归故里;
还有一些则是就地安葬在了烈士陵园里。
在这一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上,至少新建了14个烈士陵园,安葬着在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
他们永久地沉睡在了祖国的边疆,和生前一样守卫着祖国国土。
5月,在总部的指导下,刘之野在前指对参加反击战的部队下达了善后处理工作指导性文件。
根据文件精神,每位烈士可以的家属可以拿到450元的一次性抚恤金。
如果是连、排干部,这个金额为550元,营、团干部则是650元,师级干部是800元。
如果烈士家中还有需要抚养的孩子或者需要赡养的老人,还应当每月向孩子老人支付抚养费和赡养费,支付的金额不得超过烈士本人的月工资总额。
除了部队发放的抚恤金以外,烈士所在家乡的民政部门也可以为家属提供一定的补助。
为了妥善处理这些后事,刘之野指示参战的各军、师、团专门成立了善后处理领导小组。
每个小组都按地域划分,对接某一特定区域的烈士家属。
按照要求,善后人员必须和烈士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取得联系。
还要亲自和烈士家属面谈,告知烈士的战斗经历、牺牲过程。
然后亲手把立功证书、遗物、抚恤金交到家属手中。
如果烈士下属们有什么意见,或者生活有什么困难,负责善后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听取并记录。
然后逐级上报,再安排地方民政部门解决这些问题。
以夏军第x师26团为例,该团在5月中旬正式启动了善后处理工作。
26团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在自卫反击战中曾担任扣林山战斗的主攻任务。
根据战后统计数据,26团一共有80名烈士牺牲。
26团的善后工作人员就去了这些烈士们的家乡。
结果,他们在善后处理工作中,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家属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通常情况下,烈士亲属们在看到部队来人后,往往心里已经有了不详的预感。
而当他们亲耳听到家人已经牺牲时,总是忍不住嗷嚎大哭。
但是几乎所有的烈士家属都很理解国家和部队,从来没有半句怨言。
对于孩子们为国牺牲,父母悲痛欲绝的同时,又为亲人感到骄傲。
那些牺牲的烈士,很多来自贫困的农村,家里条件很艰苦。
可是没有一个亲属,对部队提出过政策以外的要求。
他们宁可独立生活,过苦日子,也不愿意麻烦部队和政府一丝一毫。
有一次,26团有一个指导员和一个副连长,奉命到园林州洪飞烈士的家乡去,处理善后事宜。
他们随身带着一只装有遗物的箱子,箱子上贴着封条,封条上有四个醒目的大字——洪飞烈士。
在前往园林州的途中,过路人在看到这只木箱后,都纷纷肃然起敬。
还有许多火车上的乘客,主动为提着箱子的两名军人让座,或者争相给他们赠送饮料、零食。
这是人们对烈士最崇高的敬意。
5月下旬,26团的几位工作人员,有远赴滇省林沧地区一个非常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寻找一位烈士的家属。
由于路途遥远,等他们赶到公社的时候,已经天黑了。
山路难行,他们决定在公社休息一晚,和当地的领导沟通一下,第二天再进村。
谁知道了晚上十点左右,公社里乌泱泱来了一大批人,举着火把,将院子照得如同白昼。
原来,烈士村里的乡亲得知部队的同志要上门后,已经在村里等了一整天,结果天黑了还没等到人,全村的人都打着火把赶来了公社。
26团的几位同志,见此情景,都深受感动。
烈士的母亲一看见儿子部队的人,就上来问:“他怎么牺牲的,是不是当逃兵被部队枪毙的”。
同志们反复说明了他是在战场时英勇牺牲,老母亲这才老泪,对着乡亲们大喊“他是为国家而死的!”
26团的同志拿出450元的抚恤金时,这名烈士的家里人无论如何都不肯收。
只说孩子是为国家战死的,不能拿着钱。
26团的几位同志无奈之下,只能将抚恤金交给了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保管。
在办完任务后,朴实的乡民们一定要留部队同志在村子里多住几天。
26团的人很感动,但是他们有任务在身,不能耽搁,找了好多理由才谢绝了这份美意。
牺牲了这么多的烈士,有的在战场上找到了,有的遗体……难免就为善后工作带来纰漏。
反击战结束后,远在蜀省阆中的老汉蒲海收到一封滇省军区寄来的信件。
信中说,他的儿子平已经牺牲在了战场上,并随信寄来一份革命烈士证明书。
噩耗如晴天霹雳,看着手中的革命烈士证明书,蒲老汉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好不容易才收住泪,他又仔仔细细地把革命烈士证明书看了一遍。
突然,他心中一喜,因为上面写的名字是“卞平”。
这会不会是部队搞错了,把别人儿子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寄给他了呢。
蒲老汉不相信儿子牺牲了,他就当地民政部门落实情况,无果后,他又千里迢迢的来到烈士陵园。
可是等他到了烈士陵园后,却在“卞平”烈士的墓前哭倒在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蒲老汉的一生非常坎坷,他生在万恶的旧社会。
父母由于常年受地主被剥削,在他出生不久,便积劳成疾,先后撒手人寰。
在那个苦难的年代,蒲老汉靠给地主干活,勉强糊口。
直到新夏成立后,翻身做主人的蒲老汉才总算过上了扬眉吐气的好日子。
更让他高兴的是,他的媳妇先后还给他生下了两个虎头虎脑的儿子,其中小的那个就是蒲平。
蒲平打小就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因此瞿老汉特别疼爱他。
眼瞅着他快要成人了,蒲老汉张罗着,想给他娶媳妇。
结果蒲平志在报国,一心想要参军入伍。
这年月,当兵对于农村青年来说,的确是条不错的出路。不过在这年月,当兵能分到村里的指标并不多。
而且还有严格的政审,因此又有“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说法。
经历过战乱年代的蒲老汉深知枪炮无眼,当兵危险。
所以他苦劝蒲平安心务农,成家立业,但瞿平却不为所动。
无奈之下,蒲老汉只得同意他去当兵。
穿上绿色的军装,蒲平在锣鼓喧天中,向蒲老汉挥手告别。
他跟着一起入伍的新兵去了部队,只留下怅然而望的蒲老汉,在家里牵肠挂肚。
蒲平初入部队,一切都感到异常新鲜,这让他愈必坚定了要在部队有所作为的决心。
训练不怕苦,学习不怕累,事事争先,乐于助人。
凭着优秀的成绩和优良的作风,蒲平很快就脱颖而出,并被选送到军校进修。
从军校毕业后,蒲平被提拔为侦察连连长。
尽管在部队里非常忙碌,但蒲平为了不让父亲担心,他经常给蒲老汉写信,将自己在部队的情形告诉他,并嘱咐他好生保重,不要挂念。
反击战开始后,身为侦察连连长的蒲平,随部队调往滇省边境,参与了这场伟大而艰巨的战争。
在出发前,部队为蒲平和战士们拍下了弥足珍贵的照片。
蒲平深知,此去凶险,很有可能就不能活着回来了。
但一想到“白眼狼”伤我边民的可恨,他就立刻气不打一处来。
发誓一定要狠狠教训“白眼狼”的军队,让他们不敢再来我国边境造次。
来到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为了掌握敌人的情报,瞿平主动请缨到前方侦察敌情。
并多次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给前线部队攻打敌军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情报。
儿子上了战场,蒲老汉是知道的。
正因如此,蒲老汉成天提心吊胆,夜里更是经常在噩梦中惊醒。
没办法,蒲平出生不久,蒲老汉的妻子就病逝了。
从那以后,蒲老汉就没再娶,他又当爹来又当妈,好歹把两个儿子拉扯大。
现在儿子去了战场,他能不担心吗
日盼夜盼,自卫反击战终于结束了,但蒲老汉万万没想到,竟然盼回来一份烈士证明书。
据信里说,蒲平带几名侦察兵在一次侦察行动中,在危险重重中,已经获得了情报,然而在回撤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小股敌军。
为了掩护战友们撤退,他主动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并成功引开了敌军。
但不幸的是在跑动的过程中,他身中数弹,当场牺牲。
更可恨的是,为了羞辱夏军,残忍的敌军竟放火焚尸。
为了夺回蒲平的遗体,战友们迅速找来支援部队,和敌军展开殊死搏斗,最终打败了敌军。
可是,蒲平的遗体被损害得非常严重,他们只能把仅剩的一点残骸带回。
蒲老汉拿着那份烈士证明书,眼里不由得又溢出了泪水。
这可是儿子拿命换回来的。
现在蒲老汉的心愿就是能去看看儿子埋葬的地方。
可是不管是和蒲平的战友打听,还是和部队打听,却都没有个具体的说法。
原来,蒲平牺牲的时候,自卫反击战才开战不久。
因此当时虽然对牺牲的烈士都做了登记,但由于死伤人数众多,所以在善后工作的细节上,还是有记录有误的情况。
而且“卞平”究竟是不是蒲平,也不能肯定,因此蒲老汉迟迟没能得到回音。
爱子心切的蒲老汉,无奈之下走上了漫漫寻子路。
他不仅找到了部队,还找到了相关部门,又走访了和蒲平一起上战场,幸存下来的战友。
结果大家都知道他儿子是在战场上光荣牺牲了,可是具体究竟埋在哪里,却始终没有人知道。
后来,主持善后工作刘之野听说了蒲老汉的事后,格外重视,终于帮蒲老汉查到了蒲平的下落。
原来,他的骸骨被埋在了距离白眼狼三百公里的屏县烈士陵园。
在相关部门的安排下,步履蹒跚的蒲老汉历经2天,穿越1500余公里,终于来到了屏县烈士陵园,找到了“卞平”烈士的墓碑。
虽然姓氏错了,可是墓碑上的照片却让蒲老汉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正是他日思夜想的小儿子蒲平。
那一刻,浑浊的眼泪从蒲老汉的眼眶里止不住地往下掉,他瘫软在墓碑之前,用颤抖的手不断摩挲着儿子的照片。
后来,经过对档案调查,确认这里埋葬的正是蒲老汉的儿子蒲平。
原来当时记录档案的时候,正逢全国推行简化汉字。
工作人员就把“蒲”写成了“卞”,正是这个错误,导致蒲老汉找了许久,才得以与儿子相见。
…………
刘之野现在非常的忙,不仅要忙善后事宜,还要继续指挥部队战斗。
虽然反击战胜利告终,但战斗并未就此结束,敌军在夏方回撤以后继续在边境地区袭扰,并越界侵占了双方边境骑线点。
在此期间当以两山轮战打的最为激烈,其中不少参与轮战的战士此前都参加过反击战,比如赵国忠。
在作战中他作为副连长冲在最前,带领突击队员们灭敌40余人,自己三负重伤却不下火线,最终壮烈牺牲。
坐镇前线指挥的参谋长刘之野听闻他的英勇事迹后感动落泪,并亲自题写9个大字,“赵国忠烈士永垂不巧!”,以纪念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就在赵国忠作战牺牲时,他的孩子才刚刚哇哇坠地。
但是他却再也见不到,这也是英雄最大的遗憾。
赵国忠牺牲后,因为没有鲜,他的遗体旁摆满了树枝。
战友们知道他爱抽烟就在他胸前放了几支烟,就算是送英雄最后一程。
赵国忠出生于北湖省鄂州,四年前参军入伍。
今年,反击战就爆发了,赵国忠随部开赴前线,参加对敌作战。
赵国忠身高比较矮,皮肤很白,又长着一张娃娃脸。
刚开始大家都觉得赵国忠不是块打仗的料,上了前线后,对他也是特别照顾,生怕这个“小兄弟”出了闪失。
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看起来文弱形象的赵国忠,打起仗来却异常勇猛,首战就立了一个三等功。
很快,赵国忠就被领导注意到了,看他是个打仗的好苗子,就把他破格提干。
反击战结束后,已经是班长的赵国忠又成为特务连警卫排的一名排长。
本来他都要去军校进修了,却坚持要求参加了这一次任务。
恰好此时的两山轮战,又轮到了赵国忠所在的队伍。
其实,反击战赵国忠已经参加过了,这次更多的是练兵,他本可以不用去的。
而且此时赵国忠的父亲身怀癌症卧床不起,妻子又正好怀孕了。
赵国忠的领导找到他,多次劝说让他留在后方,这次就不要参加了。
可赵国忠哪肯不顾领导劝说,再三请战,要求上前线杀敌。
谁都知道子弹是不长眼的,打仗就是九死一生,赵国忠的孩子还未出世,这万一不幸牺牲了,连孩子一面都不得见,将是多么大的遗憾。
最终,赵国忠还是上了前线了。
5月19日,赵国忠担任主攻突击队长,奉命拔掉敌军一据点,此战打的异常惨烈,双方均伤亡较大。
作为突击队长,赵国忠身先士卒,不顾战友们劝说,冲在最前头,3次身负重伤依然不下火线。
就在最后一次带队冲锋时,敌军的一枚炮弹在赵国忠身旁爆炸,巨大的冲击力将他冲起重重摔在地上,双臂也被炸断,他倒在了血泊中。
血泊中的赵国忠还没有完全失去意识,因为没有了双臂,他趴在地上,就用双腿蹬着,做出往前爬的动作。
可任由他如何使劲,终究是爬不出一米远,最后精疲力尽的赵国忠,再也动弹不了了,壮烈牺牲。
此战,赵国忠带领突击队歼敌一百余人,被授予“一等功臣”、“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刘之野在听闻赵国忠的事迹后,也是悲痛不已。
不只是赵国忠,在反击战中,其实还有很多牺牲的战士们,也没能等到自己的孩子出世,他们为了大家舍弃了小家,这精神值得永远铭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