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毁堤抓包朕要罢免自己

第202章毁堤抓包朕要罢免自己

对于海瑞这样,被金牌认证的忠臣,嘉靖还真没办法。

尤其是看着对方那枯瘦操劳的模样,更不好意思说什么重话。

忍着耐心解释道。

“爱卿啊,你要理解朕。

这大明的天下,朕被困宫中四十年,也就这个样子。

要想彻底革除弊政,朕需要出来走走。”

嘉靖的话,海瑞是半句也不信。

二十年躲在宫里玄修,天下贪腐凋敝,民生艰难,他是深有体会的。

“陛下若想见闻乾坤,有厂卫为耳目。

就算要出巡,也该摆开卤簿仪仗,禁军保护,怎可如匹夫涉险,亲蹈刀光!”

海瑞在见到被陆炳背回来的嘉靖时,是真的被吓了一跳。

嘉靖不认得他,他却认得嘉靖。

堂堂皇帝,游荡江湖,死在浙江,顷刻间,又是一场国家动荡。

“那个朕还是带了五十亲卫的,何况,这不是有国师在侧嘛,不会有国本之危的!”

嘉靖是真的怕了海瑞,一番各种理由借口,把他糊弄过去。

海瑞也听出,皇帝不愿意听他的,便不再多言。

只是再教怒晴鸡的时候,多少有些指桑骂槐。

“来,怒晴,继续跟我学。

凤凰非梧桐不栖,说的就是这品德高尚的人,是不会随意降低自己尊贵的身姿,哪怕栖息,也是得到与身份匹配的地方。”

“黄锦,我感觉他在毁谤朕!”

“主子,这海瑞如今深得国师看中,一路上干的也都是包青天那样的活。

您要是还想跟着国师,就少说两句吧!”

黄锦一脸苦笑,他也希望皇帝回宫啊,出差的工作压力太大了。

“那个鸡,什么情况

海瑞怎么还能给它上课”

嘉靖又发现好玩的,这七彩公鸡,怎么看都不像凡品。

大明天下如此之大,怎么没人给他送这种祥瑞。

有人欺天!

“主子,那是国师养的仙禽,奴婢听他们喊它鸡爷。

听说是武当山上的凤种灵禽。”

黄锦多机灵的人啊,来到营地,便发现了怒晴鸡的不同。

急老道士所想,早就打听清楚了。

“凤种!

去,传令武当,给朕也弄一只,朕要向国师看齐!”

嘉靖眼馋了,他是真龙天子,真龙养凤种,没毛病。

“武当是你家开的啊,欠你的吗

这怒晴鸡天下就这么一只,你要是再折腾武当就回宫去吧!”

宋青书可不惯着他这毛病。

“啊!只有一只”

嘉靖一脸失望,也不在乎宋青书的无理冒犯。

习惯了!

“你跑这来,京城都安顿好了吗”

扒拉嘉靖,可不是为了让大明加速灭亡的。

“没事,裕王也该加加担子了!

如今大明之变在东南,东南之要在剿倭寇,这核心战场,就是浙江!

朕这也算是亲临一线了!”

嘉靖不糊涂,早有算计。

他只是没有想到,刺杀他的会是日月神教罢了。

真当他只带了五十人闯荡江湖啊!

至于朝廷,现在高拱查贪,张居正查兼并。

裕王有太子之位这个闻得着味的馅饼,严嵩要是敢阻挠,他都可以撕了这位八十岁的首辅。

“皇上,要不咱们还是传讯给胡宗宪吧,让他前来护驾!”

陆炳还是不放心,万一再有大军来袭,那些江湖势力与倭寇搅合在一起,他们就危险了。

“慌什么!

咱们听国师的,他此行定然有全盘算计。”

嘉靖怎么可能愿意求援,到时候里子面子,不都没了。

“派来刺杀你的人不查了吗

要不你去南京查查底”

宋青书看着狼狈而不失威严的嘉靖,这带着個皇帝在身边,很碍事啊。

没见海瑞都跑去伺候着了嘛!

“有什么好查的,有国师在,朕就是做一回鱼饵,把他们都钓出来又何妨!”

嘉靖哪里舍得离开宋青书,宫里一百个道士,也抵不过宋青书一个。

加上灵那神奇的医术,能解毒能治伤,这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那就先去找戚继光吧,正好陛下在,可以给他升个官,多放点权!”

宋青书此行,既是行走江湖,也是有心支持剿倭的。

“也好,陆炳的锦衣卫刚传来消息,改稻为桑在浙江好像不太顺利,朕也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嘉靖说者无心,但宋青书却听进去了。

看来,这严世蕃被罢免了,但依旧打着严嵩的旗号在搞事啊。

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把这抗倭前线,好好清理一番。

当即便喊来了朱七和江南七怪,让他们带着一路人马先行,重点关注新安江的堤防,防止有人炸堤。

“炸堤那可是两岸近百万的百姓。

我大明的官员还没混账到这个份上,国师多虑了!”

嘉靖在一旁看着,忍不住笑起来。

“皇帝要卖丝绸的税,豪绅要赚更多的钱,这桑田老百姓是要种口粮的。

有什么,比制造灾荒,更能廉价兼并土地的呢!”

俏黄蓉在一旁,细数这里面的逻辑关系,这套玩法,她在南宋就见识过了。

“黄姑娘把人心想的太坏,朕是不信的!

倭患在前,他们没有这泼天的胆量!”

嘉靖摇了摇头,只是这心底,却怎么也踏实不起来。

“那我们就亲眼去看看吧!”

宋青书一锤定音。

四月,浙江布政使郑泌昌和浙江按察使何茂才不顾百姓缺粮的事实,唆使杭州知府马宁远与淳安知县常伯熙、建德知县张知良断水、踏苗、毁田。

他们想以此手段逼迫百姓改稻为桑。

浙江总兵戚继光,奉胡宗宪之命,赶到田间,鞭挞踏苗的士兵,不顾马宁远的威胁,撤回军营。

京城的严世蕃急于功成,密信郑泌昌、何茂才趁端午汛期,掘开新安江九县堤坝的闸门,毁堤淹田。

他严家的资产,都被严嵩用来买了他的命。

阁老家也没余粮了!

现在他连九房小妾都养不活了,急需跟着皇帝赚一笔。

不是皇帝要改稻为桑,是他严家要改稻为桑。

当不成小阁老,还不允许他当卖丝绸的小豪绅。

端午节,新安江汛期如期而至。

大雨倾盆,浙直总督府,胡宗宪正伏案疾书。

这一阵子,倭寇又闹起来了,郑泌昌何茂才的改稻为桑又差点激起民变。

他上奏朝廷,缓行改稻为桑的建议,也一直没有得到回复。

他总觉得,要出什么大事!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来人,去将布政使和按察使请来,就说我有事相商!”

胡宗宪不放心这两个人,还是决定敲打一番。

只可惜,另一边,杭州知府马宁远,淳安知县常伯熙,建德知县张知良,带着臬司衙门的官兵,守在新安江沿岸九个县的闸口。

汛期上涨,这些人准备带着士兵,炸开四百万两银子新修的新安江大堤。

好在宋青书早有安排,锦衣卫及时出手。

江南七怪和朱七率领的锦衣卫,拿下了其他八个县的臬司衙门官兵。

而宋青书、嘉靖则是亲自,把杭州知府马宁远堵在了淳安县的闸口处!

“你们是什么人胆敢阻拦臬司衙门办事!”

马宁远不认得一身道袍的宋青书,也更认不得一声道袍的嘉靖。

此刻,他十分的愤怒,刚准备让人点燃炸药,结果就被陆炳带人给拿下了。

“袭击朝廷命官,尔等是要造反吗”

常伯熙被倒扣着臂膀,疼的直咧牙,对宋青书等人怒骂。

“想必伱们是那些死守农田,不愿意改稻为桑,与朝廷国策相抗衡的贱民吧!”

马宁远一脸不屑的看着宋青书等人,似乎在嘲讽他们的愚昧固执。

“改稻为桑乃是良策,朝廷早有明文和税补。

你们好大的胆子,胆敢决堤!”

嘉靖也很恼怒,这是把他的脸按在地上摩擦啊。

“你们这些贱民不愿意改稻为桑,本官只能帮你们一把了!

决了口,淹了田,这桑你们是不改也得改!

赶紧放了本官,尚且饶你们一命,再继续阻挠,定叫尔等,家破人亡!”

马宁远愤怒叫嚣,自从改稻为桑的政策下来后,他就事事不顺心,件件不如意。

“毁堤淹田,千秋之罪,闻所未闻啊!”

宋青书叹了口气,懒得再多和这些死人说什么了。

总算,把这人祸天灾给及时制止了。

“皇帝,这就是你所说的大明股肱啊!

还真是忠良!”

黄蓉在一旁嘲讽脸一句,前面的豪情自夸,还历历在目呢。

“朕要罢免了他们!

朕更恨不得罢免了朕自己!”

嘉靖愤怒咆哮,而听着他的话,马宁远顿时就疲软了。

皇帝

大雨倾盆的日子,怎么会来到淳安县新安江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