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三葬入京华路遇薛宝钗(加更)

第861章三葬入京华路遇薛宝钗(加更)

只可惜,贾母这信,恨不得八百里加急去了扬州,却石沉大海,林如海甚至连回信都没有一封。

这个丈母娘,他觉得是真的不能要了。

要不是看着孩子他娘的面上,加上林黛玉的确在贾府被贾母了几年,他都忍不住回信喷一波。

贾琏倒是回了信,不过却说在林如海的主持下,林黛玉与宋青书已经定了亲,如今两人感情笃厚,不便劳燕分飞,各自远行。

贾宝玉得知这一消息后,又是一口鲜血吐在了袭人的脸上。

“不可能,林妹妹不会舍我而去的,这是假的,假的!”

然后面如金纸,直接晕厥不醒,水米难进。

这可把王夫人和贾母急得以泪洗面,恨不得连下十二道金牌,命令林黛玉速速返京,治疗贾宝玉的相思病。

连带着,贾母和王夫人对贾琏也是一顿骂,还送信狠狠训斥了一通。

好家伙,还真是把自己当做一盘菜了。

没错,太医诊断的结果,就是犯了相思病,这可把王夫人给恶心的一口气差点上不来。

但这是自己的好大儿,她又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跟贾母妥协,共同发力。

只要林黛玉愿意来京,这门亲事,她再也不从中阻挠了。

大不了,成为婆媳之后,再想办法整死林黛玉就是,区区一个荣国府还不是她如手拨弦般轻巧拿捏。

至于已经定亲的宋青书,真的不在她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扬州,林如海将密信掷于案上,自从做好要返京的打算后,林家在京中的宅院安排人整修了起来,就连一些暗子和情报都活动了起来。

别的不敢说,反正京中关于贾宝玉得了相思病的事情,已经是闹得沸沸扬扬。

老百姓虽然不知道,但是在勋贵圈子中,却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居然还有人,原本对一肚子草包的贾宝玉不屑一顾,如今甚至还被他的痴情感动了一番。

“荒唐!

堂堂国公府嫡孙,简直就是不可救药,色欲熏心,不惜毁坏女儿家的名节.”

以他的眼光,哪里看不出来,这一定是贾母在背后推波助澜。

至少这样一闹,谁家还敢娶一个害得荣国公府公子哥相思入病的娘子,不怕娶回去半夜还被人惦记着

黛玉轻抚腕间的三生石,也是皱着眉头。

如今她既然情定宋青书,自然也不在乎那些所谓流言蜚语的。

虽然心中气恼,但是三生石上的温润凉意,始终抚慰着她的神魂,让她聪慧灵敏而又冷静。

“爹爹,此事蹊跷,恐怕另有内幕。

我与宝玉虽自幼相识,他虽向来与我要好,但却都是小孩子嬉戏打闹,但不至于此。

何况,贾家的家风门楣,可从来没有痴男情种之说,不说他早已与房中的大丫鬟袭人不清不楚。

他那屋子里一等二等三等的绝色靓丽丫鬟,不下十余人,流连丛吃人胭脂,可从没见他非谁不可。

想来,这莫不又是我那舅母的毒计!”

林黛玉如今跳出圈外,早就把贾府那些人看得透透的,何况三生石内,前世今生时不时在她梦中显化。

说她如今是一个半黑化的三代目都丝毫不是什么夸张之事。

真把她惹翻了,那葬锄也不是吃干饭的!

不过有一点她却猜错了,这一切的推手都是警幻仙姑,她那舅妈不过是捏着鼻子想要钱而已!

林如海看向了宋青书,如今他这里尚且脱不开身,但他们也迟早要入京的。

荣国府这一摊子事,就跟臭狗屎一样惹人嫌,但又罪不至死,荣国府可以不要脸,他这个大儒还想要脸呢,终究还得是这个未来女婿拿主意。

没错,看似林黛玉还没有出嫁,但是林家的话事人早已变成了宋青书,只见他冷笑道。

“区区贾宝玉而已,什么相思局,狗杂种,他也配

我倒是希望,这背后的阴谋越大越好,最好是那太虚幻境如今就藏在贾府,让我一窝端了!”

听到宋青书这粗鄙话,林黛玉噗嗤笑了,随即又横了宋青书一眼。

不过想到宝玉怎么说也算是她表哥,这样笑不好,当即低头默不作声,把玩着石头。

至于说贾宝玉离了她就会死,她才不信。

林如海沉吟片刻,忽然起身决断道。“既然你也有心探访一下贾府,如今京华林府也都修整的差不多了,不如将计就计。

青书,你与玉儿即刻启程返京,就按照正常礼节走一遭贾家,我倒要看看,这荣国府还能玩出什么样!“

听到宋青书和林黛玉终于出发要北上了,贾琏是大松一口气。

如今面对这两位主,他可是催又不敢催,怨还不敢怨,也没那个精力。

张辽和赵云这些日子,可不愿意闲着,拉着林家的家丁和贾琏,就是一顿操练。

原本贾琏以为的磕丹流,是吃丹药,睡一觉,醒来天下无敌。

结果赵云告诉他,真实的磕丹流,吃了丹药,起来挨打,打的鼻青脸肿,浑身是伤,丹药浸透气血筋骨,慢慢成长。

短短半个月,他整个人都黑了一圈,不过实力倒是的确摸到宗室槛了,也精壮了几分。

就是半个月没吃肉,也没有以往那么觉得难受。

宋青书和林黛玉一行人从扬州码头出发,随行除了三个丫鬟四个婆子,以及林黛玉随行衣物和书籍,就是给贾家准备的礼物,拢共装了二十个大箱子,其他的都被宋青书收了起来。

江南七怪,被宋青书留在林如海身边听用,如今这六人已经是大宗师级别的实力,一般的宵小还真的搞不赢。

沿着大运河北上,舟楫如梭,商旅往来不绝。

过了扬州,很快就到了淮安。

这天,楼船停在淮安码头补给,宋青书带着林黛玉到淮安游玩了一番。

贾宝玉死不死的,反正两个人都不着急,如今林如海安全有着落,林黛玉终身有依靠,自然是游山玩水,慢慢北上。

正好是初夏时节,不冷不热,开争奇斗艳,各地风光无限好的时候。

结果,刚一回到,老远就听到楼船上闹了起来。

只听得一个蛮横霸道,又有些熟悉的声音说道。

“这个丫鬟就是爷当初付钱买的,今日他说什么也得跟着我走!

不要说我薛蟠没有给你琏二爷面子,五千两银子我丢在这,让那什么宋道人再去买三个丫鬟都足够了!”

宋青书的目光,早已远远看到那头大脖子粗的,不正是当初有一面之缘的薛蟠还能有谁。

只见他在那与贾琏拉拉扯扯,一脸宿醉模样,红彤彤的脸好似猴屁股一般。

在林家的楼船前,贾琏正苦苦相劝,拦着薛大傻子呢。

楼船之上的香菱,正一脸悲戚的哭红着眼睛,旁边的紫鹃正低声安慰着,想来那薛大傻子恐怕没说什么好话。

这香菱性子还是太软了些,完全忘记了自己有修为在身。

在船舷梯前,赵云和张辽站在口子上把守着,地上十几个家丁打手在那哀嚎不已,不是断手就是断脚。

看来这是已经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冲突啊。

林家楼船后面,一个挂着薛字的四层楼船,十分奢华停靠在那,上面有一对母女,也驻足观望,脸上虽然着急,但却并未有出言阻止的意思,正是薛姨妈和那薛宝钗。

只见那薛宝钗头上挽著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襦衣,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那薛姨妈也是徐娘半老,姿色犹存,满脸忧虑的说道。

“这该死的孽障到底是要气死我啊,在金陵犯下大过,好不容易在他舅舅的帮衬下脱了劫,怎么偏生又如此不安分!”

薛宝钗也是一脸嫌弃的看了自家兄长一眼,无奈的说道。

“妈你莫慌,哥哥只是喝多了,既是琏二爷在,终不会出什么岔子的!”

原来,香菱虽然被宋青书救了,但是那薛蟠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过了没多久,又因为一场意气之争在金陵打死了人。

明明有改命的机会,可惜他没把握住,又重新走回了剧情的老路,当然这背后未尝没有王夫人和王子腾的算计。

毕竟,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就剩下薛蟠一个不成器的男丁。

王子腾又一心取代贾家,执掌京营成为勋贵老大,拉拢勋贵和军方四处都需要用钱,这不在薛家身上想心思又能如何

所以,王子腾给薛蟠出了一个假死脱身,举家迁往京华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