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仙尊火柴燃烧火柴

第901章 五日功成辟洞天

第901章五日功成辟洞天

晨光熹微,鎏金般的日色自虬枝间漏下,在青苔石阶上织就粼粼光斑。

草木清气裹着春意浮涌,令人不禁心生暖意。

陈沐负手徐行,云纹袍角扫过阶前凝露,眉间水纹印记仍存,凉意沁入肌理,却始终如隔雾观般虚实难辨。

未有多时,他下意识地沿着石阶行至洞府,临入门之际方才醒然,抬眸望着“青屏”二字篆刻,唇角泛起自嘲笑意。

今日分明是要拜会同门,倒被仙诀勾了神魂。

他驻立府门,目光逡巡于蜿蜒山径与幽深洞府之间。

清风徐徐从容掠过,倒似替他做了决断,既心念未定,何苦扰人清修

这般想着,脚下已随清风流转,恍兮惚兮间重回洞府静室。

白玉蒲团上光华明灭,映得青年眉目愈发清皎。

师尊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不能遮掩第二道果,他游历九都便是行走在崖畔之间,太过危险。

所以为了能够快速叩关,眼下的再度闭关还是有必要的。

不过陈沐有种预感,那就是此次闭关不会太久。

多则一年半载,少则一二月份,当足以功成。

毕竟,他对道法修行的悟性一直极好,再加上先天道胎之体,更令他如鱼得水,对道法的领悟向来通透无碍。

更何况,这“水中月”仙术之名暗合镜水月之意,或可借第二道果虚实相生之妙,在月华流转间寻得破境契机……

调息片刻后,陈沐持定心神,双掌交迭于丹田处,一缕水色月华自眉心渗出,在虚空中勾勒出“水中月”的行诀篆文。

那些游丝般的符文甫一成型便化作涟漪消散,正如镜湖上被搅碎的月影。

“虚实相生,水月空……”

他低声诵念要诀,元神倏尔显化,沉入紫府深处。

而化神问道修士的元神本已凝实如真,可在此刻却渐渐模糊成雾霭,与漂浮在元神周围的银面古镜产生了玄妙共鸣。

陈沐眸光悄然流转,暗道果然如此,几乎未用他引导,此仙术便与第二道果产生了些许联系。

他心神不停,当即借着这份共鸣,开始参悟起了仙术的第一重……

日落月升,月降日出。

短短一天之后,银面古镜突然绽开冰裂纹路,无数琉璃碎片悬浮在紫府之上,每片都映出万千个月亮。

先天道胎在此时显化威能,陈沐周身毛孔忽的渗出玉色光晕。

而原本需要百日乃至千日才能参透的虚实转换之道,在道胎推演下以及银面古镜的加持下,竟如同冰面裂纹般清晰可见!

他看见自己倒映在法力沧海中的影子忽然扭曲,一轮皎洁明月竟就此缓缓浮出水面,月轮上涌动着满是不属于此间的星辉……

“原来如此!”

陈沐突然睁眼,瞳孔里旋转着两轮残月。

与此同时,尚在紫府中的元神双手结出仙术印诀,下一刻,整个洞府的灵气开始逆流,飘零的碎屑倒飞回石缝,一旁的潭水也违背常理地向天空升腾。

而当第一滴水珠触碰到洞顶时,又突然凝成镜面般的平面,映出与真实洞府完全对称的虚影世界……

山巅小筑,正神游太虚的抚元子蓦地睁开双眼,起身走至檐下,一脸意外地看向青屏方向。

“这般快便摸到了门径”

山风掠过他微微发颤的银须,带起一串惊疑不定的自语:“记得门中参悟“水中月”的纪录,是十日关还是月余劫”

“可这小子……分明才过十二时辰!”

更遑论是以真君之躯参悟真仙妙术!

抚元子眸光明灭不定,连连拂须点首,他这个弟子,还真是一次又一次的让人吃惊不已……

青屏洞内,进度仍在持续进行。

银面古镜发出清越鸣响,万千琉璃碎片同时指向虚空某处。

陈沐福至心灵地并指为剑,法力真元在指尖凝成半截残月。

而当这看似残缺的月刃划过时,洞内一旁的寒潭水面竟浮现出九重嵌套的月轮,每重月影都蕴含着截然不同的道韵。

“破!”

随着轻叱,九重月轮同时碎裂。

无数晶莹光点在空中重组,化作七十二面水镜将陈沐环绕。

当第一面水镜映出他身影的刹那,他的身影突然消失在此方天地,可环目望去,他又同时存在于所有水镜倒影中,又仿佛根本不曾存在过……

不知过去了多久,洞府内突然响起镜面破碎的清脆声响,陈沐的真身从最后一面水镜踏出时,发梢还沾着未干的镜水露。

此时此刻,元神身旁的古镜中的水莲已完全绽放,层层迭迭的瓣里光华流转,好似封印着整片星河。

而“水中月”的行诀篆文不知何时已变成流动的水银,在他经脉中构建出全新的周天循环。

寒潭水面逐渐平静如鉴,陈沐轻步上前垂首看去,对着倒影微微一笑,那影子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掐诀姿态。

而这正是镜水月第一重“照影成双”的境界。

从此以后,他的每个倒影都可化为真实分身,而真实本体亦可藏于任意虚影之中。

紫府之中,先天道胎与银面古镜的共鸣仍在持续。

可陈沐知道,这场本该持续一年半载的闭关,却在第五日朝阳初升时,已悄然功成……

他缓缓抬眸,视线似能透过穹顶望见初晓浮云。

“时间尚早,不如一鼓作气把随身洞天也开辟出来”

陈沐眸光浅动,当即决意着手。

对于问道化神境的修士而言,随身洞天乃是证道标志,更是玄妙无穷的修行助力。

甚至若机缘足够,这般芥子空间还能衍化成真正的小世界。

就比如脚下的抚元洞天,四季更迭与日月轮转自成体系,足可容纳百万生灵。

昔年有散仙便以此为基,豢养百万凡人,来借凡人的“烟火气”削弱自身的三灾九劫。

不过抚元子作为碧落潮生阁老祖,座下有着青州千万子民供奉香火,自然不需倚仗这方寸天地……

当然,此刻陈沐尚未臻至散仙境,不能演化日月乾坤,可开辟储物洞天已非难事。

比起随时可能湮灭在虚空乱流中的储物袋,与自身相连的洞天显然更为稳妥……

洞府内青烟袅袅,陈沐盘坐在蒲团之上,心下纠结该以何法开辟洞天。

到了他这等境界,开辟洞天其实很简单,只是以何法开辟还是有些说道的。

一般来说,世人多以所修玄功开辟洞天,如此开辟出来的洞天道场最符合自身道途。

可是他却有些犹豫,《太阴月魄潮生篆经》终究偏离本源,其中掺杂了太多太阴真意,若以此奠基,恐令洞天根基生出偏差。

而若抛去玄功做刃,那眼下唯有以本命道法开天这一个合适选择了……

陈沐思忖片刻,没有过多犹豫。

他凝视着显化在紫府中的元神,忽而并指作剑,自天灵盖引出一道澄澈流光,正是灵枢清源真水本源。

虚空忽起涟漪,二十四道水纹沿着乾元方位层层漾开。

陈沐双瞳泛起水蓝霞光,指尖真水化作游龙盘桓,每转一圈便在虚空中刻下玄奥道纹。

这时寒潭深处传来细碎冰裂声,玉髓地面骤然浮现蛛网般的银色裂痕,却是空间被真水侵蚀出丈许宽的豁口。

“定!”

陈沐低喝声中,三十六滴本命真水飞射入裂隙。

刹那间天地倒悬,混沌之气裹挟着阴阳二炁自裂缝喷涌而出,却在触碰到真水的刹那凝成青玉色晶壁。

陈沐双目凝神,双手结太虚归元印,每道指诀都牵引着晶壁向八方延展。

但见虚空裂隙内,清源真水如天河倒卷,冲刷着混沌中翻涌的地火风水。

浊气下沉化作玄色土壤,清气升腾凝作流云霞光,中央一汪灵泉正汩汩涌出甘霖。

只是好景不长,陈沐忽觉神识刺痛,原是混沌深处迸发紫霄雷火,真水结界登时剧烈震颤。

“镇!”

元婴虚影蓦然睁眼,掌中托起水月镜天。

镜光所照之处,暴虐雷火竟化作万千萤火,飘飘荡荡落入新生洞天的穹顶。

陈沐则趁机咬破舌尖,喷出精血融入结界,七十二道水幕屏障层层铺展,终将最后一丝混沌气息隔绝在外。

此刻映入他眼帘的,已是一道浅显如痕的银色古纹,透过纹路可见其中天地,三亩灵田泛着玉泽,半亩清潭映着星辉,云雾缭绕间有流云虚影掠过。

虽不及旁人温养许久的百里洞天,却隐隐能听见其中潺潺水声与草木生长的簌簌轻响,可见无需太长时间,其便能一举超过此界限。

陈沐满意的点了点头,挥手一招,银痕顿时飞下,落在手腕之间,隐于袍服之下。

默默感应片刻后,将储物袋中所藏尽数转移进去。

等一切都忙完,外间已是月升中天,万籁俱静……

……

次日天光初亮,陈沐踩着露水浸湿的青石阶登上山巅,意欲辞行。

之所以如此急迫,也是他冥冥中感应近日乃道运昌隆之时,必要充分把握这稍纵即逝的机缘。

此时的山巅小筑隐在翻涌的云海里,抚元子正盘坐崖边吐纳朝霞。

晨风掠过他霜雪般的长发,在紫气氤氲中更显仙风道骨。

“师尊。”

陈沐在十步外稽首见礼。

抚元子对他来意却是清楚,只是仍没有忍住的感叹道:“五日破关……当年你故去的三师兄修至‘照影成双’,尚且耗费了月余功夫。”

陈沐拱手道:“也多亏了师尊为我删繁就简,如若不然,此事绝非数日便可功成。”

抚元子摇头一笑,尤其是在感知到陈沐已经早早开辟出随身洞天,更是满意至极。

望着恭谨执礼的道袍青年,他伸手一挥,袖中突然涌出湛蓝流光,一枚鎏金符箓与十余道各形各状的五阶水属道痕鱼贯而出。

其中除了符箓直入陈沐眉心以外,其余道痕皆环绕在其身边,致使此间一时水雾氤氲,潮声滚滚。

抚元子没有解释符箓为何物,只说道:

“带着这些水属道痕,足够令你在红尘中,得以一心寻得叩破玄关的因果了。”

十余道五阶道痕,足以问道之修数百年不必为资源发愁,哪怕是底蕴深厚的陈沐,至少也能腾出百余年空闲。

而这,将大大提高他叩玄关的效率!

陈沐正欲再拜,抚元子已然拂袖起身,踏空而行。

当掠过弟子之后,他又好似突然想起一般,意味深长的说道:“途中若遇着合眼缘的灵兽,也可耐住性子培养一番。”

言罢,他一挥手:“且去吧,望你归来时,已然叩尽九重玄关……”

“弟子定不负师尊厚赐。”

陈沐对着老道背影再施一礼,转身时小院檐角下的铜铃兀自叮咚,恍惚间似有几声轻笑自云深处传来……

林荫小径上碎金斑驳。

陈沐踏着松针缓步而行,忽见前方青衫飘袂,却是青山道君自晨雾中踱步而来。

他含笑驻足施礼:“青山师兄。”

青山道君亦微笑颔首:“观师弟行色,可是要离山远游”

“承蒙师尊允准,正要下山历练。”

“欲往何方”

陈沐对此也早有计较,思量着回道:“玄灵两都毗邻东都,自是首选,若无意外,师弟准备自此中择选一个方向。”

“玄、灵两都……”

青山道君点了点头,想了片刻后言道:“倒有几脉通灵异兽蛰伏其间,师弟若有机缘,或可收作伴修。”

陈沐心间蓦地收紧,道袍袖口荡起细微涟漪。

这话竟与师尊临别赠言如出一辙,莫非……

他压下心头惊诧,垂眸问道:“还请师兄示下,这灵兽可有何玄机”

“非是灵兽有玄机,而是师弟的玄关需契机。”

青山道君含笑解释道:“豢养四阶灵兽直至破境,其间羁绊自生因果之力……”

话音未落,瞥见陈沐骤然清亮的眸子,他又不由莞尔:“看来师尊已提点过”

“师尊确曾提及灵兽之事,只是未曾言明。”陈沐若有所悟。

“不言方为大善。”

青山道君朗声道:“师尊若言明,那因果线便染了仙君的道韵,反损师弟机缘。”

“原来如此……”

陈沐恭敬一礼:“多谢师兄解惑。”

青山笑着挥了挥手,侧身让过山道,显露出身后云海。

“师弟远行,我孑然一身别无他物,便借这云海天光,祝君破浪乘鸾,道心澄明。”

“有此良言解惑,胜过他物万千。”

晨光忽盛,二人相视一笑,陈沐拱了拱手,转身踏入蒸腾的云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