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捧月翻滚的肚皮

第八百五十七章 虚实相交

张远很明白一件事。

那就是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歧视和隔阂。

同为华夏人,不同省份间还互相黑对方呢。

甚至不同区县之间都能骂起来。

最典型的便是江苏十三太保。

疫情期间,这地方愣是搞出了几十个二维码。

省会与地级市不互通,城与城不通,甚至乡与乡都不通。

这还是经过几千年民族融合后的华夏。

东北人听不懂福建,两广的方言。

粤省人吃不惯北方的菜系。

但即使如此,华夏都是全世界范围内,多民族融合做的最好的区域了。

其他多民族地区的散装情况是超乎普通华夏人想象的。

最明显的便是咱们的南方邻居。

邦与邦之间都能干起来。

不光语言不通,连文字都不同。

这还是同一个国家。

如今张远身在海外。

这里不是北影厂,是好莱坞。

这里是白人和老犹子的天下。

这里不太能容得下黄皮肤的人。

好莱坞建立与1925年,到2008年,岁月已过八十余载。

可是能在此处站稳脚跟的黄种人明星,依旧屈指可数。

所以,想要在好莱坞有一席之地,相当不易。

辰龙拍第一部《尖峰时刻》的时候,刚开始也不受重视。

第一部成功后,他在采访后也说在好莱坞拍戏不开心。

因为即便是龙叔这般的国际巨星,在剧组依旧没有太多话语权。

不像在国内,导演制片都得和他商量着来。

他是爱当大家长,当然觉得憋屈。

张远虽没有当大家长的癖好,但也不得不小心考虑该如何自处。

无论是《速度与激情》,还是环球影业。

对他来说,都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该如何站稳脚跟,而不是被人用完就扔,这点就很有技术含量了。

“张远先生,我听哈维说,你愿意对《速度与激情》的新作进行赞助。”

“请问您的预算有多少?”制片主管麦克聊到了正题。

“首先,我说的是投资。”张远明确了一下说法。

投资是按比例回报的。

赞助可未必。

这俩事不一样,投资就像结婚后要孩子,是付出了成本,得到结果。

赞助则像隔壁老王,助了,也可能得出结果,但不一定让你抱孩子。

你们白人老爷少和我来这套,老子不是来打白工的。

我就是来既要又要。

既要出名,又要赚钱的。

近一年时间,张远一直在“攒钱”。

《尖峰时刻3》和《功夫之王》的片酬他都没动。

再加上过年时从各家公司结来的账目。

在不影响其他投资和项目的情况下,他个人短期内能拿出的资金,大概有500万美金左右。

这是他此次北美行的预算。

按照他的估计500万美金,买个席位应当还是可以的。

况且这时候的环球其实自己心里也没数。

不知道《速度与激情》的下一部戏能不能赚钱。

更不清楚范迪塞尔带来的“老员工团建”方案是否能够扭转颓势。

其实范迪塞尔很聪明。

这时候漫威宇宙还才起步。

大杂烩,大乱炖的好莱坞大片模式也未盛行。

所以他的想法还挺超前。

到了《速度与激情5》时,在里约召集团队,还真有种“复仇者集结”的感觉。

可那是后来,现在对环球来说,这依旧是个不确定性很大的项目。

所以他们以为,张远是想要一个固定角色。

其实他想要的是介入“家人侠”宇宙。

但也不能将底牌摊开,所以他并未直说。

“麦克先生,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我来问你。”

“是你们认为韩这个角色,值多少钱。”

范迪塞尔这边已经联合制片人找了编剧,做了大致的剧本。

如今的内容,是想联动前三部的主要人物。

因为第三部结尾是找老范头客串。

剧情上,是第三部男主的小弟说,有人来找新一任的东京漂移王,并说自己是已故的韩的家人。

家人侠是以韩的朋友的身份登场的。

而韩则是一个死人。

所以在第四部给他设计了一段与家人侠共同犯罪的情节,以圆上这个坑。

但老范头虽然想4,5两部连拍,可环球不同意。

所以就没有想到第五部会设计出那么大的案子。

也没想到角色会人均分到上千万美金的报酬。

其实到后来,剧情衔接上还是有点小问题的,毕竟是后找补。

韩在第三部中贪当地黑帮的赃款。

那才多少钱?

对一个身价上千万美金的人来说,根本没必要那么做。

所以为了圆这一点,也为了拓展角色可能性。

后来又补设定,把韩复活,说他一直在与无名氏先生合作。

反正为了继续拍戏捞钱,环球啥故事都敢编。

并且后来系列大火,成为世界一流ip后,公司直接把票房失利的第三部放到了外传的位置上,都不把他当正式系列作品了。

张远采用以实对虚,以虚对实的策略,与对方耍耍。

不能一上来就实诚,会被白人当傻子的。

麦克也已经察觉到这个华夏年轻人不好对付。

不光是有备而来,调研充分,还滴水不漏,让自己不好抓到软肋。

“这样,我先与公司和团队聊一聊。”

“然后给您一个方案,我们在展开讨论。”

呵呵……你看,你又急。

谁先给方案,说明谁的需求更迫切。

他给方案,自己便能主动讨价还价。

反之他就落入了不利的局面。

张远点头答应,同时开口。

“在你们讨论方案的同时,能不能先帮我安排一下与团队见面。”

“这是一个双向选择。”

“我感兴趣,但也得了解项目的真实情况,再做决定。”

给出了一副我还得调研一下。

若是不好就跑的态度。

“可以,你想见谁,我都能帮忙安排。”麦克则摆出了配合的态度。

他也怕金主跑了!

所以赶忙答应。

这就好办了。

其实张远不是为了调研项目,而是为了站稳脚跟。

哈维这老小子为了拿到50万美金的全额“介绍费”,可是非常下本的。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是网络上盛传的,出自于《资本论》的名言。

但这句话不是马先生写的,而是引用了大不列颠经济评论家托·约·登宁在《工会与罢工》一文中的原话。

马先生是拿这段话当引子,给出了自己的著名观点。

既“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对资本的剖析如此精确,除了他自己和老婆都是名门望族,正是资产阶级外。

他本人还是犹台籍。

他老人家太了解自己阶级和民族本性了。

哈维这个老犹子,更是满打满算,百分百契合这些论点的。

即使和环球影业有过亲密合作,甚至一起操纵过奥斯卡。

可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上一秒的我合作赚完了钱,下一秒的我就能把你卖了。

来之前,他早就把环球关于《速度与激情》这个项目的人和事,通过他的在环球影业内部的关系网查了底朝天,全都交代给了张远。

这几十万美金都花值了。

所以他已经知道。

这个项目,资金不充裕只是小问题。

团队内部更是矛盾重重。

他不在乎这些人打死打活。

但得保证自己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来发育。

简单来说,现在这剧组分为了两大派。

导演和部分公司领导一帮,制片人和范迪塞尔一帮。

导演林诣彬是公司扶起来的。

而范迪塞尔与整个系列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中的那个铁打营盘,也就是系列每一部的制片人尼尔·莫瑞兹是穿一条裤子的。

因为这位尼尔老哥还是范迪塞尔另一部系列作品《极限特工》的制片人。

同时,他还是最近几年大热作品《冒牌天神》,《我是传奇》和《人生遥控器》的联合制片人。

在环球影业和好莱坞都有些地位。

等于环球内部至少有两拨意见难以统一。

这就是张远想要的切入点。

次日,张远先去北美其他地方参加完《功夫之王》的宣传活动。

而后又飞回了加州。

“茜茜,我看你也是有点玩疯了。”刘晓丽在飞机上,面带笑意嗔怪道。

即使工作已经完成,刘茜茜也跟着他一块回到好莱坞。

说是想继续练车。

其实也是想和张远一起玩。

难得有时间,她不想浪费。

“出来玩就是要开心嘛。”

“况且我也进步很多啦。”小龙女回到。

是进步了不少……张远想着,至少能完完整整的跑圈,不再老是冲出赛道。

且之前拍戏时集训的好处在此时体现。

别看她长的偏柔,实则还是练出了一些肌肉的。

开车,尤其是开改装过的赛车,那可是体力活。

普通人三圈下来,先不说胳膊腿有没有因为甩盘子和踩刹车而抽筋。

那些车大多是没有助力的,开一圈跟健身似得。

就说脖子,一般人下车后,脑袋都得耷拉在肩膀上。

因为高速过弯的强大g力,普通人的颈部肌肉根本承受不住。

高级别赛车手的脖子,个顶个的都和大腿一样粗,就是这个道理。

“张远,张远,今天我们还去赛车场吗?”她探过脑袋问到。

“去啊,反正还包了好几天呢。”

“那你带着我开好不好,我觉得你比教练开的好。”她笑着要求道。

人家教练是欧洲房车赛退下来的,虽然是低组别。

水平应该还是比张远高一些的。

但好坏不看技术,看人。

她觉得好,便是好。

而且张远比较猛,敢往极限推。

教练则得保证学员安全,不会那么激进。

“好,但今天你得稍等一会儿。”

“我约了人。”

回到赛车场内。

一位与他们几人同样是黄皮肤的老哥已经早早等候。

穿着打扮挺随性,短袖里面套了件白色长袖,脚上踏着双詹姆斯六代,看着有点嘻哈。

“你好,林导。”

此人正是《速度与激情3》的导演林诣彬。

老哥是华裔,在台北出生。

八九岁的时候,就随父母移民到了洛杉矶知名的橘子郡生活。

这老哥最早的梦想是当职业篮球运动员,想进nba。

然后发育完,身高才170……就断了念想。

“你好。”这位说中文时,已经有点别扭了。

基本已成了标标准准,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林导,久仰。”张远客气的打了个招呼。

刘家母女俩在不远处看着。

见他会晤的是一个亚洲面孔,便以为是张远的朋友。

不便打扰,俩人便走开了。

上来先攀关系,大概聊了聊。

“其实,我很喜欢《速度与激情3》这部电影。”

“我认为非常精彩。”

“听说您为了准备这部作品,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还研究了非常多的赛车资料。”

“是的。”林导答道,同时一直在观察张远。

他不认识对方。

但公司说了,这位不光是华夏正在崛起的新星,还是潜在的投资人。

所以不乐意也得见。

至于为什么不乐意。

韩的扮演者成康,是他的好友,合作过数次。

这头来个人就要把朋友给顶了,多少有点过不去。

但在好莱坞,导演的话语权远没有国内那么大,所以也只能硬着头皮接触。

他和哈维一样,也不明白为什么张远把见面地点订在赛车场。

但又想到,这位也许是为了提前做功课,还算敬业吧……

其实在拍摄《速度与激情》第一部时,两位女主角,莱迪和米亚的扮演者,连驾照都没有。

为了拍戏特意去练的。

而保罗·沃克也是为了拍这部戏,才去学赛车,并在拍摄结束后喜欢上了跑车和赛车。

这也间接导致了他后来的悲剧。

专业演员,哪怕不会,也得为了角色去学。

这才是专业二字的意义所在。

林诣彬也做了大量调研,才开拍作品。

因为花了很多心血,结果却那么惨,所以他还挺伤心。

也更想证明自己。

张远认为林诣彬是系列的最佳导演。

他是最有能力,也是最适合这个位置的。

还有一点。

环球看上他,让他拍第三部,是因为《征服怒海》这部商业片的成绩不错。

而在这部片子里,林诣彬与泰瑞斯·吉布森和乔丹娜·布鲁斯特合作过,并且很愉快。

这两位,就是《速激》系列中,保罗沃克角色的黑人好基友和老婆的扮演者。

林诣彬和大半《速度与激情》的演员都有过合作,且很熟。

有私交与合作经历,让他更容易把控团队。

所以张远也很支持他来拍。

林诣彬并不知道他的想法,显得有些拘谨。

“林导,我们都是华夏人,有很多共同点。”

“我不是华夏人,我是宝岛人。”林诣彬立马答道。

张远:……

好好好。

跟我来这套是吧。

他知道很多海外宝岛人都会自称宝岛人,而否认是华夏人。

这不是个例。

部分香江人也有这毛病。

大部分华夏人遇到这种事也就付之一笑,懒得掰扯。

因为没用,这是人家在精神上的立身之本。

但是可忍孰不可忍。

当我们这么搞,那就别怪我一会儿心狠手辣了。

“那就先不说这个了。”

“既然您也研究过赛车。”

“不如我们上车,边开边聊,如何?”

张远发出邀请,并递给了对方一顶头盔。

林诣彬不明白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勉强答应。

开车就开车吧,就当完成任务了。

林导完全不知道,他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