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这个规律很有趣,他是偶尔听父亲提起的,因此九州岛和本州岛便有些恶劣的海寇会专门上岸杀人。

一般会杀掉他们的祖父和父亲,再抢走母亲,只留下孩子,过个三五年,说不定就能在海上看到沦为海寇的孩子。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九州岛有些豪族公子甚至以此为乐,常派手下武士出去打猎,互相比较,看谁能逼出更多海寇来。

当然,这种事不会在民间流传,他能知道,是因为他爹招揽武士,有九州岛的浪人来投,醉酒之后提及,他之所以离开九州岛,就是因为干不来这事。

一条太郎是觉得这事会有隐患,所以特意提出来教儿子:“做海匪,要么只抢掠钱财,能不杀人就不杀人,做人留一线;要么,屠村屠族,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像他们这样,既杀人,又不杀尽,不为利益,只为取乐,留下这么大的后患他们还沾沾自喜,将来他们必遭反噬。”

一条健仁当时只觉得他们残忍,倒不觉得他们会被反噬:“除非老天惩罚,或者明朝廷为他们出头,不然一群平民,还都是孩子,怎么可能斗得过九州岛那些拥有武士的豪族”

一条太郎:“不要小看了平民的仇恨。”

一条太郎做事一向谨慎,一条健仁虽然不以为意,但他是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的,所以也不与父亲争辩。

但此时,他脑海中便闪过父亲当时的话。

是不是大内氏做事太绝,引起了大明的民愤,所以即便远渡重洋,他们依旧要过来复仇

这一路,他们也算历经险阻,在高知县和他们打了一架,一路躲避着溜到本州岛来,除了在一畑寺停留的那三天外,其余时候都是吃的很难吃的干粮,没有人抱怨一句,只要提起大内氏,他们便紧绷着身体,眼中含着恨意的光芒……

平民的仇恨,真的可以支撑着他们远渡重洋来此复仇。

一条健仁不敢怠慢了他们的仇恨,认认真真的禀报打听到的消息。

“大内弘见是大内氏分支,据传是陶弘护的手下……”

潘筠歪头:“据传”

“是,”一条健仁顿了顿后道:“在今年之前,他就是个四处浪荡的浪人,只是因为姓大内,所以酒馆商铺愿意给他面子,让他赊酒赊物,内城很多人都认识他,所以我才能一打听就打听到了。”

一条健仁解释了一下他消息的来源,并强调可信度,继续道:“去年秋,他突然消失,再回来便成了大内氏船队护卫,他一人就管了两条船。”

潘筠:“他什么时候回来的”

“前不久,大概在十天前吧,所以我一问,他们还以为我也是来巴结讨好他,以进大内氏贸易船队的人。”

潘筠:“大内氏的贸易船队是干什么的”

“听说是负责对上国贸易船队的护卫,保护勘合贸易的。”

妙真冷笑:“这两年都没勘合贸易,他们船队在海上喝西北风吗只怕是保护走私贸易,以及充当海匪抢掠吧”

潘筠微微点头:“他现在在山口馆吗”

“在,”一条健仁顿了顿,目光扫过潘筠和妙真、妙和,没说话。

潘筠一看就懂,没好气的道:“磨磨唧唧,磨磨唧唧,直说吧,他在哪个妓馆”

一条健仁脸色薄红,小声道:“我们这里叫遊女屋……听说他常去一家叫樱的遊女屋。”

“好名字!”潘筠问道:“在哪里”

一条健仁叹息一声道:“在内城河边,靠近外城的地方,您一去便能看到,上面挂满了粉色的灯笼,就像樱一样。”

“另外一个人呢打听到了吗”

“和山名氏争夺村庄立了首功的人叫内藤满男,是内藤弘矩的次子。”

潘筠:“听上去这个内藤弘矩很有名”

一条健仁已经习惯了,他们毕竟不是日本人,这些人在他们看来如雷灌耳,但他们一个都不认识,只能每次说到时详细介绍一下:“他是丰前守护代,是地头,也是大内氏的三大家臣之一。”

潘筠:“听上去的确厉害。”

一条健仁解释道:“这次和山名氏争夺地盘,就是他指导的。”

潘筠挑眉:“所以他是幕后之人”

一条健仁:“不知道大内氏家督是什么想法,但既然是内藤满男出手,那内藤弘矩一定知道。”

潘筠满意不已:“好极了!这样和山名氏谈判就好谈多了。”

一条健仁只当没听见,而且他也的确没听懂,他继续道:“内藤满男最近都没怎么出门,听说是因为他遭遇了两次刺杀,今天上午他难得出来一趟,结果才走到大街就被忍士刺杀。”

潘筠心提起来,连忙问道:“他死了”

“没死,只是受了轻伤,倒是刺杀他的忍士被杀死了。”

潘筠松了一口气:“太好了,这下更好谈了。”

一条健仁:……

潘筠道:“把内藤满男的住址告诉我。”

一条健仁犹豫道:“他受了伤,这几日恐怕都不会出来了。”

“山不来就我,我自去就山。”

一条健仁只能把地址给她,提醒道:“我回来时绕到他家门口看了一眼,虽然我功夫低微,但我也能察觉到他家附近藏了很多的人。”

潘筠将地址记下,然后将纸烧了,点头道:“我知道了,接下来的事与你无关了,我们明天在此休息半天,下午你就带他们去大森町。”

那是山名氏的地盘,也是潘筠最终的目的。

一条健仁应下。

他一走,薛韶就问:“你要和我们分道扬镳”

“你们先行,我过后去追你们。”

薛韶皱眉:“你想同时杀两个人,怕是不易,你不要小看了大内氏,进城的时候你应该看出来了,这整座城都有点怪,尤其大内氏的群屋所在的位置,可以说是得天之厚,将这一片的气运都占了。

他们当中未必没有精通玄学的神道。”

潘筠:“我知道,我会小心的。”

薛韶:“留下几个人,我们兵分两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