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气场够不够
“你是谁?”
“我们只想拿属于我们的东西。”
有人颤声道。
赵玄的气势太强了。
大部分百姓看着,心中打颤。
“属于你们的东西?”
“怎么就属于你们的东西了?”
赵玄目光锁定一人,上下打量着。
“是我们向佛祖求来的。”
那人颤声道。
面对赵玄,他明显气场不够。
“求来的?”
“那你们继续求啊,为何要抢?”
“抢跟求,你不会不懂区别吧?”
赵玄气笑了。
这是什么鬼逻辑?
“你,你怎么不讲理啊!”
“我们是因为士兵不给,才不得不抢的。”
那人的声音越来越没底。
同样,周围的百姓也开始显得不安。
面对赵玄怒气冲冲的质问,他们感到愧疚。
“说是你们求来的,那怎么会在士兵手里呢?”
“这些士兵代表的是大宋朝廷,你该不会说朝廷也是佛祖给的吧?”
赵玄冷笑。
心里已经不那么生气了。
反而觉得可悲。
为百姓的无知而感到可悲。
到底是因为什么,让他们变得这么愚蠢?
“我……”
那人显然害怕了,有些话不敢说出口。
赵玄的身份不明,他觉得赵玄可能是大宋朝廷的人。
能指挥陈奇,肯定不是普通人。
所以有些话不敢轻易说。
“你们听好了,这些都是大宋朝廷给你们的,不是佛祖赏赐的。”
“如果你们认为是佛祖赏赐的,那就继续祈祷。”
“把你们的粮食祈祷出来吧。”
赵玄目光扫过在场百姓,语气沉重。
这只是芮县,楼兰不大,其他县是不是也是这样?
真是让人心酸。
这些人里,什么样的人都有。
赵玄的话音刚落,就有人起哄。
“求就求,我们现在就求!”
“大家,我们不求他们的施舍,我们求佛祖保佑。”
“佛在心中,心诚则灵。”
“赐给我们粮食,让我们的身体更强壮。”
有百姓大喊。
然后坐在地上盘坐,嘴里念念有词。
一个人这么做,其他人也跟着做。
很快,就有几百人跟着坐下祈祷。
其他人看着,互相观望,看看赵玄,又看看祈祷的百姓。
“那个,我们相信粮食是大宋赈灾的,可以领粥么?”
有人颤抖着问。
很多人看向陈奇,最后还是看向赵玄。
他们知道,虽然陈奇是将军,但现在真正做主的是赵玄。
“不信佛了?”
赵玄冷笑询问
“不信了。”
那人尴尬。
“信不信,朝廷都不会追究你们的责任。”
“但朝廷的意思已经摆在这里,不能没有良心。”
“拿着朝廷的赈灾粮食,却当成是佛祖赏赐,这让朝廷多寒心?”
赵玄语气严肃。
声音很大,让在场的每个人都能听到。
不管是信还是不信的,赵玄都希望他们能听进去。
信仰是自由,但把朝廷的赈灾物资当成佛祖赏赐,这就让人太过寒心。
赵玄感觉自己的辛苦付出,被人偷走了。
“贵人说得对。”
“那我们可以领粥了么?”
那人陪着。
很多百姓也是看着赵玄。
他们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又饿又冷。
而且周围有几千士兵包围,他们心里很害怕。
“可以领,但我还有个问题。”
“我来了之后,看到你们的房子都还没修好。”
“那些房子明明是你们自己的,为什么只想麻烦驻军帮忙?”
听到这里,陈奇火冒三丈。
他本来想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结果却成了免费的劳工。
当劳工也就算了,还没钱,也没有人帮忙,全是看热闹的。
做得不满意还被抱怨,真是让人窝火。
“这……”
那些没祈祷的人犹豫了。
他们互相看看,没有人说话。
“不说,粥是没有了。”
“今天没有,以后也别想有了。”
赵玄眉头皱起。
百姓们一下子乱了起来,慌慌张张的。
坐着祈祷的,也有好几个身体一哆嗦。
赵玄这句话可真狠,等于说以后他们别想再得到救济。
这情况,他们得等好久才有粮食种出来,而且还有很多地没种上。
“你,你凭啥说代表大宋朝廷?”
有人抖着声音问。
赵玄立刻目光扫过去。
“我这次来,就是代表朝廷的。”
赵玄没打算透露自己的身份。
他还有别的事情要观察。
没必要暴露自己,也没必要让这些百姓知道他的身份。
百姓们不愿相信,转头看向陈奇。
“没错,这位使者是代表大宋朝廷来的。”
“你们将来会怎样,全看他的话了。”
陈奇声音低沉。
他提前和赵玄碰头,已经清楚赵玄的打算。
这段时间他对百姓的意见也很大,希望赵玄能整治一下。
“我们……我们听说只要祈祷,就会有人派兵帮我们修房子。”
“想着反正有人帮我们修,我们干嘛还要自己动手呢,就跟着帮忙了。”
有人低头小声解释。
赵玄听了,眼神一寒。
所以,事情变成这样,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操纵?
“谁告诉你们的?”
赵玄眯眼。
这些家伙心思险恶,必须找出来。
“不知道。”
“大家都这么说。”
众人纷纷摇头,说不知道。
事情过去那么久,传来传去,谁说的都忘了。
“找不出来,以后都不会再救济了!”
赵玄脸色一沉,声音冰冷。
这么多人,总该有人记得吧。
不确定,可能是有因果报应之类的顾虑。
“是,是……是吐蕃寺的方丈告诉我的。”
人群中,一个女人举手。
她一开口,又有几个说是吐蕃寺的方丈。
“我记得我跟着大家去祈祷,方丈出来,跟我说只要认真祈祷,佛祖就会派兵给我们施粥和修房子。”
又有人想起来了。
慢慢地……
大家的矛头都指向了吐蕃寺的方丈。
有些话确实是吐蕃寺的和尚说的。
说只要虔诚,就会有吃的也有人帮忙修房子。
起初百姓们不信,但后来真的有人施粥,也有人帮忙修房子,信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祈祷就有吃的,还不用干活,甚至还有人帮忙修房子,谁不愿意?
“去,把吐蕃寺的方丈,还有所有和尚都请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