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罪责难逃
但是,心灵慰藉吸引不了信徒,也吸引不了百姓。
所以,听了世家的话后,他就改变了策略。
趁着大宋朝廷赈灾和重建的机会,吸引了一大堆信徒。
尝到甜头后,他就越走越偏,直到赵玄出现。
“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
赵玄冷哼,转向世家老爷。
方丈只是个摆设,真正的问题是楼兰世家。
他们竟然敢暗中搞鬼,意图颠覆楼兰,罪责不可饶恕。
“草民无话可说。”
世家老爷们纷纷摇头。
“朕对你们很失望。”
赵玄眉头皱起。
看他们的样子,明显就是摆烂了。
以为摆烂,就不会追究责任?
的确,摆烂的话,赵玄也不好太过追究下去。
总不能真的将他们全都砍掉吧?
一两个家族还好说。
可这里有十多个家族在这里。
砍太多,会伤害楼兰的发展。
估计楼兰世家也是这样想的,所以都来了。
“陛下教训得是。”
果然,如赵玄所想。
他们现在就是摆烂。
“你们可知罪?”
赵玄沉声道。
“草民知罪。”
老爷们就好像乖孩子一样。
如果不是知道他们的本质,赵玄估计会觉得他们人不坏。
“知罪就好。”
“从今日起,救济灾民由你们世家出粮,要保证每人每户有饭吃,有没有意见?”
摆烂是一回事,但需要付出代价的。
“什么?”
“陛下,我们没钱没粮啊。”
世家老爷们顿时不满了。
“没有?”
“勾结吐蕃寺,意图颠覆楼兰政权,罪该抄家灭族!”
赵玄声音冰冷
身后的陈奇立即就拔刀。
现场驻军当即齐齐看向世家老爷。
“陛下误会,我们愿意。”
世家老爷们被吓了一跳,连连摆手。
开玩笑,粮食和性命,自然是选择粮食的。
如果性命都没有,还谈什么粮食,都没命享受。
“你们听到了么?”
赵玄看向现场的百姓。
“听到了。”
百姓们欢喜雀跃。
以后每天都能有饭吃了。
相比于每天只有粥,无疑是巨大的改变。
“听到是一回事,但你们也不要太得意。”
“从今日开始,你们自己修建自己的家园,耕种田地。”
赵玄沉声道。
底层的百姓太闲也不行。
竟然想着仅仅是祈祷,就能得到各种好处。
“草民遵旨。”
大多数百姓心里都是不满的。
但是不满而已,他们不敢表现出来。
不过也有很多开心的,因为他们的房子已经修复。
就剩下田地而已,就没剩下多少东西了。
“如果世家偷工减料不给你们赈灾,可以告诉驻军去抄家。”
赵玄又说道。
吓得老爷们的小心思都收了起来。
而百姓们听着,顿时感到生活有了保障,也不用担心世家不遵守诺言。
毕竟世家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这些百姓了解的更加清楚。
就是吸血的。
安排好后,楼兰的事也差不多算结束了。
赵玄没有继续追究楼兰世家的问题。
他们没有能力和大宋开战,双方算是达成协议。
至于佛门的事,也算是这样结束了。
没有空的百姓应该不会再去信佛。
他们要修建房子,种田,世家们不会长期赈灾。
“都散了吧。”
赵玄下令。
“谢陛下!”
百姓们纷纷行礼。
粥也施完了,他们该离开了。
离开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向赵玄。
他们都没有见过赵玄,都只是听说而已。
见一次面,都恨不得印在心中。
关于赵玄的威名,估计没有多少人不知道。
“陈奇,你亲自监督各大世家。”
“让他们今下午开始就要赈灾,若敢怠慢,砍了。”
赵玄冷声道。
相互合作的事情,若是不听话,那就杀。
看是听话好,还是被杀好,估计他们心里会算。
“是。”
陈奇点头。
带着队伍先去提醒世家老爷们。
至于百姓,慢慢离开。
没有喝粥的,赵玄夜再次给他们机会。
只希望不要继续沉迷在信佛当中。
至于吐蕃寺,赵玄没有处理,因为没有那个必要。
先留着,看以后是什么样子再说。
“石常,你率领幽冥暗探观察下这些百姓和和尚。”
“若还是执迷不悟,你自己看着办。”
不处理,不代表什么都不做。
若是他们不知好歹,就不要怪他不给面子。
“是。”
石常也离开了。
现场就剩少数驻军在这里。
赵玄想了想,没有继续待下去,去找韩红柳等人。
她们还在县城等他。
很快,赵玄就见到韩红柳等人。
“陛下,事情怎么样?”
韩红柳问道。
孔依依等人也看着赵玄。
她们闲逛的时候,城中人很少。
然而刚刚人突然多了起来,应该是赵玄那边处理好了。
只是不知道结果。
“没事了。”
赵玄笑了笑。
接下来就是欣赏楼兰的山清水秀,再看看楼兰官员们的情况。
如果不满意,那么就出手,如果满意就不管他们了。
不过估计都是满意的。
今天赵玄的身份暴露出来,他们也会知道自己到来。
哪怕之前是有心偷懒的,现在也不敢偷懒。
“那就好。”
众人人松了口气。
事情办妥了,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好好休息了。
这一路几乎都是路上,终于能认真玩玩了。
赵玄点头,带着几人在城中闲逛。
韩红柳等人都是绝色,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路人纷纷看过来,议论不停。
突然间,有人惊呼出声。
“陛下?”
刚才在施粥现场人很多。
现在散开之后,有人认出赵玄的样子。
“您,您是大宋陛下么?”
更多的百姓看向赵玄。
不过却不敢相信,赵玄会出现在楼兰。
“对。”
赵玄点头承认。
身份泄露了,没有必要掩饰。
“草民拜见陛下。”
百姓行礼。
“都免礼!”
赵玄笑了笑。”
“陛下,您能来楼兰真好。”
“我们楼兰百姓因为有您,现在有吃有住,多亏了您。”
百姓感叹道。
现场的这些百姓,大多数是不信佛的。
“楼兰百姓,也是大宋的百姓,不分彼此。”
赵玄笑了笑道。
这才是楼兰百姓应该有的面貌。
虽然有些蛀虫,但更多的还是心向大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