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藏烟雨江南

第709章 差距只会更大

第709章差距只会更大

这一艘飞舟运来的都是初战辽军的尸体,果然也能提升青冥,同时增加人间烟火的混沌气。

等这几万具尸体全部炼化,人间烟火中在万化境中又前进了一小步,卫渊此刻只需再修九九六年,就能进入法相后期。

紧接着又有一艘飞舟落地,带回来几千匹辽马尸体。但投入轮回炉后,效果却是差强人意。几千匹马还不如几百个辽族。

人间烟火将这些变化全都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变成一个个冰冷的数字。

卫渊返回镇城,此时战场已经清理完毕,大批修士正在抢修卫城。此时的人手只够同时修四座卫城,而卫渊要求挖掘一条地道通向镇城,施工量就更大。但是不加地道也不行。

不加的话卫城守军只能战死在城中,而有了地道就有了逃生通道,士气和结局都是截然不同。

辽族休整数日,又自后方调来数十万大军,开始进攻。

战斗一开始,漫山遍野的辽骑就遭遇迎头一击,此时镇城上已经有数十门火炮,火力大增,炮火覆盖下辽族终于出现了可观的伤亡。

随后辽族又发现,人族的火力比上一战要凶猛得多,无数飞剑呼啸而来,将辽族成片收割。而辽族则是还以如狂风骤雨般的箭雨,并且大威力的法箭数量明显增加。

双方血战半日,又打成了僵局。

卫渊已经注意到,依然不时会有道基队长突然倒地死去。这数十万人血战的战场,一两个人的死亡原本激不起任何浪。但是现在卫渊知道,这些人其实是死在杀念之下。

卫渊仰头望天,天穹上方,不知道两位仙人在以什么样的方式交手。

卫渊在整个城墙上游走,如同移动的死神,每到一处人族战力必会暴涨,辽族伤亡也会大幅增加那些隐藏在暗中的强者则会销声匿迹。

但是扭转一处战场战局后,卫渊就得立刻赶往下一处,丝毫没有空隙。

似是在不经意间,卫渊连续三次经过了同一个地方。

这个方向上的辽族进攻格外凶猛,而城中还击的炮火已经变得稀稀拉拉,五十门火炮现在只剩下十几门还在开火。

转眼间卫渊又第四次经过同一个地方,他突然停步,眼睛钉住了自夜色中无声无息飞来的一支重箭。那支重箭近身突然化蛇,射向卫渊。卫渊轻而易举一剑将其斩落。

然而在这支重箭毁灭的瞬间,卫渊周围数十丈内的一应飞箭全部化蛇,眨眼间数十条大大小小、功能各异的蛇就向卫渊扑来!

卫渊夷然不惧,凝神应对。就在此时,他所站城墙下方升起了一团阴影,化为一把细细刺剑,悄悄刺向卫渊下身。

这一剑无声无息,隔绝一切神识探测,寻常修士就算近在咫尺,也会视而不见。

此剑极为阴险恶毒,修士下身就算不再是要害,但心理上仍然是要害,一剑命中后,还会有无穷后招。

但这在这一剑行将得手时,那隐藏在虚空中的辽族杀手忽然感觉双膝一凉,一双自膝盖截断的小腿从虚空中掉了出来!

他愕然抵头,这才看到一片阴影正咬着魔刃七月,再次一挥,自己一条腿连带着大半个屁股也跟身体分家。

直到此时,他心头才涌起迟来的警兆,知道自己有性命之忧!

这辽族杀手双眼泛起仙力,这时才看到身下地面上不知何时布下了一个大阵,依稀能看出是和压制气运有关。或许这就是他一直没有预感到危险的原因,但此刻已不及细想,他一声尖叫,转身就逃。

影龙口中的魔刃七月继续追斩,但这一次却是落了个空。原本牢牢锁定的一刀,却被对方身上涌出的仙力冲散。

七月再度举刀,却发现已经根本无法锁定对手了。

就是这一刀落空的功夫,那辽族强者已经逃到了百丈之外,眼看着就要没入夜色。

卫渊眼前,忽然又看到了那银发女子,她手握短刀,正在飞速靠近。卫渊从容取出刹那,瞄准,枪口正好对准了银发女子的眉心!

银发女子脸色微变,前所未有的强烈警觉让她本能的侧身,避过了这一枪。

一枚半透明的子弹出膛,在风暴推送下瞬息远去,射入了那正在逃路的辽族强者后脑,灭杀了他的一切生机。

远方定岳大殿中的座位,又空出了一个。

卫渊似乎十分满意,向着辽族杀手的尸体走去,与银发女子擦身而过。银发女子没有发难,而是眼中闪过疑惑,不知道刚刚是巧合,还是卫渊已经发现了自己。

她迟疑了一下,并没有靠近卫渊,而是换了个方向,再度消失。

卫渊在辽族杀手尸体前蹲下,翻了翻他随身之物,就看到了一面雷击仙桃木制成的腰牌,上书的辽文是忽温,在辽语中意为阴影之刀。

从忽温的尸体上,卫渊翻出了一块玉璧,上面是些标识和数字,其中人族法相后画着一个标记,而道基后面则是画着二十一道。

这是辽族强者习惯使用的记录战绩的法宝,境界标识后面有几个标记,就意味着他杀了多少个人。

此次他和那个能射出化蛇之箭的辽族配合,想要伏杀卫渊,却不料踏进了卫渊精心布置下的陷阱。卫渊的行走路线都是设计好的,来回路径也是有意重复。路途上更是只有这么一个最适合伏击的地点。

战火如火如荼,谁都没有时间仔细思考,只能在刹那机会来临时凭借本能决定抓还是不抓。在这个时候,气运就成了关键要素。这些辽族强者原本都有仙气加持,自觉在气运上占尽优势。

但卫渊以法阵布设陷阱,又投入了天外气运,终于在关键时刻等来了对手自投死地,被影龙持魔刃七月连续重创,最后死在了刹那的风暴弹上。

卫渊一边收捡着战利品,一边不经意地回头望去,只看到了银发辽女留下的一道残缺身影。

卫渊不动声色,视线继续掠过整个战场。刚刚是袭杀银发女的好机会,只可惜她的灵觉太高,及时避开了卫渊半真半假的一枪。

似是因为忽温的死,辽族强者的行动突然变得谨慎了很多,但是普通部队的攻势却变得更加猛烈,大批铁甲辽军直接杀上城头,甚至冲入城内巷战,守城道兵的伤亡直线上升。

入夜时分苍茫的号角声再次响起,辽族丢下十万具尸体,返回大营。镇城中已成一片血海,到处都是尸体,仅此一战,道兵的伤亡就接近两万。

有过上次的教训,卫渊一刻不停地巡视全场,凭借本身的气运压制可能残留的仙人杀念。还能动的战士们则是拖着疲惫欲死的身体,救治伤者,打扫战场。

太初宫则是紧急调了三万道兵过来支援,补上了兵力缺口,并且有所增强。

新到的道兵一刻不停立即被卫渊派去清扫战场,重修卫城。几座卫城功用明显,给辽族带来了巨大杀伤,光是在卫城城下辽族就丢下了两万多具尸体,所以每战之后,卫渊必然重修卫城。

行走在遍体的尸骸间,卫渊忽然明白,这就是战争,机械,重复,血腥,枯燥。

天又亮了。

战场已经清理完毕,新的卫城已经有了轮廓,大批道兵如蚂蚁般在建设,城上的步兵炮警惕地指向北方。经过一夜抢修,现在能用的炮又到了三十余门。

晨光下,忽然有一骑辽骑自北而来。

马身黝黑,马上是个高大的汉子,面颊上漆着两道白色的战纹,腰挎弯刀,双眼是罕见的十字星瞳。

他策马南来,还在工作的道兵们立刻警惕地盯住了他。这辽人孤身一骑,却是毫无惧意,纵声高叫:“我要见你们的首领!”

卫渊正在城上指挥道兵将一面面钢盾钉在城墙上增加防御,自然就看到了那个辽骑。

何方策马而出,拦住了那辽骑。那辽人其实年纪很轻,脸方方正正,不见凶厉,只有勇敢。

何方道:“你有什么事,跟我说就行了。”

眼前这年轻辽人不过是初入法相,但却让何方有点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辽人声音低沉,说:“忽温是我的哥哥,昨晚战死了。我来是想要赎回他的尸体,拿到尸体后我就会返回北方,再也不参加和人族的战斗。”

何方不知道忽温是谁,不过昨夜辽族战死了四名法相,应该就是其中之一。他转头望向卫渊,等待他的决定。

卫渊道:“我不知道谁是忽温,让他走吧,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那辽族青年忽然下马,摘下短刀放在地上,然后遥遥向着卫渊跪下,以脸伏地。

本来以卫渊性情,陌生辽族无论说什么都不会相信,只会当是耳旁风。任何哀求,悲情,在卫渊这里没有一丝效果。曾经一口气咒杀八十万巫军的卫渊,根本不在意一两个异族的情绪。

就在此时,一艘飞艇缓缓自城中升空,然后掉头,飞向南方。

辽族青年不知为什么,突然变得焦急,用力磕头,额头见血。

卫渊站在城头,静静地看着,一言不发。忽温的身体经过仙力灌注,不管眼前这辽族青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又或是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卫渊都不会把尸体还给他。

飞舟已经完成了转向,开始加速,渐渐飞远。

那辽族大急,跳了起来就想去追飞舟,但是无数飞剑枪立刻指住了他。何方望向卫渊,只要卫渊一声令下,上百把飞剑枪瞬间就会把这辽族射成筛子。

卫渊皱了皱眉,手已经抬了起来,但又放下。

何方伸手一压,道兵就放下了飞剑枪。

此时飞舟不断加速,终于消失在远方的天际线。那辽族青年忽然无缘无故的流下两行热泪,而他也不知道原因,只觉得心中仿佛空了一块。

他默默起身,将短刀留在了地上,上马后就向北方奔去,再也没有回头。

卫渊示意继续修建卫城,将这小小插曲放到了一边。每一族都有自己的传说,也都有自己的英雄人物。

那辽族青年没有回大营,而是绕过营地,准备返回北方,但是战马突然受惊,人立而起!

马前出现了一个银发女子,几乎贴到了战马马头。辽族青年连催几次战马,但他这匹天下名驹就是不肯向前挪一步。

辽族青年跳下战马,盯着女子,道:“我不想计较哥哥的事,但也不想再为你们做事!我要回到天瀚海以北,那里才是属于我的天地!”

银发女子道:“雄鹰只有在与猛禽的战斗中才能成长,成日追逐鸽子是没有用的。你要不要考虑留下来”

辽族青年牵着马绕过了她,继续向北走。女子也不生气,道:“这里有一份仙力,里面是大王的感悟,它对你没有任何的限制。你既然已经见过了卫渊,就应该很清楚,没有这份仙力的帮助,你永远也无法给哥哥报仇。”

辽族青年向北的脚步越来越慢,最后停步。

镇城中,何方来到卫渊身边,道:“我觉得那辽族小子不简单,不应该放他走。”

卫渊道:“你是怕不小心放走了一个天才,将来成长起来找我报仇”

何方点头。

卫渊微微一笑,道:“天天总想着扼杀天才,哪还有时间干正事了放心吧,等将来有一天他真成长起来、回来报仇,只会发现和我的差距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