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修枝节

一路再无波折,何阿大平安抵达那位于大人家宅巷口。

这一路他想了很多。

他想过那于大人顾忌那许二爷背后之人,不愿管此事。

也想过那于大人听了有人青天白日戕害性命,愤而疾书奏本,上达天听,要为自己主持公道。

他想过自己不能为父母妻儿报仇,到时候该如何立身于世。

他甚至想过此事过后,便追了父母妻儿去吧。

可他又想到五个丫头还未及笄,最小的甚至话都说不利索,自己又如何忍心弃之不顾。

脑中混乱如麻,直至如今到了地方,他的灵台方才慢慢清明。

「不管这于大人管不管,总之,少爷不会不管。便是于大人发发慈悲心,能让人知会少爷一声,也是好的。」

念着念着,又记起血海深仇,便整理思绪,叩响了门环。

不消一会儿,门便开了。

不过开门的不是仆从小厮,却是个腰间悬剑的姑娘。

上次来送菜蔬,何阿大也见过这姑娘,犹记得当时还有一个和这姑娘长得一模一样的双生姐妹。

何阿大‘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你这是作甚?”侍剑侧身避过。

这时,后面传来一声清脆的嗓音:“你怎么话都不说就跪下了?”

何阿大抬头看去,见是一火红长裙的小姑娘,姑娘身后还跟着一个和她差不多年纪的丫头,却是上次没见过的。

但光看小姑娘气度,便知绝不是下人。

“小姐容禀,我有天大冤屈要见于大人。”何阿大重重磕下,声音悲戚,令人动容。

于璚英一听,听到是申冤的,忙道:“你先起来,莫磕头!我……”

她还待继续说,背后突然伸出一只手,捂住了她的嘴。

侍刀出现,责怪的瞪了眼侍剑,才道:

“有冤屈去顺天府,顺天府若是不管还有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京城这么多衙门,平白堵人门口算是什么事?”

于璚英挣扎着,侍刀却低声提醒:“小姐,这人来历不明,莫被骗了。”

一边的丫鬟小环,也是连连点头。

何阿大心头一寒,却自抬头,强颜道:

“小人曾给贵府送过菜蔬,当时,于大人还赏了些银钱给小人,那次登门,还是和北镇抚司的朱总旗一道来的。”

于璚英眼睛一亮,使劲掰开侍刀的手:“朱总旗,你说的可是朱骥?”

何阿大不知朱骥真名,但见于大人当时虽是训斥朱总旗,但言语间却更像是对后辈子弟的耳提面命。

朱总旗也并不像是属下对待上级,倒更像是后辈子侄对待长辈般恭谨,敬服。

何阿大虽只是庄户,但好歹也是见过一些世面的。

料想这位小姐口中的朱骥,定是朱总旗,于是忙不迭的点头。

这时,侍剑也终于反应过来:

“我想起来了!当时是你押车来送菜蔬,只是你跑来我家大人府上作甚,便是你有冤屈,有各大衙门,总不能找到私宅来。”

于璚英却道:“先别说了,放他进来吧,既然认识朱骥,应该不是什么坏人,爹爹刚好在,我去找他。”

何阿大顿时泪如雨下,连连磕头:“多谢小姐慈悲,多谢小姐慈悲……”

“你要是再这样,我就真不管了啊!”于璚英娇声斥道。

侍剑、侍刀见于璚英真的要去禀报于谦,齐声制止道:

“小姐,不妥!”

于璚英却是满不在乎:

“哎呀!二位师父,爹爹听听又没什么,先让他进来。”

说完,不管不顾,扯了小环一把:“小环,我们走。”

二人无法,只得先放人进来。

何阿大又是连连作揖。

侍剑苦笑摇头。

侍刀却是一双眸子似刀,上上下下打量何阿大,冷哼道:“若是你心怀不轨,小心你的脑袋。”

何阿大只道:

“小人被逼无奈,实在没了办法,因上次见于大人是个好官,才求上门来。”

侍刀只是不语,依旧眸光如刀,须臾不离何阿大身上。

……

等到于谦到后,何阿大自然分说明白。

于璚英小脸气的通红:“爹爹,还有没有王法啦!杀了人,还到处围堵,不让人报官。”

于谦却是瞬间明白了背后关节。

因为于康的关系,于谦对于康入锦衣卫后所查案件做了一番了解。

这期间,自然也就知道了不少人的姓名。

于谦何许人也?

自然一下子就猜到何阿大口中,带人行凶的许二爷,便是前些时日改了姓的喜宁的弟弟。

自打回京以来,似乎桩桩件件的大事,都能见到喜宁兄弟的身影。

只是于谦一时想不明白,这何阿大口中的的少爷,那可是英国公张辅的嫡孙。

且京卫武学重办,于勋贵一系来的阻力甚壮,张杰的名字还是张辅特意递帖添上的,算是第一个支持

京卫武学重办的勋贵家族。

张辅身为勋贵之首,武官首揆,虽早已不再领兵,但军中威望,却是无人能出其右。

这许胜如何敢做下这等事?

他知道这背后,必然还有不为人知的一些事,但无论如何,老人何辜!妇孺何辜!

此事不能不管。

“何阿大,你家少爷近来外派有差事,并不在北镇抚司,可需我派人知会英国公府一声?”

何阿大却苦涩摇头:“主君身体有疾,久不理外事,至于国公府,还是莫要烦扰的好,大人若是为难……小人再去别的衙门。”

说完,就要告辞离开。

“爹……!”于璚英跺脚急道。

于谦叹气道:“我说为难了么?”

何阿大惊喜转身,转瞬泪如雨下:“小人谢过大人,小人……小人……!”

于谦扬手打断:“这件事背后怕是大有隐情,我先问你,家里可安顿好了。”

何阿大如实道出。

于谦摇头:“还是将人接出为妥。”

于是吩咐侍刀道:“侍剑姑娘,麻烦你去一趟北镇抚司,告诉朱骥,就说我有事找他,让他尽快来一趟。”

侍刀领命而去。

之后又写了名帖,交给侍剑:

“侍剑姑娘,你拿着我的名帖去顺天府,将此事前前后后,当面说与府尹王贤知道,另外……务必请王府尹给个准信!”

侍剑尽管满心疑惑,不明白于谦口中的准信是什么意思,但还是领命去了。

于璚英蹙着眉头:“爹爹,难道您不管么?”

于谦目光深邃,抬头望天:“这不是在管么?你莫要瞎打听。”

说完便将于璚英赶回内宅。

何阿大从于谦表情中,似乎也意识到不对劲。

“大人……!”

于谦目光缓缓移到他身上:“放心,我自有主张。”

“多谢大人……!”

于谦摇摇头,下一刻,目光却是飘向皇宫方向,口中喃喃道:

“枝节修一修,这树还能长直。可若是连枝节都不让修,却是真的麻烦了。”

何阿大不明所以,只觉得面前这位大人看起来怨气似乎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