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倭人协从军

“诸卿,明晚朕要在乾寝宫,为朱燮元朱卿接风洗尘,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尽可参加。”

朱由检也没强求这些人一定要参加,只是说了尽可,而不是必须。

听他这么说,众人也知道,这是正事儿说完了,齐齐起身,告辞而出。

等他们走后,朱由检就开始认真的思索起来。

……

朱燮元在京里的府邸。

曾孙朱人龙好奇的看着府内的景色,对牵着自己手的朱燮元问道:“曾祖,我们以后就住在这里吗?”

“曾祖还要回贵州,你和父母住在这里。”

身后朱燮元的长孙朱亿祥闻言,满脸都是讶色。

“祖父,我们不随您会贵州了?”

朱燮元点了点头道:“随老夫去书房。”

书房内。

朱亿祥扶着朱燮元坐下后,有些迫不及待道:“祖父,父亲早逝,二叔、三叔他们又不在您身边,孙儿还要侍候在您左右,可不能留在京城。”

“此事不用再议了,你和龙儿就留在京城。”

“陛下允老夫荫一子入皇家科学院,但你两个叔叔年纪都大了,就让你去吧。”

“另外,龙儿也马上就要到开蒙的年纪了,陛下开恩,许我朱家子弟随侍太子左右。”

“我朱家自先祖琛公,就一直在朝为官,至你烈祖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师。”

“你曾祖亦是兵部尚书、太子少师、右都御史。”

“今日,陛下也封老夫为兵部尚书、太子太师。”

“然,你两个叔叔尽皆平庸之辈,恐难以续家族荣光。”

说到这里,朱燮元看了眼自己的长孙,继续道:“你在读书一道上,也是天资有限,将来的成就或许难以追宗越祖,去皇家科学院或许还能走得通。”

“龙儿自幼聪颖,若是可以随太子读书,还可保我朱家三代荣华。”

朱亿祥听自己祖父这么说,也明白对方的良苦用心,但还是有些不放心道:“祖父,您已经是古稀之年,身边总不能没人伺候吧?”

“要不就让孙儿跟在您身边,让龙儿和他娘留在京城?”

朱燮元对自己孙子的话很是受用,但还是摆了摆手道:“不用,等老夫离京之时,会让亿兴随老夫一起回贵州,你们就安心的留在京城。”

“京城现在是日新月异,西南还是太过鼻塞了。”

朱燮元在说这话的时候,很是感慨。

以前的时候,大明所有的城池都差不多,京城相比其他地方,无非就是人多了一点,官儿多了一点,有钱人多了一点。

但现在的京城,俨然已经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了。

一个人拉着就可以四处跑的人力车,两个轮子就可以飞奔的什么自行车。

还有按照固定路线运行的什么公共马车,这些东西都是前所未闻。

为了朱家的将来,也不能再让他们随自己留在贵州了。

见自己祖父态度坚决,朱亿祥也不敢再坚持了。

“好了,先安顿下来,明日随老夫去见见京里的那些同僚,老夫能为你们做的也就这些了。”

听朱燮元这么说,朱亿祥的眼睛顿时就红了。

他很清楚,自己这次和祖父分别后,此生很有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

“是,祖父。”

朱亿祥施礼后,缓缓退出了书房。

……

紫禁城,朱由检在认真的思索后,对一旁的方正化开口道:“方正化。”

“臣在。”

“之前的时候,骆养性是不是上书说岛津家,希望可以易藩到江户?”

方正化躬身回道:“皇爷,是有这么回事儿,但您当时并未答应。”

“命人告诉骆养性,就说朕同意了,同意岛津易藩到江户。”

“等朝廷拿下江户后,朕就将此地赐予他们。”

相比江户平原这点地方,朱由检显然更加看重鹿儿岛的那座金山。

“另外,你传旨卢象升,命其在扶桑征召当地倭人,将之运回大明。”

朱由检这话一出口,王承恩和方正化两人皆是露出不解之色。

朱由检笑道:“无论是经略董卜韩胡宣慰司,还是朵甘宣慰司、乌斯藏宣慰司,甚至是以后的八百大甸、安南,都少不了要对当地用兵。”

“这些地方都是群山峻岭,战事一起,定会死伤无数,我大明子民岂能消耗在这样的地方。”

“用那些倭人正好,让他们为大明征战四方,也算是死得其所。”

“臣明白了。”

王承恩和方正湖两人皆是恍然。

“还有倭人女子,也可以将她们送回大明,让她们进入纺织工坊之类的工坊。”

“对了,不要限制她们的婚嫁。”

倭人女子,大部分和中原人没什么两样,让她们为大明人口繁衍贡献一部分力量,这算不算另一种抗日?

……

扶桑。

大明和幕府之间,终于爆发了大规模海战。

就在筑紫岛和本州岛之间的海域,德川家征召了近百艘各式舰船,试图击败明军的船队。

但他们面对的是登莱、宁波、远洋三支强悍的水师。

饶是倭人的舰船数量庞大,但还是被明军一次次的击退。

长府藩,栉崎城。

作为距离筑紫岛最近的藩厅,栉崎城此时已经聚集了,大量幕府的官员,和各地前来支援的藩主。

松平信纲虽是两次都被明军击败,但幕府对他信任依旧,这次仍是让他统领各藩藩军。

“诸君,明人的船队舰船广大,火炮犀利,想要在海上击败他们,现在看来是很难完成了。”

松平信纲的语气很是沉重,精神也有些萎靡。

“老中殿,明人船大、炮多,我们是处于劣势,但也并非不可战胜。”

长州藩藩主毛利秀就一开口,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就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秀就君有何良策?”

“火攻。”

毛利秀就言简意赅。

许多人听到这两个字,当即就皱起了眉头。

吉田藩藩主水野忠清沉声道:“秀就君,你说的火攻,之前的时候又不是没用过,但不还是被明人给击败了吗?”

毛利秀就摇头道:“火攻没有问题,问题时我们的火船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