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对张家下手
小
大
听话听音,许显纯当即就明白了王承恩话里的意思,赶紧起身,对着王承恩拱手道:「公公教训的是,许某失言了。」
王承恩斜了他一眼,笑容满面道:「许佥事言重了。」
说完后,他又转头看向孙绳武,神情郑重道:「孙同知,张家的事有许佥事在,咱家倒是不担心,粮食的事你还得多多操心。」
「眼下洪承畴还需忙着平乱,延安府就托付于你了。」
孙绳武拱手道:「公公放心就是,那些黑心商人运到延安府的粮食,都已经被下官运到了府仓,各县也都正在全力赈灾,定不会让延安局势继续恶化。」
王承恩微微颔首,端起茶盏。
孙绳武会意,起身恭敬道:「公公,那下官就不多叨扰了。」
「孙同知慢走。」
等孙绳武走后,王承恩转头看向许显纯,沉声道:「许佥事,张家在山陕根基甚大,即使在朝中那也是门生遍地,你在陕西可得小心行事。」
许显纯的脸上露出一丝狠厉之色,语气坚决道:「公公,许某这次来陕西,带了三千校尉,还有各地的锦衣卫百户所配合,无非就是杀个人头滚滚罢了。」
王承恩对许显纯的表态很是满意。
身为厂卫,如果连为皇爷挥刀的勇气都没有,那要你何用?
「这次也是借着张建和张辇之事,咱家才想快刀斩乱麻,你不妨就以此为凭,打开一个缺口。」
许显纯狞笑道:「公公放心,莫说是有证据,就是没有证据,许某也能把张家连锅端了。」
蒲州张家,那是整个大明都数的着的豪门大户。
如果锦衣卫可以通过张建纵火案,把整个张家都牵扯进来的话,那他许显纯一定会重获圣眷。
看了眼王承恩,许显纯又有些担忧道:「公公,张家在陕西也好,在蒲州也罢,许某都不担心他们生出乱子,甚至许某还巴不得他们生乱,如此也就不用费劲调查罪名了。」
「但京里……?」
「内阁次辅韩爌,那可是张四维的女婿,其舅父王崇古,那也是历经世宗、神宗两朝,先后在地方和朝中担任重臣,虽说现在已经作古,但也是不可小觑,您说陛下会不会……?」
王承恩瞥了他一眼道:「你以为陛下会向他们妥协?」
「许某这……」
许显纯还真就担心皇帝会因为顾忌韩爌,以及王崇古和张四维留下的香火情,而把这件事草草结案。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也要控制一下这件案子的波及范围了。
王承恩没好气道:「你以为咱家为什么这个时候回京?」
「公公的意思是……?」
「你就放宽心,案子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一切都有皇爷在。」
王承恩这话看似是在鼎力支持许显纯,但如果细想的话,他又什么都没说。
按他的想法,许显纯在山陕大肆处置张家,一旦引起朝中激烈反弹,完全可以将许显纯扔出来顶罪。
许显纯是不是看穿了王承恩的打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王承恩又看了对方一眼,起身道:「距离年节也没几天了,咱家须立即返京,这里的事就全都仰仗你了。」
「公公一路保重。」
走到门口,王承恩又猛地转身,对跟在自己身后的许显纯意味深长道:「张家累世经商,不只是在蒲州,在整个北方都有大量的田产和商铺,家中金银更是不在少数,你要看好你的人,当初山西之事,不可重演。」
「咱家在京城,静候佳音。」
许显纯听王承恩这么说,心里一凛。
当初朝廷对晋商出手的时候,他许显纯在太原可是没少上下其手。
看来这件事终究还是漏了。
「公公,下官……下官……」
许显纯也不敢再摆自己皇亲的架子了,就连自称都换了。
王承恩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道:「就如此吧,莫要再送了。」
看着王承恩远去的背影,许显纯的后背生出一身的冷汗。
思虑半晌,许显纯对着不远处的一名小旗大声命令道:「传令下去,点齐两千校尉,即刻随本官前往蒲州!」
「是!」
许显纯很清楚,为今之计,只有好生办好张建张辇纵火案,才能洗脱之前的罪过了。
陕西毕竟不是张家的大本营,将延安府、庆阳府两地交给当地锦衣卫百户所,许显纯带着大批缇骑,乘快马直奔蒲州。
蒲州,张家老宅。
许显纯坐在马背上,看着宽阔的门楣,不屑的冷笑一声,对身侧的一名百户吩咐道:「破门,张家上下,不可走脱一人!」
数十名锦衣校尉,翻身下马,抽出腰间的绣春刀,如狼似虎的冲进了张家大宅。
「你们是什么人,可知这是什么地方?竟敢……」
一名管事模样的中年人,带着数十名家丁冲出来,挡在了门前。
「大胆,天子亲军办案,闲杂人等,速速退避!」
「砰!」
带头的主事话还没说完,就被锦衣卫一刀砍翻在地。
「进!」
锦衣校尉们如潮水般涌进了张家。
许显纯此时也从马上下来,在几名校尉的簇拥下,迈步进了大门。
前院天井。
许显纯坐在一张圈椅上,静静的看着一个个张家人,被五花大绑的带到自己的面前。
「放开我!老夫乃前湖广参政张泰征,尔等何人?」
一名耄耋老者,被两名锦衣卫押解过来,犹在大声叫嚷。
许显纯从椅子上起身,走到张泰征面前,拱手施礼道:「本官,锦衣卫指挥佥事许显纯,见过张参政。」
确定了对方的身份后,张泰征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虽说之前的时候,他也看出了来人的身份,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为首的竟然是许显纯。
「张参政,张家张辇、张建二人意图焚烧延安府仓,本官怀疑张家侵吞朝廷调拨的赈济粮,特来调查,还请张参政勿怪。」
张泰征此时已经无话可说。
不管张辇和张建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锦衣卫已经登门,那任何的辩解都是无力的。
现在只希望,京里的那些姻亲故旧们,可以看在自己老父的面上,拉张家一把。
王承恩斜了他一眼,笑容满面道:「许佥事言重了。」
说完后,他又转头看向孙绳武,神情郑重道:「孙同知,张家的事有许佥事在,咱家倒是不担心,粮食的事你还得多多操心。」
「眼下洪承畴还需忙着平乱,延安府就托付于你了。」
孙绳武拱手道:「公公放心就是,那些黑心商人运到延安府的粮食,都已经被下官运到了府仓,各县也都正在全力赈灾,定不会让延安局势继续恶化。」
王承恩微微颔首,端起茶盏。
孙绳武会意,起身恭敬道:「公公,那下官就不多叨扰了。」
「孙同知慢走。」
等孙绳武走后,王承恩转头看向许显纯,沉声道:「许佥事,张家在山陕根基甚大,即使在朝中那也是门生遍地,你在陕西可得小心行事。」
许显纯的脸上露出一丝狠厉之色,语气坚决道:「公公,许某这次来陕西,带了三千校尉,还有各地的锦衣卫百户所配合,无非就是杀个人头滚滚罢了。」
王承恩对许显纯的表态很是满意。
身为厂卫,如果连为皇爷挥刀的勇气都没有,那要你何用?
「这次也是借着张建和张辇之事,咱家才想快刀斩乱麻,你不妨就以此为凭,打开一个缺口。」
许显纯狞笑道:「公公放心,莫说是有证据,就是没有证据,许某也能把张家连锅端了。」
蒲州张家,那是整个大明都数的着的豪门大户。
如果锦衣卫可以通过张建纵火案,把整个张家都牵扯进来的话,那他许显纯一定会重获圣眷。
看了眼王承恩,许显纯又有些担忧道:「公公,张家在陕西也好,在蒲州也罢,许某都不担心他们生出乱子,甚至许某还巴不得他们生乱,如此也就不用费劲调查罪名了。」
「但京里……?」
「内阁次辅韩爌,那可是张四维的女婿,其舅父王崇古,那也是历经世宗、神宗两朝,先后在地方和朝中担任重臣,虽说现在已经作古,但也是不可小觑,您说陛下会不会……?」
王承恩瞥了他一眼道:「你以为陛下会向他们妥协?」
「许某这……」
许显纯还真就担心皇帝会因为顾忌韩爌,以及王崇古和张四维留下的香火情,而把这件事草草结案。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也要控制一下这件案子的波及范围了。
王承恩没好气道:「你以为咱家为什么这个时候回京?」
「公公的意思是……?」
「你就放宽心,案子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一切都有皇爷在。」
王承恩这话看似是在鼎力支持许显纯,但如果细想的话,他又什么都没说。
按他的想法,许显纯在山陕大肆处置张家,一旦引起朝中激烈反弹,完全可以将许显纯扔出来顶罪。
许显纯是不是看穿了王承恩的打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王承恩又看了对方一眼,起身道:「距离年节也没几天了,咱家须立即返京,这里的事就全都仰仗你了。」
「公公一路保重。」
走到门口,王承恩又猛地转身,对跟在自己身后的许显纯意味深长道:「张家累世经商,不只是在蒲州,在整个北方都有大量的田产和商铺,家中金银更是不在少数,你要看好你的人,当初山西之事,不可重演。」
「咱家在京城,静候佳音。」
许显纯听王承恩这么说,心里一凛。
当初朝廷对晋商出手的时候,他许显纯在太原可是没少上下其手。
看来这件事终究还是漏了。
「公公,下官……下官……」
许显纯也不敢再摆自己皇亲的架子了,就连自称都换了。
王承恩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道:「就如此吧,莫要再送了。」
看着王承恩远去的背影,许显纯的后背生出一身的冷汗。
思虑半晌,许显纯对着不远处的一名小旗大声命令道:「传令下去,点齐两千校尉,即刻随本官前往蒲州!」
「是!」
许显纯很清楚,为今之计,只有好生办好张建张辇纵火案,才能洗脱之前的罪过了。
陕西毕竟不是张家的大本营,将延安府、庆阳府两地交给当地锦衣卫百户所,许显纯带着大批缇骑,乘快马直奔蒲州。
蒲州,张家老宅。
许显纯坐在马背上,看着宽阔的门楣,不屑的冷笑一声,对身侧的一名百户吩咐道:「破门,张家上下,不可走脱一人!」
数十名锦衣校尉,翻身下马,抽出腰间的绣春刀,如狼似虎的冲进了张家大宅。
「你们是什么人,可知这是什么地方?竟敢……」
一名管事模样的中年人,带着数十名家丁冲出来,挡在了门前。
「大胆,天子亲军办案,闲杂人等,速速退避!」
「砰!」
带头的主事话还没说完,就被锦衣卫一刀砍翻在地。
「进!」
锦衣校尉们如潮水般涌进了张家。
许显纯此时也从马上下来,在几名校尉的簇拥下,迈步进了大门。
前院天井。
许显纯坐在一张圈椅上,静静的看着一个个张家人,被五花大绑的带到自己的面前。
「放开我!老夫乃前湖广参政张泰征,尔等何人?」
一名耄耋老者,被两名锦衣卫押解过来,犹在大声叫嚷。
许显纯从椅子上起身,走到张泰征面前,拱手施礼道:「本官,锦衣卫指挥佥事许显纯,见过张参政。」
确定了对方的身份后,张泰征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虽说之前的时候,他也看出了来人的身份,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为首的竟然是许显纯。
「张参政,张家张辇、张建二人意图焚烧延安府仓,本官怀疑张家侵吞朝廷调拨的赈济粮,特来调查,还请张参政勿怪。」
张泰征此时已经无话可说。
不管张辇和张建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锦衣卫已经登门,那任何的辩解都是无力的。
现在只希望,京里的那些姻亲故旧们,可以看在自己老父的面上,拉张家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