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随公公出海

    其实,这完全就是这些人没见识了,历史上的一根绳儿清理魏忠贤一党的时候,所谓的那个钦定逆案,牵扯的官员不比现在多?

    至于洪武朝四大案那就更不用说了。

    按照朱由检的想法,如果眼下大明没有民乱,没有建奴窥伺的话,他一定会命锦衣卫将这案子继续扩大化。

    但现在的局势,如果再继续追查下去,就要牵扯到东南那些人了。

    大明现在还不能让东南生乱,北方还需要南方的漕粮。

    朱由检环顾一眼众人,开口道:「此案到此为止,剩下的就交给三法司了。」

    「朕会下旨,命许显纯即刻将涉案人员,尽数押解进京。」

    三法司的三位堂官,齐齐起身道:「臣等遵旨。」

    目光在三人的身上扫过,朱由检转头看向角落里的魏忠贤,语气平淡道:「厂臣。」

    魏忠贤应声而出:「臣在。」

    「厂卫旁听。」

    「臣遵旨。」

    魏忠贤答应一声,转身对三法司的三人拱手道:「三位大人,接下来咱家就要叨扰了。」

    三人正欲说话,朱由检又对周应秋吩咐道:「朕在月前就让吏部遴选官员,山西那边不能乱,吏部要尽快将山西的空缺补齐。」

    周应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一下子安排这么多官员,吏部可是有得忙了。

    环顾一眼众人,朱由检又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今日正好六部九卿大部分都在,那就商议一下郭卿拿到奏本的事吧。」

    此话一处,最先反应过来的郭允厚,当即脸色就有些泛白。

    朱由检看向他,朱笑道:「郭卿,你先说说吧。」

    郭允厚无奈,只得起身,将户部收回税收权的事说了一遍。

    当然,这是在经过完善之后的版本。

    这件事已经不是秘密,在京的官员几乎都早已得到了消息,现在再听倒也没有太过剧烈的反应。

    等郭允厚说完后,朱由检对众人问道:「诸卿,都说说吧。」

    「陛下,臣无异议。」

    孙承宗第一个站出来,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对他来说,只要是能对朝廷,对国家有好处,那就是善政。

    周应秋见孙承宗上来就表态支持,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随即起身道:「陛下,臣附议。」

    其余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也是齐声道:「臣等附议。」

    朱由检见状,笑着抚掌道:「既如此,那首辅就尽快拟旨,颁发下去。」

    温体仁拱手应道:「臣遵旨!」

    朱由检又看向了郭允厚,面色瞬间变得严肃,语气郑重道:「户部要尽快派员前往山东,接管各府县户房。」

    郭允厚也知道这是正事儿,赶紧应道:「臣遵旨。」

    「好了,朕就不耽误诸卿的时间了。」

    说着,朱由检端起了桌案上的茶盏。

    见皇帝已经端茶送客,众人也也都告退离开。

    山东的税制问题迈出关键一步,朱由检的心情很是不错。

    嘴里哼着小曲,就起身向着后宫而去。

    过了年,窦美仪和阿茹娜相继传来喜讯,这对一直人丁稀薄的皇室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与此同时,南直隶。

    韩赞周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黄永申,笑着问道:「黄老弟,你决定了?」

    黄永申将面前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语气坚决道:「皇爷当初命咱家南下的时候,问过咱家一个问题。」

    韩赞周没有打断他,只是静静的看着对方。

    「皇爷问,黄永申,大明立国两百余年,哪位内臣可名流千古?」

    韩赞周眉头一挑道:「三宝太监!」

    「不错,皇爷说的正是三宝太监。」

    黄永申点头确认,继续道:「皇爷当日曾说,即使过去千百年,哪怕是朝代更迭,三宝太监也都会史书留名,受万世景仰。」

    「只因他开创了先河,让大明知道了海外的情况,让海外诸国知晓了我大明!」

    「三宝太监之名,绝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相反会随着华夏对海外的探索而变得愈发光辉。」

    说到这里的时候,黄永申的一张脸,已经变得涨红,也不知是酒意上涌,还是心绪过于激动。

    再次将杯中酒一口喝干,黄永申语气明显已经变得激动起来:「三宝太监当年有句话,"财富来自于海上,危险亦来自于海上。"」

    「皇爷当日还说,大明以后的危险,不是北方的蒙古,也不是辽东的建奴,而是海外诸国。」

    「为我华夏千秋万代之大计,就需要有人去探索大海,征服大海!」

    「这样的千秋伟业,咱家愿为皇爷,为大明尽一份绵薄之力!」

    「好!」

    黄永申说完后,一道高亢的声音,忽然从门外传了过来。

    两人循声望去,就见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正站在门口,身后是一名颤颤巍巍的小火者。

    小火者显然是被吓坏了,两位老祖宗谈话的内容,竟是让这姓徐的小子给听了个清清楚楚。

    哪怕你是两位公公的座上客,那也不行呀。

    青年转身看了眼身后的小火者,对韩赞周躬身道:「韩公公,是徐某没让这位小公公通传,还请公公莫要责怪。」

    韩赞周看了那小火者一眼,对青年笑道:「既然是振之开口求情,那就算了。」

    目光落在小火者身上,板着脸道:「下不为例,下去吧。」

    「谢老祖宗,谢徐先生。」

    小火者退下后,韩赞周对青年问道:「振之可是想通了?」

    被称作振之的青年,看了眼坐在那里,面色不善的黄永申,这才对两人说道:「不瞒两位公公,徐某今日次来就是要向两位辞行的,只……」

    「砰!」

    「姓徐的,是不是给你脸了?如果不是皇爷交代出海的时候带上你,咱家早就捏死你了,岂容你一次次拒绝。」

    黄永申愤而起身,一掌拍在桌案上,怒声道。

    徐姓青年躬身道:「黄公公,之前是徐某失礼了,就在刚才,徐某听完公公那番话后,已经改变了主意。」

    顿了顿,徐姓青年脸色郑重道:「徐某已经决定,不管海上是如何的波涛汹涌,凶险万分,徐某都愿随公公出海!」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