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神探缉凶(二十八)
在草原上,他凭借着过人的追踪本领,多次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偷牛盗马案件,声名远扬。牧民们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1958年,在昭乌达盟公安部门组织的民间追踪能手座谈会上,马玉林和舍登初次相遇。
两人的目光一交汇,仿佛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他们像阔别已久的老友,热情地拥抱,亲切地交谈。从追踪牲畜的技巧,到如何在复杂地形中寻找线索,两人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经验,越聊越投机,恨不能将所有的心得都一股脑儿地说给对方听。
然而,平静的生活很快被一起恶性案件打破。林西某单位的一头珍贵种牛被盗了!这头种牛对于当地的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是大家精心培育的心血。
犯罪分子残忍至极,将种牛牵到河泡子边杀害,割下二百多斤牛肉,用马驮着仓皇逃窜。赤峰市公安局接到报案后,立即成立专案组。警方深知这起案件性质恶劣,不仅关乎财产损失,更影响着当地的生产发展。
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性,他们第一时间邀请马玉林参与侦破。又因被盗的是牛,且犯罪分子骑马作案,经验丰富的舍登也被紧急召回。就这样,两位追踪高手再度并肩作战,一场与犯罪分子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马玉林一抵达案发现场,立刻进入工作状态。他蹲下身子,目光如炬,仔细地扫视着地面的每一处细节。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的尘土,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专注。不一会儿,他就发现了几枚可疑的脚印。
这些脚印深浅不一,在松软的泥土上若隐若现。他小心翼翼地用树枝标记好位置,眉头紧锁,心中默默分析着犯罪分子的行动轨迹。舍登则凭借着对牲畜蹄印的敏锐洞察力,全神贯注地查看种牛留下的痕迹。
他时而弯腰,时而蹲下,不时用手比划着蹄印的大小和形状。草原的风呼啸而过,吹乱了他的头发,他却浑然不觉。“这头牛受惊后跑了好长一段路。”
舍登起身,指着蹄印延伸的方向,眼神坚定地说道。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默契十足。他们迅速翻身上马,马蹄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
眼前的河汊如同大地的血管般纵横交错,蜿蜒的河道裹挟着泥沙在低洼处汇聚,形成星罗棋布的河窝子。潮湿的淤泥上生长着成片的芦苇,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响声,为这片复杂的地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诡异。
犯罪分子显然对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专挑那些泥泞难行、脚印极易被掩盖的河窝子地行走,妄图借此摆脱追踪。面对这棘手的局面,舍登和马玉林却显得镇定自若。
马玉林眯起双眼,目光如鹰隼般紧紧锁定着犯罪分子留下的蛛丝马迹,每一个细微的脚印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舍登则俯身贴近地面,专注地盯着种牛的蹄印,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要将地面看穿。
他们默契地配合着,时而低声交流,时而各自思索,用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在这片复杂的地形中艰难却坚定地追踪着。终于,他们找到了种牛被杀的第二现场。
原本健壮的种牛此刻横尸在地,惨不忍睹。锋利的斧头将它砍得身首异处,破碎的尸骨散落四周,暗红的血液浸透了泥土,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刺目的光泽。
苍蝇嗡嗡地围着尸体盘旋,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眼前的惨状让马玉林和舍登的拳头紧紧攥起,怒火在心中熊熊燃烧。他们顾不上休息,甚至连一口水都没喝,便又跨上马背,继续踏上追踪的征程。
从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烈日炙烤着大地,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喉咙干得几乎要冒烟。但他们没有丝毫懈怠,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抓住凶手,为种牛讨回公道。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村。村口的老槐树投下斑驳的树影,几个孩童在树下嬉戏玩耍,与他们紧张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马玉林和舍登下了马,开始仔细地在村子里圈踪。
他们的脚步轻而稳,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很快,他们先后发现了熟悉的脚印和马的蹄印。两人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欣喜与坚定,心中已然断定:犯罪分子骑马进了这个村子。
公安人员迅速找来当地干部,挨家挨户地走访调查。就在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骑着一匹马,悠然自得地从村子里走过。舍登的目光瞬间被那匹马吸引,他的瞳孔微微收缩,死死盯着马蹄在地上留下的蹄印。
突然,他眼睛一亮,兴奋地叫出声来:“就是这匹马!犯罪分子骑的就是这匹马!”他的声音打破了村子的宁静,如同惊雷般在众人耳边炸响。公安人员迅速围拢过来,厉声喝令那人下马。
那人不情愿地从马上跳下来,在地面留下一个脚印。马玉林几步上前,只瞥了一眼,便毫不犹豫地指着他,语气斩钉截铁:“这个人就是偷牛的!”
那人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双腿微微颤抖,在众人的逼视下,最终不得不承认了偷盗并杀死种牛的犯罪事实。公安人员上前检查,发现他里面穿的衣服上还残留着种牛的血迹。
原来,他刚把那二百多斤牛肉送到窝赃的地方,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一回村就被逮了个正着。看着眼前这两位追踪高手,他惊愕得合不拢嘴,心中满是懊悔与恐惧。
解放后的马玉林,就像一棵在春风中焕发生机的老树,在政治上翻了身,生活也有了保障。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新社会的感激与热爱,浑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无论哪里发生案子,只要找到他,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哪怕前方是艰难险阻,是未知的危险,他也毅然决然地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