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重建山海关?

“难道史侯当日新建沿海县城,并从其他州郡各县城渔民那里购买海鱼就想到了今日?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们还未在临渝县施政,却已经得到这里百姓的归心。”岳飞面露一丝古怪之色的说道。

“史侯运筹帷幄,谋定千里,我等不及也。”姜俊健也附和道。

“咳咳……鹏举你和俊健就别一唱一和了。当初我也只是为了节约粮食以及让附近的渔民多增加点收入,才从他们那里收购大量从海洋里捕获的海鱼。

他们许多人为了卖出一个高价钱,会深入其他内陆县城进行贩卖,特别是在夏季,许多海鱼因此发黑发臭,无法食用,浪费了许多粮食。

没想到远在临渝县的百姓居然得到了消息,将他们打来的海鱼运送到天海县等新兴的沿海县城进行售卖,这确实是我没有想到的。”刘辩轻咳一声,不置可否的说道。

“我们临渝县百姓原本并不知道,后来出海打渔时,遇到了天海县附近的渔民。大家距离并不远,出海打渔时偶尔也能遇到,我们临渝县的百姓也是听他们说的。

起初大家还不相信,但是有其他渔民向我们收购捕捞而来的海鱼时,出价比县城里面的还高,大家都欣喜的卖给了对方。

时日一久,我们也对此产生了疑惑,有渔民跟随对方到达天海县后才知道原来事情竟然是真的。

从那以后,我们捕捞的海鱼,除了极少一部分留作自己食用外,大部分都运输到天海县或是京海县售卖,日子也开始一天天好起来了。

当大家得知有军队前来之时,非常的担忧,好在老朽年轻之时曾经在渔阳郡担任过一段时间的主簿,知道那是大汉的旗帜。

老朽在临渝县有些声望,在大家的一致推举下,前来拜见统军的主帅,没想到竟然是史侯亲临。”黄健柏如实的说道。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正因为史侯平时做事皆以百姓为念,百姓自然会对史侯感恩戴德,临渝县这样百姓归心的事情必将在今后多次出现。”岳飞不禁赞赏道。

“哦?没想到黄老竟然曾经在我大汉渔阳郡任职,看黄老不卑不亢,对答如流,确实深谙为官之道。”刘辩惊讶之色一闪而逝的说道。

“那已经是三十余年前的往事,党锢之祸后,老朽弃官归家,一直在临渝县生活。自此之后,再也没有返回过渔阳郡了。”黄健柏目露一丝追忆之色,似乎想起了昔年的往事。

“哎,又是一位深受党锢之祸的牵连,没有后台的普通官吏。”岳飞轻声低语道。

“敢问史侯,既然已经率军来到临渝县,那在令支县的乌桓王是否已经……”这涉及到军事机密,黄健柏忐忑不安的说了一半,没有继续再说下去。

这种事情对于刘辩来说却并非是什么机密,不禁淡然的笑道:“黄老请放心,令支县已经被我幽州军队占领,乌延带领残余的势力向北投靠丘力居去了。

而我们志在收复整个辽西郡,相信不久之后,辽西郡内将不再有乌桓军队的身影。

有我们幽州军为百姓们守卫边疆,大家也可以在此安居乐业的生活了。

不过,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幽州到时候新颁布的律法和政策也希望黄老能带头响应。

毕竟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做到令全社会的所有阶层都满意,有人从中得到了好处,自然也有人可能因此失去以往的利益。”刘辩大有深意的说道。

“史侯放心,老朽明白,大多数百姓得到了实惠,必然会让许多豪绅贵族因此失去利益。

我们临渝县豪绅贵族简直是凤毛麟角,仅有的那几个都和老朽的家族多有往来,交情匪浅。

如果他们真有不满,老朽自当出面和他们交涉,必定不会产生乱子。”黄健柏信心十足的说道。

“若真能如此,我们必定为黄老记上一功。”刘辩面露笑意的说道。

…………

次日,天刚蒙蒙亮。

刘辩、岳飞在姜俊健为首的护卫队的护送下,悄然向东北方向而去。

因为临渝县背靠燕山,东临渤海,并非平原地带,无法骑马快速驰骋。

将近午时,刘辩与岳飞等人才来到后世的山海关所在地。

“这里高山险峻,背靠燕山,东临大海,如果在西边修筑长城壁垒,再此筑关修城,连城一体,恐怕比起剑门关也不妨多让。绝对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岳飞来来回回转了几圈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不愧是鹏举,眼光竟然如此毒辣,仅仅观察周遭地势,就能得到如此评价,与大明功臣中山王徐达真乃英雄相见略同。

华夏自战国时代开始,除了唐朝等极少数朝代外,历朝历代都曾经修筑过长城,明朝推翻了蒙元的统治,对于长城的重视程度不在秦汉之下。

那时的明长城就曾经修筑到了这里,中山王徐达在此筑城建关,与西部的长城连城一体,成为扼东北、华北咽喉要塞的军事重镇。

山海关长城历经大明六朝才修筑完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共耗时二百多年。”刘辩解释道。

“不只盛唐,我大宋自太祖开国,燕云十六州就已经丢失。太宗曾经试图收复燕云之地,但是在高梁河大败。自此之后,大宋再也无力收复燕云十六州。

长城大部分区域皆在燕云十六州,大宋自然没有办法修筑长城抵御外寇。”岳飞神色黯然的说道。

燕云十六州自后晋石敬瑭时,将其抵押给了契丹。

契丹自得到燕云十六州后,将辽国的势力延伸到长城沿线。

长城自战国时代开始修建,秦统一后,将其连成一片,它是华夏文明伟大的防御工程。

不但能防御游牧骑兵的快速突进,还是农耕与游牧两大部类文明形态的分界线,起着护卫先进的农耕文明,使其不致在游牧人无止境的袭击中归于毁灭的历史作用。

燕云十六州的失去,也让后面大宋吃尽了外族铁蹄的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