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苏北穹人
第545章 脱籍,喜脉
小
大
机器轰鸣声中,钻头缓缓的钻进枪管,铁屑一点一点的被钻了出来.
李虎在军器局管事太监和一群工匠的陪同下,四处察看火器生产情况。
一晃,李虎快四年没来军器局了,虽然一直都有关注,知道许多事情,但亲眼看还是被震撼到了,军器局的发展远超他的意料。
最让他惊讶的是,军器局的几位老工匠误打误撞搞出了高压蒸气机,虽然初始马力仅为5匹,但它的体积却缩小了很多,这种高压蒸气机改造改造,完全可以直接应用在火车和铁甲船上,这是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惊喜。
听着几名负责枪管制造的老工匠的介绍,李虎笑着点了点头。
按照历史的发展,西夷人在进入十九世纪之后,火枪的发展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线膛枪替代滑膛枪,后膛枪取代前膛枪,射击距离和精度暴增,火枪的威力越来越大。
但现在出现了点意外,牛犇投降南安郡王后,后膛自生火铳落入了西夷人的手中。
大战后,只抓住了老威廉,小威廉跑了。
李虎早就想好应对之策,开挂,手搓科技树,让击针后装线膛枪提前问世。
不过,击针后装线膛枪还有很多问题。
首先是火药的问题,得益于前世扎实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他硬是想起了烈性炸药的制作方法,用硅藻土作稳定剂,使硝化甘油能成为安全的炸药。至于硝化甘油,可以从猪油上想办法。
还有撞击点火的雷汞,实心的球形弹珠改为圆锥形长弹,将火冒、圆锥形子弹与弹壳合为一体,通过针撞击发火。
现在的工艺还无法生产金属弹壳,这是个大问题。
军器局管事太监陪着笑说道:“启奏皇上,只要材料充足,军器局一天可以生产五百杆后膛自生火铳火炮的铸造周期有点长”
李虎将手一举:“库房里有多少后膛自生火铳?”
管事太监连忙从怀中掏出账册,翻看:“回皇上的话,九月初七,内阁拟旨,皇后娘娘御批,军器局给盛京城调拨三千杆后膛自生火铳.军器局库存一万七千八百杆后膛自生火铳。”说着,双手呈上账册。
李虎摆了摆手,把目光转向小胖子,示意他将东西拿出来。
小胖子从牛皮纸筒里取出了一张图纸,展开,正是李虎根据记忆画出来的击针后膛枪,这种枪增加了枪击,就是闭锁机,将机头与枪管尾部紧密联接,射击时火药气体就不会泄露,这样就增加了枪速,同时也提高了命中精度。
现在的技术还不能把直线型的线膛改为螺旋型,慢慢来吧。
李虎:“给几位老师傅看。”
小胖子:“是。”答着,捧着那张图纸走到众工匠身前。
那些工匠都围了过来,很快人群中便发出了一阵骚动,一阵议论。
李虎笑了一笑,这种击针后膛枪最起码领先西方半个世纪,够用了!
军队也要进行改革,骑兵的规模要逐步降低,且不能担任正面冲击。这种装备金属弹壳弹药的击针后装线膛枪,不仅彻底解决了气密性、射速等问题,射程、威力和精度都大幅提高,对于骑兵来说,这种枪射出的弹幕虽不能完全阻止他们的快速突击,但会增加他们的伤亡,得不偿失。
当然了,只是适当缩减,骑兵在战场上还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真正把传统骑兵淘汰掉的是一战时的机枪、速射炮、铁丝网、战壕和碉堡。
李虎咳了一声,立刻安静了下来。
李虎的目光转向那些工匠,笑着说道:“朕交给你们一个差事.”
众工匠全都跪了下来,静等着李虎发话。
李虎:“每人带十个徒弟,要不遗余力,把全部本事和经验都传给徒弟”
此话一出,众工匠先是一怔,接着面面相觑。他们都是军器局的匠户,手艺都是世代相传,从不外传。
李虎笑了:“怎么,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众工匠脸都吓白了,刚想开口。
李虎接着说道:“朕决定开设皇家学院,而你们和你们的徒弟将是皇家学院的首届教书先生和学生。”
众人怔了一下,接着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李虎笑了一笑,虽说没有“种姓制度”一说,但在老百姓眼里“匠户”属于贱籍,全家老幼都要参加生产,而且世代相继,地位低微,且很难脱离匠籍,需经皇帝特旨批准方可。
这时,一个头发和胡须全是花白的老者鼓起了勇气,颤声问道:“皇、皇上让我等‘贱户’去当教书先生.”
李虎笑着点了点头。
人群中立刻又爆发出一阵骚乱,贱户去当先生?还是皇家学院!他们虽然不知道这个皇家学院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但只要与皇家两个字沾边,那都是无限荣耀的事情。
李虎这时望了一眼小胖子。
小胖子会意,朝着远处招了招手。
一个司礼监红衣大太监捧着一个盖着黄绫的托盘匆匆走了过来。
小胖子接过托盘,捧起递了过去。
李虎掀开那块黄绫,一顶官帽和一套官服现了出来。
人群立刻安静了下来,所有的目光都向托盘投去。
李虎咳了一声,朗声说道:“皇家学院与国子监同级别,他们有的你们全有,他们享受的待遇,你们同样拥有今日能站在朕的面前,与朕说话,诸位的本领自然就不用多说了。所以.朕决定赏赐你们正六品的官服,用示褒奖!”
说着,他捧着那顶官帽,走到刚才说话那名老者面前:“老人家戴上吧。”
那老人惊住了:“皇、皇上.这、这是朝廷的名器我等贱户如何领受得起?”
李虎:“你们受得起!你们为大唐研制新式火器,就是在保卫大唐,保卫大唐的百姓,这是大功劳!”说着郑重地将官帽戴在他的头上,他的目光又向其他人扫去,接着说道:“朕恩准你们脱籍。”
众工匠都蒙住了,跪在那里,竟忘了谢恩。
小胖子温言提醒:“谢恩吧。”
众工匠这才醒来,连连叩头,颤声道:“谢皇上天恩!谢皇上天恩”
李虎脸上露出了笑容:“起来吧,都起来说话。”
乱纷纷地,众工匠都爬了起来。
李虎:“正六品官职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谁能研制出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改进军器局的器械、设计出新式装备等,只要你敢立功,朕绝对会不吝赏赐!有人可能会说,‘皇上,我脑子没那么灵活,想不出什么创意’.
那就带徒弟,你带出来的徒弟立了大功,你同样有一份功劳,同样可以升官当然了,院长你们就别想了,因为你们抢不过朕!”说完,自己先笑了起来。
小胖子也笑了。
管事太监和众工匠跟着笑了起来。
这时一阵急促的奔跑声传了过来,众人循声望去。
王大牛一边高喊:“皇上!”一边向李虎飞跑过来。
李虎目光一闪,王大牛已经跑到他面前扑通跪了下来,激动地:“皇上大喜!皇后娘娘喜、喜脉.”
李虎大喜,一把捏住他的手臂:“你说什么?皇后诊出了喜脉?!”
王大牛:“太医院的人就在禁门外,说是快两个月了!”
小胖子立刻跪了下来,大声说道:“奴才恭贺皇上!”
管事太监和所有的工匠紧跟着跪了下来:“奴才、臣等恭贺皇上!”
“好!好!好”李虎连说三个“好”字。说话时,他整个人都是颤抖的,非常激动。
小胖子站了起来,说道:“皇上,天色不早了,内阁三位老大人还在上书房候着呢。”
李虎立刻向他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接着咳了一声,说话了:“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敢立功,朕绝对会不吝赏赐!”又对管事太监说道:“工匠赏半年的工钱,其他杂役每人两个月工钱。”
管事太监:“是。”
众工匠又都乱纷纷地跪了下去:“谢皇上恩典。”
李虎笑着点了点头,转身大步离去.
李虎在军器局管事太监和一群工匠的陪同下,四处察看火器生产情况。
一晃,李虎快四年没来军器局了,虽然一直都有关注,知道许多事情,但亲眼看还是被震撼到了,军器局的发展远超他的意料。
最让他惊讶的是,军器局的几位老工匠误打误撞搞出了高压蒸气机,虽然初始马力仅为5匹,但它的体积却缩小了很多,这种高压蒸气机改造改造,完全可以直接应用在火车和铁甲船上,这是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惊喜。
听着几名负责枪管制造的老工匠的介绍,李虎笑着点了点头。
按照历史的发展,西夷人在进入十九世纪之后,火枪的发展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线膛枪替代滑膛枪,后膛枪取代前膛枪,射击距离和精度暴增,火枪的威力越来越大。
但现在出现了点意外,牛犇投降南安郡王后,后膛自生火铳落入了西夷人的手中。
大战后,只抓住了老威廉,小威廉跑了。
李虎早就想好应对之策,开挂,手搓科技树,让击针后装线膛枪提前问世。
不过,击针后装线膛枪还有很多问题。
首先是火药的问题,得益于前世扎实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他硬是想起了烈性炸药的制作方法,用硅藻土作稳定剂,使硝化甘油能成为安全的炸药。至于硝化甘油,可以从猪油上想办法。
还有撞击点火的雷汞,实心的球形弹珠改为圆锥形长弹,将火冒、圆锥形子弹与弹壳合为一体,通过针撞击发火。
现在的工艺还无法生产金属弹壳,这是个大问题。
军器局管事太监陪着笑说道:“启奏皇上,只要材料充足,军器局一天可以生产五百杆后膛自生火铳火炮的铸造周期有点长”
李虎将手一举:“库房里有多少后膛自生火铳?”
管事太监连忙从怀中掏出账册,翻看:“回皇上的话,九月初七,内阁拟旨,皇后娘娘御批,军器局给盛京城调拨三千杆后膛自生火铳.军器局库存一万七千八百杆后膛自生火铳。”说着,双手呈上账册。
李虎摆了摆手,把目光转向小胖子,示意他将东西拿出来。
小胖子从牛皮纸筒里取出了一张图纸,展开,正是李虎根据记忆画出来的击针后膛枪,这种枪增加了枪击,就是闭锁机,将机头与枪管尾部紧密联接,射击时火药气体就不会泄露,这样就增加了枪速,同时也提高了命中精度。
现在的技术还不能把直线型的线膛改为螺旋型,慢慢来吧。
李虎:“给几位老师傅看。”
小胖子:“是。”答着,捧着那张图纸走到众工匠身前。
那些工匠都围了过来,很快人群中便发出了一阵骚动,一阵议论。
李虎笑了一笑,这种击针后膛枪最起码领先西方半个世纪,够用了!
军队也要进行改革,骑兵的规模要逐步降低,且不能担任正面冲击。这种装备金属弹壳弹药的击针后装线膛枪,不仅彻底解决了气密性、射速等问题,射程、威力和精度都大幅提高,对于骑兵来说,这种枪射出的弹幕虽不能完全阻止他们的快速突击,但会增加他们的伤亡,得不偿失。
当然了,只是适当缩减,骑兵在战场上还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真正把传统骑兵淘汰掉的是一战时的机枪、速射炮、铁丝网、战壕和碉堡。
李虎咳了一声,立刻安静了下来。
李虎的目光转向那些工匠,笑着说道:“朕交给你们一个差事.”
众工匠全都跪了下来,静等着李虎发话。
李虎:“每人带十个徒弟,要不遗余力,把全部本事和经验都传给徒弟”
此话一出,众工匠先是一怔,接着面面相觑。他们都是军器局的匠户,手艺都是世代相传,从不外传。
李虎笑了:“怎么,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众工匠脸都吓白了,刚想开口。
李虎接着说道:“朕决定开设皇家学院,而你们和你们的徒弟将是皇家学院的首届教书先生和学生。”
众人怔了一下,接着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李虎笑了一笑,虽说没有“种姓制度”一说,但在老百姓眼里“匠户”属于贱籍,全家老幼都要参加生产,而且世代相继,地位低微,且很难脱离匠籍,需经皇帝特旨批准方可。
这时,一个头发和胡须全是花白的老者鼓起了勇气,颤声问道:“皇、皇上让我等‘贱户’去当教书先生.”
李虎笑着点了点头。
人群中立刻又爆发出一阵骚乱,贱户去当先生?还是皇家学院!他们虽然不知道这个皇家学院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但只要与皇家两个字沾边,那都是无限荣耀的事情。
李虎这时望了一眼小胖子。
小胖子会意,朝着远处招了招手。
一个司礼监红衣大太监捧着一个盖着黄绫的托盘匆匆走了过来。
小胖子接过托盘,捧起递了过去。
李虎掀开那块黄绫,一顶官帽和一套官服现了出来。
人群立刻安静了下来,所有的目光都向托盘投去。
李虎咳了一声,朗声说道:“皇家学院与国子监同级别,他们有的你们全有,他们享受的待遇,你们同样拥有今日能站在朕的面前,与朕说话,诸位的本领自然就不用多说了。所以.朕决定赏赐你们正六品的官服,用示褒奖!”
说着,他捧着那顶官帽,走到刚才说话那名老者面前:“老人家戴上吧。”
那老人惊住了:“皇、皇上.这、这是朝廷的名器我等贱户如何领受得起?”
李虎:“你们受得起!你们为大唐研制新式火器,就是在保卫大唐,保卫大唐的百姓,这是大功劳!”说着郑重地将官帽戴在他的头上,他的目光又向其他人扫去,接着说道:“朕恩准你们脱籍。”
众工匠都蒙住了,跪在那里,竟忘了谢恩。
小胖子温言提醒:“谢恩吧。”
众工匠这才醒来,连连叩头,颤声道:“谢皇上天恩!谢皇上天恩”
李虎脸上露出了笑容:“起来吧,都起来说话。”
乱纷纷地,众工匠都爬了起来。
李虎:“正六品官职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谁能研制出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改进军器局的器械、设计出新式装备等,只要你敢立功,朕绝对会不吝赏赐!有人可能会说,‘皇上,我脑子没那么灵活,想不出什么创意’.
那就带徒弟,你带出来的徒弟立了大功,你同样有一份功劳,同样可以升官当然了,院长你们就别想了,因为你们抢不过朕!”说完,自己先笑了起来。
小胖子也笑了。
管事太监和众工匠跟着笑了起来。
这时一阵急促的奔跑声传了过来,众人循声望去。
王大牛一边高喊:“皇上!”一边向李虎飞跑过来。
李虎目光一闪,王大牛已经跑到他面前扑通跪了下来,激动地:“皇上大喜!皇后娘娘喜、喜脉.”
李虎大喜,一把捏住他的手臂:“你说什么?皇后诊出了喜脉?!”
王大牛:“太医院的人就在禁门外,说是快两个月了!”
小胖子立刻跪了下来,大声说道:“奴才恭贺皇上!”
管事太监和所有的工匠紧跟着跪了下来:“奴才、臣等恭贺皇上!”
“好!好!好”李虎连说三个“好”字。说话时,他整个人都是颤抖的,非常激动。
小胖子站了起来,说道:“皇上,天色不早了,内阁三位老大人还在上书房候着呢。”
李虎立刻向他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接着咳了一声,说话了:“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敢立功,朕绝对会不吝赏赐!”又对管事太监说道:“工匠赏半年的工钱,其他杂役每人两个月工钱。”
管事太监:“是。”
众工匠又都乱纷纷地跪了下去:“谢皇上恩典。”
李虎笑着点了点头,转身大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