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笼络人心

    太阳已经沉下去了。

    又有几名考生从殿内退了出去。

    少顷,一名考生站了起来,紧接着另一名考生也站了起来。

    不一会儿,大殿内的光线暗淡了下来,也只剩下了一名考生。

    所有人的目光这时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那考生显然已经十分着急了,大冷天,额头上渗满了细密的汗珠,握笔的那只手也有点儿颤抖了。

    “擦”的一声,小胖子打燃火绒,点亮了御案上的那只座灯。

    贾赦皱了皱眉,给贾雨村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去催促一下这名考生,却被李虎用目光制止了。

    李虎靠坐在龙椅上,望着那个考生,心中不由得疑惑起来,这场景怎么有点眼熟?就这一瞬间,他脑子里蓦然浮出了《雍正王朝》里的剧性,擦,这不就是雍老四登基后举办的第一届殿试的翻版吗?

    想着雍老四的骚操作,李虎嘴角露出了笑容,这可是标准答案哪!

    他站了起来,拿起御案上的座灯,离开龙椅,向御台下走去。

    贾赦和石、孟两位大学士,以及贾雨村和众考官都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李虎拿着座灯一步一步地走向那名考生。

    一片光明照亮了那名考生的考桌,他吃惊地抬起了头,见李虎面带微笑地端着座灯站在他的桌前,他顿时蒙住了,怔在那儿一动也不能动了。

    李虎温和地说道:“不要急,慢工出细活嘛。慢慢把它写完。”说着瞄了一眼考卷上的名字,王文昭,贵州人。

    李虎目光一闪,贵州人,贵州人好啊!南疆在八月底就开战了,大唐和南亚诸国联军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战局陷入了僵持状态,正愁没有办法破局呢!

    两行清泪从王文昭眼中簌簌地流了下来。

    李虎回过神来,从袖中掏出那块明黄手绢,递给王文昭:“擦擦吧。”

    王文昭哪里敢去接,连忙用自己的袖子擦干了眼泪,就要给李虎叩头。

    李虎:“先把它写完。”

    王文昭答道:“是。”接着,他深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又将那口气长长的吐了出来,随即文不加点,奋笔疾书起来。

    少顷,王文昭将笔搁下,站了起来,扑通一下在考桌的侧边面对李虎跪倒了,连连叩头,颤声道:“臣王文昭叩谢皇上天恩!”

    李虎满意地笑着点了点头:“起来吧,起来说话.”

    王文昭又叩了个头,这才站起来,在考桌边垂手侍立,等听下文。

    李虎笑着看了看他:“回去好好吃一顿,再找个浴室痛痛快快地洗个澡,回客栈倒头大睡一场。”

    王文昭:“是。”答着躬身退了下去。

    李虎望着殿门外逐渐消失的王文昭的背影,像是对贾赦等人,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贵州,好地方哪”

    贾赦和石、孟两位大学士对视了一眼,一齐凑了过来,望向王文昭的考卷。

    贾雨村似乎明白了什么,眨了眨眼睛,却不敢凑过来,他还不够资格。

    想着,他心中一叹:还得往上爬啊!

    “写得怎么样?”李虎突然问道。

    贾赦和石大学士把目光望向孟大学士。

    三人当中,孟大学士的学问最好。

    孟大学士:“回皇上,这份考卷写的很好”

    李虎笑着点了点头,径直走了出去。

    所有的人都明白,王文昭就是恩科的状元。

    望着李虎的背影,贾赦眼中闪出光来,这件事很快就会传遍全国,身为皇帝,竟然为一个考生掌灯,这一举措会赢得天下读书人的心!

    还有赏赐茶水一事,虽只是小恩小惠,却会让参加殿试的贡士感恩戴德一辈子!

    如此光明正大的帝王手段,竟会出现在没读过几本圣人之书的李虎身上,难不成真的是天命所归?!

    “恩侯.”石大学士瞟了一眼贾雨村和众考官。

    贾赦会意,目光立刻像刀子般扫向了贾雨村和众考官:“刚才都听到什么了?”

    贾雨村和众考官立刻全都低下头去:“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看见。”

    贾赦又道:“皇榜出来之前,你们不许与任何人说话,也不许离开阅卷房。”

    贾雨村和众考官:“是。”

    孟大学士犹豫了一下,对贾赦问道:“行吗?”

    贾赦抚了抚须,笑着说道:“南疆之所以陷入僵局,就是因为当地的世家大族担心遭到朝廷的清算,一个状元就可以分化他们朝廷不仅不会报复他们,还给他们保留了前程,换做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石、孟两位大学士相视一笑,人都有“赌”性,都有侥幸心理。

    从奉天殿出来。李虎径直向上书房走去,他心中很开心,也很得意,觉得自己真聪明。

    当然了,倘若没有林黛玉拟的那道圣旨,江南江北一视同仁,生活在叛军地盘上的举子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来京城参加恩科。

    林妹妹果然是自己的福星!

    想到这里,李虎更高兴了,心道:晚上回去,一定要好好奖励林妹妹!

    背后,和珅喊道:“主子!”

    李虎停住了脚步。

    和珅飞也似的跑了过来,举起手中的信,气喘吁吁地:“探、探子.从中亚送来的.”

    李虎一把抢过信,撕开封口展看,接着眼睛一亮,一年多了,终于有了水溶的消息!

    突然,李虎“唔”了一声,脸色一下子变得古怪起来。

    王大牛、和珅和小胖子都是一惊。

    李虎看完了那封信,轻轻地把它折好,凝神细思。当真是小瞧了水溶,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中亚打下地盘,站稳脚跟。另外,这小子是真的坏,利用中亚复杂的宗教信仰,挑起各族之间的矛盾,把三十六计运用得出神入化,什么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把中亚那群人当成了猴耍,大半年的混战,中亚各方势力都是元气大伤。

    这个时候,水溶才露出了自己的獠牙,表明了自己的意图,并拿出了洪天王那一套忽悠人的说法,以帮助元气大伤的信仰某人的几大势力消灭异教徒为筹码,获得了几大势力的支持,成了名副其实的某人次子,收获了大量的信众。

    探子在信中说,水溶准备西征,打到西亚去,拯救那里的信众,这小子太疯狂了!

    此刻,李虎真的有了危机感,水溶这小子到了中亚就跟开了挂似的,倘若真让他成功了,那就是一颗大炸弹啊!

    李虎目光一闪,必须要手搓科技树了。

    想到这里,李虎对小胖子说道:“明儿去军器局。”说完,大步向上书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