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谈对立与冲突

高传龙看完赠送的写作材料,抬头发现旁边的林婉儿正在看同样的材料。

他没有打扰,而是看向车窗外蒙蒙细雨。

雨一直下,直到下午2点多。

雷小燕撑着一把花伞来了。

高传龙甚是惊讶,不过他早有准备。

下午3点左右,高传龙如约来到林婉儿房间。

当他进屋时,林婉儿正在向雷小燕分享从“狂更牛写作训练营”带回来的写作材料。

两人见高传龙进来,赶紧“正襟危坐”。

高传龙提醒道:“婉儿!小燕!记得反驳啊!”

两人同时轻轻点头。

高传龙引导道:“你们先说说一部小说故事的核心是什么?”

林婉儿和雷小燕认真思考起来。

过了一会儿,林婉儿清脆道:“人物!”

雷小燕弱弱道:“难道是情节?”

高传龙微笑道:“你们说的没错!人物、情节是小说故事的核心,但我今天要讲的是小说故事的另一个核心:对立与冲突。”

林婉儿和雷小燕洗耳恭听。

高传龙边踱步边讲述“小说故事对立与冲突的六种类型”:

在文学创作与小说故事讲述的世界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宛如基石,支撑起整个小说故事的框架,赋予故事生命与灵魂,那便是“对立与冲突”。

毫不夸张地说,故事之所以能被称为故事,正是因为“对立与冲突”的存在。

倘若没有冲突,故事便如同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波澜,难以吸引读者的目光,更无法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很多人会强调故事的重点在于“人物”或“情节”,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

鲜明的人物形象能够赋予故事独特的魅力,精彩的情节则像一条丝线,将故事的各个部分巧妙地串联起来。

然而,故事性与非故事性的最大区别,恰恰在于冲突。

冲突就像一道无形的屏障,阻碍着主人公实现目标。

倘若没有这道屏障,主人公轻而易举地达成目标,读者很快就会觉得乏味,故事也会沦为毫无波澜的流水账。

对立与冲突是推动故事前进的强大动力,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紧紧吸引着读者,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继续读下去。

想象一下,当主人公怀揣着梦想,渴望追求某样东西时,这个东西一定不能是“轻易就能得到”的。

如果主人公不费吹灰之力就达成了目标,读者立马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而那些摆在主人公面前,或内心深处的对立与冲突,就像一个个神秘的谜题,等待着主人公去解开,也让故事变得扣人心弦。

正是主人公努力克服这些对立与冲突的过程,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吸引着读者紧紧追随,一同踏上这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旅程。

而且,剧烈冲突在现实生活中本就罕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了平淡无奇的生活节奏,注意力会自动过滤掉这些平淡的体验。

然而,当故事中出现与日常形成鲜明对比的刺激冲突时,人们的注意力就会被瞬间吸引。

就像平静的湖面突然投入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冲突就像这颗石子,在读者的心中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冲突和对抗展开。

首先,要明确角色的目标,这是故事的起点。

然后,设置阻碍其实现的障碍,这些障碍就是冲突的体现。

角色如何克服这些障碍的过程,就是故事的核心内容。

没有冲突,就没有行动。

没有行动,就无法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品质和能力。

没有生动鲜活的人物,故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具体要在哪里描写对立与冲突呢?

如果把一个故事分为三幕。

那么第一幕主要是交代背景,让读者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为后续的冲突埋下伏笔。

第二幕则是冲突的高潮部分,主人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地挣扎、奋斗。

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凭借自己的意志做出某种选择,一旦采取行动,情节就会像一列飞驰的火车,不断向前推进。

是勇敢地接受变化,还是懦弱地逃避,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当角色努力克服恐惧,在困境中不断成长时,读者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故事之中,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第三幕则是解决冲突的阶段,主人公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困难,实现目标。

如果你在创作小说故事时,不知道该写什么来丰富剧情或呈现角色,不妨从对立与冲突出发来构思小说故事。

无论你将角色的外貌、属性或背景塑造得多么细致入微,小说故事的本质还是在于角色遭遇了什么样的对立与冲突,以及他们如何克服这些冲突。

那么,冲突都有哪些形式呢?

冲突可以分为“物理冲突”和“心理冲突”两种。

物理冲突是外在的、可见的,它就像一场激烈的战争,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

比如,主角被坏人追赶,在枪林弹雨中穿梭;

或者在地震中受伤,为了生存而与死神赛跑;

又或者在茫茫大海中遭遇海难,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艰难求生。

这些物理冲突能够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紧张和刺激。

心理冲突则是内在的,它隐藏在角色的内心世界,就像一场无声的较量。

比如,主角对失败的恐惧如影随形,让他在面对挑战时犹豫不决;

或者对未来的迷茫,让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前。

这种心理冲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深刻地影响角色的行为和决策,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在实际的故事中,这两种冲突往往同时存在,共同推动情节发展。

例如一种最常见的故事结构,讲述主角面临工作上的困境,如项目失败、被同事排挤等物理冲突,同时还要解决自己内心深处的创伤,如童年的阴影、失恋的痛苦等内心冲突。

最终,主角往往会克服工作上的困境,同时也能理清心理问题,实现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