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许副旅长和王政委打起来了
此时,386旅全体官兵的掷弹筒刚刚配备到排一级单位,这意味着在基层作战单元中,掷弹筒的火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而迫击炮尚未配备到连级作战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连队的火力覆盖范围和打击能力。
因此,386旅对于火力补充的需求极为迫切,还需要众多的火炮以及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来充实和完善。
当然,独立旅在武器装备的配备上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果。此时,他们已经成功地将掷弹筒全部配备到了每个排,并且每个排配备了一个班的掷弹筒数量。
这使得独立旅在战斗中能够拥有更为灵活和强大的火力支援,提高了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同时迫击炮的陪伴,也达到了每个连配备一个迫击炮炮班的规模,每个营都拥有一个迫击炮炮排的规模,这使得独立旅各团的战斗力已经完全媲美小鬼子的战斗力了。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每一个决策、每一次支援、每一场胜利,都凝聚着将士们的鲜血和汗水,都承载着他们对于和平与正义的坚定信念。
就这样,武乡县城的顺利收复,极大地改变了129师的原定计划,促使他们加快了搬迁总部的进程。
原本129师是打算等到4月份再实施搬迁行动的。然而,当他们亲眼目睹独立旅和386旅紧密合作,展现出无比强大的力量,成功地将武乡县城一举拿下时,原先的计划便不得不做出调整。
此时的武乡县城,就如同长治、潞城等地一样,已逐步发展成为晋东南地区坚如磐石、不可分割的重要根据地。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独立旅和386旅的英勇表现,不仅成功驱逐了盘踞在武乡县城的所有小鬼子,更确保了这片区域的安宁与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驻扎在武乡县城的乃是独立旅骑兵团,杜易得所率领的精锐之师。他们的存在,无疑为李战龙所领导的特战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其能够更加出色地完成保护129师师部的重要任务。
与此同时,这一部署也为未来向北方太原方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增强了我方在战略布局上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陈振华、陈大旅长以及许副旅长等人纷纷汇集在独立386旅的旅部。
要知道,独立旅的旅部之所以选址于平顺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平顺县不仅拥有相对安全的环境,而且还具备更为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
基于这样的优势,陈大旅长早早就果断地将386旅的旅部转移到了这里,也就是平顺县城独立旅旅部所在的地方。
就在此刻,包括八路军总部在内的众多人员,怀着激动与期待的心情,齐聚在此时的独立旅旅部。
一场规模盛大、意义非凡的仪式即将在这里举行。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每一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经中央的郑重批准,并获得八路军总指挥的认可与支持,一个重大的决定得以落地,组建八路军第四个拥有正式编制的师,即365师。
在众人热切的目光中,副总指挥神情肃穆,声音洪亮地大声宣布:“365师正式成立!”这一宣告如同洪钟大吕,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激起层层波澜。
这个新成立的365师下辖两个旅,分别是386旅和863旅,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谓的863旅,实际上就是此前大家熟知的独立旅。
如今,有了正式的编制,对于独立旅的发展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正因为如此,其名称更改为863旅。
作为365师的首任师长,乃是素有战神之称的副师长,在这一重要时刻,他的身份实现了华丽的转变,从副师长晋升为战神师长。
而365师的副师长一职,则由陈大旅长担任,这一任命,是对陈大旅长过往功绩和卓越领导能力的高度肯定,同时也意味着他在新的岗位上肩负起更重大的责任。
陈振华在此番调整中,同样取得了显着的晋升,成为863旅的正式旅长,同时兼任365师的副参谋长,这是对他在战斗中英勇表现和出色的指挥才能的认可与奖励。
至于365师的政委,则是声名远扬的谭正,他以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为部队的思想建设和政治工作注入强大的动力。
而365师的参谋长则是威名赫赫的王书生大将,他的智慧和谋略将为365师的作战指挥提供重要的支持。
而386旅的参谋长倪志良则成为386旅的旅长,许副旅长由于进入386旅较晚,参加的战斗数量也比较少,在征得许副旅长的意见之后,所以由386旅的许副旅长,直接转为863旅的副旅长。
因为在几天前还发生了一件意外的小故事,那就是在长治、潞安县城攻打结束之后,在386旅举行一次小小的欢庆晚宴。
在会议上,陈大旅长首先对许副旅长的贡献表示赞赏,他说:
“同志们,潞安、长治这一战打得非常精彩!展现了我们386旅的风范,也彰显了129师的气势!这不仅是我们旅在晋东南的大城市攻击战,更是许副旅长亲自指挥下取得的首个重大胜利!因此,今晚这个庆功会,不仅是在庆祝胜利,也是为了欢迎许副旅长!”
陈大旅长发言结束后,旅政委王政委也极为赞同的说道:
“确实如此,陈大旅长所说的非常对!许副旅长在长治和潞安县城的战斗中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无畏的战斗精神,是我们全旅学习的楷模!此次胜利,他是最大的功臣!”
然而,王政委的赞美让许副旅长感到有些尴尬,许副旅长向来性格直爽,不喜欢那些拐弯抹角的客气话,再加上几杯黄酒下肚,他变得更加大胆,说话也更加随心所欲。
许副旅长举起酒碗,一口喝光,他擦干了嘴角的酒渍,脸上泛着红晕,响亮地说道:“什么最大的功臣?我是臣子吗?你王政委难道是皇帝吗?我觉得你们呀,也别只顾着说话了,嘴都干了,快来喝吧!”
这番言论无疑让人震惊,在场的战士们都被许副旅长突如其来的“反击”所震撼。他们明白许副旅长性格直爽,却没想到他会在这么多人的面前直接与政委直接对抗。
王政委的面色立刻变得阴沉。他没料到,自己出于好意竟然迎来了许副旅长如此的反应。
他内心感到不快,却又不想当场爆发。毕竟,现在是庆功会,大家都在欢庆,如果他生气,不就破坏了大家的兴致了吗?
王政委抑制住心中的愤怒,对陈大旅长提议道:“陈大旅长,我觉得我们应该尽快上酒上菜!同志们都饿了,别让他们久等。”
他试图通过这句话来转移众人的注意力,缓解一下紧张的氛围。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期进行。
随着酒过三巡,菜上五味,王政委与许副旅长之间的“火药味”愈发加重。他们开始互相敬酒,但话语中却充满了暗含的尖锐矛盾。
两人互相激烈交锋,言辞锋利,一点都不退让,在场的战士们纷纷察觉到两者之间的不寻常,但没有人敢站出来干预。
陈大旅长看到这种情况,心中虽然有些忧虑,但考虑到许副旅长和王政委都是红四方面军的老朋友,不会造成太大的冲突,大概就是酒桌上吵几句而已,属于正常现象。
于是,他和陈振华便提前离开了会议现场,返回自己的房间,同时也是为了和陈振华商议接下来的武乡的战斗计划。
陈大旅长于是回到自己的房间,和陈振华一起沟通武乡战斗计划的开展。然而,不久后,他便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政治部主任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急切地说:“陈大旅长,不好了!王政委和许副旅长打起来了!”
“什么?!”陈大旅长一听,立刻精神焕发,和陈振华一起,就匆忙跑出了房间。
他们抵达现场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许副旅长和王政委两人正在激烈搏斗,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
周围的士兵们,有的人试图拉开他们,有的人在劝阻,但似乎没有一个人能够将两人隔开。
尽管王政委佩戴着一副厚重的眼镜,显得有些书卷气,但在动手的时候却毫不示弱。虽然他的功夫比不上许副旅长那样的强悍,但凭借着一股狠劲,他居然能与许副旅长打成平局。
陈大旅长看到这种情况,立刻高声喊叫:“住手!都停下!”他迅速冲过去,试图将两人隔开,然而此刻的许副旅长和王政委,已经怒火中烧,全然听不进任何劝说。
无奈之下,陈大旅长直接对着陈振华使了个眼神,只见陈振华左手罗汉拳,一拳打响正在进攻的许副旅长,右手小擒拿手,直接将王政委的右手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