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锦官残秋:人生百态(上)

仲秋时节(秋天的第二个月),秋风轻轻拂过锦官城外的田野,成熟的稻穗在风中左右摇曳,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波浪。

秋风穿梭其中,发出沙沙的声响,好似在为丰收轻轻低语。

然而,这本该是农忙时节,田间却见不到几个劳作之人。

只见,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老者站在田埂之上,望着这大片稻田不住叹气。

“唉,眼瞅着就要收割庄稼了,这战火却波及到了锦官城。俺家的粮食该怎么办啊!没了这些粮食,明年,咱家该怎么给张员外交粮。”

老者布满老茧的手颤抖着,轻轻抚过稻穗,眼中满是悲戚与无奈。

风过处,稻浪起伏,这本该是丰收之景,如今却成了心头愁绪的源头

这时,一位年轻后生匆匆跑来,喊道:“爹,你怎么还在这里?快跟我回家,唐军马上就要打来了。”

“可....可这些粮食怎么办?不对呀!你不是被征召到城墙上服役吗?怎么跑到这里来了?你不会是逃役吧!走,赶紧给我回去,你要是被发现了,咱家可就惨了。”

老者也顾不得这些粮食,急忙拉着儿子回城。

“爹,您放心!我没有逃役,是城墙上的活都做完了。”后生回道。

“真的?”老者不信。

后生点点头,“当然,咱们等会儿还要回城呢?如果是逃役,我还敢回去吗?”

老者闻言,也反应过来,问道:“是怎么回事?”

后生摇摇头:“不清楚,不过咱们就搬了一些东西,军官就说可以走了。在我看来,这些当兵的,应该没想真正的守城。”

“这样啊!”老者才不管官兵愿不愿意守城呢?

只要不是逃役就行。

他指着一旁的背篓说道:“那里还有一把镰刀,你快下来,咱们爷俩一起将这些粮食收了。”

后生却说道:“爹,先别管这些了,咱们快回家吧!唐军真的要打过来了。”

后生说完,就下地拉着父亲,想要往城里赶去。

老者却不为所动,“回什么城,这些粮食可是咱家的救命粮。而且,我听孙掌柜说了,唐军才刚刚离开眉州呢,距离咱们这里还有五天的路程。不急,咱们先把这些稻子收割了,等唐军来了在说。”

后生说道:“爹,你割了家里也没地方放。而且,这场大战不会太久的。说不定,等唐军拿下锦官城后,这田里的粮食就全是咱家的了。”

“想得美!那张员外能够答应?”老者不信的摇了摇头。

后生明显知道一点唐国的政策,低声对着父亲说了几句。

老者闻言,“真的?”

后生点点头,“爹,快走吧!”

“诶!听你的,走吧!”

老者将镰刀放进背篓,跟着儿子向着锦官城走去。

城门处,往日里严格搜查路人的士兵,却三五成群的聚集起来,相互聊天。

他们的脸上写满担忧与颓然。

看到老者两人,士兵们只是抬头瞥了一眼,就该干嘛干嘛。

路过之时,老者听到有士兵抱怨道:“龟儿子的,咱们为大周四处拼命,到头来,不仅没有军饷,连饭都快吃不上了。”

“谁说不是,现在军中的饭都稀得快变成清水了。这都什么日子啊!要我说,唐军来了才好呢,咱们说不定就有活路了。听说唐军的伙食可好了...........”另一名士兵回道。

这时,队官从凳子上爬起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骂道:“狗蛋,瞎嘀咕啥呢?你不想活了,现在这锦官城,还是大周的。”

队官走过去给这几名士兵挨个一巴掌,说道:“你们现在有的吃就不错了。知道现在粮食多少文一斗吗?”

他生出三根手指,“三千文啊!而且还是有价无市。你们几个瓜怂,也不看看自己长啥样,还想加入唐军。唐军会收你们吗?”

“队官,这可说不定,你看咱这身板,杠杠滴。”狗蛋拍着胸口说道。

“滚一边去!还有你们,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好好的站岗。”队官没好气的说道。

“官爷,咱们需要搜查吗?”老者指着背上的箩筐问道。

队官不耐烦的挥挥手,“走走走,赶紧进城。”

“是,是。”老者急忙点头,和儿子一同走进锦官城。

听着后面传来的“哈哈~队官,您刚刚不是说要好好站岗的吗?........”

老者摇了摇头,回头望了一眼城墙上稀稀拉拉的守军,说道:“这仗,说不定真的很快就会结束。”

城内,街巷之中,昔日繁华的集市如今一片死寂,摊贩们早已跑路,留下满地狼藉。偶尔有几个行人,也是脚步匆匆。

杂货店的孙掌柜看到老者两人,问道:“刘老汉,又出城做农活啊?水根,你也不劝劝你爹,这个时候,还出城干啥!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

“孙掌柜,我这不是把我爹劝回来了吗?”刘水根笑道。

刘老汉看着空荡荡的店铺,说道:“孙掌柜,这街上都没几个人,你怎么还开着?不怕那群泼皮抢你啊!”

孙掌柜无奈说道:“闲着也是闲着,开门看看,说不定还能买点东西。至于那群泼皮,都是知根知底的,如果敢抢我的店,我就去他家闹。而且,这也没几样值钱的东西。”

这时,一个青年扛着半袋米急匆匆的向着这边跑来,来到杂货店,喊道:“孙掌柜,给我半斤盐。先赊着,等过段时间再给你。”

“半斤?没有。最多一钱(十钱等于一两)。王五,你们又抢了哪家粮铺?小心,人家直接带兵抓你。”

孙掌柜望着王五的米袋说道。

王五不在乎的说道:“放心吧!这次动手的人很多,官府抓不过来的。而且,唐军马上就要来了,那群官老爷哪有时间管咱们。”

“孙掌柜,一钱太少了。没有足够的盐,这粥吃再多也没力气。你也知道,咱家人有点多。三两,放心,我王五在锦官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还会赖你不成。”

孙掌柜摇摇头,说道:“我这里也要留一点,一两,再多就没有了。”

“行!”王五点点头,接着看向刘水根,“水根,我刚刚就喊你一块去了。你跑哪去了?你看看,半袋大米,足足有两斗之多。”

刘水根看着那满满的半袋米,眼中闪过一丝羡慕,不过还是说道:“圣人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米虽诱人,但来路不正,我怎能参与。”

王五撇撇嘴,“迂腐。”

他和水根不一样,他平日里除了帮家里干农活,其余的时间,就和一群混混在街上溜达。

水根这家伙,也不知道从哪里听了一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就信以为真,自学起来。

为此,还经常跑到私塾偷学。

甚至,很不耻的制作一些小玩意,让私塾的小孩教他学字。

对此,王五虽然嘴上数落刘水根,其实挺佩服他的。

因为,自己没有这个毅力,也没有这个能力,更拉不下这个脸。

想到水根家的情况,他找孙掌柜要了一个木桶,倒出了五分之一的大米,递给刘老汉。

然后,接过孙掌柜递来的食盐,与几人打个招呼,就急匆匆往家里跑去。

刘老汉看着手里的米,对着水根说道:“水根,记住,将来这份恩情一定要还。”

刘水根郑重点了点头。

刘老汉对着孙掌柜说道:“掌柜的,这桶,等会儿还你。”

“嗯。不急,过几天也行。”孙掌柜摆摆手说道。

刘老汉走时,还叮嘱孙掌柜赶紧把店门关了。

很快刘老汉来到自家门前,望了一眼皇宫的方向,打开门走进家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