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停战
建昌宫内,李国忠扫视一眼李荣孝和李荣晨,未再多言,挥了挥手示意众人离去。
这简单的动作,却似一道宣判,彻底击碎了两人的幻想。
待离开皇宫后,李荣晨脸上挂着一抹复杂的笑,说道:“大哥,没想到咱们忙活许久,最后还是二哥赢了。呵呵~想想这段时间咱们的举动,简直像小丑一样。”
“大哥,我本来就是老三,那个位置也很难轮到我。现在,我是彻底死心了,只是我为大哥感觉到不值啊!你可是老大诶!”
李荣孝瞥了李荣晨一眼,对他的小算盘心知肚明。
不就是想要他冲在前面,去对抗李荣泽吗?
真是痴心妄想。
而且,这李荣晨竟然说对那个位置死心了,骗谁呢。
他也微微一笑,说道:“三弟,父皇既然已经做出了决断,那么咱们就就要遵守。而且,如今唐、晋两国不断进犯大魏边境,我觉得还是应将精力投入到抵抗外敌之事中。”
接着,他关心的问道:“对了,听说你的龙骧都被打没了,需要大哥帮忙吗?大哥手里还有一些精兵,可以调拨给你,不管怎么说,咱们都是兄弟不是吗?”
李荣晨笑着婉拒:“多谢大哥,龙骧都的事情我会自己处理,就不劳烦大哥了。大哥,别说做弟弟的没提醒你,二哥曾经可是幽冥教的首领,你又是老大,这……诶!”
听着李荣晨阴阳怪气的话语,李荣晨从容应对,笑道:“父皇既然在诸位大臣面前立二弟为太子,自然是名正言顺,我这个大哥,可威胁不到他。所以,你多虑了。”
说完,与李荣晨打了一个招呼,向着自己府邸走去。
看着离去的李荣孝,李荣晨收敛起来脸上的笑容,冷哼一声:“大哥,若是别人的话,本王还相信他对那个位置放弃了。你吗?不可能,当初节度使的位置你都在与二哥争,这可是至高无上的帝位,你会放弃?呵呵~”
说完,他带着手下向着王府而去。
回到王府,他召集麾下的谋士,商讨该如何应对眼前的情况。
李李荣孝这边,回到王府后,他第一时间遣散众人,独自走进了大堂。
当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他内心的愤怒彻底压不住了。
他一脚踢翻桌子,大骂道:“凭什么,凭什么这个位置是老二的,我哪点不如他?父皇,你太偏心了。”
此时的李荣孝,已经没有了年轻之时的从容儒雅,他已经被帝位的权势蒙蔽了双眼。
他接着又将屋里的瓷器一个个摔碎,边摔边骂道:“我可是老大啊!我是嫡长子啊!我为大魏国东征西讨,付出了汗马功劳,父皇,你就这这么对我的吗?啊~”
李荣孝在屋里整整发泄了一刻钟,这段时间,没有人敢靠近这间屋子半步。
哪怕是李荣孝最信任的谋士朝广云也是一样。
他等李荣孝发泄够了,才走进去。
看到满地的狼藉,他挥挥手,让下人进来将里面打扫干净。
李荣孝见是朝广云,说道:“走,咱们到书房商议。”
书房里,李荣孝直接了当的问道:“先生,你说咱们该怎么办?”
朝广云思索片刻后,说道:“殿下,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按照陛下的吩咐,尽快离开汴梁,前往洺州。”
“什么?如此一来,咱们不就是让老二的得逞了吗?”李荣孝不满的说道。
朝广云说道:“殿下,咱们倘若迟迟不离开,不仅会让陛下不满,而且,这可是抗旨!一旦被冠上抗旨的罪名,咱们便师出无名,在朝中再无立足之地。”
李荣孝闻言,脸色依然难看。
朝广云见状,说道:“殿下,咱们离开汴梁并不等于放弃,只要咱们掌握了北方的边军,一样大有可为。”
他分析道:“殿下,如今汴梁城中皆是福王的势力,咱们继续留在这里,一举一动都被他监视,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前往洺州,远离这是非之地,咱们才能保存实力。”
“而且,洺州地处北方边境,一旦朝中有变,咱们手握边军,进可攻退可守。只要咱们掌握了北方的边军,就有了与李荣泽抗衡的资本,日后未必没有机会。”
在朝广云的一番劝说下,李荣孝渐渐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其中的利弊。
李荣孝与李荣晨在与谋士商议一番后,都没有赖在汴梁,很快,就按照李国忠的要求前往前线。
于此同时,魏国的信使抵达了洺州城外。
将魏国议和的意思说了一遍。
晋王李继义看着手中的议和书,内心无限喜悦。
没想到,曾经的魏国,也有向晋国求和的时候。
他看了一眼里面的内容,脸色平静的说道:“孤不要什么岁币,也不要什么准许称帝,孤只要一样东西,那就是整个河北之地。”
李继义的要求,魏国自然不可能同意了。
两国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魏国提出新条件,将辽州节度府与辽东之地割让给晋国。
李继义仍不满意,还想将大河入海口的几个州府也收入囊中。
魏国则坚决不同意,他们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大河沿岸的州府,甚至不惜继续再战。
李继义见状,召集手下的大臣商议。
他问道:“诸位,对于魏国的新条件,你们以为如何?”
忠义军都督史敬思起身说道:“王上,微臣以为,咱们应趁着这个机会,直接打入汴梁,擒了魏帝,这北方的地盘都将是咱们的。”
枢密院枢密使冯哲却持反对意见:“王上,魏国虽然面临我朝与唐国的进攻,局势危急,但是在北面,魏国还有十几万大军,咱们不好打。”
“即便咱们将这十几万魏军击败,自身损失也不小,可谓是歼敌一千,自损八百,只会让南方的唐国白白捡了便宜。”
“况且,我军自年初开战以来,已超过半年,国内的后勤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既然魏国提议议和,微臣认为咱们可以同意。”
“第一,可以缓一缓,让我军进行修整,第二,也让魏国与唐国继续征战,咱们坐收渔翁之利。”
其他大臣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最终,李继义同意了魏国议和的条件,不过需要额外加上十万石粮草。
李国忠闻言,思索一番后,同意了这个要求。
就这样,魏国以辽州节度府和辽东地区,以及十万石粮草的代价与魏国达成了停战。
然而,李国忠这边同意了,但辽州节度使刘弘景却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