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麻烦
第519章麻烦
“李局,刚接到去郭梅娘家调查走访的那组传回来的消息,他们在走访的过程中,有村民透露说,昨天一大早看到郭梅的大弟弟郭明义从村外着急忙慌的跑回来,那人说,他印象中那时候天才刚蒙蒙亮。
据说,这个郭明义跟他姐的关系非常不好,郭梅刚离婚搬回娘家住的那段时间,经常能听到这姐弟俩吵架,郭明义的老婆和郭梅还打过架。”
闻言,李言诚的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
“这么重要的信息,昨天为什么没问出来”
“应该是村民们有顾虑,毕竟大家都是一个村的,昨天走访的时候是生产队队长带着咱们民警一起过去的,有外人在,村民们估计也是不好多说什么,害怕自己说的话被传出去了,以后跟郭家没办法相处。
今天咱们民警过去后没让生产队的干部带,他们是自己一家一家上门询问的,这才问出来了一些东西。”
“既然这样,那就正面接触郭家的人,嗯这个郭梅跟郭小燕兄妹之间没什么亲戚关系吧”
“没有,昨天就查过,只是都姓郭而已,两家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那就行,我还以为这是一家子呢。”
“五百年前有可能,现在肯定是没什么。”
“行,你安排一下,让下去调查的同志们正面接触郭家,尤其是那个叫郭明义的,一定要查清楚他一大早干什么去了。”
“是”
“还有……”李言诚继续吩咐道:“查清楚,郭家的人对那几个老物件到底了解的有多少。”
“明白”
“另外,告诉调查何建华的那个小组,不单单调查他的动向,还要查他周边的关系人,这小子知道那几个老物件的价值,郭梅又不还给他,难保他不会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来,未必是亲自动手,一两千块钱足以让很多人铤而走险了。”
“知道了”
朱东君点了点头应道,他没急着走,又停留了几秒钟,见领导再没继续说什么,这才领命而去。
这边他才刚离开,今天中午过来接手郭家兄妹案的带队的市监委夏副主任又找了过来。
“李局长”
“夏主任您好!”
听到有人在后边叫自己,李言诚回头一看,发现叫他的是市监委的夏副主任,颇感诧异的向前迎了两步,伸手和其握了下手。
“李局长,没打扰您吧”
“没有没有,这会儿刚好没什么事儿,夏主任您这是……找我有事儿”
“李局长如果没事儿的话,我确实想跟您聊聊。”
“没问题,那夏主任看咱们是到办公室聊,还是……”李言诚很干脆的点头同意了,他也有些好奇这位夏副主任想找他聊什么。
“就在院子里吧。”夏副主任抬手指了下县公安局的后院:“咱们边走边聊。”
“请”
见状,李言诚侧过身子伸手虚引了一下,和夏副主任并排在后院里转悠起来。
他没急着说什么,而是等着夏副主任先开口。
他们二人以前就认识,去年李言诚帮京市监委审讯了一个人,当时那个案子就是夏副主任主抓的。
“李局长,我听说您正在打听柔怀县前副领导卫华的事情”
夏副主任一边貌似漫不经心的说着,一边掏出烟给李言诚发了一根。
果然如此!
接过烟的李言诚在心底暗自嘀咕了一句。
“没错”他大大方方的点了下头承认了下来。
“能问一下李局长和卫华是……”
见他承认了,夏副主任又继续问道。
“我不认识他,连他长什么样我都不知道。”
“那您这是……”
“我也是受人所托。”
!!!
夏副主任的目光一凝。
谁能随随便便的就托这位办事
李言诚也没让他多猜,继续说道:“这个卫华是现任部队三局苏孝民局长以前的战友。
他听闻战友出事儿了,就想打听一下情况,夏主任您应该清楚,苏局长的身份比较敏感,不好过多掺乎地方上的事情,刚好我这次过来柔怀查案,他就拜托我帮着打听一下情况。
苏局长说了,如果他这位战友真的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那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他坚决不会插手的。”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没那回事儿,那苏局长也肯定不会客气。
夏副主任听懂了,他听懂了那没说出来的意思,也知道李言诚所说的苏孝民局长是哪一个,正是因为知道,所以在听到这个名字后,他的脸上难以抑制的闪过了一道喜色。
卫华那个案子不是他分管的处室主办的,因为案件没有完结的缘故,对于整体案情他了解的并不是很全面,但就只是已知的那部分举报材料来看,其中就有不少疑点。
为此,他还在市监委的班子会议上提出过,但被分管主办处室的那位副主任给不软不硬的怼了回来。
用那位副主任的话说就是,案件正在办理中,所有疑点肯定都会查清楚。
这就是句废话,是会查清楚,可这眼瞅着都一年了都没查清,还准备查到什么时候去
面对这个调查时间上的疑问,那位副主任也有话说,说之所以调查的时间长,就是因为对工作负责任,保证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
总之就是,慢,有慢的道理,横竖都有话说。
而今天来柔怀,还是夏副主任主动争取来的,一是想跟这位新晋李副局长多亲近亲近,监委的案子,很多都是公安局移交过去的,他们办案,也经常需要公安配合,跟这位新任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搞好关系,很有必要。
二就是他想看看,看看这次过来柔怀能不能顺便了解一下卫华案的详情。
没成想,他这次接手的这个案件中的主要犯罪分子郭家兄妹,竟然就是卫华案的始作俑者。
而通过社会局前期的问话记录就能看出来,宋平安递上去的举报材料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捏造出来的。
郭家兄妹为什么要这样做,暂时还不清楚,就在这时,夏副主任得知市公安局那位李副局长也在关心这个案子,所以他才找了过来。
他要了解一下这位李副局长过问这个案子的目的,现在看来,跟他的目的基本相同。
至于说什么是受苏孝民所托才关心的,那不重要,罗、苏两家的关系之亲密谁不知道。
“郭家兄妹是卫华案的始作俑者,还有那个举报人宋平安,他们四人这次到案,相信卫华同志的事情很快就会查清楚。”
“夏主任办案还是非常让人放心的。”李言诚笑着恭维了一句。
这位夏副主任在市监委是出了名的黑脸,不讲情面,肯定也会有自己的一些小算盘,就比如他这次主动揽下过来柔怀的工作,就是想和李言诚这个不但个人能力极强,还有深厚背景的家伙多亲近亲近。
但总体来说还是一心为公,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实事求是,跟这种人打交道也特别简单,那就是不要有太多私心就可以。
“谢谢李局长的夸奖。”
“这可不是夸奖。”李言诚笑着摆摆手:“我只是说了个事实而已。”
“哈哈,不说这个了,李局长,我听说法院那边想请您过去帮着审一下那几位,前些年发生的一些事情,那几位交代的并不是太彻底,对很多事情他们都不承认,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嗯,有这回事儿,本来想的是等工作交接完毕之后我就抽空过去,可没想到这才刚过来就来了个案子,现在只能是等这个案子结束后再说了。”
“您的那种审讯手法真是奇妙无比,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任何犯罪分子在您手中都没有逃脱的可能,想不交代清楚蒙混过关,根本就没有可能。”
“唉,终究也只有我一个人,咱们国家这么大,不可能所有的疑难案件都让我出手,夏主任您说是不是
我觉得吧,不管是我们公安办案,还是你们监委查案,都应该更加重视证据,而不是依靠口供办案。
您也是老监察了,口供的取得手段多种多样,真的就都没有问题吗我看不尽然吧!我个人觉得,法律要健全,法制要发展,有些糟粕该摒弃还是要摒弃。
咱们办案,一桩桩一件件如果都能拿出过硬的证据来,即便嫌疑人不交代,也能证死他,我相信,任何人面对这种铁一般的事实,他都无话可说,只能乖乖的认罪伏法。
如果能把这种重证据,轻口供的查案方法定成制度,我想,那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也会减少许多。”
老夏同志听的有些发懵,法制建设,这个话题太大,他现在可还够不到在这个问题上发言的边,这辈子恐怕都无望。
那旁边这位呢
他不动声色的瞥了眼走在他身侧的李言诚,以这位的发展速度,以及罗老的支持力度来看,也许再要不了几年,这位就可以在很多重要事项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了。
不过……
想到这里,老夏同志紧蹙着眉头说道:“李局长,您说的那些我都能理解,您的这个想法我也比较赞成,可据我所知,有的案子确实找不到,或者说因为某些人为的原因而造成证据缺失,如果说以后要求重证据,轻口供,又不允许办案人员动用一些手段,那么要是遇到这种证据缺失的案件,而案犯又拒不交代,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的看他逍遥法外吗”
见李言诚想说什么,夏副主任摆了摆手接着说道:“我对你们公安查办刑事案件的流程不是特别了解,但对于断案需要的证据还是知道一些,就拿横跨十年的那个系列案件来说,据我所知,你们缺的可不仅仅是证据,似乎就连一点像样的线索都没有。
李局长,这种情况下,我想,恐怕就是那个案犯站在你们面前,如果他不主动交代的话,你们也拿他毫无办法吧
您说,要是真的遇到这种情况,难道你们真的就那样看着吗这种案犯,咱都不说法律法规了,就站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用最朴素的情感来说,这种败类都是人人得而诛之,难不成我们的法制建设到最后,反而成了这种败类的庇护伞吗这个道理讲不通啊!”
闻言,李言诚苦笑着摇了摇头,这要是扯到人权上边去,这个话题一时半会儿的根本就讲不明白。
而且,在这个还有很多地方连肚子都填不饱的时代讲那玩意,确实有点超前了,人只有在饱暖的情况下,才会想点别的。
更何况对这个问题他自己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于是,他将话题又扯回到了老夏同志提到的那个系列案件身上。
“夏主任,您说到了系列案件,其实这个案子并不是没有证据,只是那个证据以我们目前的科技手段还拿不到而已。”
“有证据拿不到”老夏同志愣愣的问道:“李局长,您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有证据却又拿不到,怎么还和科技又扯上了”
“国外有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让我们通过在案发现场采集到的一些血液、毛发、唾液等等生物检材,经过这种技术手段的检验后,迅速锁定犯罪分子,准确率非常高,近乎百分之百。
可惜的是,我联系过咱们国内几家关于生物、医学、化学类的研究所,他们目前都还没有掌握这种技术,否则,也不至于让那个凶手逍遥法外这么长时间。”
“还有这种手段啊!啧啧,长见识了,以后要真的能有这种手段来帮助侦破案件,那不是几乎就不会存在破不了的案子了”
“差不多吧!”
见老夏同志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这上边来了,李言诚在心底轻吁了一口气。
……
就在李言诚和市监委的夏副主任在讨论的时候,远在京市市区的刑侦总队和淀海分局的干警们,正在紧锣密鼓的寻找那个叫齐峰的人。
通过从劳改农场查到的资料来看,确实有这么个人,上次被劳改是因为打架斗殴,也是一个典型的几进宫重点人员。
按理来说,这种人应该是辖区派出所的重点监控对象,不过,淀海分局下属的这家派出所做的却并不好。
虽然所里设立有重点人员的台账,但明显就是个摆设,根据劳改农场提供的资料和派出所重点人员登记簿上记录的地址去寻找后才知道,房子虽然确实在这里,但这个叫齐峰的家伙几乎就不在这里住。
按照街坊邻居和居委会提供的信息来看,此人经常都不在家里住,平时来往的也都是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闲散人员,偶尔回来住,还经常会带着一看就知道不是干正经营生的女人一起。
这种情况按照规定辖区派出所都是应该掌握的,可现在的问题是不管是片警还是所领导,对齐峰的状况都是一问三不知。
给淀海分局的领导气的直拍桌子,在总队的副总队长面前让他丢脸,要知道,这位副总跟新上任的副局长兼总队长的关系那可是铁瓷,回头这位随便歪歪嘴,他这个分局局长的日子就该难过了。
看着领导那黑黢黢的脸色,辖区派出所所长的尾巴骨直冒寒气,此时真是恨不得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们派出所管理的辖区刚好是淀海、石山、台丰三区交接的地方,距离武宣也很近,人员构成十分复杂,那些社会闲散人员经常都是这个区一犯事儿,就往另一个区一钻,他们又不能跨区办案,只能是请求分局协调。
等正常流程走下来,那小子都不定又钻到哪个区去了,费时费力,再加上所里的人手严重不足,最后这个治安案件可能还没结果。
老话不是说了么,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你这不长眼的。
基层的困难上边肯定知道,可再困难也要遵守制度啊,否则还要制度做什么
今天这个辖区派出所所长就是那个没长眼的。
“查,找你们那些关系户,一定要把这个齐峰的动向打听出来。”
金智海没给淀海分局领导发火的机会,也算是给了一个台阶,直接跟那个所长吩咐道。
跟所长吩咐完后,也不等他回话,马上又转头看向自己带来的下属。
“把齐峰的照片立刻想办法翻拍冲洗出来,多冲洗一些,速度要快,给市辖区所有分局、派出所以及铁路公安处和各单位保卫科下发,我会联系他们,动员一切能动员的力量,今天晚上十二点前必须找到这个人。”
“是”
接到命令的几人齐刷刷的立正并敬了个礼。
“金总,让您看笑话啦。”
等领命的几人都出去后,淀海分局的领导有些不好意思的跟金智海说道。
“基层的工作确实比较繁琐,我也是从基层所走出来的,对这个情况比较了解,不过怎么说呢,该遵守的制度还是要遵守,这都是总结出来的经验,看着好像繁琐,但其实也是为了日后的工作简便,您说是不是”
“金总说的对,本来嘛,他们的工作如果提前都做的扎实到位,今天哪儿用得着这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