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开启大航海

原本还一脸气恼的朱元璋猛然抬起头,目光落到了张泊的身上。

“店家,影响大明未来的好处是指?”

张泊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老朱,你现在应该知道世界奇大无比了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明末时期的地图上。

以前的他,认为以如今大明的疆域,最起码能够占据整个世界五成左右的疆域。

但是,自从看过了店家给他的世界地图后,他才真正意识到世界之大。

现在的大明,别说五成了,就连一成都没有。

“那老朱,你有没有想过,有这么一天,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朱元璋瞬间望向一旁的刘彻。

刚刚店家的这一番话,可是与汉武帝刘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此刻的刘彻,沉浸在刚刚张泊所说的那句气势磅礴的话中。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这是何等霸气的话语。

不过,很快,刘彻就感受到了朱元璋望过来的目光。

“老朱,这么了,你怎么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我。”

“老刘,刚刚店家的那一句话,你觉得如何?”

“自然是霸气非凡。”

朱元璋嘿嘿一笑说道。

“老刘,这句话,可是出自你曾孙的定胡碑。”

刘彻没想到,这句无比霸气的话,竟然是出自他的曾孙,那位将大汉带上巅峰的汉宣帝刘病已!

这史书上也没记载啊。

“店家,这所谓的定胡碑又是指什么。”

刘彻感慨了一番,便向张泊打听起了定胡碑的事宜。

“老刘,在汉宣帝时期,每一次战胜匈奴后,总会在河流、山川等地设立此界碑,其名曰‘定胡碑’。”

有意思。

刘彻的脸上罕见地露出了及其欣慰的表情。

对于他的这位曾孙,刘彻甚是满意。

不仅是对方将大汉带上了巅峰,更为重要的是,他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此子类他。

与刘彻略作交谈,朱元璋收回了目光,他的脑海中,还回忆着刚刚店家所说的言语。

“店家,你刚刚说的那句话,虽然气势磅礴,但是这可能吗,要知道,这可是连元朝都无法做到的事。”

虽说是他灭亡了元朝,但是他对于元朝能够打下如此庞大的疆域,还是有所钦佩的。

“老朱,这就是我将要与你说的,其实只要解除海禁,就能够实现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这下子不仅是朱元璋瞪大了眼睛,一旁的刘彻也是坐直了身子,两人的脸上均是露出了极为感兴趣的神情。

如果能够达成这个目标,那两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可就了不得了。

“店家,快些说说,究竟该如何做。”

“简单来说,就是朝廷与商人进行合作。”

这就是简单的西方模式,通过国家与民间的合作,将影响力辐射全球。

历史上,因为缺少了朝廷的支持,在面对西方国家,商人,武装这个庞大的资本集合体时,那些民间的走私武装根本就打不过,只能做些倒爷的生意,将一些丝绸瓷器卖去南洋,然后再由葡萄牙人卖去欧洲。

这就意味着,明朝有贸易的主导者变成了贸易的参与者。

对于民间走私来说,这倒是无所谓的事,毕竟赚多赚少也是在赚钱,但是对于国家而言,这就彻底失去了对海洋的掌控,即使后期隆庆开关,也是回天乏术。

“和商人合作?”

提及商人一事,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极不开心的神色。

“为何要与商人进行合作,莫非我朝廷无人?”

“那老朱你想派谁去?难道是宗室?”

“额,这个……”

如果是以前的朱元璋,肯定是舍不得的。

但是,这可是经历过明末的朱元璋。

“好,宗

室就宗室,与其让他们蚕食大明,不如将他们派出去为大明开疆拓土。”

张泊笑着摇了摇头。

“首先,老朱,这个世界很大,想要靠你的宗室吃下整个世界,这是不可能的事,其次,这些宗室有着其他的用处,相信朱兄已经和你说过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标儿和他说起过宗室的去处。

一处是东瀛,那里有着银山与金山等待着大明发掘。

另一处则是南洋,可以用作拱卫大明之用。

“老朱,你也不用看不起商人,实际上,用商人好处多多,就例如,完全不需要朝廷投入什么,也需要承担什么风险之类,只需要等着商人送钱就行。”

“那这些无人领土怎么办,之前店家你可是说过,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的。”

“很简单,设置海外领土即可。”

“海外领土?”

朱元璋大大的眼睛,大大的问号。

没听过这个词啊。

“店家,这所谓的海外领土,又是怎么一回事?”

“老朱,简单来说,就是一些十分重要的地区,朝廷完全可以派人驻守,简单来说就是其归大明的管辖。我之后会一一将之标记出来,这些地方,要么是咽喉要道,要么是资源丰富,因此朝廷也不用担心亏本之类的。

至于其他一些地方,则是交给商人们处理,毕竟无论他们最终赚取多少利润,也还是得回到天朝上国的大明。

用此方法,有大明占据有利地势,辅以商人的趋利属性,便可以使大明的势力范围向海外极速扩张,超过元朝,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下子,朱元璋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行,咱知晓了,等会咱就回去告知标儿这一事。对了,店家,关于你之前所说的郑和,究竟是何许人也。”

“郑和现在还不叫郑和,应该还是叫马和,目前还在云南,洪武十七年,蓝玉,傅友德两人班师回朝,将马和带了回来,洪武十八年,两人镇守北平府,马和就在燕王府中服役,之后靖难之役,因为其出色的功绩,被赐姓郑,永乐三年,郑和收到朱棣的派遣,开始了下西洋的行程。

不过,老朱,现在的郑和只有十余岁的年纪,如果你现在想下西洋,还是别指望郑和了。”

“这……好吧,出海一事也并不急于一时,还要造船只,开海禁,唉,咱的事情可真多,还要忙活明末事宜。

不过,如今云南既然已经平定,那咱也打算将蓝玉,傅友德两人召集回来,应对北元了。”

老朱说完了心中的打算,便是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

在朱元璋休息的时候,刘彻也是向提及了自己的需求。

“店家,我欲向你寻求一份造船的资料。”

面对刘彻的请求,张泊并不意外。

听到收益这么大,刘彻不心动就怪了。

“老刘,我倒可以为你准备点资料,但是我怕后世制作木船的技艺不精,因而,恐怕你还得向老朱寻求一份资料。”

朱元璋拍了拍胸脯说道。

“老刘,放心,包在咱身上,等会咱回到大明,就将资料取来给你。”

“谢了,老朱。”

“老刘,你是不是也想在西汉开启航海?”

刘彻倒也没有犹豫,爽快的承认了。

“没错,我确是有这个打算,不过,我并不准备像郑和下西洋那般准备如此多的船只,而是先行造上几艘,去大汉的周边探探路。

如果将来条件允许的话,我才会将下西洋的船队扩大,到那时,什么安息国,大秦,都可以一去。”

如此看来,貌似大汉与大明都要提前进入大航海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