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下西洋

一旁的朱元璋从刘彻那颜色鲜明,局势明朗的地图上收回目光,继而看向自己这边明末的地图,感觉到有些许牙疼。

明初的大明和明末的大明可不是一回事。

明初的大明,疆域极大,能够被他着重注意的,也就两个大国,一个是大明北面的北元,另一个则是大明西北方向的帖木儿。

但是明末的大明,尽显颓势。

不仅有北方的后金,还有着西北方向一系列的汗国,除此之外,还有沙皇国,奥斯曼,其疆域都远远超过了大明。

这可不行。

“对了,老朱,既然你获得了这个明末的地图,那是不是可以将明末皇宫里的那个地图给我呢。”

与刘彻科普了一番地理知识后,张泊转过身子,向朱元璋询问道。

朱元璋的目光从手中的世界地图上移开,一脸疑惑地看向他左手边的张泊。

“明末皇宫里的地图?店家,你莫不是指的《坤舆万国全图》。”

张泊点了点头,他说的就是这个。

虽然,国内最早的世界地图乃是洪武二十一年绘制的《大明混一图》,其上面不仅有欧洲和非洲地区,甚至还出现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不过,现在的洪武朝可是洪武十五年,《大明混一图》还没影了,而且,或许因为他的缘故,在老朱的时空,将会再没有《大明混一图》了。

至于《坤舆万国全图》,则是国内最早的彩绘地图,其与《大明混一图》差别最大的一点,就是及其优秀的精确度。

因为《坤舆万国全图》是由意大利人利窦玛与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共同绘制而成。

有着当时经历了大航海时代的利窦玛的帮助,结合着大明本地人李之藻的所见所闻,使得《坤舆万国全图》在当时,算是世界上精度最高的世界地图。

甚至,已经可以看出现代世界地图的雏形了。

朱元璋没有犹豫,爽快地答应了。

“店家,既然你想要,那下次带来给你便是。”

对于朱元璋而言,既然手中有了更为精确的地图,那什么《坤舆万国全图》自然也就不重要了。

当然了,既然店家提及了《坤舆万国全图》,现在的朱元璋的心中又升起了一个问题。

“店家,现在的大明似乎有很多的番人,例如店家你之前提到的《坤舆万国全图》的绘制人之一的利窦玛,甚至,现在大明的钦天监,还是一个番人负责,叫什么汤若望来着,而且,大明的周边,还有着一系列的番人,诸如什么佛郎机人之类,占据这南洋地区。

店家,为何明末时期大明的周边会出现如此多的番人呢,像明初就没有如此多的番人。”

“老朱,这一切的起因,都要归结于西方的大航海时代。”

所谓的大航海时代,是15世纪到17世纪的新航路开辟,在当时涌现出了许多耳熟耳熟能详的人物,哥伦布,达·伽玛,麦哲伦。

一系列的地理大发现,也就源于那个时代,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玛发现印度,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也正因为如此新航线的开启,使得很多外国人来到了大明。

“大航海时代?”

不止是朱元璋,就连一旁的刘彻此时也是被张泊的话语吸引,从西汉的世界地图上移开了目光。

“店家,这大航海时代是何含义?”

朱元璋的眉头微微皱起,他想起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老朱,大航海时代与现在的大明可是极为不符,据我所知,目前的大明,似乎有着禁海令吧。”

事实上,老朱对于禁海一事十分严格。

只要擅自制作三桅以上的大船,去番国做生意的,和通海贼,劫良民的下场一样,砍头加全家发配充军。

即使是买卖番货,也会处以重罚。

“禁海令?店家,你说的莫不是海禁?现在的大明,确实有海禁。

洪武三年,咱罢免了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咱又罢免了泉州明州广州三洲市舶司,洪武十四年,因为倭寇的原因,咱下令濒

海居民严禁私通海外诸国。”

朱元璋一口气将最近这些年的海禁政策脱口而出。

“洪武二十三年,老朱你还会发布‘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禁止民间使用或买卖番货,洪武三十年,禁止大明人下海通番。”

听着张泊将他未来的打算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朱元璋啧了啧嘴,这确实像他的行事风格。

当然了,这也算是为他指明了一条道路。

他准备之后就这么干。

不过,只一瞬间,朱元璋就回过味来了。

“店家,你的意思是说,咱的政策,也就是那个禁海令有着问题,这怎么可能,咱在做这件事上可是有着细致的考量的。

一方面,因为当年张士诚等人被咱击败后,其一部分手下逃到海外,流窜成了海盗。

除了海盗,还有东瀛的倭寇,这两者严重地危害了我大明的疆域安全,但是,北元尚未平定,大明实在无暇分心海上事宜,因此咱才直接一了百了,下达了禁海令。

另一方面,大明的国本乃是农事,一旦开启海禁,那毫无疑问,将会有大量百姓为了出海,而荒废了农田,这可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老朱,你的想法没有问题,但是有句古话说的好,宜疏不宜堵。”

朱元璋眉头紧锁,思考着“宜疏不宜堵”的含义。

最终,他还是决定向张泊询问。

“店家你的意思是?”

“沿海人民靠海生活,或从事渔业生产,或从事海上贸易,老朱你的这一行为,毫无疑问地将沿海居民的生计予以剥夺,因而,数以万计的沿海居民逃到海外生活,甚至有一部分直接成了海盗与倭寇,反进入大明进行劫掠。

另一方面,因为海禁的原因,致使走私的泛滥,在我们后世,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面对着出海的庞大利益,没有谁能够经受的住诱惑,即使在严苛的法律也没辙。”

“店家,你是说出海有庞大的利益?”

听到有钱赚,老朱的眼神瞬间就亮了。

现在的大明,可是穷死了。

明初明末都是如此。

明末还好些,有着脑满肠肥的贪官做后盾,只要杀一批贪官,大明的财政就不是问题。

但是明初就不一样了,没钱就是没钱,总不能无中生有吧。

“没错,老朱,你应该知道郑和下西洋吧。”

郑和……下西洋?

老朱的脸上浮现出迷茫之色。

得,看样子老朱并没有细致地读朱棣的实录,竟然对这件事没有印象。

“老朱,所谓的郑和下西洋,是发生在永乐朝的事,当时的永乐帝朱棣派遣郑和六下西洋。”

“哦,老四那个瘪犊子时期的事啊,咱说怎么没有什么印象,话说,老四派遣这所谓的郑和下西洋,是不是因为店家你之前说的,因为出海有着庞大的利益?”

对于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其实历史上一直众说纷纭。

什么寻找建文说,宣扬国威说。

但是,张泊觉得,以上的这些说法都不靠谱。

首先就是寻找建文帝,想当初,朱允炆即使身居皇位,都不是朱棣的对手,如今他是一个孤家寡人,对于朱棣来说,威胁可以说近乎没有,在六下西洋的期间,朱棣的位置也已经坐稳,没有必要为了建文帝劳民伤财。

最为重要的一点,郑和的第一次下西洋那年,一共打造了一千一百八十艘船只,而在朱棣执政的二十二年中,也不过打造了两千七百余艘战船,直接占到了总数的四成,可以说,这是倾其国力才能做到的事。

当初朱棣靖难之役都没有费这么大的劲,找个朱允炆怎么可能倾其国力。

至于什么宣扬国威之说,那就更离谱了,作为打赢了靖难之役的朱棣,他又不是傻子,举全国之力,打造的舰队,怎么可能光是为了在其他国家面前显摆

因此,在张泊看来,朱棣的目的很简单,他是看上了唐宋时期从海上构建的那条海上丝绸之路。

“老朱,你有没有听说过‘广州通海夷道’?”

“广州通海夷道,貌似有点印象,店家,你还是将这详细说说吧。”

虽然有些印象,但是朱元璋实在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现在他也是有些感慨,年纪大了,记性越来越不好了。

“老朱,这所谓的‘广州通海夷道’最早出现《新唐书·地理志》中,是一条大唐连接西洋的海上贸易道路,在后世,它有一个名称,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这名字好生怪异,莫非是与西洋各国进行丝绸生意,而且,既然有海上丝绸之路,那是不是还有路上丝绸之路。”

“确实如此,在大唐时期,沿海就靠着这个海上丝绸之路,向西洋诸国贩卖一系列在当时的大唐看起来稀松平常的物资,诸如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等,换取西洋各国香料等一系列的奇珍异宝。

至于老朱你刚刚提到了路上丝绸之路嘛……”

张泊的目光望向一旁正在吃瓜看戏的刘彻。

刘彻也是万万没想到,这件事竟然还会与他有所关联。

“路上丝绸之路,就与老刘有关了,准确地来说,是和博望侯张骞有关。

他打通了西域诸国,使得西汉与西域诸国做起了生意,西汉可以用丝绸瓷器,去向西域诸国换取马匹,种子,在后世,这条道路又被称为丝绸之路。”

老朱的心思没有放在丝绸之路上,而是放在了张泊刚刚说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收获上。

“店家,那老四最终派遣了多少船只以及多少人。”

“就拿第一次下西洋来说,一共用了两百零八艘船,派遣了两万七千八百人。”

听闻这个数字的朱元璋顿时瞪大了双眼。

人数倒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船只。

想到处,他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水战时,都没有这么多的船只。

而且,要下海的话,船只大小较之鄱阳湖水战肯定不可同日而语。

老四这事想干嘛,举全国之力下西洋吗?

“那店家,老四如此做难道不会劳民伤财吗?”

张泊摇了摇头。

老朱的想法与很多后世之人的想法一样,认为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是劳民伤财之举,但是实际上,朱棣投入的不少,但是收获同样惊人。

“老朱,与我之前同你说的那样,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一事,为大明带来了海量的收入。

举个例子,例如在大明境内,极为奢侈的香料,在下西洋的途中,根本就不值钱,例如沉香,3贯钱一斤,苏木,500文一斤。

但是老朱,你知道大明一个普通的青花白瓷盘的价格在船队中出价多少吗,整整500贯。

也就是说,一只青花白瓷盘能够买两千斤的苏木或者一百六十斤沉香。

这些低价的香料运回国内,再以十两二十两左右的价格卖出,如此低买高卖,朱棣自然是赚的盆满钵满。

至于朱棣在位期间所干的那些事,无论是五征漠北,南讨安南,还是迁都北平修建紫禁城,编修《永乐大典》,疏通南北运河等一系列的动作,所花费的钱财可都是海量的数字,如果没有下西洋的这一壮举,凭借大明原本的国库收益,是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而且,即使朱棣花钱如流水,到了明宪宗朱见深的时期,库房里还有两百四十万两白银。

所以说啊,老朱,下西洋一事,收益颇高。”

一旁的刘彻已经傻了眼,这下西洋的生意未免太好做的一些,一只白瓷盘的价格竟然有五百贯。

他此时回想起建立互市的目的,思考着是不是将价格再定高一些。

至于朱元璋,同样呆若木鸡。

他没想到出海一事竟然有如此大的收益,一个在大明普通至极的玩意,在海外竟然被人视若珍宝。

现在的朱元璋就一个念头,他也要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