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一月的雨季

第八十八章 崇祯帝朱由检

最终,老朱并没有责罚朱棣,而是直接让他滚蛋了。

朱棣有些心情郁闷地离开大殿,此时的他还是一头雾水。

这叫什么事。

明明是喊自己回来商讨远征北元的事宜,但是从头到尾却只字未提北元。

而且,他一心一意为大明戍边,竟然说他造反,他简直是比窦娥还冤。

狗日的,别让他发现谁诬陷,不然没他好果子吃。

在朱棣心情郁闷的同时,朱标也是走出大殿,快步追上了他的这位弟弟的步伐。

“老四。“

听闻大哥呼唤自己,朱棣也是忙转过身子向着朱标打着招呼。

“大哥。”

打完招呼后的朱棣也是觉得,他应该和自己的大哥解释一番。

不然说不定连大哥都认为他会造反。

“大哥,你是了解我的,我怎么可能会抢大哥你的皇位呢,况且,我只想当征北大将军,不想当皇帝。”

对于朱棣的辩解,朱标则是微笑伸出手,示意朱棣不用多言。

这段时日,朱标已经想通了。

目前他的这位四弟,身份仅仅是他的弟弟与大明藩王,并不是历史上的永乐帝。

既然如此,他也不会将之后永乐帝所做的事情强行按在他的四弟身上。

而且,在朱标的计划中,朱棣也确实算得上将来大明的重要一环。

“老四,不用紧张,你这些日子就在应天府待着即可,也许过不了多久,你就会知晓爹今日说这话的意义。”

朱棣现在整个人还处在懵逼状态之中。

怎么爹和大哥都和自己打起了哑谜。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

崇祯八年,紫禁城。

落日的余晖似熔金般洒落,照射在紫禁城中的每一个角落。

现在的大明,仿佛夕阳一般,也已经来到了日暮西山的地步。

武英殿中,朱由检刚刚结束了一段时间的奏疏批阅工作,正在闭目养神。

虽然大明目前经过了嘉靖,万历两位皇帝的“辛勤耕耘”,造成了朝廷即使离开皇帝,也能独立运转的境况。

但是朱由检在清除了魏忠贤之祸后,将很大的一部分权利收归皇帝之手,他开始亲政。

谁曾想,亲政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

光是每天堆成山的奏疏,就已经让他目不暇接。

这还是在内阁以及秉笔太监帮助下,削减过的奏疏。

真不知道太祖皇帝与成祖皇帝是如何做到的,在不倚重内阁的情况下,还能每日处理如此多的奏疏。

朱由检略微感慨了一番,便再度睁开双眼,眼眸投向他刚刚批阅好的奏疏。

原本他打算励精图治,将大明带上一个新的新的高峰,不过,出身未捷身先死,现在的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老天实在太不公平,不知为何,自从他上位之后,各地均出现了严重灾荒,中原地区尤为激烈。

这龙案上有很大一部分奏疏,都写着某某地又闹饥荒,又饿死多少人。

这是自大明建国后从未有过的状况,这也是目前令他焦头烂额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大明国库也不富裕,甚至可以说空虚。

即使有心赈灾,也如同泥牛入海。

根本管不过来。

他曾向诸位宗室求救,但是奈何,宗室们理他都不理。

叔叔福王占据膏腴之地,家中钱财,何止百万两。

但是面对他的求救,置若罔闻,如同没听见一般。

虽然他十分气愤,但是也无可奈可。

总不能同建文帝那般,对叔叔动手吧。

那样毫无疑问,将会是危如累卵的大明雪上加霜。

而一旦处理不好灾荒问题,就意味着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灾民,接着就会爆发农民起义,其中闯贼高迎祥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自崇祯元年到如今的崇祯八年,这位农民起义军的首领,甚至已经攻下了不少大明的地图。

如果仅有内忧也就罢了,问题是现在大明还面临着外患。

辽东的后金。

谁曾想到,当初在奴儿干都司管理下的女真部落竟然发展成如此规模。

不仅一统辽东,而且还携带了无可匹敌的气势进犯大明。

朱由检不由得生出了一股无力之感。

回想起大明的种种过往,朱由检默默地叹了一声气。

想当初太祖征讨北元,成祖五征漠北,宪宗犁庭扫穴,武宗应州之捷。

大明本来对北方游牧是属于完全碾压的姿态,怎么到他就,就变成了如此状况。

难道是他

做错了吗。

或许不该杀袁崇焕?

崇祯越想心头就愈是烦躁,所幸站起身,准备离开武英殿去散散心。

就在此刻,一位宦官模样的手捧一份奏疏,缓步走入殿中。

“参见陛下。”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如今大明如今如日中天的秉笔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你来的刚好,刚好陪朕走走。”

王承恩低头目视地面,脚步并没有移动。

他身为秉笔太监,职责就是收到内阁审批好的奏疏后,再由他审批一遍,之后选择性的交予陛下查看。

就在刚刚,他在内阁呈上的奏疏之上,发现了一则令他大跌眼镜的消息。

四川督学涂绍煃的奏疏上,记载了一件即使是他,也拿不定主意之事。

他说,洪武皇帝来到了大明。

虽然这对他来说荒唐至极,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涂绍煃身为四川督学,不仅奏疏中言辞恳切,甚至奏疏中都拿身家性命做担保了。

他身为陛下,身为大明的秉笔太监,觉得此事应该交由陛下定夺。

“陛下,臣有事要奏。”

已经走至王承恩身边的崇祯一边向殿外走去,一边说道。

“说罢,究竟是何事。”

王承恩跟上朱由检的步伐,考虑了一番措辞,这才缓缓开口。

“四川督学涂绍煃呈上奏疏,说……说……”

“别吞吞吐吐的,涂绍煃怎么了”

涂绍煃崇祯还是印象蛮深的,一方面,四品官,朝廷本就不多,另一方面,对方可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这是万历时期最后一次科举,为大明输送了海量的人才。

现在大明的中坚力量几乎全都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

“涂绍煃说,他的好友宋应星,有办法拯救大明,而那办法,是将我大明的太祖高皇帝带来崇祯朝。”

本来朱由检离开的的脚步瞬间止住,转过头来,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向说话的王承恩。

“王承恩,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