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李敢与李承乾
郎中令,身为九卿之一,其职责颇为复杂。
大体职责可以归纳为掌控皇宫警卫,管理郎官,劝谏帝王得失等,可以算得上实权之职。
但是李敢的这个郎中令,就有些名不副实了。
因为他是从他父亲李广手里继承过来的郎中令,也可以说是代理郎中令。
目前他的职责也就是负责皇宫禁卫。
与之相对的,他也是此行上林苑的随行人员之一。
现在的李敢着实有些郁闷,他观察许久,确定了他之前的顶头上司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不在上林苑。
于是他下定决心,准备今日来向大将军卫青讨一个说法。
他要质问大将军,是不是他害死了自己的父亲。
结果就遇到了太子殿下。
李敢低头向刘据问好的同时,心中对于那个在太子身侧的那位年轻人也是有所好奇。
对方看起来眼生的很,不知是何来历。
李承乾在一旁听着李敢的自我介绍,一时间也有些错愕。
他自然知晓李敢乃是他李氏先祖。
但是他之前已经向霍去病打探过现在的前汉是何年月。
元狩六年。
按道理来说,他的这位先祖应该在元狩五年就死了。
那为何还会活生生地出现在这?
莫非这前汉也与他记忆中的前汉不同。
李承乾有些凌乱。
看着李敢风风火火的姿态,刘据心中也是有所担心。
虽然去病兄长之前答应了舅舅不会出手,但是李敢可没有答应过任何人。
也就是说,李敢有很大的可能会对舅舅出手。
他自然也是不希望自己的舅舅发生什么意外。
“郎中令,如此行色匆匆,所为何事。”
“额,这个……”
李敢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他总不能和太子殿下说他是来找大将军麻烦的吧。
如果这么说,他的三族就没了。
虽然不清楚眼前的先祖李敢为何还活着,但是李承乾为了拉自家先祖一把,也是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想来郎中令是因为其职责原因,正在上林苑中巡视。”
低着头的李敢猛然抬起头,有些意外地看着眼前这位帮自己说话的陌生人,心中疑窦丛生。
貌似他才与对方第一次见面,为何眼前之人帮他说话?
不过,既然是帮他说话,那他之后肯定要好好谢谢对方。
“太子殿下,确实如这位少年所说,我正在巡视上林苑。”
刘据有些意外地望了眼身旁的李承乾,眼眸流转,什么话也没有说。
“郎中令,明日父皇便要起驾回宫,应该早些做好准备。”
“是,太子殿下。”
望着李敢离去的背影,李承乾也是对身前的刘据说声抱歉。
“太子殿下,我有些逾矩了。”
刘据倒是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而是向着李承乾询问道。
“兄长,想来李敢与你的关系应该非比寻常吧。”
刘据的说法不无道理。
其一,他们皆姓李。
其二,有什么人会为与自己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寻找借口呢。
当然,这只是刘据的猜想。
李承乾倒也没有狡辩,爽快利索的承认了。
“是的,太子殿下,理论上李敢也算的上我的先辈。”
“先辈!”
没想到自玄德叔父后,他有见到了一位后辈。
虽说是李敢的后辈,也确实是令人惊讶了。
“太子殿下,据史书记载,郎中令李敢应该在元狩五年就已经离世,如今已是元狩六年,为何郎中令还活着?”
李承乾将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
“这是因为店家曾经告知去病兄长,让其不要对李敢动手,不过直到元狩六年,李敢也一直没有对舅舅下手,着实奇怪。”
李承乾也是陷入思索之中。
如今看来,不仅是戾太子刘据,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的结局改变了,现在连他的先祖李敢的命运貌似也改变了。
他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母亲,想起了母亲对自己的期望,李承乾握紧了拳头。
或许,他不应该如此颓废下去了,他也该试着改变所有人的命运。
第二日,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抵达自己忠实的长安。
李承乾跟随着刘据游览了一番前汉三大宫,便提出了想要独自前往长安城中转转,刘据自然也是欣然应允。
对于大汉皇城长安城的治安,刘据还是极为有信心的。
李承乾刚出宫门,
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呼唤声。
“兄台,留步。”
李承乾转过头,就见到一位熟人。
正是郎中令李敢。
“见过郎中令。”
李敢连连摆手。
“不用如此客气,多谢了兄台昨日你的仗义执言,我才能够平安无事,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我姓李,名承乾,字高明。”
这下李敢就有些吃惊了。
“李承乾,李高明,万万没想到,兄台你也姓李,话说,承乾,你是哪人。”
“我乃陇西成纪人。”
“诶,巧了这不是,我也是陇西成纪人,搞不好我们还是还是本家,走走走,说什么我们今日都要喝一杯。”
李敢不由分说,拉着李承乾就要离去。
“郎中令,你可是负责宫中禁卫的,如何能够擅自离去。”
“哦,对了,你看我这脑子,晚些时候,我亲自在府中设宴,邀请你前往一叙。
对于李敢的邀约,李承乾欣然应允,他也想看看,他的这位先祖平日里的生活如何。
此时的刘彻,正在宣室殿处理着政务。
现在的大汉一切都好,除了财政上有些捉襟见肘。
目前担任大司农的颜异,乃是复圣颜回的第十世孙,为官清廉,倒也没什么明显的问题。
但是大司农身为掌管一国的财政要职,仅仅是为官清廉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为大汉带来足够的收益。
这点,颜异和后来的桑弘羊一比,显然就不够看了。
就在他打算将颜异以及桑弘羊喊来时,就听闻御史大夫有事要奏。
御史大夫,秦时与丞相,太尉并称三公,只不过在元狩四年之后,刘彻就将大司马大将军替代太尉,也就是说,如今大汉的三公乃是丞相,大司马大将军以及御史大夫。
听闻宦官的禀告之声,刘彻同意了御史大夫的觐见。
几息的时间过后,一位能够在《汉书》中单独列传的人物出现在刘彻的面前。
“臣张汤参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