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一仙一圣
听闻店家谈及母亲,太平公主的脸上显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
她钦佩于母亲走出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那一步,成为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但是在钦佩中,还夹杂了一丝敬畏。
她打小就在母亲身边长大,备受母亲宠爱,但是,她也见识到了母亲,对于她的那两位哥哥的态度。
说废立就废立,那是一点情面都不留。
而除了钦佩与敬畏之外,她对于母亲,还有着一丝不满与怨恨。
想当初,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夫君并没有参与到谋反中,但是母亲却因为不满她的夫君,直接将夫君杖责一百后,关入大牢。
即使是她亲自恳求,母亲也没有丝毫的怜悯,最终将夫君活活饿死。
想到这,太平公主的手不由得紧握成拳,然后又无力地松开。
刚刚她的脑中,闪过无数的念头。
例如背着母亲,暗中发展势力。
但是,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她放弃了。
以她对于母亲的了解,虽然平日里她深受母亲的喜爱,但是,只要她流露出对于那个位置的觊觎。
恐怕……
“店家,不知道母亲寿命还有几何?”
“算算日子,应该还有十三年……”
“十三年……那岂不是说,母亲活到了耄耋之年?”
“是这样。”
闻言,太平公主脸上露出了颇为无奈的表情。
如此说来,确实如店家所说的那样,一切为时尚早。
“店家,我明白了。”
“不过,你想要当皇帝的话,其实并不是一丝可能没有。”
“哦?店家,你莫非有什么好的办法?”
“办法倒也谈不上,只不过算是一个大致的方向罢了。”
当即,太平公主有些迫不及待地向张泊询问。
“其实,你能够能够成为皇帝,与你母亲息息相关。”
“与我母亲有关?”
“事实上,你母亲在任上,确实做过不少的事情,但是也犯过不少的错误,原本她的上位之路就遭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而犯的那些错误,毫无疑问就被人抓住了把柄,这就使得,她对于武周的掌控力稍稍弱了几分后,便有人揭竿而起。
如果,你能够将你母亲带来此地,让其将一些犯错之事改掉,从而实现超过历史上太宗,高宗的成就,那是不是就能证明,女子也能够干好皇帝。”
“超过太宗,高宗的成就,这……”
对于太平公主而言,这可不是一般的困难。
“放心,有着后世的帮助,问题不大,与接下来的困难相比,这反而就是不值一提。”
“还有困难?”
“没错,先前已经和你介绍过了,我这食肆,还联通着贞观时期,如果,你想要成为皇帝,还需要面对唐太宗李世民。”
“面对太宗皇帝……”
太平公主当即默不作声了。
她明白,如店家所言的这般,面对太宗皇帝,这个是最难以实现的。
但是……
太平公主望了眼身边的上官婉儿。
有些事,她必须要做。
不仅是为了她不再像浮萍一般任人摆布,而且,也为了保护身边的人。
……
与此同时,天宝十二年,大唐,长安城。
长安城,有一百零八坊,分为东西两市。
百行千业,皆汇集于此,光人口,就足有百万之众。
街道两旁的酒楼饭馆里,食客们推杯换盏,享受着美酒佳肴,文人雅士聚在一起,品茗论道,吟诗作对,时而高谈阔论,时而低声细语。
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各种口音的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伴随着街头艺人的表演、杂耍、戏曲,构建出了一幅恍如盛世的场景。
在这幅场景中,大唐人,回纥人,突厥人,吐蕃人……虽然族属不同,但是相同的是,是每个人脸上所洋溢的笑脸。
经过月余跋涉,来到长安城的李白,见到这一幕,也有些痴了。
不过,李白只呆滞了片刻的时间,便重新回过神来。
现在长安城中的百姓,恐怕也不会想到,仅仅两年后,一场安史之乱,便会将盛世大唐引向一条不归路。
驻足了片刻,李白便再次动身。
他此行来到长安城中,是为了见一位阔别多年的好友。
东市,一间路边食肆中,正坐着一位年约四十的老者。
其面前陈设简单至极,一壶酒,一只酒樽,一碟小菜。
看着路边行人脸上所洋溢的笑脸,老者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回想起他来到长安的这七年,可以说是一事无成。
天宝五年,他就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天宝六年,陛下开展了史上可以说是规模最大的一届科举,只要精通一艺,即可到长安备选。
结果在奸相李林甫的干预下,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野无遗贤”的闹剧就此传播开来。
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不得不转投权贵之门,但是却收效甚微。
好在,天宝十年,他终于等待了一个机会。
陛下连续三天举行祭祀盛典,他趁此机会,早早地就献上了《三大礼赋》。
因此,他得到了陛下的赏识,获得了一个机会。
不过,令他有些失望的是,他最终仅仅是得到了一个候选官吏的资格。
所谓的候选官吏,就是指已经通过了选拔程序,但是还没有被任命为正式的官职,需要等待空缺官职的出现。
而他这一等,就是两年。
现在的他,依然还是候选官吏。
想到在长安蹉跎七年,依然毫无所成,老者不由得长叹一声,将酒樽中的酒饮下。
随后拿起旁边的酒壶,想要再满上,结果却发现酒壶已空。
见此情景,老者刚准备吩咐小二结账。
这时,一只手拿着一壶酒,摆在了老者的面前。
“子美,一人独饮可不好,两人对饮如何?”
李白的声音,在老者对面传来。
而李白口中的“子美”,正是他已经八年未曾谋面的好友,杜甫,杜子美。
听到这略微有些熟悉的声音,杜甫顺着手的方向看去,就见到一位熟人的身影。
“太白兄!真是你呀,你先前不是去游览大唐了吗,怎么又回到了长安。”
杜甫一扫之前脸上的阴霾,转而一脸欣喜地看着面前的李白。
他与李白已经有八年未见了,上次两人最后一次见面,还是在天宝四年的齐鲁大地上。
那次,他们在一起饮酒作赋,大谈炼丹求仙,一同寻访隐士高人,并拜见当时当时已经名满天下的书法家李邕。
在临别之际,两人还互赠了诗篇。
现在回想起当初的场景,仿如昨日。
李白看着眼前,略有些颓废的好友,他当即下定了决定。
刚好,趁此机会招募好友,两人一道前往陇右,去看望高适。
“咱们边喝边聊吧。”
李白说完,便吩咐小二,多准备些菜肴。
今日的消费,由他李白买单。
“来,子美,给你满上。”
李白说完,便熟练的将酒拆封。
在临行前,店家交给了他三壶酒,他喝了两壶,至于这最后一壶,自然是要与杜甫分享。
看着酒樽中那清澈见底的酒液,杜甫眼眸微张,有些不敢相信地看向李白。
“太白,这酒价值不菲吧。”
“与我接下来所讲的那匪夷所思的事情比起来,这酒倒算不上什么。”
随着杜甫轻抿一口酒樽中的酒,李白也将他此行的目的娓娓道来。
“子美,我此行,是要前往陇右都护府,去见达夫一面。”
“去陇右都护府见达夫?”
杜甫抬起头,有些不明白地看向对面的李白。
以他对李白的了解,他的这位好友,应该醉心于游山玩水,为什么会突然去极西之地的陇右都护府呢,那里,可是一片苦寒之地啊。
“莫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杜甫一脸担忧地看向了李白。
李白点了点头,继而又开口说道。
“在我身在江陵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前往了后世一趟,并且,知晓了大唐之后的发展。”
前往后世?知晓大唐之后的发展?
杜甫嘴巴微张地看向李白。
他心里就一个念头。
他的这位好友是不是修仙问道魔怔了,怎么会生出如此荒诞的念头。
“我从后世了解到,两年后,我大唐就会迎来一场足以影响大唐的动乱,安史之乱,动乱的发起者,就是如今在朝中,如日中天的安禄山。”
李白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压低声音和杜甫说道。
“安禄山!”
杜甫没有想到,李白会说出如此惊世骇俗的人物。
要知道,安禄山现在可是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在朝中备受恩宠,为何会突然造反?
“太……白,你这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
“从后世获得。”
“这……”
杜甫有些哑然。
因为后世之说,实在是有些太过玄乎。
“那完全可以将此事告知陛下,让陛下定夺啊,为何要前往陇右都护府?”
李白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说道。
“没用的,我来到长安城中,也曾经试着找过陛下,但是……”
说到这,李白便止住了。
因为和店家说的那样,他根本就见不到陛下。
李白的意思杜甫也清楚,他当下也是默不作声。
“那此行见达夫,又是何意,莫不是想要告知达夫这事?可是即使告诉达夫,也是无用。”
“我并不是光准备告诉达夫此事,而是准备让达夫,为我引荐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
“哥舒翰!太白,你疯了,告诉达夫,他可能会相信你的言语,但是哥舒翰,身为两镇节度使,又怎么可能相信你这空口无凭的话语,况且,没有朝廷的调令,哥舒翰怎么可能轻举妄动。”
“子美,实际上,我并不是空口无凭,而是有着证据的。”
“证据?”
杜甫的眼光看向了李白身后的背包。
“证据莫不是在那奇怪的包裹之中?”
“这自然不是,待会我们前往一趟客栈,我来为你演示一番。”
酒足饭饱之后,两人前往李白暂住的客栈。
来到屋内,将门窗之类全部锁好,李白便一脸郑重地和杜甫说道。
“子美,待会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惊慌。”
“好。”
杜甫点了点头。
一炷香的时间后,杜甫只一眨眼,他就眼前的场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此刻的李白,望着周围熟悉的一切,长舒了一口气。
“呼,如今看来,似乎一切顺利。”
但是,这时候,杜甫可是有些不淡定了。
因为,在来此的途中,好友李白又给他讲解了一些关于后世的其他信息。
例如,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后世的一处食肆,并且,能够抵达食肆之人,不仅是他们天宝十二年的人,还有着其余朝代的人。
比如两汉。
当然,令杜甫感到震惊的是,这间食肆还联通着大唐的贞观时期。
不仅如此,用太白的话说,食肆不仅联通着各个朝代,各个朝代之间,甚至还能够互相串门。
也就是说,贞观年间的太宗皇帝,能够前往天宝年间。
而这,也是太白去寻找哥舒翰的底气所在。
“太白,这里就是你刚刚提到了那间后世的食肆吗。”
“没错,走吧,子美,跟我去见一见这间食肆的店家。”
李白说完,便领着杜甫进入了农家乐中。
“奇怪,为何白日,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
李白念叨了一声后,便听到似乎有人声在屋子里传来,他没有停留,向着屋子走去。
掀开门帘,李白傻了。
屋子里全是人。
除了店家之外,屋内的一男三女他都没有见过。
当然,在愣神了片刻后,李白回过神来,对着张泊拱了拱手。
“见过店家。”
这时,杜甫跟在李白的后面姗姗来迟。
他进门后,看到这一幕,也懵了。
这么多人,难不成都是其他朝代之人?
同一时间,屋内的眼眸也齐刷刷的看向刚刚走进的李白。
原本还热闹的交谈,顿时陷入了一片沉寂。
在场众人也都没有见过李白。
张泊对于突如其来的李白,也是感觉到十分意外。
同时,他还注意到了李白身后的一位陌生人。
这人是高适?
不,不对。
李白这才月余,就从江陵抵达陇右,这不科学。
“李叔,不知这位是?”
“店家,这位是我的好友,杜甫,杜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