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明朝也有太宗文皇帝?
大唐与阿拉伯还有一战?
李世民不免有些期待。
当世的两大强国一战,想想都让人血脉贲张。
这一次,大唐绝不会输。
不过……
这都是安史之乱后的事情了。
现在安史之乱还未解决,考虑再多,也是无用。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手边的地图之上。
“店家,如果在贞观年间,派使臣前往这些国家,是通过陆路还是海路?”
陆路虽然遥远,但是毕竟有着前朝无数的经验。
自打汉代的张骞,凿空西域,至此以后的朝代,都与西域来往密切。
只是,贞观十一年的西域,有些不太平。
占据着西域主要道路的西突厥,国内正在发生内乱,局势极为不稳定。
而与陆地相比,海路航行,无疑更加高效便捷。
另外,如他所看到的那样。
无论是萨珊波斯还是拜占庭,亦或者是阿拉伯,都可以通过海路抵达。
但是,目前的大唐,并未有远航的经验。
这是一条未知的道路。
“我推荐海上航行,因为较之陆地,海上航行更加便捷迅速,并且载货更多。”
“那店家,你这可有一些海上航行的学识,以及辅助航海的物件?”
张泊肯定地点了点头。
“海上航行的学识与物件我都可以提供,但是只知学识,不知道如何使用也是白搭。
因此,我推荐太宗皇帝你派人前往大明永乐一朝学习一番。”
“店家,虽然我大唐能有五六十人来此,但是如果涉及到海上航行等学识,恐怕就没有多少人精于此道了。”
李世民一边说着,一边在脑海中盘算着适合此次前往大明永乐一朝的人选。
“店家,不知阎立德能否前来?”
“阎立德不好说,但是阎立本应该是可以来的。”
“阎立本吗?”
李世民摩挲着下巴,思考着这件事的可行性。
阎立本的绘画不用说,但是,如果涉及到建造船只等方面的问题,他还是更偏向于阎立德。
“太宗皇帝,其实,大唐除了派人前往永乐朝去学习相关经验外,也可以让永乐朝的人来大唐传授。”
“大明竟然还有此等人物?”
李世明有些意外。
要知道,即使是被他看好的阎立德,能否来到后世都不好说。
“是的,太宗皇帝,其名为郑和,曾经七度远航,除了没有到过拜占庭外,萨珊波斯领土和阿拉伯的领土他都去过。
可以说,古时,没有人比他更懂航海。”
“七次远航!抵达过萨珊波斯和阿拉伯!”
李世民极为认可地点了点头。
此人确实是个人才。
但是此等人才,肯定异常忙碌,而且……
“店家,不知郑和所在朝代的皇帝,会不会同意郑和前往大唐,帮助我大唐建造船只以及传授航海经验?”
“关于这点,应该没什么问题,因为大明的这位永乐皇帝,算是太宗皇帝你的迷弟。”
“迷弟?”
对于这个陌生的词汇,李世民那是一头雾水。
“迷弟……就是将太宗皇帝你视为偶像。”
张泊说完就意识到,偶像这个词,李世民肯定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这位大明的永乐皇帝,对于太宗皇帝你极为推崇,将你当成了他奋斗的目标。”
这下子,李世民的脸上露出颇为意外的神色。
没想到他在后面的朝代这么受欢迎。
“说起来,这位大明永乐皇帝,与太宗皇帝可谓是极为相似。”
李世民整个人一愣。
“与我极其相似?这……不知从何谈起?”
“其一,这位永乐皇帝的谥号与庙号,与太宗皇帝你是一样的,都是太宗文皇帝。”
“哦?他也是太宗文皇帝?如此说来,他的功绩想来也非同一般吧。”
张泊点了点头,评价道。
“确实如此,可以说,在历代帝王中,这位永乐皇帝,也是能够争一争前十的存在。”
“争夺前十?”
李世民神情一怔。
这位永乐皇帝竟然如此出众。
忽地,李世民想起了店家刚刚说的话。
这位大明太宗文皇帝可是对他推崇备至,并将他当成了奋斗的目标的。
虽然李世民的脸上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内心却乐开了花。
能够被如此功绩的皇帝推崇,本身就是对他的一种认可。
“其二,这位永乐皇帝,与太宗皇帝你一样,都是马上皇帝。”
马上皇帝?
如此说来,对方在大明的位置应该极为靠前。
因为一般只有开国皇帝以及后一辈之人,才是马上皇帝。
就如他和父亲李渊一般。
与此同时,李世民也想到一件事。
大明的开国皇帝名为朱元璋,他的太子名为朱标,难不成,这朱标是永乐皇帝?
“虽然这位永乐皇帝是将太宗皇帝你当成奋斗目标的,但是,他完成了一项即使是太宗皇帝你,都没有完成的功绩,其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以皇帝之身,完成此项功绩的帝王。”
张泊的一番话,不仅是将李世民深深吸引,就连嬴政,此刻也屏息凝神地准备听张泊接下来的话语。
他很好奇,这位明朝的永乐皇帝,干下了何等功绩,能够被称为唯一。
“这位永乐皇帝以皇帝之身,完成了“封狼居胥”的成就。”
封狼居胥!
李世民可太清楚封狼居胥指的是什么了。
“店家,你的意思是,这位太宗皇帝在狼居胥山祭天了?”
“其实,我口中的‘封狼居胥’并非是特指冠军侯霍去病的封狼居胥,而是指与封狼居胥差不多的成就,就例如后汉时期的窦宪,燕然勒石,其也被后世称为封狼居胥。
还有大唐卫国公李靖,在贞观四年,灭亡东突厥,也可以被称为封狼居胥。”
“这么说的话,那位永乐皇帝,亲自领兵,完成了‘封狼居胥’那般的成就?”
“确实如此。”
得到张泊肯定答复的李世民,心中难免也生出了些许的敬佩。
这确实是他也没有做到的事情。
“店家,你刚刚所说的封狼居胥又是何意?”
听了半天的嬴政,虽然没有听懂封狼居胥的意思,但是他看到了坐在他对面的李世民,一脸郑重的模样。
他凭此推测出,刚刚店家口中的“封狼居胥”肯定是了不得的玩意。
“赵佗,狼居胥山,是匈奴人祭天的地方,可以说是匈奴人的圣地。
我将封狼居胥换成你秦朝的说法,你就懂了。
相当于你秦朝的蒙恬,带兵打到了匈奴圣地,并在那里举行了祭天仪式。
而以皇帝之身封狼居胥,就是你们的秦始皇嬴政,亲自带兵打到匈奴的圣地。”
这下子,嬴政懂了。
虽然他没有亲自领兵的经历,但是听起来便感觉热血沸腾。
果然,能够争夺前十的帝王,必然有其独到之处。
“其三,大明的永乐皇帝,与太宗皇帝你的经历也差不多,都是通过非一般的途径上位的。”
李世民的眼中露出一丝讶然。
“店家,你是说,这位永乐皇帝,与我一样,发动了一场政变?”
“差不多……”
“如果这么说,那这位永乐皇帝,该不会造的是那位大明太子朱标的反吧。
难不成他也与我一样,在大明的建国途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结果父皇偏爱太子,加之太子的步步紧逼,迫不得已,这才造反反抗。”
?
张泊傻眼了。
这都什么和什么啊?
李世民未免太会联想了。
他仅仅是说了句差不多,结果李世民就将后面的狗血剧情,全都脑补了出来。
“太宗皇帝,事实与你说的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就如同历史上高明造反身死一般,大明的太子朱标最终也没有登上帝位,而是因病去世了,造太子的反,根本无从谈起。”
一旁的嬴政一时颇为无语。
目前看来,他们四个千古一帝的继承人,都没有登上皇帝之位。
“其次,太宗皇帝,可以这么说,大明兄弟间的关系,远比大唐兄弟间的关系要和睦得多。
因为太子朱标出生较早,其他的兄弟们都算是太子朱标带大的,他们自然就拧成了一股绳。
如果朱标活着,永乐皇帝自然是以朱标马首是瞻,不可能造反的。
但是朱标因病去世了。
如果朱标的嫡长子还在,那永乐皇帝也不可能造反。
但是朱标的嫡长子较之朱标更早离世。
因此皇位就落在了朱标的二儿子身上。
这里就要提到大唐与大明各自亲王的待遇了。
大唐的亲王,是没有实权的,顶多是到地方任职,挂个虚衔,领取食邑。
但是,大明的亲王,是有实权的。”
听到这,李世民的眉头就已经微微皱起了。
“店家,汉朝七王之乱的先例,可是活生生的例子啊,为何大明的朱元璋会让亲王掌管实权?”
李世民可不会认为,朱元璋身为千古一帝,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同。
“因为朱元璋在大明边境,设立了数道防线,这些亲王的作用,就是拱卫腹地。
这与汉朝时期,截然不同。
汉朝时期,是朝廷的兵马在前,亲王的兵马在后方。
但是大明是亲王的兵马在前,朝廷的兵马在后。
如果外敌入侵,想要攻破着层层防线,无异于痴人说梦。
并且,虽然朱元璋给予了亲王实权,但是却对他们的实权多加限制。
例如亲王只拥有一定的军权,但是领地内经济、政治、民生、律法等皆受中央管控。
除此之外,还对亲王的军队有着严格的限制,最多不超多五万七千人。
而当时的朝廷,则有着数十万的军队。
另外,那些军队虽然名义上归亲王统辖,但是实际上,军权掌握在兵部手里。”
李世民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
果然不愧是千古一帝,思虑果然深沉。
“原本二儿子上位也没有什么,兄弟几人该干什么干什么,一切看上去平安无事。
但是没过多久,这位二儿子便发了疯一般想要削藩。”
“削藩?”
“简单来说,就是将无过的亲王直接贬成庶人,一连贬了数位亲王,甚至还逼死一位。
见此情景,永乐皇帝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与当初的太宗皇帝你那般,他反了。”
“店家,此等局势,这位永乐皇帝朱棣都能造反成功?”
李世民清晰地知晓。
现在这位永乐皇帝所面临的局面,可不是当初他所面临的局面。
他当初只需要动作足够迅速,就能够快速掌控局势。
但是这位皇帝所面临的局面,即使是他,一时也想不到好的对策。
“这自然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说起来,永乐皇帝起兵时,也是八百亲卫,倒是和太宗皇帝你冥冥之中向呼应。”
“也是八百亲卫?”
李世民啧了啧嘴。
想当初,他玄武门之变时,人数也是八百。
“在那之后,永乐皇帝发动了靖难之役。
与太宗皇帝直接控制主要人员不同,这位永乐皇帝,直接开启了一场席卷全国的战争。
最终的结果,太宗皇帝你也知道了。
永乐皇帝登上了帝位。
他也是史上唯一一例,以亲王之身,造反成功的皇帝。”
“不是,店家,中间的过程呢?”
李世民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位大明的永乐皇帝,在那种环境下,是如何造反成功的。
“待到将来,太宗皇帝你亲自去询问永乐皇帝不好嘛,毕竟史书上也不可能详尽地记载每一件事。”
李世民这时也醒悟过来。
对啊,到时候他亲自去问不就行了。
此刻的李世民,仍有些意犹未尽。
他确实在这位大明太宗文皇帝的身上,看到了许多他的影子。
说实在的,他有些想见一见这位大明的太宗皇帝了。
“店家,不知道这永乐皇帝,什么时候前来。”
“他啊,跟着他的父亲朱元璋前往了明末。”
“店家,也就是说,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并没有对朱棣篡位一事有所计较?”
“也不是这样说,太宗皇帝你想一想也就明白。
如果,朱棣不造反的话,那皇位在朱允炆手里,搞不好就要二世而亡。
但是,在能够争一争前十的朱棣手里,大明却走上崛起之路。
如果太宗皇帝你是大明皇帝朱元璋,自然也知道该怎么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