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愁眉苦脸的小赵
周益民在升职后的接下来几天,从未缺席钢铁厂的工作。
他心里清楚,刚升职就懈怠,之前好不容易拉近的与同事们的关系可就白费了。
在这忙碌的几天里,钢铁厂内悄然发生了一件事,让采购科的小赵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小赵已经连续两个月都未能采购到足够的物资。
如今,眼看下个月的采购任务又即将来临,若这次还是不能达标,按照厂里的规定,他只能被下放到车间去上班。
毕竟,厂里的正常运转离不开采购员们成功采购物资,只有这样,工人们才能心无旁骛地专心工作。
此刻的小赵,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却又毫无办法。
他在科室里与其他人关系一般,就算有交情稍好的,也没人愿意冒险帮他。
因为在这个物资采购难度极大的时期,谁都无法保证自己能按时完成任务。
要是这个月没完成,下个月能补上倒也罢了。可大家都明白,多采购一点物资,这个月超额完成,就能顶到下个月用,所以小赵实在不好意思开口向人求助。
他满心无奈,觉得自己恐怕只能接受被下放到车间的命运了。
这天,周益民像往常一样到采购科巡视。
他目光敏锐,很快就注意到了愁眉苦脸的小赵。
周益民对这个年轻人一直颇有好感,于是毫不犹豫地走了过去,说道:“小赵,跟我来一下!”
这句话一出,周围的同事们立马炸开了锅。小李扯着嗓子喊道:“哇,小赵,你可太幸运啦,周科长单独找你!”
老张也在一旁笑着调侃:“小赵,说不定有好事儿降临,可得抓住机会啊!”
周围投来的羡慕目光,让小赵有些局促不安,他虽心里满是疑惑,但还是乖乖地跟着周益民来到了新办公室。
随着职位的晋升,周益民之前的办公室已不再符合他的身份,所以厂里为他更换了一间更为宽敞、设施更完善的办公室。
两人走进办公室后,小赵小心翼翼地关上门,然后走到周益民对面坐下。
他坐得笔直,浑身透着一股拘谨。周益民见状,微笑着问道:“小赵,你很怕我吗?”
小赵连忙摆手,急切地说道:“周科长,没有的事!我……我只是自己容易紧张而已!”
周益民温和地笑了笑,说道:“我明白,不过小赵,你真不用这么紧张。大家都是为了工作,有什么事都能敞开了说。”
听到这话,小赵才稍稍放松了紧绷的神经。
看到这一幕后,周益民直接进入主题:“小赵,我刚刚看你一脸愁容,是不是碰上什么难事了?”
小赵心里顿时纠结起来,犹豫着要不要把自己的困境说出来。
他心里清楚,要是向周益民倾诉,一旦周益民愿意帮忙,自己不仅能完成这个月的任务,甚至还能补上之前两个月欠下的额度。
就像周大忠,在周益民的帮助下,已经连续好几个月在采购任务中拔得头筹,只要再拿一个月的第一名,就能提升一级行政等级。
要知道,提升行政等级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小赵思来想去,觉得要是能留在采购科,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于是,他鼓起勇气开口解释道:“周科长,是这样的,我连续两个月都没完成任务,要是这个月还完不成,就要被下放到车间去了。”
周益民听后,原本以为小赵是生活上遇到了困难,没想到是工作上的采购任务问题。
他随即问道:“小赵,那你还差多少才能完成任务?”
周益民就在想,要是差的不多的话,自己还是会帮一帮。
小赵面露尴尬,声音低落地说:“还差很多,这个月才完成不到两成的任务!”
周益民闻言,差点把口中正喝着的茶喷出来。
他着实没想到,小赵的任务完成度竟如此之低。
周益民放下茶杯,认真地说:“小赵啊,这任务差距确实有点大。你跟我讲讲,这两个月采购的时候主要碰到啥难题了?”
小赵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周科长,现在物资太难找了。联系了好多之前的村庄,不是说没有肉,就是价格涨得离谱。跑了好多地方,腿都快跑断了,也凑不齐采购量。”
他心里也无奈,不过想到这个事情,大家都不太好过。
周益民陷入了短暂的思考,虽然这点任务量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小赵的这种情况,不能一味地帮忙。
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突然想起其他村子的养鸡场,其中陶家村的养鸡场里的鸡应该快能出笼了。
这本是打算让周大忠去负责采购的,现在看来,这个机会可以让给小赵。
不过,周益民并不打算把所有村子的采购资源都交给小赵,只准备将陶家村这一个村子的采购业务交给他。
因为他清楚,单单靠陶家村,就足够让小赵以后不用再为任务发愁了。
想到这儿,周益民开口说道:“你跟我去一个地方吧!”
小赵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忙不迭地点头。
他心里明白,这意味着周益民愿意帮自己。
此时,采购室里的同事们看到周益民带着小赵离开,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一些和周大忠关系要好的人开始调侃道:“大忠,看来你要失宠咯,小赵要上位啦。”
大刘在一旁附和:“就是就是,说不定小赵马上就要成为咱们科的‘新宠’啦!”
周大忠笑着摆摆手:“去去去,别瞎起哄,周科长一直都很公平,肯定是小赵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其实,周大忠心里清楚,从第一天入职起,周益民就跟他讲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所以,周大忠在维护与周益民良好关系的同时,也从未放松对业务的拓展。
那些偏远的村子,他都跑了个遍,对于有合作可能的,他都用心加固合作关系。
实在合作不了的村子,周大忠也是留了一个好的印象给别人,万一别人有东西要买的话,第一个就能想到自己。
很快,周益民和小赵来到了停放摩托车的地方。
小赵看到摩托车,眼中满是惊喜与好奇,他长这么大,还从未坐过摩托车。
平日里,他虽然经常骑自行车,但那自行车也是厂里的,并非他个人所有。
周益民动作娴熟地一个跨步就跨上了摩托车,转头看到还在一旁发愣的小赵,喊道:“还去不去?”
小赵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小心翼翼地坐了上去。
周益民发动摩托车,带着小赵朝着陶家村驶去。
一路上,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小赵既紧张又兴奋,双手紧紧地抓着摩托车后座的扶手。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们终于赶到了陶家村。
陶家村的治安队队员看到是周益民,没有丝毫阻拦,直接放行。周益民将车停好后,便带着小赵去找陶村长。
陶村长看到周益民前来,满脸笑容地连忙迎上前,热情地说道:“益民,你过来是有啥事儿呀?”
最近陶村长心情格外好,自从从周家庄采购饲料后,村里养鸡场的鸡长势喜人,几天一个样。不只是陶村长,整个陶家村的村民看到鸡的变化,都十分高兴,对周益民充满了感激。
周益民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陶村长,有件事想跟你商量商量,不知道方不方便?”
陶村长还以为周益民要商量什么大事,他环顾四周,觉得此处不太适合深入交谈,便说道:“行,跟我来吧!”
于是,三人来到陶村长家中。
坐下后,陶村长热情地倒了两杯水,分别递给周益民和小赵,然后开口问道:“益民,你到底有啥事想跟我商量?”
周益民直截了当地说:“陶村长,我刚刚看了村里养鸡场的鸡,估计快能出笼了吧。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找到买家?”
陶村长一听这话,立马就明白了周益民的来意。
如果周益民给出的价格合适,他很乐意将村里的鸡出售给钢铁厂,做个顺水人情。
以后还需要在周家庄购买饲料,所以还是想跟周益民拉近关系,而且他也知道,周家庄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其中离不开周益民的帮助。
于是,他回应道:“还没找到买家呢,不知道益民你,有没有好的买家推荐?”
周益民连忙说道:“陶村长,不如考虑考虑我们钢铁厂。就你们村养殖出来的鸡这品质,肯定能拿到一个不错的采购价!”
陶村长顿时来了兴趣,追问道:“什么价?”
周益民如实告知:“应该能给到三块或者两块八一斤。具体价格,还得汇报到厂里,由领导最终决定。”
陶村长心里清楚当下的行情,钢铁厂给出的这个价格相当不错了。
虽说比不上黑市价格,但黑市交易风险太大,一旦被抓到,扣上投机倒把的罪名,可谁都吃不消。
陶村长皱着眉头思考片刻,说道:“益民啊,这价格倒是挺合适。不过,这运输咋弄啊?鸡可娇贵,路上出点啥问题可不好办。”
周益民笑着说道:“陶村长,这您放心。我们厂里有专门的运输队伍,运输的时候会做好防护,保证把鸡安全运到厂里。而且,我们长期合作的话,对村里的养殖规模扩大也有好处,以后销路就不愁啦。”
陶村长听了,点了点头:“嗯,你说得在理。行,那咱就这么定了。”
两人经过一番深入的商量与探讨,陶村长最终同意让钢铁厂采购村里的鸡。
周益民见事情谈妥,便说道:“这位就是我们厂的采购员小赵,到时候他来负责跟您对接!”
小赵虽然性格腼腆,但并不傻,他连忙站起身,恭敬地说道:“请陶村长多多指教!”
陶村长对小赵的态度很满意,笑着说:“小同志,我就叫你小赵吧,这样显得亲近些。小赵啊,以后有啥问题,咱随时沟通。”
小赵连忙点头,表示没问题。
随后,他们又敲定了一些采购的细节问题。
结束后,陶村长热情地邀请周益民和小赵留下吃饭,周益民婉言谢绝了。
他心里惦记着回厂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安排,而且他也希望小赵能尽快熟悉与陶村长的对接流程。
离开陶家村后,周益民带着小赵返回钢铁厂。
一路上,小赵的心情格外激动,他知道,自己的采购难题终于有了解决的希望。
回到厂里,小赵刚踏入采购室,原本忙碌的同事们瞬间停下手中的工作,像一群发现猎物的猎犬,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小李动作最为迅速,一个箭步冲上前,双手抓住小赵的胳膊,满脸好奇地问道:“小赵,周科长到底找你干啥去了?是不是要给你升职啊?”
老张也慢悠悠地走过来,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笑着说:“小赵啊,看你这一趟回来喜气洋洋的,肯定有好事,快跟大伙说说。”
紧接着,其他同事也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询问着。
小赵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有些不知所措,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他心里清楚,要是把周科长帮忙联系陶家村采购鸡的事情说出去,估计每个人都会去找周益民帮忙。
到时候周益民知道是自己大嘴巴说出去的,刚刚谈好的合作说不定转眼就要换人负责。
想到这儿,小赵额头微微沁出细汗,他眼神闪烁,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支支吾吾地说道:“没……没啥大事,就是周科长让我跟着去熟悉一下业务流程,以后可能会有新的采购任务安排。”
小李听了,满脸狐疑,皱着眉头追问:“就这事儿?看周科长专门带你出去,还以为有啥大好事呢。”
小赵连忙点头,故作镇定地说:“真的,就这事儿,周科长说让我多学习学习,积累经验。”
老张似乎察觉到小赵不太愿意多说,便打了个圆场:“好啦好啦,既然小赵都这么说了,肯定就是业务上的事儿。大家都散了吧,赶紧干活儿。”
众人虽然心里还是不太相信,但见老张都这么说了,也不好再追问下去,只能嘟囔着各自回到工位上,继续手头的工作。
小赵看着同事们渐渐散去的背影,暗自松了一口气,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他知道,这次能得到周科长的帮助是个难得的机会,一定要好好珍惜,绝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搞砸了。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接下来一定要全力以赴,把与陶家村的采购对接工作做好,不辜负周科长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