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4章
暮色像被泼翻的墨汁,顺着玻璃窗漫进来,将办公室染成深沉的色调。
路北方顾自坐在办公桌前,手指机械性地叩击着桌面。
寂静中,传来断续的节奏,宛如他此刻纠结的思绪。
从心里来说,路北方满心希望,能把老搭档何小桃,从湖阳市人大调过来出任浙阳开发区区长,若是自己再调动时,她还可以出任区委书记。
可是,男女有别,女同志的政治寿命,确实比男同志要短。这主要的,就体现在生活细节深处。路北方是知道的,何小桃的孩子要备战高考,而且家中婆家、娘家父母都年迈!若这时再让她远走他乡,工作方面没毛病,但对家庭来说,却是场灾难。
因此,让她前来,不太现实。
在反复权衡中,路北方的脑海,倒是浮现两个人的名字。
第一,是湖阳市委宣传部长李丹溪,将她调到浙阳开发区任区长,蛮合适。她丈夫,本来就在杭城的校企合作的联合研究所任职,若能调回杭城,不仅能终结这对夫妻两地分居的状态,而且,李丹溪极有宣传工作经验,人也谦和,又有学历,能为开发区注入新活力的同时,正好弥补下自己这刚直的工作作风。
另一位,就是现在的绿谷县县长赵磊。
何小桃作为绿谷县委书记,因孟世华事件被冷藏,调任湖阳市人大后,作为救火队员,赵磊被调到绿谷县出任县长!事实上,证明这调动,是正确的。这位曾在作风办、纪委摸爬滚打出来的年轻干部,凭借过硬的政治素养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很快稳住了绿谷县的基本盘。
而且,赵磊从正处级,升任副厅级,在程序上也完全合规。最为关键的是,赵磊年轻有为,此前在作风办、纪委工作,各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路北方在心中反复权衡之后,立刻拨通李丹溪和赵磊的电话,将自己的想法以及开发区的现状,一五一十地告知了他们。
电话那头,李丹溪和赵磊听闻又有机会,跟着路北方到浙阳开发区大展拳脚,语气中满是兴奋:“路书记,太好了!我们早就盼着能跟着您大干一番了!我这边随时待命,听从组织安排!”
得到李丹溪和赵磊的积极回应后,路北方心里踏实许多。
接下来,便是与省委组织部柯政这边,商议人员调动之事。
路北方既然作为省常委,到下面去兼任开发区书记,那么,他的建议,组织部是会高度重视的。何况,柯政也知道路北方的实情,在身边没有可用之时,他哪怕纵有千般本领,也难发挥出来。
组织部立即启动相关考察程序。
相关考察人员,迅速奔赴湖阳、绿谷、开发区三地,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式,对李丹溪和赵磊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群众基础等方面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考察。
仅仅用了10来天时间,浙阳开发区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便陆续确定下来,有从湖阳调来的,也有省里其他机构调入,更多的,是通过开发区本地选拔产生的。
具体名单如下:
党工委副书记:李丹溪
管委会副主任:赵志刚
管委会副主任:赵磊
管委会副主任:陈雨琳
纪工委书记:吴德辉
管委会副主任:周雪梅
管委会总工程师:孙伟强
管委会总经济师:朱郴州
这份名单一公示,还是引发轩然大波。
旁人除了羡慕、嫉妒,同样,也有恨意,如潮水般涌来。
在开发区,流言蜚语不胫而走,有人绘声绘色地编造路北方与李丹溪关系暧昧,也有人信誓旦旦地说赵磊是他的乡党,亲友之类。
知晓公示的名单中,自己原来几个部下全军覆没。
原区长魏建军的怒火滔天。
他虽料到路北方会排挤自己,会将自己清除在班子队伍之外,却没料到,那些曾经依附于他的老一代开发区干部,竟无一人在新班子中获得晋升。
得知消息时,正在省委党校学习的魏建军在宿舍里怒不可遏,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又用力拍打着桌子,破口大骂:
“特玛的,路北方!你无耻!你将搞走,说得冠冕堂皇,还不就是为了安插自己的人!”
当然,在浙阳开发区内,那些原本期待着能在新班子中分得一杯羹的开发区干部,此刻也满心怨愤。
他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充满抱怨。
“咱们在开发区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怎么就全被路北方给踢出局了?”一个单位的副职,在食堂里愤愤不平地说道,脸上的皱纹,因愤怒而显得更加深刻。
“就是,他路北方凭什么这么霸道,说换人就换人,完全不把我们这些老同志放在眼里。”另一位干部也跟着附和,手中的筷子被他握得紧紧的,指关节都泛白了。
“哼,我看他这就是任人唯亲,那个李丹溪和赵磊,也不知道跟他有什么关系,就
这么轻易地进了班子?”
……
不过,在这时,这些人的埋怨,有什么用?
流言蜚语,又有什么用?
气急败坏,能有什么用?
本来开发区就是一个难搞的刺头,现在路北方来修理刺头了?
还不容许他有些举措?
省委所有常委,也都心里清楚,开发区的局势复杂,多年未有发展。路北方想要快速稳定局面、推动发展,就必须拿出铁腕手段。
而在官场,若没有自己信得过且能力出众的人在关键位置上。
说破天,也难有作为。
因此,哪怕有开发区的人,将这事反映到几个省常班子领导耳中,这些人,也是充耳未闻!未有任何动作。
在此刻,省常班子里的众老爷,也担心若是在这时反对路北方,路北方撂摊子到自己身上,从而给自己惹一身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