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鸾记萤实

第七十七章

早上流连打了一壶豆浆,煎了两个自制冻好的肉馅饼,一盘子小番茄。林恒不太愿意在外边吃饭,冰箱里冻着许多半成品食物,有他自己做的,有流连做的。虽然妻子是厨师,说来好笑,家里基本是林恒做饭,好在他的手艺不错。

有人砰砰砰敲门,流连不由分说把梁衡推进客卧。门一打开,三四个年轻女孩跳进来,七嘴八舌叫刘姐。流连应着叫她们坐,自己去冰箱里拿了几筒饮料。女孩子们提了一筐樱桃一筐草莓,流连忙把樱桃洗出来请大家吃。一个姑娘把手机递给流连,“刘姐,你的手机,老板说让你好好歇两天。姐,你没什么事儿吧?”

“没什么事儿,只是脑子笨了好多,反应不过来!估计得歇几天才能缓过来。”姑娘们叽叽喳喳坐了一会儿告辞了。流连打开手机看看,心里有了主意,决定先找个地方安置梁衡。

信王一听就火了,撇了几句微词,流连无奈地扶住头。

流连的房子不小,不过分跟谁比,信王家大业大,不吹牛,下人暂时歇脚的屋子,都比这个大,别的更别提了。信王四处打量流连的屋子,精致而华丽,尤其听流连说这房子是她自己买的,心中更对那个没见过面的丈夫嗤之以鼻。

流连无奈地叹口气,林恒并不是没有房子,也不是买不起房,只是她有房,就住过来了而已,是迁就她的意思,而且这个小区离二人工作的地点恰好都不远,离超市不远,离学校不远,就连医院也近,而且这个小区各方面都不错,他买新房很可能也会买到这儿。只是流连懒得多说什么,一时半会儿跟他也讲不太清楚。

梁衡跃跃欲试要出去看看,流连只好陪他出去。流连很容易就回归了自己的旧身份,并没有因为超市的工作人员没有跪着回话而感到生气,梁衡的眉头皱起来,流连忙拉了这位活爹走,至无人处才警告他现在是私访,忘掉身份,否则我就把你扔掉。信王极其愤怒,流连伸手点点他,凶凶地瞪他。眼前这个女人跟他的妻子,越来越不像一个人。人离乡贱,梁衡脑子里掠过许多亡国之君的事迹,它不甘心,但是,人离乡贱,身不由己。

流连要给梁衡租一个房子。信王暴跳如雷,流连好不容易才安抚下他,拉了他去买了一条裤子,一件t恤衫,一包内裤,一包袜子。梁衡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卖场,衣服左一排右一排,鞋子左一架右一架。一双普通的鞋子要百十来块。信王对于物价毫无概念,不过,他大概知道一块钱一个小烧饼,换算下,一百个烧饼应该不值什么。因为跟流连在一起过得年头多了,阿拉伯数字他基本全认识,流连略教他一下,他很快就能认清价钱了。过了好久,信王后知后觉发现没掏银子就把东西拿走了,而且排队从一个小口儿走时,好像别人也都没掏银子。流连无奈地拿出手机,“你看这个东西,那边上站着的人就是从这里边把钱拿走的!”流连说着带他走进一家蜜雪冰城,让他看着买了两杯奶茶。信王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是只用手机晃一下,嘀一声,一个女人说收款多少多少,可是这个女人的声音跟柜台里的几个人分明不同,他细打量着,声音是从一个奇形怪状的小盒子里传出来的,这个盒子,不要说人,小猫都难说能不能装下,只要把手机往上一晃就行,就收到钱了。怎么看怎么不可靠,信王坐在小圆桌旁吸着奶茶,一边偷偷瞟着柜台,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买的,第一次,他深切认识到这个世界与自己的王国是那样的不同。流连从包里翻出两枚硬币,去柜台打了一个冰激淋,男柜员说了句什么,流连只呵呵笑一声,并不答言。

信王被冰得一哆嗦。初接到手里,确实是凉的,但是没想到这么凉,冰一般。他把这个东西送到流连嘴边,流连摇摇头,“太凉了,我不喜欢,我这咖啡都是热的,你自己吃好了!”

信王诧异道:“你这杯子里跟我杯子里的不一样吗?”说着他拿过流连的杯子吸了一口。他吸的时候见流连幸灾乐祸地笑,估计要坏事儿,果然这东西热热的,苦的,不同他那杯酸酸甜甜的冷圆子汤,他正吃着甜冰激淋,越发显得这苦药汤子难喝了。信王有点愤怒,流连吃汤药必定要偷奸耍滑,想不到居然会自己花钱买苦药吃,他拉着脸自顾吃着,不再理流连。

流连住的地方高高的,信王站在阳台眺望外面:灯光掩住星月的光辉,每一栋楼都仿佛一个巨大的灯树,真不知道每一刻要消耗多少灯油!不知道什么油这样亮。流连住的屋子也是亮如白昼,甚至比白昼更亮,不过流连说这种灯并不是烧油的,而是烧瓦的,想来是把燃料做成瓦的形状,可是灯平平地贴在房顶,怎么把瓦放上去烧——信王去上面看过了,上面也是流连的屋子——一个巨大的敞间,只有一张大桌,笔墨纸砚,几个书架,矮榻罢了,并没有可以烧瓦的地方,而且他细打量了一下,楼下楼上顶多隔了一尺厚的屋顶,楼下照样灯火通明,不可能有烧火的地方。就这最简单的一个灯已经足够他绞尽脑汁了,还有灶火,流连的灶房极干净,真可以说是纤尘不染,没有灶台也就罢了,有火,但是火从哪里来?想大就大,想小就小,想用就来,不用就灭,这是什么他妈的神鬼技艺,这倒也不算什么,还有见不到火能焖熟饭的锅,烧开水的水壶还有装热水的莲蓬头,洗澡真是太快了,也就比他的温泉池塘略差一点点,但是这个东西小归小,水从上冲下来,似乎比温泉池手脚屁股一起泡,更干净一些,而且想洗就洗,据流连讲,人人家里有这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