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天佑我儿

李博容让厉寒在府上好好歇几日。

在外奔走几个月,剿灭了红叶教的大部份力量,如今,红叶教很难再死灰复燃。

这一次立了功的,统统有封赏。

齐小公爷赵旭,纪梦山,与其他诸人,皆依功封赏。

厉寒已经高至辅国公,再往上也不太好封,便赏了金银珠宝。

纪暖当然是欣然接受的。

书院已经建成,如今只是局部一些细节需要完善,人事也安排得差不多。

相信再过一个月就能开始接收女学子。

已经有人提前在纪暖这边报了名。

衡音女学那边已经彻底的没了声响,纪暖这边是有更大的名头,是辅国公夫人开办的女学。

又提前请好了先生,收费不高,按需入学。

书院分了两部份,一部份便是闺中小姐们,学些琴棋书画之类的,还有一部份是供寻常人家女子学技艺的,谋生的技艺。

读书,识字,明理,增长眼界。

纪暖交代清楚,另设济世堂,接收的是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给他们安家之处,若有能力的,安排活计可以自主谋生。

若是没有谋生能力的,她也安排人手去教他们谋生的技能,剩下的那些老弱病残,则直接由济世堂供养。

厉寒方知她已经开始筹备济世堂之事。

“你做什么事,我都支持,暖暖,我会永远站在你这边。”她的善心让人感怀。

他的妻子,拥有天底下最善良,最动人的特质。

这几日,厉寒一直在家里抱着元宝,陪着纪暖。

夫妻二人开始研究,给元宝取个大名。

厉寒看过纪暖让画师为元宝画下的每一个瞬间,从他出生时,到如今,隔一段时日,他就会有变化。

他不曾亲自陪在他们母子身边,如今见到画相,他心中,也略有些安慰。

暖暖是懂他的。

明白他会因为没有看到儿子的出生,没有陪伴她经历可怕的生产,会成为他心底最深处的内疚。

他本想让纪暖为元宝取名。

纪暖说了,元宝就是她取的,接下来也该让他这个当爹的出出力。

那几日,厉寒等元宝睡了,就到书房去翻阅各种古籍。

最终取了个非常好的名字。

他颇喜悦的将纪暖找回来。

“暖暖,元宝的大名,我已经取好了。”

“哦,是什么?”纪暖满脸期待。

“叫厉图。”厉寒觉得这个名字颇有意义。

纪暖的脸色却变了变。

“你找来找去,想来想去的,只想到这个名字?”

“怎么?你觉得不好?”厉寒觉得挺好的,不过,他也看到纪暖似乎对这个名字不太满意。

“好,别急,容我再想想。”

纪暖看着他又回书房的高大背影。

突然之间有些后悔。

她是不是该自己把元宝的大名给取了。

所幸,第二回,厉寒终于敲定的名字,并没有太多的含意。

“厉天佑,天佑我儿。”

“这个名字就很好,就叫厉天佑。”

随后,将元宝的大名上了族谱。

自此小家伙就有了大名和小名,将来还会请人提字。

厉寒是真喜欢自己的儿子,小小的一团,粉粉嫩嫩,一股子奶香味。

他巴不得天天自己将儿子抱在怀里。

这是他自己的骨血,亲情本就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

以前他并不觉得,厉朝和厉初是大哥的孩子,与他也有血缘,他亦视为亲生的。

可与元宝相比,内心深处有许多东西是不一样的。

元宝不但是他的骨血,还是他最爱的女人为拼了命生下来的。

是他一生的至宝。

上辈子,他至死没有成家,无妻无子,无人送终,便是死了,也未必会有人记得他。

这辈子,结局已然不同。

宁王该死了。

纵使皇家想要护住皇室血脉,他也必定不会再让宁王有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上辈子威胁他性命之人,这辈子,也该消失了。

如今,他坐镇皇宫,李博容带人出去剿杀宁王。

宁王让人代替他守皇陵,代他死,已经犯了欺君,欺骗祖宗之罪,李博容可以名正言顺的以摄政王之权势将宁王直接杀了。

这一日,厉寒进宫一趟,回来时就说李博容出城去了,一时半刻不会回京。

纪暖倒是不关心李博容去做什么。

“王爷有事,那就把宁安接过来侯府住着,等王爷回来,再让宁安过去。”她立刻就要让安静过去接人。

厉寒握着她的手,让其他人退下。

“宁安怎么会在王府,王爷离京并非一两日,说不定一两个月也有可能,他不会让宁安留在京城,他把宁安一并带走了。”

厉寒提醒过他,一路追踪宁王,或许会有危险。

让宁安留在京城,才是最安全的。

可李博容以性命起誓,有他在,就不会让宁安出事。

“他脑子里在想什么?”纪暖简直不敢相信,这会是李博容做出的决定,“他难道不知道他要做的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宁王在暗处,就算他占了人数上的优势,可宁王只要够卑鄙,终归是会想方设法的给他下绊子。”

他还敢带着宁安一起去。

“在他眼里,宁安的安危是一点都不重要吗?他以为宁安是什么?是个东西?是个玩具,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宁安是否同意一点都不重要?”纪暖当真是发火了。

李博容到底把宁安当成了什么。

“好了,别气。”厉寒搂着她安抚,“王爷不需要亲自出现,这一次,他带了精锐,只需要在后面发号施令,宁安不会有事的,你别担心,若是当真对王爷不满,等他们回来,你好好骂骂他——。”

他必是站在妻子这边的。

“骂他?那都是轻的,要是宁安受到惊吓,我能打死他。”纪暖气呼呼的道。

“好了,别为旁人生气,你才刚出月子不久,身子还得再细养养,济世堂那边,我已经吩咐户部的人接手,由朝廷与你一同协办济世堂,如此才能接济更多的人。”

这一点,纪暖没有意见。

她办济世堂的初衷是见不得街上那些小小年纪便流落街头的小乞儿,她想让他们有个归去。

那些年纪大的,无依无靠的,晚年非常凄惨,她只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扶一把。

大陈之前是没有专门的求济堂,有事找官府,但官府管得太杂,也没有专门的地方收拢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