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前尘旧事

姬晴被秀秀猜中,她拉下秀秀的手,长袖一甩,两人所处场景变换。

永昌二十八年,在姬莲使用智库的辅助下,当时还是睿王的崇帝获得其胞弟荣王及萧刹将军的拥护,深夜逼宫,在病重的老皇帝手里夺取了南屿国的传国玉玺。

顺天元年,崇帝穆杰登基为帝,立发妻萧刈(yi,二声)即萧刹将军之妹为后,封萧刹为护国将军,赐荣王穆英东部封地。

同年崇帝设立东厂,只留礼王穆平一脉,其余同辈亲王兄弟,全部被东厂或暗杀或明害。

南屿开始恢复国力,姬氏长老从姬莲手中取回智库,并严肃告诫她,不可让崇帝知晓智库秘密。

取回智库的姬氏启灵仍然失败。

顺天二年,崇帝为稳定朝中局势,娶三朝为相的柳渊之女柳絮为妃,赐贵妃之位,位份仅次皇后。

这一年崇帝得柳相和姬莲辅佐,治理水患虫灾,南屿国开始休养生息。

自此崇帝获得以柳相为首的文臣、萧将军为首的武将一致拥护。

北凉国时常侵犯南屿北部国土,但为求国本安定,南屿求和,向北凉割卖了部分城镇。

顺天三年,在柳渊、萧刹、姬莲的辅佐下,朝中局势稳定,南屿再无“天子并非天命”之说。

为增强国力,萧刹得了崇帝的命令,开始举国征兵。

崇帝为了夺回智库,带兵出征西部的天启,因兵力不足,东厂也参与其中。

此次战事,崇帝也身负战伤,姬莲日夜照顾,确定了自己心意,与崇帝定情。

姬莲并不知晓崇帝攻打天启,是为智库。

她只天真的以为,崇帝若能如秦始皇一般,统一天下,统一度量衡,为国为民也是好的。

她只要求,崇帝善待战俘,却被崇帝骗了过去。

攻打天启的时间,正是尹仇和姬晴定亲后不久。

顺天四年至五年期间,萧刹门下出了以卫征为首的数个将帅之才,杨魁将军也在其列。

在萧刹、卫征的带领下,他们南征北战,为南屿国收复失地,一举吞并北凉、南疆及两国周边附属的几个小国。

五皇子被流放之地的凉城就是曾经的北凉都城。

因南屿屡战屡胜,崇帝还欲乘胜追击,拿下东丘国。

但被姬莲、柳渊、萧刹和荣王极力反对,连年征战,劳民伤财,最后几场战事已损耗了南屿的大部分兵力。

崇帝因几人的反对,发现柳渊、萧刹已不受其所控,就连自己的胞弟荣王也是力挺姬莲。

而这几人的话术出奇的一致,崇帝认为他们定是受姬莲鼓动。

崇帝并未因三人的反对就停止对东丘的战争,他下令让卫征攻击东丘国。

最后,东丘部分国土割让给南屿,但卫征也身受重伤,还没回到南屿,便在路上身死。

将士们最后也只将卫征的衣冠带回,做了衣冠冢。

因卫征之死,萧刹痛心不已,与崇帝之间大不如前。

柳渊、荣王较之,表面并无异样,但崇帝心中有愧,觉得几人都如萧刹一般,不可再堪重用。

东厂则是中立,只说崇帝爱听的话,一时间东厂权势如日中天。

曾经的几位重臣也发现,手中的权力在慢慢向东厂转移。

但崇帝为了掌控几人,只好牢牢抓住姬莲,因为姬莲的话总是比他的话管用,这让崇帝对姬莲又爱又怕。

顺天五年岁末,崇帝废除原皇后萧刈之位,打着要立姬莲为后的名义,离间姬莲与萧刹。

与此同时,东厂查出萧刹手中竟有南疆投降求和的书信,东厂以萧刹隐瞒战情,耗费战力为由,参了萧刹。

萧刹也非常震惊,看着书信多次,一脸惋惜。

当时南疆的公主喜欢卫征,卫征曾对那公主多次劝降。

卫征在公主和萧刹之间斡旋,他还答应了公主,若是南疆归顺,必会娶她为妻,陛下也会善待南疆黎民。

萧刹也如实禀报,并得了崇帝肯定的回复。

但是南疆最后并未在限期内给出答复,他和卫征才举国进攻,灭了南疆。

萧刹看到公主的手信,更是痛心疾首,觉得愧对了卫征。

这时萧刹才反应过来,他们皆是被崇帝利用。

想来是卫征军中早已混入东厂内奸,早就收到了公主手书,却为了帝王斩草除根的心思,提前截下了书信,才致使他们将南疆皇族全灭。

当时卫征为了家国大义,即使再不忍心,也只能听从王命。

现在这公主的手书,竟成了崇帝扳倒他的物证。

萧刹心灰意冷,对东厂的指控也没有任何辩解,他不想再辅佐这冷血帝王。

萧刹在离开之前,也劝过柳渊和荣王穆英,让他们尽早离开。

不然也要同他一样,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只是姬莲现在已是后宫中人,萧刹无法得见。

最后萧刹被贬至西域,做了戍边将军,若无皇命,终身不得回京。

顺天六年,也就是九年前。

崇帝终于查到姬氏族人下落,但并未马上出兵。

崇帝立姬莲为后,并将其姬姓改为刘姓,故而皇后名讳实为刘莲,入住雍和宫。

原皇后早已搬离,住在冷宫。

立后同日,原皇后薨逝。

大皇子舅父萧刹被贬,母后萧刈逝世,崇帝本想立大皇子为太子,用以稳住萧刹留下的朝中其他将士。

但大皇子觉得崇帝罪孽深重,他心灰意冷,不想再参与这朝中纷争,便出家为僧。

萧刹的忠心部将也辞去了官职,有的跟随萧刹一同西去。

许是东厂一直帮着崇帝查寻姬氏之事,沈槐安也发现了姬氏的一些传闻。

刘莲为后后,崇帝荣宠不断。

刘莲也开始主理后宫,不再参与朝中之事,这为崇帝分化荣王、柳相势力做好了铺垫。

同年,南屿国也开始迁都,迁至曾经姬氏住处附近。

刘莲有孕,崇帝开始捉拿姬氏之人。

姬晴本以己身换得姬氏族人生路,但待崇帝将姬晴等人带离后,在东厂的主持下,剩余族人选择效忠南屿国的,得以活命。

姬晚则是其中之一。

其他仍不效忠于南屿的,尽数被东厂屠戮。

姬晴被崇帝关于启灵殿,也是现在的神宫。

崇帝几次三番,想从姬晴口中问得智库下落,但顾忌姬晴圣女身份,并未对其用刑。

最终,崇帝从剩余的姬氏族人入手,逼其就范。

除去姬晚的几个姬氏族人,在知晓崇帝用意后,皆是自尽。

崇帝便利用姬晚,想要撬开姬晴的嘴。

崇帝威胁姬晴,若是她不告知智库所在,便要让姬晚生不如死。

可哪知,姬晴并不为其所动,还让崇帝尽情打磨,言语之间尽是对姬晚的厌恶。

这倒是让崇帝产生了好奇,当晚便召了姬晚问话。

可是姬晚竟是会错了意,以为崇帝是看上了她。

崇帝自然是看不上姬晚这番做派,他冷了脸色,才让姬晚如实回话。

姬晚知晓崇帝是为了智库,便主动请求去照顾姬晴,想以姐妹之情劝说。

崇帝看姬晚言辞恳切,虽心中疑虑,但也答应了姬晚的提议。

崇帝派人偷听二人谈话,果然如崇帝所料,姬晴对姬晚来意有所猜测,甚是防备。

即便是姬晚以性命相要挟,姬晴都不为所动。

回去复命的姬晚,为了讨好崇帝,便向崇帝献计。

顺天六年,崇帝四十一岁,正值壮年,姬晚先是夸赞了崇帝一番。

而后向崇帝建议,只要获得姬晴的心,智库便唾手可得。

其实崇帝一直以来,获得朝中势力辅佐的手段,也大多都是如此。

崇帝深深看了姬晚,便让她退下了。

崇帝自然分得清,姬晚此番用意,她在自己姐姐那里讨了苦吃,便见不得自家姐姐好。

姬晚是在利用他。

崇帝非常矛盾,这一年发妻离世,最喜欢的儿子出家,萧刹也被他贬去了西边。

接下来还要继续削掉那些功高盖主的权臣。

崇帝那晚去了皇后寝宫,皇后不知姬氏被屠,只是自她怀孕迁都至此,崇帝来的次数渐渐少了。

皇后看出崇帝心情不佳,便着人上了小酒,陪崇帝吃些下酒小食。

此时皇后孕肚已显,胎相稳固。

借着酒意,崇帝才能将心中情绪发泄,他与皇后诉说着朝中不易,萧刹的背叛,以及对柳相荣王等人的担心。

皇后安抚崇帝,她认为只要以为民之心,对待朝臣,那这些臣子受些苦处,也是甘之如饴。

崇帝却是按自己的想法理解了皇后的话。

这话对臣子适用,那对皇后也同样适用,他接下来要对姬晴所做之事,皆是情非得已。

朝中还有两个重臣要除,智库他势在必得,姬晴的事万万不可让皇后知晓。

待皇后诞下麟儿,得了智库,这南屿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所以,为了臣民,他这般筹谋也是值得的。

当晚,崇帝反复确认了皇后对他的感情,他也向皇后发誓,日后会做一个好父亲。

算是他对皇后亏欠的补偿。

再后来的每日,崇帝都要去这神宫探看姬晴,也顺道送午时的餐食。

崇帝很聪明,这招如同驯兽,即便姬晴再讨厌崇帝,也不会排斥日常饮食。

开始的姬晴很是戒备,后来也渐渐习惯了午时送饭的崇帝。

看到这里,秀秀感觉两人吃饭,都有了默契。

两人的相处,像父女又像叔侄,总之看不出暧昧的感觉来。

崇帝的心境,也在慢慢发生变化,朝中尔虞我诈,在后宫对皇后是又爱又怕,对其他嫔妃因为顾忌着对皇后的承诺,不能时长宠幸。

所以每日与姬晴的饭食,竟是他最放松的时候。

崇帝本来计划,只要让姬晴不排斥他带来的饭食,他便动手。

可是,时间久了,他也开始有了顾虑。

一旦他动手,日后便不会有这般宁静吃饭的时光了。

姬晴喜食的模样,让他都好奇莫不是御膳房大厨的技艺提高了?

终是又过了二十余天,姬晴仍是没有松口的迹象,但姬晴也没那么排斥崇帝了。

偶尔还会唠叨他,他是个好人,就是被权力迷失了双眼,万万不要做什么对不起皇后的事,还要认他当义父云云。

崇帝知道不能再拖了,在姬晴连着三天叫他义父后,他让那宫女在姬晴的饭食中下了药。

秀秀捏紧了姬晴的手,看着后面的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