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就地正法

凌恒痛心疾首:“太叔祖父,这下您总该相信我了吧,重孙是真不知道此事,若我知晓,岂会让他们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来?”

“不过我也有责任,国库穷得一两银子也拿不出来,官员们已有数月没有发过月俸,因着这事,我对苏卿发了几次脾气。”

“哪里知道,他能这么糊涂,不想着如何开源节流,反把主意打到商户头上不说,还惦记起百官和将士们口袋里养家的那几两碎银。”

“太叔祖父,您消消气,我让人送您回怀王府吧。”

老怀王哼哼两声,没说话。

明知凌恒这话是假,但他能把苏月明这个户部尚书拉出来,也算是给众人一个交代了。

故,冷冷瞥了一眼还在挣扎的易青:“哼,既然有些人尸位素餐,办不好事,该罚就罚。后宫不得干政,一个小小的昭训就敢把手伸得这么长,该杀就杀!”

“是,重孙听您的。”

众学子愤怒。

有人大喊:“出此主意者,天地难容!”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对,杀了她!”

苏月明听懂了老怀王此话,赶紧磕头谢恩。

太子殿下果然没有说错,只要他站出来承认错误,顶多领个罚,不会要他性命。

同样,易青也听懂了此话,她慌乱得拼命摇头,眼里的泪水夺眶而出。

明明她只是在太子说起国库没钱的时候,随意说了两句。

明明后来她什么都没做过,也过去这么久了,为什么出了事,太子殿下要推她一个弱女子来挡刀,平息众怒?

为什么昨夜还在温存,今天就要送她上断头台?

天下的男人,真是一个德性!

既然要平息众怒,当然要当场诛杀。

凌恒手一挥,禁军就将易青押到了蟠龙柱跟前。

那里,地上还留着一滩触目惊心的血迹。

那是老御史费绍的。

易青吓得脸色惨白,整个人都在发颤,几乎跪不稳。

她拼命挣扎,她要为自己谋条活路。

哪怕以后只能像条狗一样活着,她也甘愿。

她的脑袋被按在地上,终于嘴里的破布被青石板摩擦,让她给顶了出来:“我有……”

后面的话,戛然而止。

血飞溅,头颅滚落。

那颗血淋淋的头颅上,惊恐瞪大的双眼,还没有闭上,似死死盯着一众依旧在皇宫门前静坐的众生。

禁军手中的刀还在滴着血。

人群里发出一阵骚乱声,有人倒吸一口冷气。

更有人吓得失声尖叫。

个个脸色发白。

都是一帮学生,何时见过这副场面。

短短半个时辰,就在这蟠龙柱下,两条人命!

苏月明被押了下去。

凌恒上前扶住因为久站,身子颤巍巍的老怀王。

“太叔祖父,您放心,凌恒在此以储君的身份向您和北晋百姓保证,决不允许再有这种荒唐事发生。商户的税还是按原来的,更不会向百官和将士们收一分银子。”

“削减皇宫和东宫各项开支,等到国库有一定的银子后,必将军中粮草补足,百官俸禄亦会全部还上。”

老怀王轻轻哼了一声,但到底语气已经缓和了许多:“北晋的江山,经不起折腾了,太子啊,好自为之。”

“是,太叔祖父教训得是。”

凌恒亲自扶老怀王上了肩辇,目送他离开。

费老的尸体被人抬了下去。

钟老员外和钟祭酒,他们本想着来皇宫门前静坐,逼太子取消这些荒唐的政令。

不想费老会如此激进,葬送了自己一条性命。

苏月明被革职查办。

凌恒淡眼看着没有离开的学子和官员:“诸位也都看到了,本宫也是被人蒙蔽。刚才本宫向老怀王保证的话,绝不打一分折扣。”

众学子和夫子无人买帐,依旧不肯离去。

却有一位大约是五品郎中的官员站了起来,问道:“太子殿下,那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抓的人?”

“来人,传本宫命令,立即放人,好生安抚。”

这位官员立即跪下请罪:“是微臣没有弄清楚事情来龙去脉,做了错事。微臣甘愿受罚,请太子殿下降罪。”

凌恒淡淡一笑:“你忧国忧民,何罪之有,免了,起来吧。”

接着便又有数位官员站出来,纷纷表示,是自己没有弄明白,糊涂了,请太子责罚。

凌恒自然未罚一人。

一众刚还义愤填膺的官员纷纷离开。

钟老员外和钟祭酒已经带着费老的尸身先走了,也有不少学子也跟着去了。

凌恒目光平静地看着一众吓得脸色惨白,但依旧不肯离开的百余学子。

“你们都是国之栋梁,你们的任务只有好好念书。回去吧,安心准备明年的科考。本宫希望在明年的皇榜上,能看到诸位的名字。”

众学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因为夫子们的离开,都没了主心骨。

然而也正因为带他们来的夫子离开了,官员们也陆续走了,人群出现了一丝动摇。

该杀的人已经杀了,该追究的责任太子也已经追究了。

他们准备离开。

然而,也是这一刻。

“太子殿下,那已经被户部收上来的银子怎么办?您打算什么时候还给他们?”一位学子突的站起身,直面凌恒,问出了众人想问,却不敢问的话。

那些原还想着要离开的学生,把刚抬起的屁股又放了下来,目光灼灼地看着太子凌恒,希望他能给个明确的答复。

“咦,郡主,那是不是您的大表哥,朱家大公子?”莫林只远远地见过朱清孟一次,并不能确定。

李双晚忙转头望去,百余学子中,那个着一身青衫,面容冷然,与凌恒平静对视的学子,不是朱清孟是谁!

“这位同学,怎么称呼?”

“学生朱清孟。”

“朱清孟,朱公子。”凌恒似细品了一下这个名字,“好名字,不知大理寺卿朱老大人是你何人?”

“正是学生的祖父,祖父已经辞官。太子殿下,您还没回答学生的问题,收上来的银子,请问您打算何时归还?”

凌恒倒把姿态放得很低。

然,李双晚听了这话却是心里一个咯噔。

大表哥这是在逼凌恒表态。